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飛向藍天的恐龍》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68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飛向藍天的恐龍》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飛向藍天的恐龍》説課稿範文

《飛向藍天的恐龍》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説: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課文以“飛向藍天的恐龍”為題,破除了人們頭腦中對恐龍的固有印象,頗具吸引力。文章開篇即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笨重、遲鈍的恐龍與輕巧靈活的鳥類──這兩種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動物展現在讀者面前,告訴我們: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接着介紹了這一科學發現的大致過程。

課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第3自然段循着讀者的閲讀思路,以“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這一設問,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將我們的視線引向中生代,在我們眼前再現了恐龍變成鳥類的演化過程。這一過程以時間為序,先講了兩億三千萬年前第一種恐龍的大小、形態、行走方式;接着介紹了經過數千萬年之後,它的後代繁衍變化、形態各異的情況;由於它們的體態、體表、生活習性等方面的變化,最終使一支獵食性恐龍變成了天之驕子,飛向了藍天。

教學目標:1.通過預習,讓學生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3、有條理的複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起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恐龍演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

二、説教學思路

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地學習。在這一課時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抓住了重點段落第四自然段採用填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去探究、去發現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以及作者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再採用填空的形式加深體會,然後通過讓學生板書直觀感受課文的條理性,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恐龍演化的過程,達到內化吸收語言的目的。

三、説教學設計

(一)、初步感知

1、導入:學生交流蒐集的資料並欣賞老師收集的各種恐龍和小鳥的圖片,得出“二者毫不相干”,為以下的學習做鋪墊。

2、板書、齊讀課題,學生質疑:恐龍為什麼飛上藍天?他們是怎樣飛上藍天的?有哪些恐龍飛上了藍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聽課文範讀,同時讓學生思考:課文分為幾個部分?便於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為下面的自主學習做準備。

4、檢查預習:讀詞語、猜詞語

(二)、自主學習

1、自學第一部分(前兩個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通過學習,你懂得了什麼?

這兩個步驟讓學生知道科學家得出了結論: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飛翔的鳥兒。以及這一假説隨着遼西恐龍化石的發現得到了證實。

3、教師展示“中華龍鳥”的資料。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

2、彙報學習情況

3、根據恐龍演化過程填空。

4、恐龍經過幾次大的變化?學生板書

5、根據板書複述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6、“這一歷史進程”是什麼?

在重點段落的學習上,我採取“小組合作完成表格”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恐龍經過三次大的演化逐步變成了鳥類。再通過填空、學生板書進一步加深印象。最後讓學生根據板書內容複述演化進程。最後一個問題的設計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恐龍演化成鳥的過程僅僅是科學家根據現有資料的推測,我們希望這一歷史進程能早日實現。

(四)、積累語言

通過回顧課文,讓學生找一些句子,體會課文語言生動的表達特點。

(五)、課外延伸

做一份關於恐龍知識的手抄報

為了預習本課,學生們在課下蒐集了大量關於恐龍的資料,但課堂上僅僅展示了很少一部分。佈置手抄報的作業,把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延伸到課外,激起學生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板書設計:

31 飛向藍天的恐龍

毫不相干

恐龍——————————————————————鳥類

第一種恐龍———形態各異的龐大恐龍家族————獵食性恐龍

《飛向藍天的恐龍》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通過研究鳥類化石和恐龍化石,提出一種假説:鳥類很有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的發現,為人類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

重點是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難點是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

二、説教學思路

本節課是根據課標、教師用書的整合來設計的,注重年級目標的全面性。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完成教學目標。知識方面設計了字詞的學習,從學習字詞中掌握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重點體現讀,以讀代講,把充分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重點體現人文性,工具性只是在結尾處點到用詞的準確生動,下節課繼續體會。

三、説教學設計

導入時,展示圖片,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時,複習學生學過的讀書方法,目的.是以前學過的方法是為後期的學習服務的,這節課也在本冊教材的最後一單元,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閲讀方法。初讀課文是發現發現的問題,讓學生合作解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合作探究學習,在這一邊的讀書中解決一部分問題。再讀課文,學生把存在問題的相關語句有針對性的讀,從中有新的收穫。三遍讀課文,賽讀。邊讀邊發現問題,學生互評,老師評價,引出生字的書寫,意圖是在讀中滲透字的學習。四年級的生字學習主要放在課前預習中,課堂只是點撥個別有代表性的生字,並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教學活動的目的性。最後一遍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感興趣的語句,初步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飛向藍天的恐龍》説課稿3

一、説教材

1.説文本《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人教版第七冊第8組教材中的一篇科普性説明文,這組教材以科技成就為專題,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精讀課文,生動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豐富的想象,是這篇文章的特點。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説: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以及由此推想出的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文中第四自然段講了恐龍變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是本文的重點段。文章既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又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這是文章的目的所在。

2.説學生學生對恐龍有濃厚的興趣,有大量的資料,但並未深入去體會,尤其對恐龍的演變過程,學生了解很少,同時,在語言文字的體會上,學生已初步具備理解詞、句的能力,但還需不斷提高。

3.説教學目標、重難點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欣喜若狂、形態各異、輕盈、敏捷”等詞語;瞭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品味詞句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體會科學工作者的艱辛與執着。

二、説教法學法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朗讀法進行教學,以自讀感悟、合作探究、詞句品讀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