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需要幾個輪子》教案範文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31W

《需要幾個輪子》教案範文

《需要幾個輪子》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結合需要幾個輪子的具體情境,經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交流活動,體會記憶的策略,培養數感。

3.會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教材分析

需要幾個輪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6~17頁的內容。教材創設需要幾個輪子的問題情境,探索三輪車的數量與它們輪子總數之間的對應關係,並填表表示探索的結果;再根據表中的數量關係,列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這個過程是要學生經歷的。學生已有學習5和2的乘法口訣的經驗,這些經驗能夠增強他們學習3的乘法口訣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體驗成功,獲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數數,5個5個地數或2個2個地數是常見的,3個3 個地數比較少,所以學生對3的乘法口訣比較陌生,因此教材特別強調了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此外,還要注意到練習的安排,不僅要包括新學內容,還要包括前面已學過的乘法口訣的鞏固和應用。

學生在探索車輛與車輪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時難以直觀操作,所以筆者把教材中試一試的第一題擺一擺、説一説調整到填表之前,並改成畫一畫、説一説。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泉州市課改實驗基地校,也是一所省示範學校,學校師生本着文明、勤奮、求實、進取的精神追求第一、爭創第一。所任班級的學生整體素質較好,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儘管有一定的差異,但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已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課堂行為,他們樂於實踐、敢於創新。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坐過三輪車嗎?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三輪車與車輪之間的數量關係,學習3的乘法口訣好嗎?(板書:3的乘法口訣)

師:1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2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呢?3輛呢?9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呢?

(評析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設問,激活學生思維與探索的慾望。)

(二)直觀操作,解決問題

1.畫一畫、説一説。

師:(分發一張畫有9個方格的草稿紙)你們能在這張草稿紙上通過畫圖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如果一個方格表示一輛三輪車,在一個方格里,你準備畫幾個小圓圈代表它的輪子呢?請同學們來畫一畫。(學生畫圖,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同桌能互相説一説2輛車有幾個輪子嗎?3輛車呢?9輛車呢?

(評析通過畫一畫的活動,讓學生建立三輪車與輪子的圖形表象,通過數一數説一説進一步感受三輪車有幾輛與輪子有幾個之間的對應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2.填一填,議一議。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6頁,每個同學都動筆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學生動手填,教師加強巡視。)

師:(用實物投影展示一位學生填好的表格)需要幾個輪子的答案,都可以從這張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幾個輪子,取決於有幾輛三輪車。

師:小組討論一下,從這張表格中能發現什麼規律。

(全班彙報交流時,着重引導學生感受兩點:①輪子隨着車輛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輛三輪車就要增加3個輪子。)

(評析用表格表示數值的對應關係,具有直觀性,進一步引導學生髮現數值對應的變化規律,有助於培養數感。)

(三)利用表格,編制口訣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6頁,利用表格,獨立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教師巡視,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

(請同桌同學互相交換課本,互相檢查,再讀一讀,看口訣編得順不順口。然後展示一位學生所編的乘法口訣,讓大家再讀一讀。)

師:乘法口訣會幫助我們做乘法運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訣記牢。請想想,你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向大家介紹。

(在全班介紹交流時,特別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繫來加強記憶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記得牢,它加個3是三六十八,減個3是三四十二;十個三是三十,減個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評析強調利用知識內在聯繫加強記憶的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四)加強練習,熟練口訣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7頁,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然後展示一位學生的作業成果,為全班提供一次反饋糾正的機會。)

師:現在用練一練的第3題,開展同桌兩位同學的過河比賽。第一次比賽,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小兔和小狗(同桌自己分配角色),它們過河都要經過四塊石頭,每塊石頭上分別有一道乘法算式,全部算對了,就是過了河。(提醒先完成計算的學生,再檢查一遍。)比賽結束,同桌交換互相評價,讓優勝者舉手做一個表示勝利的手勢。算得快的不一定是優勝者,只要他有一道算錯,優勝者的稱號就不能屬於他;這時,同桌的夥伴可能成為優勝者,只要他計算不出錯。第二次比賽,同桌兩位分別扮演小貓和狐狸,給剛才比賽的失敗者一次爭取成功的機會。

(評析練習的形式豐富多彩,把枯燥的計算練習變得生動有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五)迴歸生活,解決問題

師:請大家都來欣賞第17頁的數學故事,誰看懂了這個故事,並願意説給大家聽?

(這個故事的教育性不僅僅體現在其中所包含的現實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而且淘氣誠實、不貪小便宜的好品質,更值得大家學習。故事最重要的情節是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幫助學生理解了故事的情節及意義後,再讓小組合作解決淘氣買書時遇到的數學問題:淘氣買書應付多少錢?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是多少?)

(評析數學故事不僅增添了數學學習內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學科本位,加強了數學與語文學科的聯繫與綜合;把做人的道理寓於數學故事的情節之中,是實現新課程多元目標的一項舉措。)

(六)總結收穫,佈置作業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穫和體會?誰願意來説一説?(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重在激勵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回家後,要做兩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訣背給爸爸媽媽聽;②把今天的數學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考考他們知道不知道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是多少。

(評析低年級不佈置筆頭練習作業,但要把課堂學習自然地延伸到課後,教師可以恰當地佈置一些家庭學習任務,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與互動,讓家長了解、關注孩子的成長和進步,並及時發現問題,給予指導,或反饋給老師。)

教學反思

在全班同學交流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時,有的學生能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繫來加強記憶,如,三五十五記得牢,它加個3是三六十八,減個 3是三四十二;十個三是三十,減個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可是班上的中等生――陳佳鋒同學卻持反對意見:老師,不要這麼麻煩,把它背下來就可以了。乘法口訣太簡單了,暑假的時候我就會背了。於是,他滔滔不絕地背了起來。同學們像着了迷似地靜靜地聽着,還不知不覺地鼓起掌來。而我卻在思考:他能背得這麼熟、記得這麼牢,但會用嗎?於是我接着説:佳鋒,你能背得這麼熟,老師為你高興!老師想與你做一個對口令的遊戲,比如我説三七,你能很快地説出二十一嗎?我説三六,他想了一會兒才説十八;我説三九,他又想了一會兒才説二十七看着這樣的情景,有的學生插嘴了:老師,他背得熟,但回答太慢了。為什麼回答太慢呢?什麼原因?這個問題不僅引起學生的思索,也引起我的思考。後來佳鋒同學自己説出了答案,他每次都是從一三得三開始背的。這難道不就是死記硬背、機械記憶嗎?

為什麼學生會死記硬背、機械記憶呢?課後,我與佳鋒同學又進行了一次交流,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知識本身的原因。由於乘法口訣朗朗上口,便於孩子們朗讀,因此,很容易造成孩子們死記硬背、機械記憶。二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的家長因為孩子考試成績較差,就片面地增加課外練習,如讓孩子抄加法表、減法表、乘法口訣表等等。三是教師教學的原因。有的老師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受考試指揮棒的制約,為了讓學生記熟記牢,對孩子的指導有重視結果、忽視過程與方法的傾向。四是評價導向的原因。當學生記得牢、背得熟的時候,有的老師經常提倡孩子們給予表揚。這樣的評價雖然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樹立學習信心,但也無意識地強化了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

面對學生的死記硬背、機械記憶,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學習,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其次,應該讓學生靈活地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把數學問題生活化,防止簡單、機械、單純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發展與創新。最後,在評價中應該倡導與鼓勵學生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繫進行記憶,讓學生在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培養記憶能力。

〖案例點評

本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特點。

1.教師靈活使用教材。由於主情境圖需要幾個輪子沒有以直觀的三輪車展示,不利於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於是教師對原教材進行了改編,即把試一試中第一題擺一擺、説一説改成畫一畫、説一説,並移到填一填的前面進行教學,這樣調整是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探究幾輛三輪車與幾個輪子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感受其中的變化規律;並指導學生利用口訣之間的內在聯繫,加強對口訣的記憶。這些教學環節都有利於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數感。

3.練一練第3題,設計成同桌的兩次過河比賽,有創意。每個學生獨立口算8題,在評價同桌時又口算了8題,他們的口算練習一題也沒少,同時培養了學生合作與評價的意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