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04K

《沉默的大多數》的作者是王小波。主要講述了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1)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雜文集,書中收錄了作者對涉及知識分子的處境及思考、社會道德倫理、文化爭論、國學與新儒家、民族主義等很多方面的一個分析和解讀,角度各異,文章裏既有文學上的優美,又帶給人們哲學上的沉思,還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史學論述。就像書中引述最多的羅素的那句話——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作者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思想世界,並且照進作者生活過的許多現實狀況。不管是那段瘋狂心酸的經歷,還是現下生存的時代和空間,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沉默的大多數是作者以自己為典型而揭露的人羣,這些人沒有語言上的障礙,但是很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很多時候都以“沉默”的姿態示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沉默是金”這句話的影響,反正我身邊有很大一羣“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就是作者描述出來的樣子——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性的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沉默是金”的名言可能是很多人保持沉默的原因,而這些沉默的人需要的是打破沉默,將自己的思考和所得告訴給身邊的人,否則他們也會變成“弱勢羣體”,因為弱勢羣體的典型特徵就是有些話沒有説出來的羣體,作者在書中如是説。

“東西方精神的最大差別在於西方人沉迷於物慾,而東方人精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前者從征服中得到滿足,後者從人與人的相親相愛中汲取幸福。”,其實提到“物慾”,我們一定會想到許多文章,大到文學著作、各期刊雜誌的文章,小到一篇普通的學生作文,“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句話不知道被多少人引述,持着或褒或貶的態度。“物慾”是古代先賢批判的“外物所累”,是現在很多人叫囂着的“錢,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對物質的追求在我們看來都是需要被批判的,因為物質索取會讓精神變得不純潔,這是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中告訴我們的。而人性的追求,從來就不止精神和思想高尚,再賢明的人也離不開一日三餐,再高尚的人也難以脱離粗布蔽體,脱離物質而存在的精神,這是肯定不存在的。

“從孔孟到如今,中國的哲學家從來不挑擔、不推車,所以他們的智慧從不考慮降低人體的痛苦,專門營造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理論”,如果你也曾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很有道理的話,你再想想其用以安撫那些辛勞的人們安心接受辛苦時的作用,也許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了。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説所有逆境都是為順境的來臨而預備,給人們這樣殷切的盼望卻沒有任何保障性的結果。或許是我曲解了,但是我覺得作者這一觀點仍然是值得我們細細分析的,我們可以去尋找更多的例證,證明其正確以及錯誤性。

赫拉克利特説“善與惡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條路,不知道何為惡,焉知何為善”,就像那些標榜着“善”的人很有可能是“惡”的所在,事物的兩面性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句話不僅是對善惡的解讀,也是盡力給人們啟發的意義。我們常説事物都有兩面,當看見華麗的正面,我們卻抹不掉陰暗的背面。每個人對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認識,有自己的處事方法,甚至有很多時候向好向懷的`發展只是我們單純企盼,但是卻不能忽略其反面帶來的影響。抱着最好的期待做最壞的打算,這是我們常説的一句話,但是確確實實的踐行大概才是該做的。

魯迅説:人是一種善於遺忘的動物。這實在是人性,人的本能中有一種讓自己快樂的動力。魯迅説了遺忘的壞處。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人是一種自己欺騙自己的動物。人的動物本能讓自己學會趨利避害,且絕無例外。這話説起來或者讓人聽了很難受,畢竟我們標榜着“大公無私”“不求私利”的大字標語讓人再熟悉不過,但是我們又真實的知道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人的利益選擇不是由於知識文化道德決定的,而就只是因為我們是動物,我們的本能就是自私。

也許話語中有很多道理,但是沉默也許能給人更大的思考空間;也許沉默可以明哲保身,但是話語卻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還是需要我們好好使用。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2)

這本書本來是想寫到每週推薦裏的,一不小心,寫得有點多。邏輯不是很清晰,顯得有點囉嗦雜亂,想到哪兒説到哪兒,大家見諒。

一開始看到這個書名以及聽別人介紹誤以為這本書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中國的大眾太沉默了,大家面對問題都選擇不説,於是作者鼓勵大家説出自己的想法,鼓勵民眾意識覺醒。現在讀完我知道當時的理解太簡單了,沉默的大多數只是這本書裏的一篇文章,書裏還有很多文章討論了其他的一些社會問題。而在當時那個年代,光是能有意識去思考這些問題就很不錯了,何況還夠膽寫出來,非常不易。王小波説他曾經也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其中一人,現在變得不沉默了,想要説點什麼,但我認為他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説,畢竟,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並敢於説出來的人還是少數,多數人只是複製粘貼別人的説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説不説,而是思不思考。

其實自古以來,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願意思考,有些是沒有能力思考。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穩定,如果人人都“沒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義,去思考社會問題,那麼社會就容易動盪,而統治階級是厭惡動盪的。所以我們這個民族一直就習慣性的沉默,從小父母就教我們做人要低調,做事也不能張揚。到了學校老師教我們,沉默是金,多聽少説,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進入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生經驗也告訴我們槍打出頭鳥,禍從口出,一定要謹言慎行。

有人説這是中國人自卑的劣根性導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於表達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認同這種妄自菲薄的説法,這其實是兩種文化的差別,沒有高下之分。直話直説有它的好,沉默以對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暫且不論沉默是不是一種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韌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裏提到的,我很欣賞把説話的功夫都用來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話想説,實在也無需強忍。就像男兒有淚也可輕彈,沒有眼淚不用硬擠一個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內傷。

某種意義上説,我也算是一個沉默的人,雖然偶爾寫寫隨筆,咋咋呼呼的。但其實真正看我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表達的東西都是比較中立的,態度也算謙遜。會刺痛別人的話我一般是不説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價值觀,認為很少有東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願去和人爭執,從小養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講,我在某些方面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讀到這本書感觸頗多。因為剛看完《烏合之眾》,所以對於《沉默的大多數》裏提到的一些觀點算是加強了認知。比如羣體是盲目無知的,並不以理智去判斷和決定,而且再優秀的個體陷入羣體之中都容易變得愚蠢,另外羣體意見的傳染性也是極強的。

我想也正是因為這樣,王小波的文字裏沒有那麼多的煽動性,從他的文章裏看不出憤怒和吶喊,他只是以一種隱喻、緩和的方式説自己的思想,講自己的道理,因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腦,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輸給你,而是提醒你應該去獨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並非一幫愚昧的羣體,而是希望啟發一個個理智的個體,當這些個體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量變也就可以產生質變了。所以説這樣的作家和這樣的文章可以算是社會質變的催化劑,對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説自己喜歡王小波,因為我確實沒這個資格,迄今為止,我只讀過他的這本《沉默的大多數》,所以對這個作家我遠遠談不上喜歡。但是我覺得他的文字確實有理有據,而且能啟發我去思考。如果説讀這本書需要花5個小時,那我認為因這本書去思考起碼需要50個小時,幾乎每一段話都值得細細琢磨。

身邊真正喜歡王小波的朋友,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獨立思考能力較強,具備批判精神。這正是在如今這個信息氾濫的年代顯得尤為重要的能力,如果沒有基本的對信息的辨別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所謂的“愛國志士”去燒砸同胞的汽車,為什麼會有網絡噴子無腦噴人,為什麼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會莫名爆火。

而有着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會選擇沉默,也許是覺得説了沒用,又或者是覺得説得太多顯得輕浮,自己心裏明白就好。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會思考的人,同樣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説出來的人。當然這種清高或者説傲慢也是有道理的,這是每個人的權力,我認為也應該尊重這種真實表達的傲慢,尊重這種可能推動社會進步的沉默。

但是我還是想就此多説兩句,我們當中很多人學到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卻沒有學到的是對其他人的尊敬,我説的是發自內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裝的謙遜。就算思想比別人獨立,懂得明辨是非,沒有隨大流,那也不能説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沒發現王小波的文字裏有對愚民憤怒的戾氣,也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冷嘲熱諷。在我看來,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聰明的人,但真正在聰明的基礎上還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個人告訴我:凡是人,皆須敬。這是我從他那兒學到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現在有的人很喜歡通過賣弄自己的權威,來辱罵或為難別人以達到心理的滿足,其實這是一種很無知而懦弱的表現。他們不知道,大家繞開髒東西走,不是因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髒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3)

讀完《沉默的大多數》,試圖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卻發現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寫下來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時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腦了!開口的權利似乎被徵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觀點,話語的世界可以分出兩級。一極是聖賢的話語,這些話是自願的捐獻。另一極是沉默者的話語,這些話是強徵來的税金。在這兩極之間的話,全都曖昧難明,模稜兩可:既是捐獻,又是税金。在那些説話的人心裏都有一個税史。

既然談到納税,不得不説一下那些開口讀書人。中國的讀書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就是交納税金。即使做納税人也要做一個合格的納税人——這是難聽的説法,好聽的説法就是以天下為己任。

王小波曾經是一個沉默的人,不喜歡在各種會議上發言,也不喜歡寫稿子。然而當作者不再沉默時,卻有着強烈的感受,有如喪失了童貞。違背了他多年的積習,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但作者還不至於感到痛苦,只是有點輕微的失落感。然而這並不代表自己也是一個合格的納税人,滿足了自己的責任感。只是作者覺得如果這麼做,大家會看到一個最大的廢話簍子,這便是是另一種責任感。

談到廢話簍子,我就會聯想到那些雞湯和官話套話。他們有着最好的發言機會,順應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説着讀者喜歡聽的言語,一味的迎合讀者。這樣下來他培養了讀者,讀者也有可能成為了下一代的他們。與其這樣,沉默的大多數該怎麼做呢?

首先沉默的大多數是一個巨大的弱勢羣體,他問保持沉默的願意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機會説話;還有些人有隱情,不便説話;還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作者就屬於最後一種。作為最後一種人,也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Tags:讀後感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