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5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1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撰寫的一部關於她和先生錢鍾書以及女兒錢媛的家庭回憶錄。全書分三個部分,以“我們倆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貫穿一體,描繪了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相愛相守的生活圖景,從中也展示出一個知識分子對於人生哲學的獨特感悟與釋讀。

“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

開篇,就有一個“長達萬里的夢”。“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鍾書不知到哪裏去了。”“鍾書只安慰我説: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面對至親的離去,楊絳先生以一個“萬里長夢”,記錄了這段生命之痛。

楊絳先生夢中的古驛道、客棧和小船與現實奔波的路途、家和醫院相對應,夢境與女兒錢媛、先生錢鍾書的病情對應。一個生病的人,如果預知自己快要到走到生命的盡頭,那麼,最後這一段日子,對於病人自己和他的家人來説,曾經的生活愈是温馨,死別之際則愈是悲壯。

“她叫的一聲娘,比往常更温軟親熱。”“我想去看把爸爸,可是我腰痛得不能碗,不能走動,只能站着。”“她又提醒我説,媽媽,你不要走出後門。”這是一個女兒對生命的不捨,更是對父親的記掛,對母親的放不下。

“絳,好好裏(好生過)。”“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着那個小點。我問自己,山上的石頭,是不是一個個女人變成的‘望夫石’。”這是夫妻間的離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你要我好生過,我只願化成“望夫石”守望你。人生多少悲歡事,盡在平淡不言中。

是的,我不否認,這一篇章的文字,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和我的家人的那一段時間。我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跨越生與死的鴻溝,給予生活微笑,給我們全家人希望和亮光。我的父親堅忍樂觀,他忍受病痛不説,我看着心疼,常常心疼得淚流滿面。我常常會夢到我的父親,在夢中,我從來都是又擔心又開心,擔心你的身體變化情況,開心你還在我的身邊。有一次,我夢見在地裏,我隱約看到了你,於是我跑過去找你,果然是你,你正在用機器出玉米粒(夢裏面的玉米有甘蔗那麼長),你説:“你看,這是我買的,雖然我現在幹不了重活,這個還是可以做的。”我趕緊仔細看看你的臉,發現雖然能看得出來你是病人,但臉色還不錯,我也就放心了。我怕你累着了,連忙説你休息休息,我來弄,結果發現你已經弄完了,你笑着説:“哈哈,我都弄完了,我身體還是很好的。”有一次,我夢到我回到家裏,直接去了你的房間,你坐起來跟我説:“你看,我越來越好了呀!”你還指導我給家裏換電燈泡。有一次,我夢到我喊你吃飯,你像往常一樣在看電視,聽到我喊你,你立刻開心的蹦跳着答到:“來嘍,吃飯嘍!”有一次,我夢到我給你燉銀耳湯,你説:“嗯,好好吃。”我好開心,問你要不要再多吃一點,你笑着説:“不能吃太多,能把這吃完就很好了。”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

我想,即使沒有讀過《我們仨》的讀者,大概也聽説過錢楊二人為學術界令人欣羨的模範夫妻,錢鍾書評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評錢媛為“我生平傑作”。那麼這個家庭的幸福之道是什麼呢?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份與世無爭、相愛相守令人動容,這也正是純樸家庭的幸福之道。碰到困難,家人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遇到快樂,家人一起分享,快樂也會加倍。幸福的家庭都透着相同的味道,即夫妻恩愛和美,兒女活潑孝順,一家人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任它是現世安穩還是亂世飄搖,都堅信此生沒有生離、唯有死別。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通過楊絳先生的描述,我們可見從錢楊二人結婚留學開始,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家人幾十年的風雨歷程,既有大風大浪,又有緩緩細流,但是不論是喜是悲,“我們仨”都能從中發現樂趣。我想起普希金的詩歌來,覺得也十分契合:“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着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接下來,我們來略略窺見一下“我們仨”的“樂趣”。

錢楊二人在牛津留學的那一段生活,二人稱外出散步為“探險”,在微小的事物中也能尋得趣味。我想起沈復也有説過: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有趣”是用心去感受。二人初次自理伙食是“冒險”,“兩人都不會做飯,廚房的廚具也不夠,肉得用剪刀剪,扁豆他們也認不得。雖然條件不如人意,但是“玩着學做飯,很開心”,“鍾書吃得飽了,也很開心”。特別其中一段寫楊先生剪蝦:我剛剪得一刀,活蝦在我手裏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蝦,逃出廚房,又走回來。鍾書問我怎麼了。我説:“蝦,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後咱們不吃了吧!”我覺得好不生動形象,楊先生實在善良可愛。我想,內心充滿愛的人,大抵更能發現趣味吧。

後來有了圓圓,就是完整的“我們仨”。圓圓是一個愛讀書又體貼的“帶三分呆氣,像鍾書”的女兒。圓圓有很多天真可愛的金句:“爸爸這許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兒。”“自然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Babynoeat”“Babyyeseat”。“鍾書是近視眼,但耳朵特聰,阿媛耳聰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們就觀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們吃館子是連着看戲的。”見過世態炎涼之後,我們“常把日常的感受當做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為憂患孕育智慧。我們把所見所聞,剖析琢磨,讀通許多人,許多事,長了不少學問。”

我覺得我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我的父親母親沒有到“與世無爭”的境界,但是他們具有“不拘小節”的豁達。我的父親喜歡哼着小歌,聲音又大,所以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他總是樂呵呵的,主動給別人打招呼,主動幫助別人,尤其對孤苦的老人格外憐憫,常常有人念他的好。我的母親對鄰里友善,與妯娌間的關係也很好,常常有人向她傾訴,希望她能做調解人。我讀大學之前,我們家人幾乎每天都是在一起的,有一次,爸爸和親戚出去玩了兩天,回來後説:“感覺出去了好久,還是家裏好。”我和弟弟讀大學後,我們倆在家的時間就少很多了,我覺得一家人還是近一點比較好。

最後,以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結束:“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3000字2

讀書時旁邊放一本筆記本,讀讀寫寫是我的習慣,寫的內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隨心感想、全書讀後觀。而一口氣讀完《我們仨》我一個字沒抄,一個字沒寫。不是沒有東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為楊絳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寫作風格,句句是精華。也不是沒有感想可以寫,是每讀幾個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疊,從點到面、環環相扣、前呼後應,不敢看到中間忽然斷開去集思疾書,怕自己再也追續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構思。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我用一個夢引入,闡述我們老了,老得那麼不知所措,老得那麼深情款款。

用夢與現實、夢與夢的夢裏來詮釋我們仨失散了,來回得絲毫沒有痕跡,這種欲揚先仰的手法無不道出了堪稱一絕的寫作功底。一字一句無不透露着一個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員有倆、有仨、有亖等的組合)的愛。從“當場拿獲”引出一場父女(錢老先生與女兒錢瑗)的嬉鬧,看出錢鍾書先生的愛女如命和生性“搗亂、笨拙”。從錢老先生的妻----楊絳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裏來的電話,叫鍾書先生去不知道哪裏開會,第二天有車來接。她還絮叨着老先生很久沒人叫去開會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錢瑗也説。埋下一個懸念。 讓我思索,他要去向哪裏,他最後又去了哪裏?我想看完這第二部分,總歸給我一個明詞明句,解釋這懸念。 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車,她稱不知明的車,她後悔自己連車也沒看清就送錢老先生上了那車,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廚的她,後悔自己的欠缺,回憶裏,關於這種欠缺鍾老先生和女兒錢瑗卻也從不曾嫌棄過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總吃光她做的飯菜。而後長大的錢瑗想着年邁的父母能多吃點,學習看烹飪書,為着他們做各式的菜,看着他們吃下去又道一句“謝謝”,有多少人,會因為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飯菜而滿心感謝的?

在焦急中回憶裏穿行的楊絳先生,等來了在學校下班回來的女兒錢瑗,接了一個電話,爸爸説了地址,一個叫不上名字,也説不明路線的地方,女兒帶着她去,坐了很久的車,到了那個地方,她重複:還好接電話的是錢瑗,是呀,還好是她。兒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枴杖。道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是目送,而是隨行。下了車,那條很長很長的古驛道和碎石路,那個進古驛道前必須經過的客棧,那個客棧交費處“不知道的事情,別問!”的禁令,那條靠在岸邊的船,船上有張牀躺着錢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過的跳板,沒有艄公艄婆的船艙等等,一詞一句都是伏筆,沒有一樣不是懸念。 楊絳先生她不説那是醫院(哪裏來的電話),她不説那是治療(開會)。那不是夢(故事以夢為背景)。她知道,她心裏什麼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醫院的來電,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個會,一個可以找人代之去開的會,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過,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錢瑗陪同,錢瑗在驛站、家裏、學校、自己家四邊跑,看顧自己的父親、回三里河的家、兼顧工作、自己的夫家,這些像小石子一樣的生活瑣碎,在一個母親的夢裏被圈點被提及,正因為她是她的母親呀,為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夢裏被壓縮成了一段縮影,後來錢瑗也生病了,楊絳先生就走進了夢中夢,她夢得很辛苦,就如同一個人走在一條艱險陡峭的山路上一樣,感覺疲憊和心碎。她從客棧途徑長長的古驛道,到船上陪着錢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兒的醫院,時而回去他們三個人的家---三里河,而後又去女兒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夢中牽腸着她的夫,夢中的夢牽腸着她的.女,就好像現實生活一樣,我們總是這樣掛念着親人,深知疲憊卻也不負。夢裏夢迴和錢老先生説着女兒的情況。錢老先生也從不問“你是怎麼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裏(醫院)的牀上,時而發燒,時而清醒,時而睡意……

錢瑗的離開,楊絳先生用錢老的話説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圓回去。” 阿圓笑眯眯地説:“我已經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鍾書仍對我(楊絳)説:“叫阿圓回去,回家去。”我一手摟着阿圓,一面笑説:“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夢是反的,阿圓回來了,可以陪我來來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錢老先生説:“回到她自己家裏去。”楊回 “嗯,回西石槽去,和他們熱鬧熱鬧。”

第四句: “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裏去。”

這四段回家,不知道別人讀的時候是什麼心情。而我連貫上文,差點淚濕襟衫。我看見期盼,父母的期盼,盼着女兒的身體健康;我看見擔心,兒女的擔心,回望,形成父與女心靈上的攙扶;我看見求之不能的傷痛,他們希望孩子回到他們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兒不僅是他們的女兒,亦是別人家的親人。那種生命平安帶去的慰藉是親人都該被分享的。楊絳先生沒有忘記,她不僅有他們仨,錢瑗也有錢瑗的“他們倆或仨或亖”。 楊絳先生説“夢是反的”,她多希望夢是反的,她的女兒不必“被回家”。不會有那樣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裏流不出淚,卻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卻沒有一字一句的哀與號。那些細小的痛像小石頭,用精準的目測將它們放入水滴下面,讓時間去醖釀滴水穿石的奇蹟,以為是奇蹟,不想它們連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着生命的輪迴和情感的傳承。

她女兒走了,先於他們走了,回來走在古驛道上,看見古道遠處的舟已不見了,那個上船前必需路過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經過她的身旁,她急切的問了一句:你們是什麼人,這是船上的東西? 心口一驚,她犯忌了。想起那個“別問”的警令。錢老的舟已遠行。一葉孤舟漂走了,也帶走了楊絳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從視眼前的“家”為“寄居”開始,這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終了前的近20年時間懷念“他們仨”,造就了《我們仨》的最後一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道出了人生的瑣碎——如撿石子,像前文提到“錢老先生愛收集石子”一樣,呼之欲出的埋筆令人難以忘懷,終其一生瑣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説的是---附錄,有錢瑗的親筆信,錢老先生的回信,楊絳先生的親筆,它們在訴説一個家的愛之濃烈。一位父親的愛,連夜起身寫回信給女兒;一對父母的愛與殤,從引接女兒的到來到送走她,收着她兒時的紙條,經歷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動盪,足行大半個地球,這些紙條都還在。好似襁褓未乾,雨又下了的惆悵。襁褓幹了,女又大了的不覺。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傷感;一個兒女的愛,女兒病逝前留下的《我們仨》可以看出, 我們每個人對“我們仨”的理解都不一樣,卻也相輔相成,流露濃濃的愛;一位不完美妻子的愛,平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進步。一個丈夫的愛……令我讀完了還意猶未盡,看來 “讀書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穫”真是不假。伴着楊絳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這區區篇幅的讀後觀能祥盡敍述的。如有再次閲讀的時間,定會一再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