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學生信息素養培養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87K

摘要】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類信息層出不窮,而對於信息的處理與判斷成為信息化時代必備的素養。而大部分初中生並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能力與信息知識相關素養尤為重要。為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着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意識,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境、構建實踐活動體系,加強學生文化素養,將對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起到促進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學生信息素養培養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培養路徑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必須着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使學生充分了解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在現實生活中能主動解決信息問題。同時,在實踐活動課程中,也應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信息分辨能力,最終提高其信息素養。

一、信息素養概況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化應用,信息素養成為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雖其對信息素養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將其綜合來看可知信息素養的來源主要為三個方面。分別是信息意識、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處理信息時面臨道德問題的做法。而對初中生信息意識的培養,主要指學生在接觸網絡信息時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並在接受信息時做出正確的反應。因此,在培養初中生信息素養前,需對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瞭解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一個具有優秀信息素養的學生,能夠有效意識到信息的優良,從而做出合理決策,也能對信息需求及潛在的信息問題做出甄別,並制定完善的'解決方案。主動從信息庫中獲取信息,並對信息加以評價、組織,從而將其應用於實際生活。信息素養作為一個廣義概念而言,需要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技術,並在信息環境中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

二、中學生需具備信息素養基礎能力

1.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主要指學生對信息的敏感程度與注意力,學生可通過瀏覽信息瞭解信息的作用,從而生成積極的信息需求。可以説信息意識決定着學生使用信息的效果與程度。學生只有具備信息意識才能結合需求去主動尋找信息,並主動學習相關技術。信息意識具體來説主要包括意識信息的重要作用、確定信息時代創新觀念、對信息具有積極的需求。此外,學生還應將社會需求自覺轉化為個人需求,對信息具有一定敏感性與敏鋭的觀察力,從而迅速發展具有價值的信息。

2.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主要指學生在網絡生活中表現出的思想道德素養,準確來説是指對信息生產、加工、傳播與使用之間的關係進行調解、規範的準則。是每名網絡使用者需要遵循的信息道德標準。作為信息社會的新生力量,初中生需要具有信息道德責任感,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與人生觀,從而自覺避免不良信息,提高信息甄別能力,遵循信息思想道德,規範自身網絡行為活動,積極參與信息社會創建。例如,學生需要文明上網、不主動製造並傳播病毒、不散播不良信息等。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培養的根本,主要指學生可利用信息資源對信息進行加工與處理,並主動創造具有積極作用的信息。只有學生掌握有效的信息能力,才能更好的開展信息活動,並利用信息創造信息,發揮信息環境下網絡信息的作用與價值,將信息作為學習動力進行傳播。通常情況下,學生應具備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處理與創造能力、信息表達與發揮能力、信息合作能力等。

4.信息知識

信息知識是培養信息素養的基礎,主要指學生對信息相關概念的瞭解,並對信息傳播源的掌握與利用。通常來説,信息知識包含傳統文化知識,例如信息技術讀寫、計算的能力;信息技術基本知識;信息化社會、環境的理解與認識、信息技術應用方法、信息技術應用準則等。同時,信息知識還需包含信息技術應用原理、作用、發展等知識。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路徑

1.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大多僅教導學生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與基礎金恩,而沒有對學生實際技能運用、生活與信息環境的關係等知識進行講解,這樣的信息技術教育對於初中生而言,無法使其具備優秀的信息素養。因此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按照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先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為此,教師需將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意識作為工作目標之一,並利用自身教學經驗,為學生解答信息技術實踐難題,向學生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時要遵守網絡道德與社會倫理,從而為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奠定基礎。此外,教師無法有效避免網絡不良信息的出現,此時,可將網絡不良信息作為反面教材,向學生展示錯誤例子帶來的不良後果。同時,教師還需對不良信息加以瞭解,尋找相關示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直觀地向學生展現。教師亦可對不良信息加以評論,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告知學生正確做法,久而久之,學生會對網絡不良信息有所甄別,並有效知曉處理不良信息的方法。學生不僅具有信息素養意識,也能在技術上有所進步,在思想道德上有所提升。

2.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境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境。首先,教師可充分運用校內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嚴謹的教學環境,從而提升學生運用信息能力,為營造自主學習環境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還需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工作。為此,教師需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且初中生思維較為跳脱,不夠穩定,只有教師技能穩步提升才能有效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為自主學習環境的構建起到促進作用。然後,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疑問,並鼓勵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充當輔助人員,在學生出現困難時加以幫助。從而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也可有效挖掘出信息技術教材中促進學生信息素養髮展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講解專題知識後,可組織學生利用學校網絡環境互相討論,從而感受到網絡環境中各類信息帶來的衝擊,並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3.構建實踐活動課程

實踐表明,提升初中生信息素養最重要的有效突進便是開展實踐活動課程。引導學生將信息技術知識與活動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與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利用“word”軟件編寫文檔時,可用此主題舉辦活動,組織研究性學習課程,引導學生主動對信息技術進行研究與討論,不僅有效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還通過課外延伸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同時,教師還可創建動手操作累課程,使學生主動對信息進行處理,有利於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形成,亦能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相較於傳統信息技術課程而言,實踐活動是信息技術學習的特點,為此,教師需創造條件,讓學生實際對信息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與實踐,從而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例如,教師可在講解“E-mail的用法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創建郵箱,並收發文件,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師可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此外,初中生思想跳脱,思維較為躁動,教師需要提前對學生加以瞭解,並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及對信息接受特點,從而制定針對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創新能力,並能有效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同時,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需對學生道德素養加以引導,發現學生遇到道德事件時,需要明確指出學生不當做法,引導學生正確道德觀的形成。教師亦可讓學生自主處理信息問題,觀察學生道德情況,併為學生提供幫助。

4.加強學生文化素養提升

教師首先需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並構建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信息技術教師要將提升學生信息技術、信息素養作為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將任務驅動作為主線,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真實情景。同時,還需將課程目標進行細化,分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問題解決、道德素養等模塊,為信息素養的提升指引教學方向,教學過程清新明瞭,具有較強的明確性。究其根本需要加強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使學生具有基本信息知識,還要掌握信息加工、表達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此外,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是以學習基礎為根本,教師亦需注重學生各方面知識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信息技能,並通過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信息環境的影響,增強學生道德責任感,從而有效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5.建立科學評判標準

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判標準,可促使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加以掌握,並及時給予學生學習建議,從而改變不良行為,提升自我。教師亦可充分了解自身教學過程的不足,從而及時糾正,為學生營造健康、有趣的教學環境。傳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判標準皆以考試分出為主,應試教育的原則限制學生的發展,若要建立一個合理化評判標準,需要轉變傳統教學原則,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判,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信息技術實踐性較強,若像其他科目一樣根據教材理論進行評判,無法有效得知學生實踐技能的優劣。因此,教師還需從多角度綜合考慮,將學生學習過程、實踐過程、網絡應用過程納入到評判標準中,在基礎教學任務完成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四、結語

隨着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走入人們生活中,作為新生力量的初中生,其思維較為跳脱、活躍,在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時,學生無法有效進行甄別與處理。因此,針對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創新教學手段、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意識、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環境、加強文化素養提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從而有效提升初中生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杜豔霞.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3,(42):109-110.

[2]黃相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31-32.

[3]趙虞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策略[J].新課程,2010,(0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