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2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5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2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通用20篇)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

初見此書時,我還推崇華麗的詞藻,晦澀的語言,帶着“讀書人”的尖酸刻薄,認為書的名字過於平凡。可讀完此書後,我竟找不到更好的詞彙去替代。我們仨,讀來彷彿有種平靜的力量,好像此時此刻,我們已經緊緊連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專屬名詞,任何外力都無法分開。此外,還有一種驕傲,源於永遠都不會失散的底氣和心安。書中所言: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璦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同尋常的遇合。

楊絳先生將本書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書的第三部分《我們仨失散了》描述了一個“萬里長夢”。“我”變成了一種虛幻,夜晚去見女兒圓圓,置身於她的夢中,白天陪在丈夫身邊,向他講述女兒的近況。最後,女兒去世了,丈夫去世了,我們仨也失散了。這一部分的最後一段是:

我眼看着一葉小舟隨着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衝入茫茫雲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

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自己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離愁溢滿在字裏行間,起初找不到丈夫的迷茫焦慮,看到女兒住院的憂心,日夜不停奔波的疲憊,與至親別離的悲涼……

我讀着文字,自己也化作一縷煙,飄入那個夢中,一切如夢似幻,周圍的人和場景走馬燈似的不斷變換,真真假假。然後,我的至親出現了,心中突然有了依靠。我遊離在我們仨之間,因為他們的痛苦而狂躁,卻無能為力。後來,他們走了。我也跌於塵土,散於風中。

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書中説:

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對啊,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有人説:“長痛不如短痛。”可心底還是偷偷地企盼,希望能夠再多一些陪伴,想迷失陶醉在當下的温暖中,刻意忽略逼近的離別之日。

書中説: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愁。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複雜性,有限性,人生才更加豐富吧。不過“夏蟲不可語冰”,對於人生,不可能用幾個詞就加以詮釋,更不能故作老成,妄下斷言,還是且行且悟吧。

我一直以為,親情是最難聊的話題,只能從細微之處捕捉其身影。就像手捧起水,水會漸漸從指縫中流出,最終尋覓不到水的蹤跡,但可以從指尖的濕潤中得知它的存在。

這一次,我想寫它的別離。

幾乎所有的關係都是以相伴永遠為目的,但親情不是,從一開始,離別就為這段關係標註好了結局。可是,這注定的結果並沒有阻擋我們去愛與被愛,流淌着的血液無比堅定地:“我們親密無間,我們仨,是一家人!”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2

錢鍾書説:“遇見他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他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

楊絳説:“我上清華,一為讀書,二為鍾書”。

這對神仙眷侶的佳話一直流傳至今,令人豔羨。近日,我看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之後,終於知道這一家人如此幸福的緣由了

一次錢鍾書臨時被召去開會,他顛沛了一天,最後在船上歇了下來。楊絳實在放心不下便拉着錢瑗(他們的女兒),找到了他在的那隻客船。

你猜錢鍾書見到妻女後説了什麼?他用半撒嬌半抱怨的語氣説:“我轉了好多好多路,累得眼睛睜不開了,又不敢睡,只愁你們找不到我。”然後在妻女安撫他睡着後,還從被子側邊伸出半隻手,動着手指頭,讓楊絳拉着。

我讀到此處,忍不住發笑:這是外人眼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學者嗎?分明就是個受了委屈求安慰的老小孩嘛。

也對,在家人面前暫時卸下盔甲,露出柔軟的一面,又何妨?家人不一定能做那把替你衝鋒陷陣的“AK”,但他們定是護你周全的“防彈衣”。

可現在,無論是父母也好,孩子也好,都喜歡“報喜不報憂”,爭做一個堅硬的外殼,這又何必?我想,那個在外精明得不可一世的人,比起在家傻里傻氣把糖當鹽的你,或許後者才更有家的感覺吧。面對學習的壓力、職場的競爭等,生活最終會磨平我們的稜角。即便有人嘲笑我的稚嫩,抨擊我的三觀,但如若這時我依然保留着一份熾熱且純粹的心,那麼一定是來源於我的家人。

在家人面前,我們不需要做那個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獅子”,而是可以卸下防備,做一隻偶爾撒嬌,偶爾犯傻的“小貓”。

《我們仨》這本書,不時附有一些楊絳一家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張讓我印象很深刻:他們一家坐在不同的桌子上,戴着眼鏡,各自伏案工作。這樣一張看似尋常的照片,裏頭卻藴藏着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大道理。

楊絳和錢鍾書在學者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而他們在做父母方面也很成功。

他們雖然心疼女兒熬夜備課,但那是女兒的責任與夢想,他們會尊重女兒的選擇;他們雖然視女兒為掌上明珠,但不會讓女兒成為自己生活的中心,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的學術研究和愛好;他們雖然已是赫赫有名的學者,但在女兒面前卻從來不擺架子……

這張照片,我從中看到了獨立而優秀的三個人格,他們深愛着對方,也正是因此,誰也不會過多的干涉彼此,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工作和追求。這樣的家庭氛圍多輕鬆。

而反觀現在的某些極品家長,用愛之名,以各種方式綁架孩子。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宋倩,對待自己的女兒喬英子,小到規定刷幾套卷子,幾點回家,大到替她選大學……最後差點釀成英子自殺的悲劇。她自己也一度失去了自我,宋倩本來是個那麼優秀的物理老師,她完全可以活得更精彩啊。

父母和孩子都只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該也不能活在彼此的影子裏。

一直有個很熱議的話題,叫做要不要為了愛的人改變。在看了《我們仨》後,我得到了答案。

當你正愛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會去想這個問題的,因為你會無意識地為他改變。

當年楊絳和錢鍾書一起赴牛津留學,為了節省開支,楊絳改變計劃,成了旁聽生;楊絳愛整潔,可她還是會妥協於隨手丟毛巾的錢鍾書父女倆;錢鍾書先生也是如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他會為了坐月子的楊絳學做早飯……

規則底線的確重要,但在愛的面前其實不需太較真,有時的“動搖”也是一種修養。學會妥協與改變是收穫愛的必要代價。

“生命是短暫的,因為我們終將老去,可當人們學會相愛的那一刻起,我們因為彼此的存在而有了意義”,這是姜雲升歌詞裏的一句話,我覺得用它來形容家人再合適不過了。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3

今天讀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愉悦的心情變得稍微沉重,結局讓讀者遺憾頗多:“1997年早春錢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三個人從此就失散。就這麼輕易的失散了。‘時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就這樣飄散了。留下楊絳一個人思念他們仨。是的,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愁。

細讀此書,頓時被楊絳先生優美文靜的文字吸引,彷彿一位老人在耳邊給我講着一個温馨的童話故事,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娓娓道來,面對別人的陷害,看不到一絲恨意,從來都是泰然處之。故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故事採用倒敍的寫作手法,夢境的開頭,夢中尋覓鍾書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接着寫古驛道上的相聚和相失。最後以順敍的手法寫她與鍾書的結婚,留學,英國生女,回國,顛沛流離,走出牛棚,女兒工作,最後的離散。離散時楊絳這樣描寫自己的心情“我的手撐在樹上,我的頭枕在手上,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心裏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一手壓在上面護着,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一家人守望相助的回憶成為楊絳晚年生活的支持。

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是:楊絳是為好妻子,是個好媽媽。她在英國留學期間生活上對鍾書無微不至的照顧,學習上與鍾書共進退,有生活上的“探險”,心靈上的交流。鍾書能成為大學者兼小説家,離不開楊絳背後默默的支持。楊絳能理清生活和工作,生活上關注丈夫和女兒,工作上不忘翻譯《唐·吉歌德》。實現了愛情事業雙豐收。

生活中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尋常的下館子都能找到與眾不同。“吃館子不僅僅吃飯菜,還有一項別人所想不到的娛樂。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瑗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在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聽到的只是他們一言半語,也不經心。鍾書和阿瑗都能聽到全文。我就從他們連續的評論裏,邊聽邊看眼前的戲或故事”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裏翻滾的笑浪。

經典詞組:

雜樹叢生,野草滋蔓。

緊抿着嘴,眼睛裏還禽着些淚,臉上有一道淚痕。

潦草塞責

尸位素餐,於心不安。

束脩(xiū)

理所當然,勢所必然

聲音很微弱,苦着臉,斷斷續續地訴苦

這時他忽把緊閉的嘴拉成一條直線,扯出一絲淘氣的笑,怪有意思地看着我説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4

《我們仨》是幸福家庭的典範,是我心中嚮往的一方恬靜而又舒適的淨土。當閲書後而悟書時,更能真切地體悟到在平淡生活中,親情方是最暖人心的。

《我們仨》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楊絳先生在晚年所寫下的和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媛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她回憶了他們一家所經歷過的平淡恬靜與跌宕起伏,幸福與艱難,快樂與痛苦。回憶的網交織在一起,情感的線串聯在一起,想念的人聚集在一起,質樸簡單的文字體現出了真正美好的模樣。

對文學的研究和書籍的熱愛,是這個家的文化傳承。錢鍾書夫婦在牛津大學期間,楊絳先生寫道,丈夫最愛在那裏的圖書館中閲讀書籍,常常是將大量時間投身其中。而錢鍾書先生也稱讚楊絳先生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兩人都出身於書香世家,如若沒有相投的志趣,契合的靈魂,又怎會相遇、相愛再到相伴一生呢?不僅如此,他們也經常與女兒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如此書香濃厚的家庭文化,真是令人心馳神往啊!

想到黃庭堅所説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劉向所感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高爾基所悟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覺書籍之於楊絳先生一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

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是這個家的親情的核心,在書中所寫的女兒錢媛,有時像楊絳先生的姐姐,有時也像錢鍾書先生的兄弟。家中常常是歡聲一片,笑語連連,有的不僅是父母與子女間的嚴肅,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包容如朋友一樣的關係。如此看來,在平淡生活中,融洽的親子關係是最温暖的。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親情是最純真簡單的,也是作者最牽掛的回憶。

繾綣時光路漫漫,莫等逝去方珍惜。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與他們同閲讀,共分享,勤交流。只因親情最温熱,情感最質樸。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間煙火,琴棋書畫鳥草花點綴幸福。親情延續,直至心間最深處。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5

每天晚上睡覺前看上幾頁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我是從第三部分開始看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前兩部分我還沒看,我是個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們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這本書,我還真的忘了錢老和圓圓離開我們已久了。

我最衷情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一本書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可是我卻無法説出我的感受,他們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為人處事只求無悔於心,錢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們一家人始終是樂觀的,無論困苦與榮耀,始終寵辱不驚,真是於平凡中顯出不平凡。

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温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讀這樣的書,真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一個不平凡的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卻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響,這就是楊絳和她的《我們仨》。2003年度文學十大好書評選結果已揭曉:<我們仨>居首位。

看楊絳先生的書是一種享受。今天看完了全書,楊降先生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娓娓道來,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錢老是名人,而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同的感受,人過了30歲,對生活有了不同的認識。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説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説。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閲讀的興趣。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羣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敍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為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小毛子做不出就抄跟我差不多哦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6

轉眼在中山這個城市已經生活半年多了,越發喜歡中山這個城市。

就讀書而言,中山的圖書館就比北京便利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無需押金,刷身份證即可(國家圖書館和朝陽區圖書館的押金合計1000多,還沒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證機子自動吐出一個讀者證,選好的書放在指定位置,自動全部借閲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確定自己借閲成功沒,哈哈。

“市民選書,政府買單”,不錯吧,幾乎你想讀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裏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給政府發書單啊,哈哈。

最近借閲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讀書之前對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經典語錄多有耳聞,只覺得是距離自己遙遠的名人而已。讀完之後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實、簡單、真實、樸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邊的一個賢良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有趣的爸爸,讓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啟發。

最喜歡他們仨“小石子”的習慣: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爾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小石子”,可惜我這個母親太懶了,總是有各種藉口忘記記下,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讀完此書,熬夜寫此文,那個小可愛不停地在身邊搗亂,那就先寫到這裏吧,晚安啦!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7

每日勵志:為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一個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日子裏,我試着接受了“我們仨”的温暖與滄桑。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的喊。喊聲落在曠野裏,好像給吞吃了似的。”這是一個夢,一個虛幻卻又真實的夢。在夢中失散,在夢中分別,夢中悽悽惶惶,卻充滿萬千思念。夢裏四顧彷徨,那人不在,夢醒身旁温熱尚存。害怕別離,害怕那種手足無措的彷徨。我很幸運,16年來,沒有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也很不幸,在今年的清明節我目送我的大表叔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火化之前的最後一眼,他似乎還是生前那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也似乎昨天他還在喚我小名。一個夢一個尋尋覓覓十幾年的夢,夢中人在天亮的那一刻,晨曦微醒,他揮了揮手,説:就這樣,走了。獨留他人淚目。表嫂本來很平靜的為他整理着着裝,可是啊。看見朝夕相處數十年的枕邊人就那麼離開。終是忍不住嚎啕大哭,泣不成聲。楊絳先生微微歎息:“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表嫂何嘗不是。人生的死別生離,一場萬里長夢.......

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在《我們仨》第二部中,楊絳先生開頭寫到:“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都是夢。”這一篇章,夢境與現實交錯。鍾書在客舍,阿圓在醫院,而“我”兩頭奔波,夢裏輾轉。“我”陪伴着他們,“我”送別了他們。回不到從前的美好,只能在夢中一遍遍温存。阿圓終於還是回到了屬於她的“自己的家中。”那裏沒有楊絳和鍾書,只有阿圓自己。“她鮮花般的笑容還在我眼前,她温軟親熱的一聲聲娘還在我耳邊,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沒了。”“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裏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着,直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奔回客棧,跨進門,店家正要上閂。”對圓圓的愛,隨着她的離去而變成令人心痛的詛咒,心活生生被剜下來一般,是骨血經脈撕裂的疼痛。這個夢不再像以前那般温馨。曾經那個萬里長夢若是能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那該多好。生活累了,把這萬里長夢的美好,取一部分,細品,撫慰破碎的心。把一個又一個的小夢拉成萬里長夢。

相守相助,相聚得失。想把每一個美好的瞬間放慢,拉長,一直到未來的未來。我和我所珍視的'人和物,不會別離,不會悲傷。曾經是這麼想的。

可是啊,在“我們仨”温暖感傷的文字中,我明白了。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摧,我們在人生道路已走到盡頭了。”

嬋嬋:世界上最殘忍的不是久久不相遇,而是當生命線交織再一起後不得不的離別。每個人終會歷經生離死別,最終化作一捧黃土。願你我都能再短暫的一生中快快活活,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守一起,相聚一起。

《我們仨》內容簡介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8

最近讀完了楊絳的《我們仨》。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描述自己的老伴在船上生活的場景。我想了很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無意間聽到一首老歌,游鴻明的《孟婆湯》,似乎明白了,這艘船可能是即將開往黃泉的人生之舟,可能説的就是病牀吧。

今生緣分,來世報,如果君有意,生生世世都能牽手慢慢渡。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淺薄,越能理解人生的況味就是平淡如水,緩流如水,雖看似無為,卻最有力量。

——相叔

其實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除了夫妻之間的良好關係的重要性,就是還有和孩子相處的關係,楊絳先生寫的很寫實,也很細膩,不敢隨意評價,只有在其中慢慢體會和學習,感覺還要在反覆讀幾遍。

——大君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對生活的片段,對人的思念,然而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磨練,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

人的一生需要擁有多種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穩定。心不靜,氣必不和;氣不和,生活就會一團糟。過生活,過的是一股心氣兒,心情不好,做任何事都無法安心。要時時調整你的心態,沉澱你的情緒,讓心寧靜,讓心情平和。

——花生有米

喜歡楊絳先生的處世態度,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一家三口的感情讓人着實羨慕,楊絳先生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愛是理解和包容,書中寫到的對待孩子的態度也值得學習。以簡單無爭的心過生活真好。

——zakka

看完《我們仨》印象最深的是他們一家三口經常在生活中尋找小石子並且互相分享,雖然是點滴小樂趣,卻能讓人感覺到幸福,即使書中提到苦難的歲月,但作為讀者卻並未感受到苦難和病痛把他們打到,他們一家人總能隨遇而安,樂觀,豁達的面對生活,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互相扶持,堅強的過好自己生活,一切似乎都很平淡,但又那麼難得。

——Mandy

如果你想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總有一天要認識到,你的愛情甚至婚姻沒什麼特別的,沒那麼多蕩氣迴腸、撕心裂肺,也不會比誰的更好。本質上,任何人、任何時候,愛的語言是真誠地關愛對方。很土氣,卻不容易。聽起來挺俗的,但接近幸福。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9

在我身邊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個表哥和表嫂的愛情故事,朋友們裏公認的人生贏家。他倆自初中情竇初開起,攜手九年戀愛長跑後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個青春;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有彼此陪伴。他們經歷了學校畢業後前路未知的迷茫,經歷了重大火災被困,經歷了賺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數夫妻一樣,婆媳關係處理,工作矛盾糾紛,柴米油鹽。沒有誰的生活總是順風順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們好像從未有過爭吵,什麼事都是一起商量着來,難得的是,他們總能意見一致,齊心協力朝着一個目標。有些親戚會説他們很自私,總在自己的小圈子裏不問世事。我卻覺得,他們總是彼此鼓勵,奮勇向前,像一隊團體,誰都不掉隊。我無論什麼時候見到他們,都能感受到愛意綿綿;彷彿在初戀,彷彿在新婚。

我記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飯後表哥洗碗,我們起鬨説,怎麼不讓嫂子洗,他説:“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讓你嫂子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隨口説了一句很平常的話,我們卻眼裏滲滿淚水。那時候我覺得,表哥個子不高,人也不帥,但卻像日出時的青山,巍峨、熾熱。

表哥從一開始的高薪工作,到事業滑鐵盧,如今自主創業,不是什麼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裏勤懇工作了近十年,從一個小職員逐漸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倆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中都逐漸成為了佼佼者。婚後苦於一直無子,多方治療,如今都二胎了。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了相戀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輩子的人生。

我們可能會説,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青梅竹馬啊,這樣的故事發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見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侶。在90歲高齡的時候,還寫着家庭回憶錄,積攢了滿滿的照片與信箋,記着幾十年前相守的時刻。

我們所見大部分夫妻的生活,無非是因“柴米油鹽”爭執不休,耗盡感情,或許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爾掛念,時常埋怨。就算《梁山伯與祝英台》、《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故事,即使能熬過喜結連理,婚後生活,我們也絕不會相信能如初見般美好,從小生活環境及認知懸殊的兩個人,只能在最開始彼此吸引時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智慧,才能艱難的長久相伴。

經濟學家薛兆豐説:如果世界上有兩個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們這輩子都不會見面。世界上有70億人,想象一下,有70億個綠豆在一個大缸裏,有兩顆紅豆放進去,攪啊攪啊,它們會碰上嗎?在短暫的一生中,它們不會碰上。如同我們海誓山盟許下終身承諾的那個人,實際上只是我們身邊看上去,覺得差不多時間到了而挑選的人。

有些人終其一生在等那顆“紅豆”,大部分人選擇了身邊的“綠豆”,而我們所羨慕的,其實是那些能讓“綠豆”變成“紅豆”的“魔術家”。我們要從這些“魔術家”身上學習這種技能。這也不難發現,他們總有很多相似之處。

我認為理想的伴侶,是相互依賴,卻又彼此獨立。能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錢鍾書聞名遐邇,但在生活上很依賴楊絳,不會修燈泡,不會洗桌布,家裏維修的活都得楊絳做,楊絳絲毫沒有抱怨,迎難而上,做他堅固的後盾。楊絳有自己的探索領域,才氣不熟錢鍾書,她不喜做飯,早飯也都是錢鍾書早早起來做好。他們經常教女兒“格物致知”,以身作則的示範求知精神,他們的女兒錢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們並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處事觀,外人看來會覺得,傲慢、自私。他們是一個團體,像極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計較得失,因為害怕自己利益受損,在夫妻相處中索取變成了本能。很少讚美對方,甚至打壓對方變成了習慣,覺得自己是站在上風。但夫妻本就是團體,你的得意如果是通過對方的失意所換來的,那這對團體的綜合水準並未提高,還有可能隱藏着深不見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麼狀態吧。

還有一些人,本性純良,絲毫不知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會在親密關係中逐漸失去自我。我記得我的初中班主任説,“愛是一種責任和付出”,這句話一直影響着我的愛情觀,經過了十幾年我才明白,她只説了一半,我們愛別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愛自己,在你足夠愛自己之後,再去承擔責任,去義無反顧的付出。這缺一不可。如果兩個人都能如此,這對夫妻團體才能穩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多麼幸福的事。這樣在經過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後,到老了你才會感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翠”,這輩子都沒處夠。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裏,我們都在尋覓歸途。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0

《我們仨》是92歲的楊絳用心記錄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楊絳,我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他所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她被尊稱為:楊絳先生。

剛開始,是以一種淡然的感情讀《我們仨》——一本回憶自己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媛點點滴滴的回憶錄。楊絳先生筆下的一家三口,總是讓我感覺到温馨。懷念往日的生活,她的筆觸總是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平靜而柔和。平緩、敍述、回憶,這三個詞足以概括整本書的基調,可是越讀越能體會到楊絳先生筆下的力量。

一個“夢”、一個“美麗的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深處夢中卻不願意相信這是夢。是啊,在夢中與家人離合聚散,道一聲再見,但又能在下一個古棧道相遇,又怎捨得一覺醒來夢裏的人卻不在身邊,這是楊絳先生筆下一家人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

錢鍾書生活上的憨厚與學問上的嚴謹,楊絳自由温和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女兒圓圓大膽聰穎有孝心。幾十年來,他們一家人過得平淡安穩卻富有滋味。在國外留學期間自己學做飯攻克學問難關,回國後遇上戰亂文革相互支持,文革後伴隨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讀書工作中安詳靜默。無論多麼困難,對他們來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圓,只求在自己的方圓裏求得一份自由閒適。

無奈,美好的生活總是容易消逝,九七年春錢媛去世了、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去世了,曾經的永遠,成為了漸行漸遠。“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她難過、她懷念,可她卻將自己波濤洶湧、噴薄欲出的情感埋藏在了這平緩的字裏行間。這是她對現在生活的滿足,更是對平凡生活的流連忘返,他們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1

囫圇吞棗似的讀完了《我們仨》,其實好多內容我讀不太懂,留學生涯,“三反”運動,改造、各種開會等,這些都是我不曾經歷過的,我也不理解。但我對書中描述的温暖的家庭生活印象很深刻。我只能談談給我留下觸動的幾點。

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托爾斯泰説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想這種相似,就是央視主持人撒貝寧説的“精神上的門當户對”吧,高山流水琴瑟和鳴需要一個詞“懂得”。《我們仨》中有一段我做了標識: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會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一段是最讓我感動的,看似樸素簡單的描述,可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家庭真的是很難得。“推開家門,把世事紛擾關在門外”,儘管也會遇到各種的難題和麻煩,但這一家人聚在一起總是開心快樂的,彼此關心,一起玩樂,其樂融融。

楊絳在《我們仨》中講到: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鬱,人間也沒有永遠。是啊,這一家人也面臨好多苦惱,政治、疾病的襲擊,可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依相伴。擁有温暖家庭生活的人始終是會更經得起生活的打壓的。

記得我準備結婚時,我身邊的一些大姐就開始傳授馴夫祕訣:“婚姻生活,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你一定先拿住他,首先要沒收他的工資,每個月給一點零花錢,從經濟上管死他。”,聽得我心驚膽戰,怎麼感覺要上戰場似的。但我確實不懂這些招數。當時新婚的我感覺自己在智商情商上都被老公碾壓,很多社會上遇到的困惑我都很依靠他給我來解,所以我真的很戰戰兢兢我怎麼有能力管死對方,一想到“婚姻生活,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句話,我就趕緊想點別的。

這次讀完《我們仨》,我終於找到了新的體會,“好的婚姻生活,不是戰場,而是遊樂場。”

錢鍾書和女兒在家玩得不亦樂乎,“阿瑗站在牀和書桌間的夾道理,把爸爸攔在書桌和鋼琴之間,阿瑗得意的説“當場拿獲”””

八十四歲的錢鍾書要去“開會”,女兒還會編兒歌來給他壯膽“呼嚕呼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着”。

二、好的婚姻,夫妻會懂對方的不容易。

如果説糟糕的婚姻,夫妻是彼此的差評師。比如我曾坐一對夫妻的順風車,那一對夫妻真是互不欣賞、互相打擊的高手,用盡全力做彼此的差評師。男的車開的快了,女的就在一旁提高聲量吼道:“這車是這麼開嗎?神經病”,那男的不甘示弱:“我一個市橋人,竟然娶個石樓的,還要住在石樓,搞得每天那麼早起”,聽得我目瞪口呆:市橋和石樓有很大區別嗎?又不是北京的找個越南的。

每個人都有短板,錢鍾書在生活自理方面很糟糕,連楊絳坐月子期間,他都不能照顧自己,經常打壞東西,但楊絳總是安撫他,從不埋怨。

“鍾書這段時期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都產院探望,常苦着臉説: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我説:“不要緊,我會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枱燈砸了,我問明是怎樣的等,我説:“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滿面憂愁,説是把門軸弄壞了,門不能關了,我説:“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我住產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我回寓後,真的全部修好。

也就是楊絳吧,能把這些繁瑣的事情變成如此浪漫有趣的事情,換做別人,月子期間遇到這些,早開口罵人了。《幸福三重奏》裏面蔣勤勤和陳建斌的相處模式,引發網友熱烈地討論,有些網友對陳建斌口誅筆伐,原因就是陳建斌不會做家務,懷孕八個月的蔣勤勤又要做飯又要清潔,於是網友們就一邊倒地同情蔣勤勤,大罵陳建斌是“渣男”,批判陳建斌在生活中也把自己當“皇帝”。其實我覺得夫妻之間,只要雙方能適應彼此的相處模式就行,外人那麼多批判幹什麼,因為不愛做家務就“渣男”啦,一點事就上綱上線,腦補各種劇情,也是“受迫害妄想”症,蔣勤勤需要被同情嗎,人家的生活不知比普通人優越多少呢。(貌似又扯遠啦)

錢鍾書雖然不善家事,但是對楊絳也很關愛。楊絳因為工作忙碌,覺得自己對家務事潦草塞責,沒有盡心盡力,心裏愧疚,於是對丈夫和女兒説:“等我退休了,我補課,我還債,給你們一頓一頓燒好吃的菜”

錢鍾書説:“為什麼就該你做菜呢?你退了,能休嗎?”

三、夫妻之間,別為小事抓狂

如此恩愛夫妻,也有吵架的時候,不是為重大抉擇的分歧,而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小事情。

“我和鍾書在出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bon的發音。我説他的口音帶有鄉音,他不服,説了許多傷感情的話,我也盡力傷他。然後我請同船一位能説英語的法國夫人公斷。她説我對、他錯。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鍾書輸了,當然也不開心””

事後,夫妻一起反思: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定規。我們靜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

這樣的糗事我們也有過,有一次我老公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我馬上跳起來,大聲糾正他的英語發音,並指責他不負責任,教壞孩子。他也氣急敗壞起來,罵我懶惰,給孩子買一堆英文繪本,結果自己從來不講,全推給他,還反問我:“你除了英語比我好一點之外,還有哪一點比我強”,於是又引發一場口水戰,一個週末不歡而散。

讀到《我們仨》吵架這一段,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原來名人、大師也有這樣的經歷。不過楊絳錢鍾書的反思很好:發音無所謂,不必求同。推廣一下:既不要為小事抓狂,很多事都沒有爭吵的必要,和諧為主。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2

自古以來,緬懷逝者的文章多如牛毛,從向秀的《思舊賦》到潘岳的《悼亡詩》,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到“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哀婉,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每一篇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宣泄了悲傷,每一篇都有它自己的動人之處。而我從未見過一篇像《我們仨》這樣的祭文,如此渺茫,如此悽美,如此痛徹心扉,如此地特殊而驚豔。

作者沒有睹物思人,沒有觸景傷情,只是用平淡質樸的語調講述了一個平淡的夢、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

夢,本該荒誕而不合邏輯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言行舉止卻如此正常,和生前一樣,這是因為作者對逝者太過了解,連在思緒紊亂的夢中,都知道他會如何説、如何做嗎?夢,本該是模糊不清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一怒一笑都如此真實,這是由於作者對他太過熟悉,在頭腦混沌的夢中都能如此清楚地勾勒出他的臉龐嗎?夢,本該是很快會被遺忘的,而夢醒之後,作者都能如此如此清晰地回憶起逝者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聲語調,這是因為思念太深,連夢中出現的幻覺也不願放過嗎?思念,是得要多厚重,才能讓人做夢都在念想;思念是要有多麼痛入骨髓,才能讓夢的麻醉都沒有效果,讓逝者的音容在夢中都如此清晰!

作者通篇未提思念,而這個夢卻讓思念顯得如此宏大。思念的境界,不是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而是做了一個如此清晰明瞭的夢。

對逝者離去的痛,為什麼必須要哭天搶地、長篇大段的回憶才能展現?作者只用平淡的語言,便寫出了她尋尋覓覓的茫然。夢像一層輕紗,遮住了意識,也的話了痛苦,留下滿滿的絕望與不知所措。潛意識透過薄紗,預示了結局的悲痛,而恍惚知道結局的夢中人卻只能無助地在夢中的夢中看着女兒一天天消瘦,無助地跟着丈夫的船一天天走遠。迷茫覆蓋了整個夢境。也許,喪親帶來最多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這種不知所措。太習慣了有他們的生活,太習慣了他們的一言一語,而他們逝去了,未亡之人卻久久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在這個她不能理解的、沒有他們的世界裏彷徨。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心理,卻將喪親的感受如此精確地呈現出來。

作者夢到的是驛站。這是多麼絕妙的暗喻!人生在世,孑然一身,哪裏才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只有家人,能給予我們安定與幸福,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於世。而當作者的家人離去時,她就失去依靠於安寧。從此,家不再是家,而只是她的驛站了。她也不再存在於世,只是寄居在人世間、漂浮不定的旅客,像一片枯葉,沒了大樹的根系,從枝頭滑下,孤獨地飄在空中。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孤獨,而這個夢卻奏出了孤獨的絕響。

夢的清澈寫出來思念,夢的平淡寫出了渺茫,夢的內容寫出了孤獨絕望。作者僅僅描寫了一個夢,而它卻驚人地展現了作者對逝者無限的愛與思念,展現了這人世間做真實、最深切的情感。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一個夢,竟能如此淒涼哀婉;一種愛,竟能如此偉大而深沉。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3

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最温的暖,最善的心。這就是大家閨秀楊絳先生,她的一生始終寵辱不驚,温柔如水。她把自己放的很低很低,鍾書把她放的很高很高,她温柔賢惠,他寵溺温情。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愛戀,是一場不驚天動地卻成為永恆的愛情。

如她温婉,如他專情,這才是最真的愛情,這才是最温的陪伴,這才是最長情的多情。讓我用自己的笨拙和感動談一下我對愛、對婚姻、人生的理解。致敬楊絳先生,您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

一、兩個人的世界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它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表白,不需要太深情的對白。我愛你,我從心底裏心疼你,我為你願意做任何事情。我愛上你,就愛上了愛情,我們彼此變成更好一個人,我們一起吃苦、一起讀書、一起散步、一起交流,一起走過人生的起起落落,一起面對人生的春夏冬秋。

因為有你的陪伴,我從不孤單,因為有我的陪伴,你從來不寂寞。

鍾書做錯了事情,弄壞了東西,搞砸了事情,總是忐忑不安的找到楊絳,楊絳總會説一句話:沒關係,我會修好它。沒關係,我去做。沒關係,我會弄好它。多好,這時的鐘書,這時的才子像一個被寵溺的孩子。也或許每一個女人身上都有一種母性,對她深愛的男子總是想對他更好,更好,那個時候柔弱的她也可以成長一棵大樹,為她愛的人遮風擋雨。

這種感情美好、純真、透明。我遇到了你,從此你就是我最美麗的風景,無人可以超越,那是最真、最純、最珍貴的愛。

從前慢,慢到我們只能去愛一個人,慢到我們的心只有能放下一個人的空間。我遇到你,從此之外的風景只是經歷,那美好的將成為永恆。

細數如今的愛情,太氾濫,太多情。當代的愛情多數都是快餐,三分鐘熱度、三分鐘感覺、三分鐘熱情、三分鐘感動。三分鐘後你向左,他向右,無非是誰先將誰遺忘。遇到一個真心愛的人,遇到一個能讓你感動,能走進你靈魂的人,得拿出石頭剪刀布的運氣,愛情都去哪了?是誰辜負了誰?

愛情是需要經營和付出的,愛情出了錯,兩個人都有責任。

自私、猜忌、兩個人思想的不對等都無法構建完美的愛情。愛情需要身心相互吸引才能碰撞出熱烈的火花,如果我們僅僅為了謀求肉體關係而維繫的感情,總是會在短暫的熱烈中支離破散、灰飛煙滅。

二、三個人的世界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詩篇。阿圓是幸運的,她有懂她的媽媽,她有愛他的爸爸,而且他的爸爸和媽媽也彼此深愛。這是最完美的童話。

孩子是天使,是讓兩個人關係更穩固,更有共同語言的紐帶。

雖然養孩子絕對是一個讓經濟負增長的投資,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到幼兒園、小學和更深層的教育經歷。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可是孩子是我們無法拒絕的禮物。

我敢説每一個拒絕孩子的人,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會嘲笑自己曾經的觀念是多麼可笑和無根據。當然,現代人的生存壓力太大,含着金鑰匙拼爹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在辛苦勞碌、起早貪黑的加班、加班中消耗年華。

數萬一平的房子,日益增長的支出,你要去維繫生活,你要努力去在城市裏打拼擁有一個家。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人生不是在荊棘和苦楚中走出來一條光明大道。

有些苦、有些難,咬咬牙就挺過去了。長大前,我們是父母懷裏的小寶貝,長大後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唱着好聽旋律的情懷主義,詩和遠方是要在努力奮鬥的背景下才能實現的後享樂主義。

你堅持,你努力,你終會收穫自己的風景。我們仨一起走下去,這是最温柔,最美麗的風景,比詩和遠方更真實。

三、心疼你的心疼

讀楊絳的我們仨失散了那些片段。我幾度放下,擱淺,數次有想哭的衝動。我心疼這個百歲的老人,在短暫的時間失去女兒、失去愛人,獨自行走在風裏。

雖然這位百歲老人依然是那麼慈眉善目,心平氣和,用不急不緩的語調來回憶她失散的親人。且不提鍾書的才華橫溢,再優秀的他也不過只是她心裏的一個支柱,只是她的愛人,她女兒的父親,她陪伴走了多年的親人。

上帝是公平的,它給了你愛,也給你傷,它給了你甜,也給了你苦,它給你無與倫比的愛情,也留給了痛入骨髓的悲傷。

她的心裏的痛只有黑夜懂得,只有落日的雲霞懂得,只有飛翔的鳥兒懂得,只有她那顆忽明忽暗的心懂得。只是有些傷不必説,有些痛無需言,那些想念和悲傷都通過了她的温婉、她的娓娓道來得到了體現。

真的心疼這個堅毅的老人,再堅強的心也不過是女人。都説女人是水做的,當水結成了冰,還得拼命把自己焐熱,只因為逝去的已經不能重來,生活還是要繼續,愛情永遠活在靈魂裏,楊絳一定是依靠着愛的堅定、細微的真誠來守護着自己的一顆初心。

無論多苦,無論多悲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先生,您是我一生的榜樣,願您們一家三口在那個我們看不到的世界恩愛如常。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4

我曾做了一個夢,夢裏有我,有鍾書,還有我們的圓圓。夢裏似真似幻,想要脱離這夢境,卻又不知從何而醒。

夢裏鍾書一聲不響地和人走了,説是開會,然而他已上了年紀,又有什麼會要開。興得阿圓最靠得住,三兩下就領着我找到了鍾書暫居之地。這裏驛站密佈,家家卻開得相似。阿圓牽着我走着驛道,叫我小心些走。古道狹長,看不見盡頭,兩旁栽的有柳樹,花絮紛吹,自開自賞。我們走了好久,直到正午烈焰散去,方見一處殘損道路,斷口前有湖,一片幽藍延伸至遠處黑點。湖很廣,稀稀落落置着些小船,有幾隻沒有拴繩,飄得老遠。阿圓左右尋了一陣,指着艘有“311”墜飾的木船叫喊,説就是那隻。我同她踏了進去,果真是鍾書的船。船上空得嚇人,不見衣櫃也沒有簾窗。再去俯身瞧鍾書,瘦了,不過幾天未見,就薄得像一片枯葉,套在肥大的中衣裏。眼鏡沒了,手提包該是也不見了,看着像個落難的災民。我低聲喚他,他動了動,彷彿睜不開眼睛似的,臉上纏着扭曲的淚痕,伸手去探我的身子,阿圓也跪坐下來去理他的發。然而不過短暫相遇,阿圓要回家裏備課,我也必須在天黑前回客棧,這是這兒的規矩。

柳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新枝未盡,枯枝已襲。我在客棧與木船之間穿梭,阿圓也在週末來看望,倒也樂得悠閒,混過了幾個春冬。只一天週末,女婿忽然駕車來了,是來接阿圓的,阿圓説是久病再犯,不過有專家説如今已可根治,只是要住院半年左右。我真心為圓圓高興,過往這病折騰了她不少。送他們遠走,孤寂了些,我想也無可厚非。唯有一點,自從圓圓住院後,我夜夜泛起了夢魘,夢到阿圓躺在病牀上,與護工聊着天。女婿為她添了冰箱,放着許多吃食,不過阿圓胃口小,總分一半給護工大媽吃了。應當的確是不嚴重了,阿圓也是這麼認為的,還想要起來批作業。然而沒有幾周,病情越來越嚴重,翻身也成了難事,我焦急地發慌,講給鍾書聽,鍾書聽的專注,叫我別亂想,老人就愛做這種夢。直至一日又是夢魘,夢中女婿與專家交談,方得知早已無藥可救,能拖一陣是一陣了。阿圓依然不知道。我忙跑去同鍾書講,他這次沒有懷疑我這夢是假的,只是悽然,心中流着淚,他應當也是夢到了。阿圓沒過多久就死了,在睡夢中,走得很安詳。我從未想過我會有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窘境,其實也説不上,阿圓也早已成了白髮。不過説着也奇怪,阿圓逝後,我再沒犯過夢魘。

於是兩個老人照心不宣地“忘記”阿圓的死。

大約過了幾個月,鍾書發了高熱。

留我一人活在夢裏,“忘記”他們的死。

不知道兩個痴子,會不會忘了吃早飯。我早教訓過他們早飯一定是要吃的,不知道忘記了沒有。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5

前幾年在新聞上看到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惋惜,不僅惋惜這樣一位偉大作家的離去,也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因此,便忍不住又讀了一遍楊絳先生的著作:《我們仨》。

書的開始就是一個長長的夢,夢的內容主要是楊絳先生一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一次次相聚,一次次別離。初讀此書,我並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講述的是怎樣一個故事,但我能深刻體會到楊絳先生對這個家庭的依戀和熱愛。懷念往日生活時,楊絳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的,總讓我覺得我的心底似乎有一顆種子,準備破土而出。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楊絳先生依然懷着一顆平和的心,去面對所有困難,也許正是她的淡然,才使她平實的文字,處處散發着魅力!書中並沒有悲痛欲絕的呼喊,也沒有令人揪心難過的詞語,讓我感受更多的是楊絳先生對丈夫和女兒的濃濃思念。寫作時,楊絳先生一人,懷念我們仨,那條古棧小道上,也只剩楊絳先生一人踽踽獨行。我想,回憶裏温馨的家庭,女兒的關愛,丈夫的牽念,才是真正的大愛吧!我喜歡他們一家人的性格,喜歡錢鍾書和楊絳的不諳世事,不爭不擾,喜歡錢瑗的大膽聰穎,孝順聽話。

換做我,我是不能接受最親的人雙雙離去這種事情的,我自然不如楊絳先生如此脱俗待世,楊絳先生如此看破紅塵,想必她的內心也是經歷無數次掙扎的。也許寫下這本書,懷念那段往事,是對楊絳先生內心的少許安慰吧,誰能忍受原本和睦的家庭不復存在,原本親愛的人從此陰陽兩隔呢?楊絳先生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坦然接受命運的不公,在她的書中感覺不到對人生的埋怨,對不公平社會的抨擊,反而傳遞給我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坦然迎接生命中的風雨,把風雨當作洗禮。

楊絳説:“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是的,有了情和愛,還談什麼痛苦和折磨呢?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6

第一次看到我們仨是被它的封面給吸引的,富有紋理的封面,略微泛黃的紙張,上面印着Mom、Pop、圓圓。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走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整本書彷彿是個夢境,語言虛幻飄渺,寫了這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二部分通過夢來寫,抹上了一層思念愁苦的感情色彩,錢鍾書與錢瑗身患重病,楊絳一人思念與愧疚之情流露出來。在煙霧迷濛的古驛道上,通過大量描寫落葉,昏暗,柳樹,寒風,以虛寫死,讓人震撼。

最讓我感興趣的部分仍然是第三部分對於家中三人的思念,楊絳與錢鍾書先生在英法留學,生下錢瑗(圓圓)。留學期間,夫婦二人喜歡“探險”,外出散步,或者自己學着做一些菜餚,錢鍾書先生照顧着楊絳,常説着“不要緊”,生活雖然清苦但是卻頗有趣味。同時,牛津大街的寧靜,法國對嬰兒與母親的關懷,以及對友人的描寫都讓這本書讀起來富有人情味。

全文楊絳先生的語言低調又平和,一邊自嘲一邊又以幽默的語氣寫着錢鍾書和圓圓打鬧玩耍。我很喜歡其中的三張照片,仨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擾,感受到的是他們一家人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圍。書中雖然沒有用誇讚的語氣,但是對於女兒圓圓也可以看出滿滿的自豪和喜愛之情,從小時候展現出過人的記憶力和乖巧的性格,到之後在學校在工作中表現的優異成績。有一個片段我記得很清楚,在文革時期,錢鍾書和楊絳先生成了“牛鬼蛇神”,而女兒作為革命羣眾又無法替父母説話,她在大院內貼上大字報,思想上劃清界線。然後依偎在母親旁邊為她縫製睡衣,帶來爸爸喜歡吃的夾心糖,剝好後放進瓶子裏,將糖紙藏進書包,免得被人發現。這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錢瑗做事具有條理,不慌不亂,同時還能看得出她對父母的愛!在她身患重病,即將離去之際仍然想着父母,不願讓父母擔心,她安排着父親外出的事宜,她想着寫父母如何教她的事,算是不浪費光陰的一點努力,她還寫如何製作簡單飯菜,教媽媽做飯,誰能想到這是一位將去之人所做的呢!她對父母的愛或許不算偉大,但是深沉,她時時刻刻想着父母,這也是值得我所學習的。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7

今天重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感覺和第一次讀的時候感覺相似又有些地方不太一樣,第一次讀更加感動,現在讀反而太過理性,怎麼都讀不出那種動容的感覺,第一次讀更加傾向於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膜拜的心理,第二次看更加傾向於捕捉一些第一次看的時候忽略的細節,也要把忘掉的情節找回,我發現其實這次的感覺和第一次讀其實保持了一致,但是又有些新的見解。今天記錄一下重讀的感受。第一次讀的是電子版本,字一個個從眼前溜走,只留下感覺,那種複雜的感覺並不是閲歷多了一些就能有更加敏鋭的感悟力,我現在反而覺得單純的時候感悟力更強。這次讀的是紙質書,字還是那些字,可能讓我覺得精彩的地方還是那些地方,但我再也找不回當初讀的那種動容的感覺了,可能後半部分還沒有讀完吧,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此生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錢鍾書和楊絳還有女兒在這個世界上形成了一個温暖的家庭,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好很好,錢鍾書希望有一個女兒,像楊絳那樣,這是他的原話,書裏是這樣寫的鐘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

今天看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讀起很心酸也很淒涼、壓抑,更有一種虛實之間的痛苦,為錢鍾書後遭受的打擊心酸,還有錢媛的去世,第一次讀的時候很恍惚,並不太明白其實這是作者運用的一種寫作手法:以虛寫實,她一直説自己在做夢,其實是實情,她受不了失去女兒的打擊和痛苦。

第三部寫的是她和錢鍾書一起去英國讀書,後去巴黎大學讀書,並且生下女兒圓圓的經歷,這的節奏明快,讀起很幸福,他們在英國和法國過的比較自由快樂,錢鍾書對妻子很好,每天早晨都會給她做早餐,楊絳也給他做飯,在國外做飯填飽肚子也是很有樂趣的一事。

第三部寫了他們回國後,錢鍾書一直在到處謀事,回國後就顯得比較壓抑和不順利,一方面受戰爭的影響,一方面受鍾書父親的影響,他的工作一直不順利,鍾書太聽父親的話,在西南聯大還沒做夠一年就去藍田謀職了,楊絳勸他別去藍田,應該等着回清華,但是受不住父親給的壓力,他還是去了藍田。

楊絳和錢鍾書一直是很多人心中完美的伴侶,其實他們之間更多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過的生活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年輕的時候也不會做飯,不會用爐子,在生活的磨礪中學會了做飯,而且做飯成了他們的一種樂趣,所以我想神仙眷侶的生活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我更加喜歡楊絳對錢鍾書的照顧和在乎,他們之間更像是朋友,他們在牛津時,楊絳一直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為只有特別關心一個人才願意為對方做飯(講真寫到這裏我都覺得寫不下去了)。

但是楊絳的角色又不是簡單的做飯,她在關鍵時候還能幫錢鍾書規劃自己的道路,她不願意讓他離開清華的教職,但是鍾書願意去,她就不吭聲了,因為他們約定尊重對方的決定,而不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做到這點更難。

我覺得那些羨慕他們兩人生活的人可以讀一下《我們仨》你會發現,生活在平凡處才動人,兩個人相互尊重,相互體諒,能夠容忍對方的笨拙更難。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8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

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説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説。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閲讀的興趣。楊絳先生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敍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19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痛定之後,只剩下滿紙洞徹生死的達觀……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認識楊絳緣於錢鍾書先生,讀書年代,讀《圍城》曾被我們視作為一種時尚,彷彿不讀《圍城》就不是文學愛好者。由此,也進一步瞭解了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家人,這樣的瞭解畢竟不一樣於歷史課本中的簡單介紹,這樣的家庭也畢竟不一樣於我們。但是,一向以來卻從未讀過楊絳先生的文字,也許當時的讀書更多的是追隨潮流吧。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完美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説實話,開始是以一種淡淡然讀楊先生的《我們仨》。這樣一本紀實文集,簡單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過的六十幾年歲月。從兩口之家的小甜蜜,到兩人去到牛津,在圖書的海洋裏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總也找不到什麼喧譁的聲音,找不出任何干擾項去打破這片寧靜,老人像是在輕輕的對自我言語,在親人墓前一齊回憶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相繼過世的沉痛打擊下,楊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裏記錄着生活裏點滴記憶,也許這是她對逝去的人的最好緬懷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徑吧!

對於八十高齡的鐘書夫婦而論,獨女錢媛的離去,讓老人的心從此成為了乾枯的老井。楊絳説:“生了獨女錢媛這麼多年,也就牽掛了這麼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牽掛了。”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髮人送黑髮人又該如何的哀傷?所幸的是,這個時候,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他能夠相偎相伴。但是,總有一天,他們之間也必有一人要先行離去,風風雨雨相扶持着走過了這麼多年,而突然間要理解摯愛的永遠離去,從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了一生中最牽掛自我的人、自我最牽掛的人,餘下的漫漫長夜,再多的風風雨雨也只得自我一人走過。午夜從噩夢中驚醒,身邊已空無一人,那個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沒有回來。一個人守着孤單的身影,對着寂寞的枱燈歎息。

幾十年的風雨路程,他們相濡以沫,個性是錢瑗先去後,對於楊絳女士這樣不喑廚事,專做學問的人來説,他們的生活起居更是簡單、不容易了。所有經歷過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感慨萬千、長歎不已……

楊絳説:“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但是她還是願意“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因為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我們仨”的情和愛。

一個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20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僅僅十二個字,質樸的語言,平實的文字,正是老人對一家三口這些年相知相伴最真實的評價。

《我們仨》,只有165頁,卻讓我感觸頗深。我在清明節放假期間回家和返程的火車上讀完的這本書。一路上,一邊看風景,一邊享受書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樸實的文字娓娓道來,如同四月的微風拂面般柔和,如同細雨滋潤心田,如同陽光暖人心扉,一切都是那麼平凡。

我開始靜聽平凡。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簡短的文字,僅僅講述一個關於夢的故事,但依舊能夠感受到兩位老人的真情。夢裏,她尋找忽然不見了的他,是那樣的急切,如現實一般。而他安慰她説: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她説,“好像只要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平淡樸素的文字中透露着無言的感動。

我繼續靜聽平凡。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一個夢境如真的“萬里長夢”。踏上古驛道,夢就開始了。鍾書被一輛大黑汽車接走了,從這裏,老人開始了漫長又焦急的等待。幸好,她還有女兒阿圓。“阿圓一再對我説:‘娘,不要愁,有我呢。咱們明天就能見爸爸了。’”讀到這裏,我想,這就是親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親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的確,我也聽過一句“有我在呢”,那時,心裏暖暖的,心在微笑。平凡的話語,平凡的人和事最能感動人心,確切的説是觸動了我們經歷過卻不曾在意的人情事。走着走着,終於,他們在“空氣鬱塞,叫人透不過氣似的”古驛道上相聚了。“不用説話,都覺得心上舒坦”,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只是幾個動作,即使相互無言,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平淡的親情最好的詮釋吧。楊絳老人的夢在繼續,慢慢地變得沉重,她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之間不停奔走,後來,阿圓也病重了,她很累,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看這部分時,淚早已濕潤了雙眼,心也在流淚,好像自己也在經歷親人的離別。阿圓“回自己家裏去了”,載着鍾書先生的小船變成了一葉小舟,“我眼看着一葉小舟隨着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衝入茫茫雲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這個“萬里長夢”結束了,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了。

我依舊靜聽平凡。

第三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她説“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這部分裏,我看到書中附帶的幾張照片,有夫妻倆年輕時在巴黎和倫敦留學時的合影;有夫妻倆爭着看女兒自英國寄來的家信;有三人各自認真工作的畫面;最讓人能夠感受到什麼是相濡以沫的是最後兩張照片,兩位老人互相理髮,“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簡單的幾張照片確是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真實的寫照。我靜聽着老人講述“我們仨”的平凡生活,也喜歡上了老人説的“探險”。無論是散步,還是去度假,或是去圖書館,好像都是在“探險”。也正是有一個又一個的“探險”,他們搬入新居,開始自理伙食,開始平淡中充滿着趣味的生活。阿圓的降臨帶給了一家人很大的樂趣,也是因為有了阿圓才有了“我們仨”的故事。

喜歡父女倆的對話。面對兩年不見好像已經不認識的爸爸時,她猜疑的監視着,晚飯後,阿圓對爸爸發話了。

“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她要趕爸爸走。

鍾書很窩囊地笑説:“我倒問問你,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

“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

這樣絕妙的對話,媽媽怎能不記住女兒吐露的每一個音符句語?又怎能不説“阿圓和爸爸最‘哥們’?我們也能想到楊先生面對女兒的離去,內心是有多麼的不捨。一年之後,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這裏,有誰不為之動容呢?

樸實的文字,講述了“我們仨”最真實最平凡的生活,而現在留在先生心裏的一定是那些年“我們仨”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有苦有甜有笑有淚,平凡的小家,因為有“我們仨”,幸福快樂。

我靜靜地聽完了一個平凡的家的故事,現在,我要去認真體會我們一家五口的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