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1

沉默有自己的語言。舉個住樓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設有人常把一輛自行車放在你門口的樓道上,擋了你的路,你可以開口去説:打電話給居委會;或者直接找到車主,説道: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此後他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證。我估計他最起碼要説你"事兒",假如你是女的,他還會説你"事兒媽",不管你有多大歲數,夠不夠做他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行為的厭惡之情:把他車胎裏的氣放掉。幹這件事時,當然要注意別被車主看見。

還有一種更損的方式,不值得推薦,那就是在車胎上按上個圖釘。有人按了圖釘再拔下來,這樣車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兒,補帶時更困難。假如車子可以搬動,把它挪到難找的地方去,讓車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種選擇。這方面就説這麼多,因為我不想編沉默的辭典。

一種文化必有一些獨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爾巴喬夫説過這樣的話:有一件事是公開的祕密,假如你想給自己蓋個小房子,就得給主管官員些賄賂,再到國家的工地上偷點建築材料。這樣的事幹得説不得,屬於沉默;再加上講這些話時,戈氏是蘇共總書記,所以當然語驚四座。還有一點要補充的,那就是:屬於沉默的事用話講了出來,總是這麼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傳播。在某些年代裏,所有的人都不説話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樣四下漫延着。把這叫作傳播,多少有點過甚其辭,但也不離大譜。在沉默的年代裏,人們也在傳播小道消息,這件事破壞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這種話語我們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説,比方説,公共廁所。最起碼在追查謠言時,我們是這樣交待的:這話我是在廁所裏聽説的!這樣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艱鉅的囈語,不值得認真對待。另外,公廁雖然也是公共場合,但我有種強烈的慾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為它太髒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2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小波先生便是這單調的、乏味的、壓抑的社會裏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靈魂。

兒時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只被告訴這些都是金科玉律,篤行之而不思辯箇中奧義,現在想來後悔不迭,倘若早些時候多點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時候即使心懷疑問,而不得不隨波逐流了。對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事物皆有兩面性,多思多悟不盲從才能夠形成獨立的人格。

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時光流逝,卻往往看到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哪一類人,或圓滑或虛偽,或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的一員。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人裏是有沒有吶喊出來的聲音,這聲音藴含着獨特的個性,藴含着至高無上的品德,藴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為不確定,因為懼怕權威和愚昧無知的惡意而被蒙上了一層灰罷了。

這本書,與其説是一本自述式的雜文,不如説是為那些彷徨着的,想要發聲的那羣人在吶喊,解決那些懸而不決的疑問,告訴他們,權威未必對,墨守成規的道義法則反而會戕害一個人的成長。扇醒了盲聽盲信者,啟迪了困惑下出入社會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也重新給予我機會讓我再去審視那些非人生經歷以外塑造個人價值觀的文字,相信時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書獲得啟迪,敢於發聲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3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發表於1996年《東方》雜誌的雜文,他的文字給我清澈的頓悟感和沉默的鎮定。這種力量是一種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確和感悟,我會在讀到某段某句文字時突然激動——原來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王小波説: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意思是説: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王小波逝去已經有十幾年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説、不能説、不必説的心態。正如王小波所説的,這似乎是中國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寫到“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在時隔十多年的今天,這一切似乎顛倒了,在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距離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來人們似乎更加擅長表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衝擊下,中國人似乎已經拋棄了沉默是金的觀念,但是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現在的人們似乎更擅長在陌生人面前表現自我,卻不能向最親近的人説出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對着電腦像不曾見面的陌生人傾訴,卻和親近的人無言相對。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相信虛擬世界中人們的隻言片語,卻無視身邊的人的真切關懷。有人説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計算機,它使人類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與此同時,他把人性的優缺點無限的放大了。

在書中寫道“飢餓可以把小孩子變成白蟻”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質,而我們卻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卻在一場場所謂的文化潮流中迷失了方向。這是不是另一種“飢餓”呢?於是,我們突然變得沉默了,對他人,對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語言顯得那樣蒼白無力。王小波身邊的沉默的大多數大多是因為經歷了嚴酷的文革時期,而我們這一代人的沉默也許是因為孤獨,習慣了孤獨的同時也習慣了沉默,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該怎樣在人前表達自己,相反,當面對着電腦屏幕時卻異常的輕鬆。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對着電腦和不認識的人談情説愛,也不願意分一點注意力在身邊的人身上。

王小波在文中提到:話語即權力。我想這句話在人人平等,言論自由的當今社會再合適不過了。隨着網絡的廣泛應用人們可以更快更好的傳達信息,這在無形之中加大的言論的力量,同時也能使人們更好的行使權利,但是,欲速則不達,在我們享受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捷的同時,我們也在接受大量的虛假信息,在這個時間就是一切的時代,我們不可能去查證每一條消息的真實性,於是網絡,成為了我們最忠實的“朋友”,每一天,我們都從網絡上觀看世界的動態,然後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行使所謂的“權利”,完全不考慮它的真實性,於是,傷害就這麼造成了,整個世界迷茫了,在短暫的沉默過後,世界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我不能肯定的説話語即權力,但是我想這種權力的殺傷性一定是很大的。

書中有這樣一段:“君特·格拉斯在《鐵皮鼓》裏,寫了一個不肯長大的人。小奧斯卡發現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就暗下決心要永遠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成全了他的決心,所以他就成了個侏儒。”王小波認為這個故事太過神奇,但很有意思。對於這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故事的結尾,小奧斯卡發現成為了侏儒,這隻能證明,冥冥之中的那種力量只讓小奧斯卡在生理上停止了生長,卻沒有使它保持一顆童心,從某種意義上説,小奧斯卡已經不能算作一個真正的孩子了。不知當小奧斯卡變為老奧斯卡時,有沒有後悔當時的決定。成長和沉默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情,也許,我們能像小奧斯卡那樣選擇永遠都保持小孩子的模樣,但卻沒有辦法永遠保持沉默。我想,在這些沉默的人中,有大多數並不是一直都保持這樣的`狀態的,人們對於沉默的態度是隨着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

最後,一個羣體需要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但同時,必須健康的引導這種精神推動力是車輪前進,而不要讓這種精神把整個車都給砸爛,就需要還有一個將軍,一個理智客觀的領導者。至於將軍是誰,怎麼做,恐怕就不是鬥士所能知道的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4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王小波生前的所聞所想,包括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國內外文化和觀念的看法、對某些書或電影的評論等。

“我們可以在沉默和話語兩種方式中選擇”,沉默是一種對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沉默不代表沒有看法,相反,可能是因為我們所要表達的想法不是“那個圈子所要的那種話”,你不能逃離那個圈子,但你又不能與圈子裏的主流話語對立,因此你選擇沉默。王小波説,沉默的大多數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羣體”,“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有機會説話;還有人有些隱情不便説話;還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他自己便是最後一種人。即使對於話語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但還是要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正如作者王小波所説:“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並不代表着你是事情的旁觀者,也並不意味着你遇事的搖擺不定。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青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社會的喧囂真偽,往往會使我們誤入謊言的陷阱中,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為我們絕不願意説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行為的負責!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5

一開始見到這本書,是在學校的圖書公益活動上,一眼被封面與標題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裏帶回了教室,被同學借去讀完後剛好趕上忙碌的日子,閒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閲,但還是沒有讀完,只能寫一寫並不完整的讀後感了。

還沒看這本書前,我覺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寫一寫現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對大多數的批判中尋求一點伸張正義的勇氣,我買下了這本書。可是當我慢慢讀完每一頁,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談起了倫理問題(尤其是社會倫理),在他眼中,倫理問題的是與非,不在於一己之言,因為世界上沒有能顧及所有人的聖人。正如書中蕭伯納筆下的安德謝夫老爺子對自己的兒子所斥:“這件事難倒了一切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為倫理是大家的事。其實,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已經能明辨是非實則一無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謝老夫子的兒子,但不是每個自以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謝老夫子這樣清醒的父親,能給出逆耳的勸誡。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為這樣的搗亂者,沉默似乎成為一種明哲保身之舉。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過去的自己歸入其中甚至成為代表,向讀者靜靜講訴自己沉默的選擇與原因,自己決定不再沉默的契機與感悟。

謙遜,是作為發聲者的態度。我想,正如書中作者想表達的,把自己的觀點是非坦坦蕩蕩的交付公論。把判定是非的權力從一個人擴散到公眾;把發聲者的角色從決定者轉化為建議者、傳遞者。這樣發出的聲音,才能長且遠。

再來説説這本書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國文學家別林斯基説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沉默的大多數》有一個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個讓無數中國學者耿耿於懷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筆下的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年代,卻是平淡的。他用詼諧自嘲的筆觸,寫下那個時代“無趣”的書籍、“無話可説”的夥伴,以及“無味”的思維。他親歷痛苦卻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筆下看不到仇恨與控訴,讀者能直面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在歎息時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鎖中保持獨立思維的少數人的可貴;然後去思考——是什麼造就了那個時代。

直面過去,直指未來,才是這本書最珍貴的。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6

作者王小波,眾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寫和敍述都很生動,甚至是充滿了露骨的真實。由此在我看來,與其説他是一位小説家,不如説他是一名鬥士,為自由而戰的鬥士。

《沉默的大多數》這是一本雜文集。作者自身對名字是這麼解釋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的中國似乎任然沒有實現真正的“自由”,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我們都知道雜文的精髓在於批判,而“膽子”似乎是很關鍵的一環。本書的開篇《沉默的大多數》,給我們講述了他的動機,但看起來更像一杯壯膽的烈酒。他説自己因為“幼年的經歷、家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對我們整個社會文化環境的隱喻。

我們如今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便捷的互聯網、通信設備和交通工具,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消磨着我們的耐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同時我們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沉默地對待周圍的人,同時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

不得不承認,我也屬於那沉默的大多數,對於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説、不能説、不必説的心態。在我周圍,像我這樣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

龍應台女士曾大發感慨,問中國人為什麼不説話。她在外國住了很多年,幾乎變成了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對的。是一種錯誤生活方式!“她舉了好幾個連續的例子説明了各種各樣的”沉默“。這樣的沉默,其實是一種逃避,是一種”各掃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壞事,但在需要聲音的時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種懦弱,一種對生活,對困難的逃避,對人類的冷漠。也許有人對王小波的看法並不贊同,但你不得不承認,他敢於質疑善於批判的態度是絕對值得尊敬的,這是一個羣體精神進步的源泉。我們需要像王小波一樣的鬥士,需要鬥士一樣的戰鬥精神。

最後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書中所寫的那樣——當一切開始以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讓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們以後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時候,不再害怕!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7

就像他自己説的那樣:“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着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着,哪裏有我們説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説話,以前説過的一切和我們都無關係——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愚蠢都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話語,

我們能表達出什麼?

大部分的傻子,都是故作傻態以掩真面,因為在我們身邊,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還任重而道遠,那些不被接受的話語,便只能沉默。而我們,

就是沉默的大多數,之中一員。

羅素先生説,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言語是人的表達方式,也是權力被宣泄的方式。

我們聽到畝產可以達到三十萬斤,聽到土平爐可以鍊鋼,即使那像牛屎一樣的鐵塊就是鋼鐵,卻也依舊填不飽我們飢餓的肚腸。

於是我們就對周圍的言語產生了懷疑,越是聲色俱厲,越是嗓門高亢,越是不值得相信。和任何話語相比,貧窮都是更大的真理。

所以成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學會了沉默,因為他們懂得了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這現象好嗎?説不好。

王小波的語言就像一束強光,刺穿時間的阻隔,讓人們看清時代的變革。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8

讀完《沉默的大多數》,試圖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卻發現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這樣寫下來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時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腦了!開口的權利似乎被徵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觀點,話語的世界可以分出兩級。一極是聖賢的話語,這些話是自願的捐獻。另一極是沉默者的話語,這些話是強徵來的税金。在這兩極之間的話,全都曖昧難明,模稜兩可:既是捐獻,又是税金。在那些説話的人心裏都有一個税史。

既然談到納税,不得不説一下那些開口讀書人。中國的讀書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就是交納税金。即使做納税人也要做一個合格的納税人——這是難聽的説法,好聽的説法就是以天下為己任。

王小波曾經是一個沉默的人,不喜歡在各種會議上發言,也不喜歡寫稿子。然而當作者不再沉默時,卻有着強烈的感受,有如喪失了童貞。違背了他多年的積習,不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了。但作者還不至於感到痛苦,只是有點輕微的失落感。然而這並不代表自己也是一個合格的納税人,滿足了自己的責任感。只是作者覺得如果這麼做,大家會看到一個最大的廢話簍子,這便是是另一種責任感。

談到廢話簍子,我就會聯想到那些雞湯和官話套話。他們有着最好的發言機會,順應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説着讀者喜歡聽的言語,一味的迎合讀者。這樣下來他培養了讀者,讀者也有可能成為了下一代的他們。與其這樣,沉默的大多數該怎麼做呢?

首先沉默的大多數是一個巨大的弱勢羣體,他問保持沉默的願意多種多樣。有些人沒能力,或者沒機會説話;還有些人有隱情,不便説話;還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對於話語的世界有某種厭惡之情,作者就屬於最後一種。作為最後一種人,也有義務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9

王小波,似乎是很多文藝青年拿來説事的偶像。似乎每個文藝青年心裏都住着個王小波。最近草草地,囫圇吞棗似的把他的《沉默大多數》看了一下。

境界實在是高,在看似戲謔調侃,輕描淡寫,但卻縱橫捭闔道出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那種信手捏來的哲人思想,那種通俗易懂的打比方,那種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是我們這些俗人企及不來的。

都説王小波的話語很俗,其實我覺得大俗乃脱俗。試問誰可以用大俗之言,把人性,人生,思想,文化,倫理道德等大雅之理剖析得那麼入骨三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做了那沉默的大多數,“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説,到了私下裏卻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説,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説。

保持沉默是怯懦的。”

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思想在真空中煎熬,不知道是因為世界太荒謬,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選擇了沉默,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知道我們沉默是不是因為“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而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看了這書以後,我真心地感慨,王小波定是很喜歡蘇格拉底,羅素之類的西方哲學家。

“我寧可做一個像蘇格拉底那樣的人,自以為一無所知,體會尋求知識的快樂,也不肯做個“智慧滿盈”的儒士,忍受無所事事的煎熬。”

尋求知識,體會知識帶來的樂趣,這不應該稱之為“文化苦旅”,我也甚至質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

那也許“參差百態,乃幸福根源”,把羅素的理論妄用一下,即追求知識過程中的萬千體驗,估妄言,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追求終極的快樂。突然又想起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王小波,他説“在世上,要求不高,就是想弄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這恐怕已經是人生之高境界了,所以啊,《歡樂頌》中的優質男趙醫生,渴望的就是一場王小波式戀愛。然而人生亦是如此,“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10

《沉默的大多數》是一篇雜文隨筆集,作者王小波。書中內容涉及甚為廣泛:從思想文化方面到社會道德倫理,乃至對小説藝術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獨到的見解和剖析。給人一種“另闢蹊徑”的看待問題的視角。

讀者利用各種在路上的時間去拜讀《沉默的大多數》,這是讀者完整閲讀過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過半程,就與作者的觀點產生了諸多的共鳴,內心感覺無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書中評張愛玲時文學不應當帶給讀者煩惱,談孔孟程朱宗師大家説哲學不入俗流,論文理科學藝術哲學的通融與層次……文風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裏又不致晦澀難懂。果然,理科思維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講道理。比如談到”人類愚蠢”,他心平氣和地告訴人類要學會思考、運用智慧。他從來不罵人,也看不到他的憤怒。即使是他怒髮衝冠滿腹怨氣時,有的只是對當下社會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他不屑使用謾罵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轉為哲學式幽默的魔力。作者儼然像個飽經風霜而又耐心的老人為孩子們講道理。這是一本值得大家閲讀的書,強力推薦。

閲讀此書過程中,再次被作者寫作的功力和鮮明特點所吸引,待看清單上又果斷增加一本他的《黃金時代》,或許也是因為之前就被裏頭高亮的話語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數》優秀讀後感11

我素來期待能讀王小波先生的書,藉此機會拜讀《沉默的大多數》。雖未讀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論王小波先生有沒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誠懇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評價頓時失去意義。

這本書題目是“沉默的大多數”。如同題目所述,這本書就是在説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思考以及先生對於事物的觀點,而這些觀點是沒多少人當時曾説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來又十分明顯的。説是明顯可能有些名過其實,因為如今我雖不知人們是否想過先生的觀點,但是所表現出來的則仍是渾噩不覺,而且樂在其中。這不禁讓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觀點仍是太超前了,還是人們的思考這些年來未曾進步?

一是談“討論”。先生説:“我們這個社會裏的論戰大多要從平等等討論轉為一方對另一方的批判,這是因討論的方式決定的;根據我的觀察,這些討論裏不是爭誰對誰錯,而是爭誰好誰壞。一旦爭出了結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壞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對壞蛋放當然還有些話要説,不但要批判,還要揭發。”這種討論變成批判的現象如今常見得很,辯論雙方難以坐下來就事論事地談問題。談論轉基因是否有害會轉變成對學歷經驗的質疑、討論男女平等會認為有心理障礙、討論醫保改革政策會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擊,不一而足。這些人可能並不瞭解如何尋求問題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於自己的認知抓住不放,想盡一切歪理邪説企圖駁倒對方、讓對方名譽掃地,似乎這才是某些人爭論的目的。可惜的是,雖然這個道理很淺顯,沒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即使説不過對方,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因此嘗試攻擊對方以期獲得道德上的優勢;可惜本來也不會獲得道德上的優勢,然而若爭論的另一方卻也不懂該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對罵——這就不再是討論問題了,兩個人的爭論也就是到此為止,餘下的就是難聽且浪費時間的人身攻擊,要是有條件,説不定還能打起來。人們的認知水平難道只能到這個地步嗎?

另一個是談“實踐”:“給計算機編程和解幾何題有共通之處:對了馬上能知道對,錯了也馬上知道錯,乾乾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樣,養吾浩然之氣,然後覺得自己事事都對。……有些大學問家有着另外一種經歷:他大概沒有做對過什麼習題,也沒有編對過什麼程序,只是忽然間想通了一個大道理,覺得自己都對,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獸之類。這種豁然貫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動了,以至於他覺得自己用不着什麼證明,必定是很聰明。”這就指出了實踐之於感性體驗和思考的優越性,並且強調了忽視現實情況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計算機編程和幾何題都算是科學範疇,因此也強調了科學性的重要性。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中醫裏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樣:覺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質疑,自然也不用做什麼科學研究證明一下。不光如此,數學物理這種學科沒有科學素養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來基於經驗和文字的觀點如果不顧現實、不顧自然規律,胡編亂造,那也很容易説服自己就是對的——所謂道理並不是固定的、只有一個的,脱離現實的觀點從來也站不住腳。

其實先生寫了很多很多內容,其中核心內容就是敢講真話、尊重事實、不講假話空話。這可能聽起來像口號一樣,可是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對不熟的人百般恭維、對討論中的觀點不加思考地讚揚、害怕提出反對意見、對任何人或者組織存在的問題隻字不提,這都對自己和聽者毫無幫助和長進。這相當於你灌了一碗雞湯,然後又吐出來邀請聽者喝一樣——令人噁心。我希望假話空話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們能過腦子——但是事實不可能如此。假話空話聽起來才好聽、才暫時不會引起矛盾,確實如此,但這是一種短視的做法。一個組織想團結起來發展,絕不是靠搪塞恭維來進步的;一個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認真想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認識朋友,就要掏心窩子説真話。事實上並不是人們都傻到想不到該如何做,而是礙於面子不敢做。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會荒唐,但不能總是荒唐着。説真話的人會成為攻擊的焦點,做實事的人會成為彈劾的中心,人們在大家都虛偽的時候,為了保存自己也選擇虛偽,而不敢站出來説一句真實的、卻沒人敢説的話;説假話的反而能活得很好。這就是中國的人情社會,它不講邏輯、不講事實,講的是人際關係。為了“和諧”的關係,人們也主動選擇沉默——沒人牽頭擔責任,我為什麼要站出來呢?如果只有我站出來了呢?於是虛偽成了文化的主流,人們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虛偽的事實,卻害怕並攻擊表現出真實的人,認為自己是對的,他們是異類——這真是悲哀。

王小波先生算是酣暢淋漓地把他的話寫了出來,可是好笑的是,即使大家都認真讀過王小波先生的書、知道他説的是什麼,也難多兩個人站出來説句實話;説實話的人仍會顯得不合羣,並且因此失去名譽;中國人的態度並未改變。因此,即使我自己願意按自己的願望表達、行動,我也對中國人未來一段時間內改變説假話的可能性不抱希望。我只是疑惑,這些人在設了重重規定下帶着鐐銬跳舞的時候,是否在享受自己言不由衷帶來的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