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2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2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精選25篇)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

很平靜地看完這本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有的只是一位老人對於往事的娓娓道來和對故人的懷念。

在那個動亂年代,“我”,阿圓,鍾書,我們仨相依為伴,日子艱辛卻也其樂融融。書中囊括了“我們仨”一起走過的大半生,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簡樸平淡,卻也有工作、閲讀、探險等雅趣的點綴。

讓人欽佩和羨慕的不僅是三人的成就,更是這一家人為人處事的方式和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三人間流淌的無以言説的愛。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女兒對父母的體貼、鍾書先生與楊先生的相知相惜,總是那麼細膩,那麼温潤無聲。像春風,像細雨,像蜂蜜,甜得化不開。

看完楊先生和鍾書先生的夫妻日常,我想起一句,轟轟烈烈的一時總比不過相敬如賓的一生。你容我的皮,我知你的痴。特別是那段鍾書先生對楊先生那句“沒事,我會解決好”深信不疑的描寫,真的是很讓人羨慕了,卻絲毫不嫌狗糧吃得撐。

我還想起一句,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真正厲害的人,遠不止在某一領域有斐然的成績或極高的造詣,在生活的各處都會顯出他與別人的不同。鍾書先生是如此,楊先生是如此,阿圓亦是如此。

把生活的苦寫成詩,再放到蜜罐裏蜜一蜜,多年以後,再拿出供人品嚐,就只剩下甜了。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

在楊絳先生去世的時候,我才隱約知道她是誰,之前只是聽説過,可能因為我讀的書很少。開始還以為是個男人,估計也有人和我一樣會好奇,明明是個女人為何以先生自稱?

先生的含義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另一種是對別人的敬稱,首先是對老師的敬稱,其次是對醫生道士等等。對女性稱之為先生時,多稱呼那些教師,女學者或是德高望重具有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女性。

之前聽書聽過,如今一口氣的把書全部讀完,內心被打動。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是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情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在時間的洪流裏,記住的會被遺忘,得到的會失去,鑄造起來的可以被毀壞。然而卻確實有些東西可以留下,比如愛與信念。

願我們仨也如此。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3

想看了很久的一本書,終於看完了。讀着別人的故事,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首先,我很佩服他們的學識。或者説,感到羞愧。不論是出於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還是整個社會氛圍的變化,我們對於自我知識的要求好像變得很低。讀個研讀個博彷彿就成為了天之驕子,但是實實在在做學問的又有幾個。説實話並不覺得一些名牌大學博士畢業的老師值得佩服。這也提醒了我自己還欠缺很多很多。

同時佩服他們淡然的人生態度。最近接觸的畢業生很多很多,有錢的沒錢的,找到工作的沒找到工作的,考上研的沒考上研的,都有。也聽到過很多次“畢業了好難啊”這樣的話。其實,一輩子一帆風順的人可能真的很少,每個人背後都有他不為人知或鮮有人知的枷鎖,但是又有幾個人可以處世不驚。我覺得淡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它並不代表着不進取,而是清楚地知道這個社會是怎樣的、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後的一種豁達。欣賞這對夫妻的名利觀。

感受還很深的一句話就是,人生不會像童話故事:此次她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人生會遇到很多波折或者説不幸,也會有很多的離別。相守是一種幸福,我們要學會珍存生活中的美好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4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書中涵義較深的一句話,也是給我感觸頗多的一句話。

思念這樣甜,卻又這樣苦,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美好時光,陪伴好我們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負時光。

故事的開篇就是“我們仨都老了”,然後就是預示着死亡的“萬里長夢”,從踏上古道客棧,到古道相遇,一步一步,楊絳先生(作者)送走了鍾書,送走了錢瑗。這段夢,其實就是楊絳先生陪伴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走過生命的最後日子罷了。

我們常説“好景不長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而這本書中也提到了與之相似的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整篇書中沒有瘋狂的吶喊與茫然的彷徨,只有楊絳對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的愛,以及最後對他們的懷念。

楊絳淡然的文筆,細膩的思考,把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她忍着世道無常的變化,只是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敍述,卻依然感人,令人動容。

到了文章的最後一句,楊絳先生寫到了“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尋覓歸途。”從這句看似輕描淡寫,但是其中卻藴藏着濃濃的思念,以及無盡的悲痛——我們仨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5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創作的一本散文集,整本書表達了一個思想: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温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一個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自始至終彰顯着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一是摯愛親情的濃墨抒發;二是愛國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寧和凸現。作品用樸實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態度,向讀者講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隻有家,才是最好的港灣。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6

很久沒有因為看書感動得掉眼淚了。沒有撕心裂肺的呼號,沒有驚心動魄的橋段,有的只是平靜的訴説,點滴的回憶,直擊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楊絳的文字樸實簡單,就像是在閒話家常,但不絮叨。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們仨之間的深厚感情。他們的心如此緊密得貼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攙扶着經歷了歡笑與苦難,有再大的風雨也衝不垮他們。他們的生活並不平靜,但楊絳始終平靜得敍述着,那種平靜讓人肅然起敬。

楊絳的行文輕盈流暢,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回憶總是片斷的,就像是一顆顆大小不等、形態各異、顏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們串成漂亮的鏈子,需要懂得如何取捨、組合及排列。顯然,楊絳精於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無聊而瑣碎的,甚至充滿着煩惱和憂慮,精彩和風光只會像流星般劃過天際。可當你回頭再看,精彩和風光已然消散,無聊和瑣碎讓你覺得無比充實和甜蜜,曾經的煩惱和憂慮成了可以一笑而過的浮雲。陪你走過無聊和瑣碎,經歷過煩惱和憂慮的人(人們)還在身邊,就是最大的幸福。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7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晚年對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及一家三口的往事回憶錄。

本長篇散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一段夢境為開端,雖然篇幅很短卻給行文一種幽悵的基調,讓讀者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意味深長。第二部分用夢幻般的描寫形式,寫了丈夫、女兒的相繼離去。第三部分則是三人的生活往事,透着温馨、樸實和快樂。

這三部分的順序安排是極好的,如一首起初透着悲涼的歌,曲中卻變得温瀾潮生。如果順序變了,味道也就淡了。全文通篇以往事寫生活、以夢幻寫死別,一實一虛,相得益彰。“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

楊絳先生對丈夫、女兒的想念縈繞其間、獨留一人的那種滄桑感揮散不去。看似全文沒有睹物思人,沒有觸景傷情,只是用平淡質樸的語調講述了一個平淡的夢、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通篇未寫自己的心理,卻將喪親的感受地呈現了出來。深藏其中的寧靜和悲涼,是一個老者的釋懷。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8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跟隨楊絳先生的腳步,一頁頁畫面從我眼前略過。“我們仨”的温暖、幸福,令我久久不忘。

一九三五年,楊絳與鍾書新婚後來到英國牛津大學求學。輾轉多次,在巴黎迎來了“MissSingHigh”——錢瑗,於是“我們仨”相聚了。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仨”始終相依。楊絳的一句“不要緊,我會做”就足以讓鍾書放心;圓圓在去世前不久不放心媽媽,特地寫信教媽媽做飯;圓圓生病時,楊絳夜夜“看見”她。“我們仨”始終相互信任,不論什麼結局,都是心連心走下去。

正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管世風如何,不管身份如何,楊絳夫婦一直低調平實,淡薄名利,寧靜超然。書中曾寫“嚶其鳴兮,求其友聲。”“有名就是多些不相識的人。”

楊絳的文字,清新脱俗,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便是歸本,珍惜。我彷彿看到楊絳夫婦正坐在無限好的夕陽下,浩瀚的江面如明鏡,柳樹在晚風中飄揚,他們在人羣中不是最顯眼的,卻有着一種不同於凡夫俗子的氣質。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9

每天晚上睡覺前看上幾頁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真的是一種享受,我是從第三部分開始看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前兩部分我還沒看,我是個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們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對於他們的生離死別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這本書,我還真的忘了錢老和圓圓離開我們已久了。

我最衷情錢仲書夫婦的低調和博學,而錢老的幽默和楊老的平和更是讓人生敬,一本書反反覆覆看了幾遍,可是我卻無法説出我的感受,他們面對困苦時的平靜,面對榮譽時的低調,為人處事只求無悔於心,錢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們一家人始終是樂觀的,無論困苦與榮耀,始終寵辱不驚,真是於平凡中顯出不平凡。

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温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讀這樣的書,真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一個不平凡的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卻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響,這就是楊絳和她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0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現在我們仨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結束了尋覓,踏上歸途,享年105歲。“我們仨”永遠不會分離了。

書中記錄了“夢”與現實,讓我感動的是彼此的相濡以沫,即便在動盪的年代也不忘工作與寫作,對生活的熱愛從未減退。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1

世間所有感情中,唯親情的愛最為熱烈,最為持久,最為真摯。

真情流露的文字,總能打動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感動着我們每個人。

好像沒有什麼能夠比得過和家人在一起時那種喜悦的心情,更為強烈的感覺了吧,因為親情,總是血濃於水的。雖然平淡,但是真實。百味人生,才叫日子。

當愛情在生活的蹉跎下,依然保鮮,融入平平淡淡的日子裏,真真正正的變成親情之後,依然相親相愛,這樣的愛才是真愛。楊先生與錢老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更是我們這輩人望塵莫及的,説成奢飾品也不也過。

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最好的娘,唯楊老一人。最真的生活,最善的親情,最美的仨人,唯“我們仨”一家。

仨個人的親情,在楊先生的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在仨個人的生活裏,總是那麼有滋有味。你們在,我就在。在一起,就是一切。

我想,這才是一家人最真摯最深沉的感情流露吧。只有家人才是最懂你,最愛你的人

鍾書雖然遭厄運播弄,卻覺得一家人同甘共苦,勝於別離。他發願説:“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只有死別,不再生離。這才是讀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吧。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2

週日一天看完這本出自楊絳先生的小冊子,知道楊絳是從《圍城》開始,一本幾乎家喻户曉的書籍被改編成電視劇後又火了很長時間,以至於像我這麼不愛看書的人都知道了錢鍾書以及跟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楊絳先生。在去年追憶楊絳的過程中對她的生平又增添些瞭解,一直想看看她寫的書,這本《我們仨》被再次映入眼簾,但一拖又是一年。

一天看完一本書,現階段的我顯然還沒有這個能耐,是因為這本書準確講應該算一篇長篇散文,回憶了一家人一輩子經歷的那些點點滴滴,度過的那些艱苦而又快樂的日子,平淡的生活不平凡的人生。

這個標題本計劃由一家三口合力完成,各自寫一部分,在錢媛寫了一部分後因病去世,第二年錢老也相繼離世,於是任務就落在母親身上,時隔四年後她在92歲高齡完成寫作並發表出來。

網上對本書的評價很高,特別是從專業的角度對文章的結構,寫作手法給予高度評價。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母親、一位妻子對家人的深深思戀,在家庭裏表現出的温暖親情,對相聚的呵護與期盼。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3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帶給我複雜的感受,會跟着它開心的時候歡笑,跟着它悲傷的時候流淚,跟着它的離別心酸,我想正是它的樸實無華才能顯出情感的真摯,才能真切的打動人。錢鍾書一家三口的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

全書以夢魘般的古驛道開頭,楊絳先生天天的夢魘,感覺到她內心的極度恐慌,一家人在古驛道相聚而後失散,年邁的老人惶恐得在人生的驛道上,愛女跟先生相繼去世,更是傷心悲痛。她説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這份淒涼,讓人看得傷心落淚。

而後,楊絳先生用了平淡樸實的需要回憶了他們的過往,剛結婚隨錢鍾書先生去牛津,兩個人自己第一次做飯,稱自己笨,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為楊絳先生做好早飯,苦中作樂,志同道合,而後有了女兒,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們三個在一起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在為這個家庭幸福感動的同時讓我也有所感悟,幸福是什麼,幸福其實是一種感受,別人覺得你苦,但是你們苦中作樂你們覺得幸福,幸福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因為我們仨在一起。只要我們在一起,這就是幸福,永遠幸福!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4

楊絳隨着船一遍又一遍地追隨着那對父女的身影,最後爬上了最高的山,喃喃着看着他們順流而下,化為一個點,直至不見。

後來,我知道古驛道是醫院,那一個連一個的夢是真實在她身邊發生的事時。在深夜,心是沉的,腦海裏似乎出現了楊絳在每日早晨去醫院靠着錢鍾書談論圓圓,黃昏又顫顫巍巍回家的情景,在聽聞父女倆死訊時站不穩跪在地上掩面的情景,在回憶往事淚濕衣襟的場景。

她把往事一件件磨成珍寶,血淋淋地從心裏面拿出來。錢鍾書自嘲笨手笨腳,卻還是為了楊絳做了一輩子的早餐。錢媛天資聰慧,卻仍聽信贊同父母的話。錢鍾書愛楊絳,為她寫出至高無上的評價。

錢媛愛楊絳,年過六十仍親暱地纏着她。他們互相依靠,相濡以沫。人間沒有永遠,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它讓白髮人送黑髮人,讓幾十年的愛情生死兩隔。楊絳是很可憐的,又是很幸運的。她一人獨守這世界,卻有人為她編織長達萬里的夢。我不敢想多年以後,她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下這篇回憶錄,除了肝腸寸斷,是不是所有温馨甜蜜都夾雜着苦澀?

但值得高興的是,最後的最後,他們仨,肯定會再相聚。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5

我們仨:錢鍾書(Pop)、楊絳(Mom)、錢媛(圓圓)。一本記錄先生一家三口家常點滴的書,沒有華麗的言語,感覺很平淡很温暖,一路看完卻淚目不堪,原本是錢媛住院期間想寫的回憶錄,然而或許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七年早春,錢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他們仨人就此失散了。於是由先生延續完善了這本書。

他們這個家,很樸素;他們仨個人,很單純。他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先生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他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他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如此讓人羨慕的一家子,博學多才,正直善良,温暖親切。

錢鍾書和楊絳先生是幸運的,兩人相伴一生,不管面對什麼坎坷磨難,沒有戾氣,只有温情。先生總是輕描淡寫,甚至總能感受到他們苦中作樂的幸福。先生和鍾書相處的陌生,實在是讓人太羨慕。我懂你的好,你懂我的心,永遠遷就包容對方。一輩子,實在難得。

平凡而又偉大的一家三口,温暖、有愛、有情、有趣還有調。他們這一家實在是太讓人嚮往。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6

楊絳先生以深觸的筆法描述了他們一家三口63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那種人生的體驗或許只有真正經歷過才會明白。這是一本回憶錄,也是一部生命史。

正如先生語錄中所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生都在盼望着建功立業,想要經歷一番驚濤駭浪,走一波世事無常,但是心靈的寧靜淡泊才應該是我們真正的心靈歸宿。

或許只有像楊絳先生那樣經歷過那麼多的事情才能夠悟到這樣深刻的真理吧。讀《我們仨》得到的不光只是心靈的寧靜淡泊,還有一種對家的愛戀,我們常常對幸福有着不一樣的理解,是愛情、是友情,更多的應該就是親情了吧,《我們仨》是一部家庭生命史,一家人在一起,沒有什麼支撐不下去,我們將來也會有自己的`家庭,一家人在一起,這或許才應該是最大的幸福吧。

幸福,淡泊,應該是我們在追名逐利之後才會發現的吧,願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真正早一些體會的到,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7

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寥寥數行,讀後淒涼感油然而生。

《我們仨》是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錢媛在病牀上開始的,她只草草列了個內容清單,寫了五篇,就再也無法寫下去了,去世時六十一歲。錢鍾書在女兒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歲末,離開老伴駕鶴西行。在處理好一些後事之後,九十二歲的楊絳於2008年年底接過女兒的筆,記敍了他們仨相親相愛的一生。

平心而論,錢媛雖然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博覽羣書,卻大概因為她是英語專業的緣故,中文文章寫得十分遜色,流水賬一般。作為母親,楊絳對此也有遺憾,她在書中寫道:“阿媛是我生平傑作,鍾書認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她上高中背糞桶,大學下鄉下廠,畢業後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樣是平鋪直敍,楊絳文字的感染力要強得多,像一位老奶奶在歷數家珍,使讀者饒有興味,不嫌嘮叨。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8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題記

“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楊絳奶奶在書中寫到。這是一個關於她和她愛的女兒圓圓以及她的丈夫鍾書之間的感人故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們仨’,如此簡單的三個字,也正是這麼簡單的三個字背後卻藴含着多少故事以及對曾經一起度過的時光的無限眷戀。

曾經“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這,是楊絳奶奶在失去兩個最親的人或者説是兩個要好的朋友後對曾經的往事的回憶,縱然以前再苦再累卻還有鍾書和圓圓相伴,如今卻只剩她一個人……

她曾這樣説“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曾這樣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三里河的家曾是楊絳奶奶的家但如今卻是她的客棧因為‘我們仨’失散了家也就沒有了是啊沒有我們仨的家又何嘗不是客棧呢。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2016年5月25日,楊絳奶奶逝世,享年105歲。到現在我想我們仨已經在另一個世界裏相隨相伴再不分開了。

就這樣恍然間書已翻到了盡頭故事也悄然結束,讓我知道了:家,需要我們家中的每個人都用心的去經營,讓它被愛包圍,讓它充滿温馨、充滿温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它像一陣清風拂過在我的暑假裏,留下陣陣清涼……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19

自多年前偶然讀到楊絳先生的《洗澡》,對楊絳的文風甚是喜歡。這本《我們仨》是楊絳92歲高齡,回憶她與錢鍾書、女兒圓圓一起走過的風雨路。一路坎坷,一路艱辛,最後只剩下她一個人來思念着我們仨了。

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我們老了,時常做夢,夢到失散。第二部分是以一個夢為主題,寫到她在古棧道上與鍾書、圓圓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路腳步或深或淺地走着,可是走着走着還是失散了。剛開始我並沒有很深刻地理解這個夢,只當是先生隱喻自己與丈夫、女兒的失散。可讀到第三部分的時候,簡直潸然淚下。先生對他們一家人的細細回憶。從她和錢鍾書新婚去牛津求學一直細述到女兒圓圓和錢鍾書的相繼去世。看錢鍾書和楊絳,這麼兩個亂世學人,淡泊寧靜,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不事權貴,不理世事,袖手書齋,大隱隱於心,躲在人羣背後,讀書寫字做學問。先生與丈夫一起風風雨雨地走過了63年,她對錢鍾書的評價是極高的。例如“阿圓的手腳輪廓,都長的象鍾書”“阿圓温厚,不與人爭,象鍾書”“阿圓好靜,象鍾書”“阿圓膽子大,象鍾書”“阿圓喜歡格物致知。象鍾書”。楊絳先生是以錢鍾書為驕傲的,她一再強調,鍾書温柔敦厚,不事權貴,嗜書如命。

看了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有同感,也有異議。個人覺得這本書是本充滿温情的書,書中到處都是平淡的温馨,錢鍾書的口劍腹蜜,圓圓的聰穎孝順,楊絳的隨意自由。都讓我覺得一個幸福家庭也不過如此罷了。其實看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夫婦兩人的嗜書如命的狀態,不論在何種環境下,他們都堅持看書,書便是生活的絕不大部分。任何時候只要有書,生活就有樂趣。或許這才是文人,這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

就如楊絳所説,“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了”。這輩子誰也無法陪誰到最後,總有一個人要先走,先走的那個人是幸福的,他不用忍受寂寞,不用忍受思念。後走的那個人註定要學會堅強,學會一個人面對孤獨的晚年。夫婦之間,相濡以沫的日子,終究會過去,我並非悲觀,只是覺得既然能彼此扶持,相互依靠,那麼就一定要把可以相聚相助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起來,不論身處何種環境,心若靜,風也奈何不了。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0

一間陋室,一堆書書籍,一份真情,一輩子,他們三個人相知相守。——題記

一個温馨的家庭,一段綿遠久長的回憶,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楊絳一個人思他們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楊絳的《我們仨》,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一陣陣幽香。楊絳在垂垂暮年,記下這些珍貴的回幸福的點滴,懷念她一生中最愛的人。他們仨從開始的陌路人,到錢鍾書和楊絳的相識相知,再到小生命錢媛的誕生與成長一個家庭,兩代學子間的依偎與温暖,苦難與別離,愛與憂,都化作他們畢生至愛的方塊字,落到了紙面上。

鍾書、楊絳、圓圓組成了他們家裏的“吉祥三寶”,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愛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圍使他們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創造出各自的成績。他們仨的愛都在“石子,這是愛的表達樸實卻又值得回憶。感情真摯與否,行動比語言更重要。”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世間彩雲易散琉璃脆”錢老生病了,好物不堅牢,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拉了人生邊緣。古道驛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成一段萬里長夢。家在哪裏?在曾經的夢裏。真是人生如夢!

親情源於血緣,血緣凝就親情。人間依賴血緣的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靜默....願楊絳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找到他們温馨的家!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1

知道楊絳“楊先生”還是在收音機裏面的事情了,我那時候也不愛看書,也就僅僅知道是個非常知名的人,並且是女人。後來總有人“神話叨叨”地講楊絳先生的話,不管從抖音還是微博上都能偶然見到摘自她説的話,覺得還是應該看看跟她相關的書,於是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最開始只看得到“楊絳傳”這樣的書名,可是看了看目錄,是講述她從小至老的故事,很瑣碎,很久,頓時覺得壓力好大,就嚇住沒敢再看。

在知道楊絳之前先聽説的錢鍾書的大名,但也只限於聽説過名字而已,恰好聽書聽到了錢鍾書的傳記,才知道他與楊絳是一家,於是還是決定找一本他們自己寫的書,於是看到了《我們仨》,楊絳先生寫於2003年的,這本書還歸類到“親子書單”或者類似“家教書單”中過,想了想應該適合我。

讓我驚訝的是,這本書翻開之後,就莫名其妙地吸引住我了,也不是説裏面有多麼扣人心絃的情節,反倒是非常簡單的日常內容,卻像有個無形的磁場,吸附着濃濃的温情和愛意,讓我覺得像個小寶寶依戀媽媽一樣黏上了這本書,然後再默默的哭,好像離開了媽媽一樣。

再看目錄,悵然淚目:

第一部我們倆都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仨》裏的三個人就是楊絳、錢鍾書以及他們的女兒錢瑗,錢鍾書與錢瑗都在1998年先後離世,楊絳先生於2016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105歲。2003年楊絳先生已經92歲了。書裏最開始反覆提及走路要小心的部分,儼然是年歲大了之後的習以為常。裏面絲絲扣扣都是三個人之間細膩的感情,雖不用多熱烈但温潤人心。

我想這也是《我們仨》的特殊之處,除了感慨耄耋之年還能繼續寫作的不易,更重要的是,這是我能夠理解這個年紀的線索,同時讚歎一下文章的魅力。這本書非常值得閒下來的時候,細細品味一番。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2

這個暑假,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觸,寫在這裏,是一種總結,也算是一種回顧。

牋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牋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説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説。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閲讀的興趣。

牋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羣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敍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牋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裏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出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

牋楊絳的書我還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為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3

《我們仨》講述了楊絳用簡潔而沉重的語言,深刻而輕飄的筆法,回憶了先他失去的女兒錢瑗和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在一起時的快樂與痛苦,愛與痛的日子。

文章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兩頁內容,卻在其中藴含了楊絳本人自己所特有的獨特筆法。利用一次夢境,講述她在夢中夢見了自己和丈夫在山林中走散,並遇見拉車的老人載她回家,自己卻又不知去哪裏的故事,這個夢境看似平淡,甚至連自己的丈夫聽後也不聲不息的撇下她自顧自地走了。但這夢卻直面反映了楊絳一家三口在最後幾年中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夢中的夕陽西下,黃昏薄暮,蒼蒼茫茫,再到丈夫從山林中消失,無不體現着她們一家最後幾年中的艱難困苦,直到離別。短短兩頁字,短短一個夢,已經把文章基調寫的那樣悲涼,沉重。

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

文章中還多次涉及了夢,夢可以説貫穿了整個小説,是小説的精髓和靈魂,當作者真正享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快活活過日子的時候,方才發現自己和家人也都已經慢慢的老去了,人生的道路也快要走到了盡頭。文中曾經提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説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她告訴我們家庭才是人生的避難所,家人才是心靈的棲息地。

當今社會,有許多人並不重視家庭,漠視自己的家人,是家人和陌生人一樣視而不見,文中作者一家雖然經歷了無數波瀾險阻,但家始終都是一個整體,大家互相牽掛,扶持,相濡以沫,正是社會所需要的,記住自己的家人才是自己最親的人,把家融合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4

相親相愛的我們仨,血脈相連的我們仨,無法分割的我們仨。

我們仨經歷了人世間諸多苦難,最終卻沒換來諸多幸福。天人永隔,陰陽擋不住綿長的思念,更擋不住結髮之情,血脈之親。我們仨,錢鍾書,楊絳,錢瑗。

這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三口之家。論其平凡,是因為他們像千萬家庭一樣,母慈子孝,家庭和睦。論其不平凡,是因為他們都在自己的事業方面都有所貢獻。其實世間哪有不凡,萬物皆有靈,有靈則有情,親情可謂佔據大半。在親人面前,我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他們永遠會牽掛我們,而我們也會依賴他們。

這是一幅作者家庭人生的刻畫。從懵懂少女,到為人的妻子,再到為人母,這就是一個女人的一生。當然,這中間還有許多故事。文章開頭,描繪了一個夢境,一個至親生命將盡的夢境。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夢。生,為夢的開始,殤,為夢的泯滅。人生不應該因為恐懼死亡而患得患失,也許,將人生當成一場夢,不失為一種豁達。

作者全文行筆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敍述出來,儼然像一個旁觀者。我不知楊絳先生寫此書時是何等心境,但我認為,其實不然。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湧,字裏行間卻飄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許經歷過生離死別,年華蒼蒼,看淡了所謂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紅塵,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兩個至親,普通人應該承受不了。沒有先生強大的心境,也理應學會豁達,而不是為生死之事沉淪,要為他們好好活着。

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著。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麼?在愛因斯坦眼中,不過是不能聽莫扎特罷了。成敗何足道,看破煙雲,就讓那一份温情伴隨我們走向路途的終點。

書中最後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處?願楊絳先生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我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

楊絳《我們仨》優秀讀後感 篇25

如果説文字有力量,我想讀《我們仨》這本書,就是用最温柔、樸素的語言,為我注入最堅韌的力量。

《我們仨》是楊絳在92歲時所著,該書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這是一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故事。本書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講述了楊絳先生的一個夢,最後以“鍾書是大概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為我們展現了這長達萬里的夢,描述了錢鍾書及女兒先後去世的場景。即使用夢境來表達,仍然掩蓋不住讓人感同身受的難過和悲傷。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文章娓娓道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盡顯温情,日子中的坎坷羈絆暗藏力量。

初讀時,留在我心裏的是一個字——家,再讀,仍是——家,此家非彼家。這兩個家,就是我推薦此書的理由。

第一個家,我讀到了家庭的家。楊絳先生含蓄婉轉的抒發了對三口之家的依戀,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雖然歷經戰火、疾病、風暴,但家中永遠温情蜜意。家永遠都是我們每個人最温馨的港灣和最堅強的依靠。

我讀到的第二個家,是家國情懷的家。從文中三人顯現的淡泊名利的人格精神中,體會到了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

“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每當讀到此句,都讓我感受到《我們仨》的精神、追求、志趣、品格,在當今有着極好的楷模意義,激勵和鞭策我們牢固確立愛國意識、歷史意識、正氣意識、擔當意識,無論在何處何時,都盡心竭力,善作善成。

我想這本書裏,還有更多的內容值得我們一起分享,期待我們每個人在不同時期的閲讀都能有不一樣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