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幸福的方法》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1

觀照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你覺得幸福嗎?我內心的回答是,我幸福,我的幸福感很強,這是為什麼呢?舉例説明我的幸福感到底從哪來?懷一顆感恩的心,細細去感受生活,會發現我們都幸福滿滿。

當畢業大學生,在苦尋理想的工作時,我已經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我感恩,我幸福;當朋友還為中午下班後的午餐而煩惱時,學校已備好了免費可口的午餐,所以我感恩,我幸福;當看到自己把學校廚師和後勤阿姨精心準備的飯菜吃個精光,便覺沒枉費他們的心意和不浪費國家糧食併為自己攢起了點福報時,我感恩,我幸福。當孩子從不會唱歌,通過的我教授後學會時,我感恩,我幸福;當家長因為孩子的轉變而感欣慰,對我説聲感謝時,我感恩、我幸福;當因為喜愛創編而給學生排練節目,還真沒想過要求學校給予什麼報酬時,學校卻在最後表示了心意,這份意外的驚喜着實讓我感恩,讓我幸福。當因為不小心出現了失誤而內心自責時,領導給予了諒解,我感恩,我幸福。當下班後一聲呼喚同事便樂意陪伴一起去乘車時,我感恩,我幸福。

對父母,切莫比較家庭背景,社會地位。別因為某些事別人父母能做到自己父母做不到而煩惱!想想父母把我們生下,讓我們獲得生命已經是最大幸福了,做兒女的我們報恩都來不及還有什麼資格去要求、索取?對兄弟姐妹,《弟子規》中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當做到這一點時會發現行孝其實也是一種幸福。對朋友,以誠相待,對方隨之時。這便是著名的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等的”。這也是一種幸福。

對工作,當朋友為工作的繁多而心理不平衡時。我告訴她,忙是在充實自己,工作任務是單位花錢僱你,讓你免費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這比自己花錢在外學習來得更實惠更實用不是?所以每當我接到任務我都很樂意去完成,同時也很享受任務的過程與完成後的喜悦。朋友説我有使不完的精力。我説這是因為我發自內心的喜歡熱愛工作,所以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因此我也感恩我的工作。

做人,不要總計算着付出後要得到什麼回報,一心做好自己的本分,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完成好任務。不要一味執着於回報,而忽略了沿途美麗的風景。人一但執着,就會因回報的未至而憂心、深感不公、悶悶不樂這又何苦?心量放大些,放下計較。你會發現哪天回報悄然而至時,是不是會有一種驚喜的幸福?我的經驗總結是:“付出是證明和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儘量把這價值體現得最大化”。其實會發現,不去想回報它自然來,等它來時便是驚喜,所以我覺得自己經常有驚喜。

舉例:就好像A和B兩個人同時走在山間路上,A是幻想着在一路上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美味的果子;而B卻只是欣賞沿路的風景。當路上出現了蘋果時B會很驚喜很興奮從而獲得了幸福感。而A確會因出現的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水果而感煩惱。這是什麼原因呢?“心態決定着幸福感”放下計較、放下有求之心、放大心量,就會發現每天都有不同的驚喜和幸福。

用感恩之心善於發現,其實幸福就在你我身邊。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2

《幸福的方法》這是一本讓你觸摸幸福的書,這本書旨在幫忙你瞭解幸福的真相,並幫忙你過得更幸福。

任何幸福的生活決不是源於某一件重大的事情而改變,幸福的生活是靠積累而成的。如果想要實現幸福的生活,我們首先要去關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那些普通而平常的小事情,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的過程中,獲得好處與快樂,那樣,我們日常生活裏這樣快樂的事情越多,我們自然就會更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人的一生總會遇到挫折,總會感到茫然和困惑,但是隻要善於用發現的眼睛去尋找,用坦然平靜的心去體會,用知足常樂的意念去存儲,知足的人最容易得到幸福,對生活少一點抱怨,多一份坦然,幸福的感覺時刻就在身邊,為別人帶來幸福,就是幫忙自己帶來快樂,這就是我們樂於助人的傳統美德。其實追求幸福是沒有終點的,幸福是生命的一種基本需要,是我們在生活中種種經歷和感受!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3

羨慕文化人的高格,欣賞讀書人的優雅,深知開卷益,但懶惰的我卻從來不喜歡讀書,也很少看書,更是很少買書。

早在大學時自己曾給自己定了一個天大的計劃——每年讀一本書,但前兩年好象沒有較好的完成。

前幾年,雖然參加了不少學習,學習過程中也發了不少書,老師們推薦給我的,免費的,沒有什麼特別強制,我也深知這些書對我工作與生活都有幫助,但懶性的結果還是沒有讀,至今一本《我們怎樣思維》還只是啃了一小部分,算作儲備糧了。

去年到崖城中學調研,看到了《幸福的方法》這本書,順便也就叫同事給了一本了,時至今日才讀完。一般是晚上躺在牀上每次看幾頁,跨了兩個年頭,才讀完。

感覺這本書寫得還是比較詳盡的,作者在書中將一個平常的話題——幸福的方法,從各個維度向讀者闡述瞭如何去幸福生活的建議。特別對於其原本的受眾——大學生,這樣一個特殊的羣體,其生理和心理,人生觀與價值觀等都處於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有這樣一本教材無疑是相當及時的,難怪成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對於如今的我而言,感覺也相當不錯,可以讓我的心靜下來,幫我捋平雜亂心情,提醒我體會、回味幸福生活的樂趣。

慢讀這本書,有種讀大家們寫的教育學專業論文的感覺。作者不愧是心理教育的高手,其中的論述層層推進,條理清楚,卻又緩緩而來,讓人不覺緊張和突兀,有種温火燉湯,亦或是清風徐來的'感覺,各種良方與建議平滑引入到了受眾的思想。

這本書也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我生活中需要調整的事項,謝謝作者,謝謝同事給我這本書。

希望今年能有空讀完去年的書本餘糧,更好的享受快樂與有意義的生活。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4

最近在看的這本書,讓我覺得心靈像一棵重新生長的大樹,吸取到了更多的養料。

作為用心心理學的實用書,本沙哈爾《幸福的方法》裏所説的道理,十分淺顯易懂。

書中用四種漢堡比喻四種人的幸福觀。第一種漢堡是口味誘人但危害健康的“垃圾食物”,吃它等於享受眼前的快樂,但同時埋下未來的痛苦。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被稱為“享樂主義型”,他們只顧及時行樂,不管任何負面後果;

第二種漢堡是口味很差,但能夠確保日後健康,吃它等於眼前很痛苦。擁有這種幸福觀的人和前者正好相反,他們犧牲眼前的幸福,為的是未來的目標,他們被稱為“奔波勞碌型”;

第三種漢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利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此刻沒有享受到美味,而且日後也會影響健康。這類幸福觀的人,對生命已經喪失了期望和慾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對未來沒有任何期望,我們稱其為“虛無主義型”;

最後一種漢堡就叫做“幸福型漢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當下所從事的事情,而且透過目前的行為他們能夠獲得更加滿意的未來。

本沙哈爾給幸福的定義是:快樂加好處。

相信所有追尋幸福的人讀罷這一段文字,都會掩卷歎息。我們不禁感慨,我們都曾千萬次地追問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究竟什麼才是我想要的幸福?那些工作着的,為什麼整日勞頓而沒有快樂;那些學習着的,為什麼耗費時間卻收效甚微?那些擁有萬貫家財的人,為什麼精神空虛百無聊賴;那些手握着幸福的,為什麼身處其中渾然不覺?

信念決定命運。幸福才是人生的至高財富,它不在攀登的頂峯,也不在徘徊的山腳,而在努力向前的一路之上。注重目標,更要注重過程,享受創造着的此刻,才會有更完美的未來。

書還沒有讀完,我的這種被點化而頓悟的激動,還在繼續中。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5

濃藴的書香氤氲在身旁,我和爸爸媽媽靜坐在書房,伴着泛橙的燈光,享受着每週一次的閲讀時光。這個月,我們拼讀的書目是《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方法》這是一本積極心理學方面的書,由哈佛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人生導師泰勒·本沙哈爾所著,這本書兼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被眾多企業家和高管們譽為“摸得着的幸福”。本書運用比喻、實例和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向我們介了“幸福是什麼”“幸福的意義”“人生的四種漢堡模型”以及“幸福的方法”,通俗易懂,記憶猶新。

從本書中,我也學到了許多知識,對“幸福”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更深刻的感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幸福是一個需要不間斷追求的過程。幸福的人生態度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也需要享受當下的每時每刻。”我認為幸福是永無止境的,如爸爸所説,對於一個70年代的農民而言,幸福可能是一年的豐收,又或是一家人能吃一頓飽飯。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亦或是農民自己的追求提升,當他達到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時,我認為,他的幸福不僅僅是豐收與温飽了。

同時,人們在追求目標時,有時會誤入歧途,不小心過成了忙碌奔波型或者享樂主義型的人生。我們不能只追求結果,不重視過程。舉例而言,當今社會,許多家長會對孩子説“期末考試進年級前100名,我就獎勵你一台手機”。結果,孩子為了一台手機而學習,反而忘卻了學習過程本身帶來的幸福與快樂,誤認為獲得手機時的快感便是幸福,導致短暫的快樂過後,是無盡的迷茫。我的媽媽在我小時候就教育我“學習是自己的事,是為自己而學習。”媽媽給我的“獎勵”通常是一個愛的擁抱或親手做的愛心晚餐。

這使得我具有良好的學習內驅力,小學時基本上都是年級第一,從未跌出過年級前十。我很享受學習的過程,享受當下的每時每刻。(小小自豪一下:能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我很幸福。)

活在當下,就是禪宗提倡的感知此刻的自己,一行禪師倡導的體悟當下的苦樂,王陽明身體力行的長期保持在福樂狀態中。人們如果一味享受當下,很容易變成“享樂主義者”。我們在享受當下的每時每刻時,萬不可總是尋找快樂逃避痛苦。“享樂主義者”盲目滿足慾望,不認真考慮後果。例如,我的一個小學同學,小樑,上課遲到或睡覺,假期遊山玩水,不寫作業,誤以為這樣的人生很舒服,結果,中考很不理想。

書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個冷血歹徒被槍決後,來到天堂,天使允諾可以答應他的任何要求。歹徒驚訝能來到天堂,他貪婪的要求大量的金錢、山珍海味、甚至美女,他感覺好極了。但是,慢慢地,他的喜悦越來越少,他感到不喜歡這不勞而獲的生活,於是,他向天使請求離開天堂,哪怕是去地獄。突然,天使變成了魔鬼,笑着説:“你早就在地獄了!”這個故事令人意猶未盡。享樂主義者將努力與痛苦、快感與幸福同化,活成了地獄般的生活。

讀完本書後,我開始認真思考,幸福究竟是什麼,我的生活是否幸福?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每當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快樂與艱辛時,我便運用書中幸福的方法,使自己變成“感悟幸福型”的人。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是幸福的。我和父母不斷在實踐幸福的方法,收穫幸福的快樂。幸福無處不在,和父母同讀一本書,同做一頓飯,克服一個小困難,解決一個小難題,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同學們一起圓滿完成一個活動,協助電視台拍攝小花絮,……

如果你還在為幸福而困惑,亦或想成為一個感悟幸福者,我認為,《幸福的方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6

本月看了《幸福的方法》這本書之後,覺得這是一本讓我們能夠觸摸到幸福的書。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獲得幸福,幸福其實很簡單,幸福最大的障礙是我們自己,所以總是感覺幸福是那麼的遙遠又那麼臨近,是那麼短暫難遇又那麼平凡和無緣相識,感覺自己天天在渴望着它,卻無法理解它,甚至不明白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悄悄的來,悄悄的走。那麼什麼才算幸福?如何實現幸福?首先幸福是一門科學,結合書中的資料和我個人的理解總結一下幾點:

1.幸福是什麼。我們都會討論幸福,都能感覺到幸福但卻少一個完美的定義幫忙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它,書中説道:所有的人都能夠分成四種,第一種是忙碌型,第二種是享樂型,第三種是虛無型,第四種是幸福型。忙碌型的人以此刻的忙碌和辛苦換未來的快樂;享樂型是及時享樂,出賣未來幸福的;虛無型放下未來和此刻,沒有期望;幸福型則既有此刻的快樂,又有未來的幸福,這是最好的。“忙碌奔波性”的人錯誤地認為成功就是幸福,堅信一旦目標實現後就是幸福,因此他們不停地從一個目標奔向另一個目標;“享樂主義型”的人總是學找快樂而逃避痛苦,他們只是盲目地滿足慾望,而從來不認真思考後果。“虛無主義者”是那些已經放下追求幸福的人,不在相信生活是具有好處的,總是沉迷於過去放下此刻和未來,老是被過去地陰影所纏繞。“幸福型”則既有此刻的快樂,又有未來的幸福,這是最好的。”我的感悟就是幸福不是拼命的爬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中滿無目的地遊逛,幸福是向山頂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

2.如何實現幸福。幸福面前人人平等,就幸福和生活滿意度而言,所有人都會體驗不安、恐懼、快樂,在生活中都會碰到不開心的事。第一,我們要改變對工作的偏見,開心工作,把它當成做自己喜歡並能夠獲得報酬地事情,工作本身就是目標,在工作中能自我實現、充滿激情,所以工作是一種恩典而不是打工。第二,鑄就美滿婚姻,無條件地愛與被愛,把犧牲和愛並列,愛的越深,犧牲越大,無怨無悔釋放愛的能量,幸福也就收穫越大。第三,用自己的光去找照亮別人。幸福其實很簡單,就像暗室裏的蠟燭,只需要一根就能夠點亮整個屋子。第四,從容生活。雖然此刻整個社會普遍時間壓力很大,但無論再怎樣“好吃”的美食,狼吞虎嚥的狀況下無法嚐到其中的美味,品酒專家絕對不會一口把紅酒喝完,要嘗試其中的美味需要先聞一聞,然後慢慢品嚐。

説了這麼多關於幸福的觀點,其實幸福的感覺就在當下,我們務必學會如何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幸福的生活是積累而成的,無論是那些刻骨銘心的經歷,還是那些點點滴滴的瞬間,與其讓自己被過去或未來捆綁着,不如學會去珍惜眼前的事物,想要實現幸福的生活,先要做的是去接納“活在當下”的理念,也就是去關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比如和親人的相處,學習新知識、理解工作任務中得到的快樂,我們日常生活裏這些快樂的事情越多,我們自然就會幸福。

在生活中不要刻意的去強調或干涉一件事情的發展,萬物凡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要學會從容地應對生活,關愛身邊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人,人生短短几十年時間,我們能有緣相識,絕對是上天特意安排的緣分,所以必須要學會珍惜,學會珍惜家人、朋友,學會珍惜身邊每一天同你一齊工作的每一位領導和同事,不要失去才明白歎息,學會感恩、學會惜福,就會心感幸福,就會明白,幸福其實就是八個字——珍惜眼前,萬事隨緣!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7

有機會讀到這本書需要感謝樊登老師,一直覺得讀書就像是緣分。研究生階段有一段時間偶爾會有焦慮,我開始發現自己以前的哲學,或者信仰無法讓自己更加的幸福。於是我開始了尋找之路。

就這本書來説,他更加具體,更加真實,你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無數生活迷茫的時刻,那些時刻的背後,你需要的不是心靈雞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財富、尊重、温飽,那些都是人生需要追求的東西。但在醫學生涯中,我見到的是更多冷冰冰的屍體。死亡大概是全世界最大的訣別,那些財富以及尊嚴不會跟隨你而去。

我可以看到那些年紀輕輕就已經熬壞了身體,接下來的生活就是在於身體做鬥爭,生命中對於美食,對於性,對於真正的熱愛你已經很難享受其中,這是令人悲傷的事情。

充滿戰鬥力的慾望也是人生的幸福之一,三種人的生活模式給與我很大的震撼,我們需要短期的目標,更需要小小的獎勵,但我們也需要自身價值的證明,那些竭澤而漁的人兒,總會在孤單和寂寞中失去年華。

愛你自己的生活,愛你的家人,有一份自己真正興趣的工作是生活開始的初端,愛你所愛。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8

輕輕的合上泰勒·本·沙哈爾的《幸福的方法》,我長長的吁了一口氣,雙手使勁地搓了搓臉頰,好讓自己更加清醒,沒錯,《幸福的方法》讓我從追求幸福的迷茫中猛然清醒,就像沙漠裏的一滴水,解了我一時之渴,但我明白,幸福之路仍然需要我自己去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綠洲。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而人生百態,形形色色,有多少人感覺到幸福?又有多少人在失望甚至絕望中掙扎?我也掙扎過,當大學畢業奔波求職時,當獨處他鄉深夜難眠時,……我幸福嗎?或者説,我幸福過嗎?似乎心中有過這種感覺,但我沒有細細品味過,我似乎來不及細細品味,也沒有靜下心來思考過,此刻回想起來,我安靜地思考都是在身處逆境之時,人生低谷之處,一旦走出低谷,我的生活就進入忙碌狀態,按照泰勒博士劃分的四種人生類型,我就應屬於“奔波忙碌型”,也許我此刻已經談不上奔波,工作也不算忙碌,我説的是生活忙碌,不僅僅僅指工作。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沒有個性重要的事情要做,但總感覺沒有屬於自己的安靜的時間,思考人生,常常只是閃過心頭腦海的一些短暫的念頭。就這樣,我陷入了一種難以言説的煩躁,因為難以言説,所以無從解脱也無處傾訴。這樣一種狀態,當然不能稱之為幸福,那麼,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泰勒博士在第一篇就提出這個問題。我看着這個大大的標題發了好一會兒呆,好熟悉的問題,在我腦海中閃過的那些念頭中,必須有這個問題,我肯定在某個時候,問過自己關於幸福的定義。是啊,幸福是什麼?我能夠確定的是,自己一向沒有確切的答案,我只是有時候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過質疑。我迫切地翻開泰勒的《幸福的方法》,期望從中找到答案。泰勒沒有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我相信他也無法給出確切的定義,因為千人千面,追求各不相同,但引出了一個更好的問題――怎樣讓自己更幸福?並且告訴我們,我們永遠都能夠讓自己更幸福。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是人生的最高目標,但幸福不是終點,我們能夠在追求的過程中獲得幸福的感受,當然結果也重要,但幸福遠遠不止是實現了目標。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泰勒談到了如何實現幸福,重點講了快樂學習,開心工作和美滿婚姻,有一些我們做不到,但絕大多數事情我們完全能夠做到,只是需要我們養成習慣,泰勒多次談到習慣的重要性,這一點十分正確。

泰勒博士最後説,幸福就在當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積而成的,他提醒我們去關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們能夠從與親人相處、學習新知識以及工作任務中,獲得好處與快樂。我們日常生活裏這些快樂的事情越多,我們自然就會更幸福。

我明白了自己莫名煩躁的原因,這些年來,我偏重於物質的追求,當然物質追求是必要的務必的,一個食不果腹的人何談幸福呢?我不需要在物質追求上改變什麼,我需要改變的是自己對精神追求的忽略,用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來説,就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需要更多的去愛,愛家人,愛朋友,我被愛的很多很多,但僅僅被愛並不是一種幸福,單方面的愛也稱不上幸福,愛與被愛,才是和諧的,才是幸福的。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9

這月讀了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泰勒·本沙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一書。《幸福的方法》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幸福和快樂,關鍵是如何認知和尋找適合自己的幸福方式。泰勒博士告訴我,心靈的成長靠的減法而非是加法,幸福也並非是犧牲所有而換來的。在繁華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忙碌於事業、家人、朋友的和諧共榮,卻常常忽略自身的幸福,以犧牲自身幸福換來成功,往往是脆弱而不長久;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真實的自己,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接受別人;只有掌握了欣賞式探尋的方法,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更加的從容。

幸福是什麼?如何找到幸福?其實幸福快樂的祕訣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在於我們的視野,我們的心態,我們的選擇,換一種角度生活,以用心戰勝消極,學會“自我幫忙”,你會發現離幸福更近一步。

或許我們在探索幸福途中會遇到挫折,遇到阻礙,這都不能讓我們停止追尋幸福,我們務必時刻的謹記機遇是從困難中孕育出來的。就像書中提到的一樣,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無可避免的痛苦,同時也會有很多內在與外在的,影響我們獲得幸福的阻礙,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無論何種困難狀況下,都允許自己去體驗那些負面情緒,並允許它們有自然的轉變過程。

幸福是沒有終點的,我們所要追求的是更加的幸福,這就是從幸福到更幸福的過程。

《幸福的方法》讀後感10

最近,在閒暇之餘,我讀了幸福的方法這本書,本來還以為會很無趣,結果,卻被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

輕輕的合上泰勒.本沙哈爾的《幸福的方法》,我長長的吁了一口氣,雙手使勁地搓了搓臉頰,好讓自己更加清醒,沒錯,《幸福的方法》讓我從追求幸福的迷茫中猛然清醒,就像沙漠裏的一滴水,解了我一時之渴,但我知道,幸福之路仍然需要我自己去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綠洲。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而人生百態,形形色色,有多少人感覺到幸福?又有多少人在失望甚至絕望中掙扎?我也掙扎過,當大學畢業奔波求職時,當獨處他鄉深夜難眠時,......我幸福嗎?或者説,我幸福過嗎?似乎心中有過這種感覺,但我沒有細細品味過,我似乎來不及細細品味,也沒有靜下心來思考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安靜地思考都是在身處逆境之時,人生低谷之處,一旦走出低谷,我的生活就進入忙碌狀態,按照泰勒博士劃分的四種人生類型,我應該屬於“奔波忙碌型”,也許我現在已經談不上奔波,工作也不算忙碌,我説的是生活忙碌,不僅僅指工作。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要做,但總感覺沒有屬於自己的安靜的時間,思考人生,常常只是閃過心頭腦海的一些短暫的念頭。就這樣,我陷入了一種難以言説的煩躁,因為難以言説,所以無從解脱也無處傾訴。這樣一種狀態,當然不能稱之為幸福,那麼,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泰勒博士在第一篇就提出這個問題。我看着這個大大的標題發了好一會兒呆,好熟悉的問題,在我腦海中閃過的那些念頭中,一定有這個問題,我肯定在某個時候,問過自己關於幸福的定義。

是啊,幸福是什麼?我可以確定的是,自己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我只是有時候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過質疑。我迫切地翻開泰勒的《幸福的方法》,希望從中找到答案。泰勒沒有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我相信他也無法給出確切的定義,因為千人千面,追求各不相同,但引出了一個更好的問題怎樣讓自己更幸福?並且告訴我們,我們永遠都可以讓自己更幸福。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是人生的最高目標,但幸福不是終點,我們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獲得幸福的感受,當然結果也重要,但幸福遠遠不止是實現了目標。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泰勒談到了如何實現幸福,重點講了快樂學習,開心工作和美滿婚姻,有一些我們做不到,但絕大多數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我們養成習慣,泰勒多次談到習慣的重要性,這一點非常正確。

泰勒博士最後説,幸福就在當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積而成的,他提醒我們去關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東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們可以從與親人相處、學習新知識以及工作任務中,獲得意義與快樂。我們日常生活裏這些快樂的事情越多,我們自然就會更幸福。

幸福,就是當下,就是那些平時我們不曾注意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