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中職語文説課稿 永遠的蝴蝶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職語文説課稿 永遠的蝴蝶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職語文説課稿 永遠的蝴蝶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永遠的蝴蝶》是台灣著名作家陳啟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説。作品情節很簡單,451個字構築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就是這樣一個簡單至極的故事,卻深深地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絃。

《永遠的蝴蝶》是温州市中等職業學校地方課程試驗教材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的選學課文。本冊第三、第四單元閲讀學習的重點都是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學生通過第三單元的學習基本上掌握篩選信息的方法。通過學習本文既可以讓學生對已掌握的篩選信息方法加以運用和鞏固,訓練學生根據自己的閲讀目的,自由準確快速地篩選文章的信息,又有利於激發學生對人間真情的珍視,提高學生學習小小説的興趣,讓學生理解人情事理。

二、學情分析

我授課的班級是10學前教育班級。該班為清一色女生,她們情感細膩,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小説《永遠的蝴蝶》的愛情悲劇,對她們這些女孩子來説,有一定的興趣。這篇小小説“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何抓住小説中的意象分析,體味人物心理、情節(細節)、環境的細微妙處,對她們依然是個挑戰。

三、目標方法

(一)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知道悲劇的美,知道小小説的特點,瞭解該小説的表現手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文本的研讀,大體能夠從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上去分析和欣賞小説。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體味小説創造的悲劇美,激發學生對人間深情的珍視,進而激發學生對文本研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在範讀、誦讀、精讀的基礎上,欣賞體味作品創造的悲劇意境之美。

2、在文本研讀中,怎樣理解玩味小説的諸多意象和細節描寫的藝術技巧。

教學難點:

理解小説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徵及其意義,領會小小説的構思技巧。

(二)教法學法

1、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因此採用朗讀法。

2、職高學生語文素養普遍不高,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採用“質疑點撥法”引導讓學生歸納要點,掌握信息篩選方法。採用“示範教學法”幫助學生掌握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習的實效性。

3、語文課注重學生情感自我體驗,喚起愛學。開放自主合作鑑賞,培養會學。聯繫生活,感悟情感,鼓勵善學。提倡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整堂課極力施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並利用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安排: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這個環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的導入設計是以三幅畫或動畫:雨夜——蝴蝶——信作為切入點,讓學生運用想象和聯想,構思一個小小的故事,能把這三者聯繫在一起。這樣可以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既可以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又可以引出他們學習本文的好奇心,為下一下環節做了鋪墊。在請學生講述他們的故事後,可順勢介紹小説三要素和小小説的特點。

(二)篩選信息,梳理情節

進行這個環節時,先由教師配樂範讀(選用《人鬼情未了》背景音樂),(教師精彩的朗讀,可以迅速將學生帶入到小説的悲情中,)在範讀的同時提出以下要求:

①用25個字概括本文的情節內容(指點學生注意小説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

②抒寫自己聽後的感受

③你覺得這篇文章散發着美。

(這三個環節完成單元教學目標:培養學生信息辨析與概括信息的能力。並完成小説閲讀的目標之一:梳理情節)

(三)啟發鑑賞,意象分析

魯迅説: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極具悲劇美的意境是怎樣創設的。(為了創設這樣一副人生的悲劇情景,作者運用了哪些藝術技巧,即圖片展示的三個意象在這樣一個悲劇美的營造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這個環節主要通過分析這三個意象,完成教學重點欣賞體味作品創造的悲劇意境之美及難點理解小説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徵及其意義,領會小小説的構思技巧。

1、先説蝴蝶意象,分析這個意象主要通過以下幾個問題(背景音樂《化蝶》)

a.作者是怎樣運用蝴蝶這個意象的?

這個問題可讓學生從文中劃出涉及蝴蝶的句子,來完成了篩選信息的目標。

b.作者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的題目叫做《永遠的蝴蝶》?

這個問題主要解決蝴蝶的象徵意義

c.為什麼在文中作者要把櫻子比做蝴蝶?

d.櫻子具有以上這些特徵嗎?從哪裏得出的這個結論?試從文中找出描寫櫻子的語句。分析“櫻子”這一人物形象

蝴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作者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和外貌的描寫,一個温柔、體貼、善良的姑娘就栩栩如在眼前了。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小説閲讀的目標之二:感知形象。

e.作者是怎樣形容遭受意外時的櫻子的?為什麼要這樣形容,其中藴涵着何種意義?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深入的挖掘蝴蝶在我們民族的文化中除了象徵美好之外,還象徵着什麼呢?

例如:宋詞中有一個詞牌名叫做《蝶戀花》,內容以描寫男女間的情感為主;

梁祝故事的結局是二人化作一雙蝴蝶,化蝶是愛情的延續。這些都表明在中國文化中蝶還是愛情的象徵。

可是,蝴蝶的象徵意義並不僅僅止於此,很有名的莊周夢蝶中,蝴蝶象徵着現實與夢幻的交織。又表示蜕變、再生、復活。

在作家眼裏,也許正是要借蝴蝶的這個意象意義,幻想着櫻子能生命輪迴,愛情永留。她作為美和愛的象徵,但是在故事中卻滲透了濃厚的悲劇性。蝴蝶意象的塑造使我們在一開始就進入了一種悲愴的心理氛圍。

這幾個問題層層遞進,從蝴蝶的表面象徵分析到深層象徵再到對作品的意義。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失去這隻“蝴蝶”的悲之極,思之徹。

2、再説雨的意象分析(背景音樂《雨的印記》)

關於雨的意象我們也可以用三個層進式的問題解決。

a.氣氛的營造除了意象之外還離不開故事發生的背景,這個故事的背景是什麼?找出對環境的描寫。這段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這個問題的設置解決了小説閲讀的目標之三:認識環境。文章以雨開篇,並以雨貫穿全文。

b.大家想一想,在故事中,有一種事物一直在變化着的,是什麼?作者怎樣描寫的雨?找出原文。這個問題的設置主要是為第三個問題的討論作鋪墊。

c.討論:為什麼在作者的筆下,雨一直在變化,是實在的變化嗎?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處理這個討論題的時候要指導學生注意雨在文中是“我”情緒的象徵。當櫻子撐起傘幫“我”寄信去時,“從她傘骨滲下來的小雨點濺在我眼鏡玻璃上。”,雨點微妙的表達出“我”敏鋭的心靈感應,為櫻子的離去感到不安,足見“我”愛的深度和細緻。當悲劇突然發生時,“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裏來。”感情急遽變化,痛徹心扉!最後“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失去櫻子是“我”生命中的最大一次劫難,這時情雨交融,正見悲之切,愛之切,悲劇氣氛愈加濃烈。

3、最後説信的意象分析

“信”是小説的情節線索,要解決“信”這個意象就要抓住小説的結尾。

提問為什麼小説開始隻字不提信的內容,而在最後才點出信的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考慮如果把它放在開頭,會有什麼效果?

信的實際內容——結婚的喜訊。 “我”知道,櫻子不知道,

信的實際作用——葬禮的紙錢。 “我”沒想到,櫻子更沒想到,

這種反差手法使得前面營造的濃厚的悲劇氣氛與結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轉換,造成了讀者的心理落差,也使讀者獲得了審美愉悦,即所謂的悲劇美。

(四)、小組合作,探究釋疑

三個意象中滲透着濃濃的悲情,接下來請學生小組合作從情節和細節描寫中尋找藴含的悲情:

1、這篇小小説情節及其簡單,不需要分析。但是這篇小小説的支撐點——車禍,卻需要分析。如果小説的支撐點站不住腳,小説的構架就會轟然倒塌。那麼,怎樣看待小説中的車禍?(這裏我拋出三個子問題:如果帶兩把雨傘,會出車禍嗎?如果“我”去寄信,會出車禍嗎?如果不下雨,會出車禍嗎?)讓學生探討

教師點撥:文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的真實源於生活的真實,藝術的真實不同於生活的真實,藝術的真實高於生活的真實。

2.從小説中找出幾個細節描寫,分別指出其中體現的作者的悲痛之情。

教師點撥:

三次在騎樓下反覆

白色風衣情侶裝——孝服,

傘——“散”諧音,

拔尖的煞車聲,輕輕的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反差幃飾

3、比較下列句子,欣賞標點符號中作者的悲情。

⑴ A、沒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B、沒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C、沒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⑵ A、那是一封寫給在南部母親的信。

B、那,那是一封寫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

這個環節解決了教學難點:在文本研讀中,怎樣理解玩味小説的細節描寫的藝術技巧。

(五)、體味情感,深化主題

前面從意象、情節、細節中體會到作品中藴含的濃濃的悲情,接下來從三個最短的自然段,體味“我”悲痛之情的層進式發展?(讓學生討論進行)

教師點撥:

一痛——驚痛移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諾貝爾文學獎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早晨,哥薩克人葛利高裏的情人阿克西尼婭中彈而死在他的懷裏,葛利高裏抬頭看見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輪黑色的太陽。心理的失重。一切都完了。

再痛——悔痛梁祝化蝶——社會悲劇,永遠的蝴蝶——命運悲劇

三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讓學生聯想如果沒有這場車禍,文中的兩人會怎樣?(反差)

這個環節的設置可以讓學生一步步的觸及“我”心底最深的痛,引起思想上的共鳴,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與態度目標。

(六)、拓展延伸,

1、配樂朗讀泰戈爾的《最遠的距離》

這是一首感動我們每一個人的詩歌,世上本因有愛而精彩,而愛本因有遺憾和無奈而讓人感動。朗誦這首詩歌能再次激發學生對人間深情的珍視,完成教學目標。

2、列舉你們知道的與《永遠的蝴蝶》異曲同工之妙的作品

(1)具有悲劇美的小説《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2)匠心獨運,具有高超構思技巧《項鍊》莫泊桑

這個題目的設計可以鞏固今天所學的內容並鏈接以前所學的內容。

(七)、佈置作業,持續學習(課後應該要將課堂上獲得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得以鞏固。)

1、從網上雜誌上或圖書館之一篇特別感人的小小説,下堂課在班級朗讀。看誰選的最能感動人,我們選出前五名來評選他們為小説鑑賞家;看誰讀的最能感動人,我們選出前五名來,評選他們為朗誦家。

2、運用想象與聯想,把“明月——窗子——夢”三者聯繫到一起,構思一個600字的小故事,要合理的設置背景,意象和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