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5W

研究性學習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國際社會比較普遍認同和實施的一種新的程。2000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稿),已明確將研究性學習與學工、學農、學軍、勞動技術以及社會服務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社會實踐”課程,列為高中學生必修課程。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論文

語文是研究性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開展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一個尚待開發的新領域,本文就這一問題作一個探討。

一、學生角色:從被動到主動

近年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通過專職教師、專用教材和固定場所傳授知識,學生始終還是處於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的認識活動主要是“掌握”,而不是“發現”,師生的雙邊教學活動仍然限定在“傳授一接受”的模式內,致使我們的教學嚴重輕視實踐、發現)探索等活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自主性。語文研究性學習之所以特別強調自主意識,是因為觀念意識是指導人們實踐行為的基礎,只讓學生懂得什麼是研究意識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自參加研究實踐活動,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覺指導研究的個人觀念體系。學生有了很強的研究意識,就會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因此,學生是否自主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衡量語文研究性學習效果的重要標誌。設計語文研究性學習要在學生自主研究活動上下功夫。設計研究性學習的思路是:

1.從抓語言問題開始

愛因斯但説:“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意義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對大量資料的蒐集和佔有,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正説明語文研究性學。習有着廣闊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上句,按常規,教師説一説“不寧靜”的原因就可以了,但我們多問一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頗不寧靜的呢”,多查。閲一下資料,多問幾個為什麼,與學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麼單一那麼簡單,有政治原因,有經濟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許還有信仰問題。這種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問,而是一個研究小課題。發現了問題,,不應由教師來解決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查閲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對策,形成課題,寫成小論文。

2.強化自我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習態度的培養,往往採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生勉強學習的態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接受知識大得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具體要求:課題研究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自我設計方案;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發揮;活動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3.創設一種情境

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語文研究性學習,意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氮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語文研究性學習更關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語文研究性學習也講求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説,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創設情境應該是重點思考的一個內容。

二、教師角色:從傳授到指導

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自行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支持。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在把握研究活動的目的,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研究的成敗得失。這種指導作用貫穿於學生研究活動的始終。教師導在活動前,引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後,指導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間接暗示。當學生在某一環節出現困難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舉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研究的質量,有利於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以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為基礎,但實質上這種探索活動是在教師“導演”和指導下的活動,是教師主導作用更藝術的表現。因為研究性學習是從實際問題切入的,需要運用語文學科中的大量基礎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對語文知識有精深瞭解,而且要熟悉多種研究方法,還需要對當前語文學科的前沿知識有比較深透的瞭解,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學生設計出適宜的問題情境和活動方案,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紮實的研究活動。,可以説,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發揮“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主導作用,而不是傳授、灌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呢?

1.引導學生選擇課題語文研究性學習最難的可能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開展研究的課題。教師要導,就應導在關鍵問題上。選擇課題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實際需要的原則。研究性學習不二定要像專家那樣,一定要解決什麼具體的實際問題,我們學習的關鍵是通過某一問題的研究探尋,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研究問題的意識,因此高中生的)‘課題”與專家的“課題”的實際需要存在着差距,高中課題研究重在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去選擇“課題”。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則。並不是所有的被發現的問題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實力研究的,這就需要對問題的價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從課題本身的價值看,衡量課題有沒有研究價值,主要依據“是這一課題學生能不能佔有詳細的資料,切不切合學生自身實際,符不符合學生思維能力。作為學生一般不宜選擇一個規模大、涉及因素多。週期性長的複雜課題,而適宜選擇開口小、週期短、便於佔有材料的小課題。比如選《語文教材編寫改革及其發展研究》為研究性學習課題,就超出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

2.引導學生設計方案課題一旦確定下來,就要設計具體的研究方案,確保研究性學習有序、有效地推進。一份好的設計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A。課題的提出。包括課題提出的原因,課題內涵的界定,研究預期的目的。B。開展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C.開展課題研究的活動安排,具體到每一節課具體做什麼。D。研究成果的結題形式。設計方案重點要考慮的是選擇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總是服務於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師要告訴學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學事實,且對象又是活動形態,就應該選擇觀察、調查、實驗等類方法;如果研究對象是文獻形態的,就應該選擇文獻法和內容分析法;如果説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學理論,就應該選擇歸納演繹等理論研究方法。從我們語文研究課題看,絕大多數是文獻研究對象,文獻研究法和內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3.導在學生研究疑難處在學生活動難以深入進行時,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活動開導,這種開導主要是思維方法上的,而主要不是內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導疑、導難、導法。

三、學習空間:從封閉到開放

以班級授課製為主要形式的學科課程,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具有明顯的封閉性。語文研究性學習呈開放學習態勢。由於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學生定會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這種開放性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習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非組織的社會化語文活動將成為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如環境語文、街頭標語、廣告、影視傳播以及人際間語言交流等。學生可以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可以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閲資料,可以到網上去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研究自己喜歡探討的問題。總之,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將會有重大的變化。

四、學習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研究性學習形式多種多樣且具有深度。

1.查閲資料語文研究性學習,收集、整理、研究與課題相關的文獻,意在通過對文獻的查閲鑑別。整理、分析,從而找出研究的問題,明確:我到底要研究什麼——術語的內涵、外延;我要解決什麼問題——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我從哪裏開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鑑;通過研究文獻對課題的內涵、外延、研究起點作出準確判斷,就能判斷課題的實用價值,選擇較恰當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煙海的各類文獻資料中找到對特定研究課題有價值的文獻,首先必須明確界定自己研究課題的範圍和性質,確定搜尋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國內外主要期刊的分佈及各類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獻資料索引和目錄分類的方法,掌握檢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語文課文《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就重點介紹了這一方面的知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迅速準確地找尋自己所需的文獻。二般説來,學生起步階段,還不知道怎樣來搜索資料,查閲文獻,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查閲資料,有時要給學生開出比較詳細的查閲書目,以便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找到開展研究的感覺,如我們常聽到播音員報道我國又與哪國建交,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個問題,“邦交”為何不説“國交”呢?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就只能是研究文獻,查閲資料,找出例證,説明觀點。

2.合作學習現代社會的創新成果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疑難問題的解決常常需要多個個體的協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學習形式,其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為學生共同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提供舞台,研究學習中,既可以是兩個互助組,也可以是四個合作組,各研究小組之間,可以進行互查、互評、互幫、互學等活動,調動學生合作解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寫小論文小論文是總結課題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基本方式。寫小論文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訓練,也是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目的,所以指導學生寫好小論文,是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首先要告訴學生“學術論文”的一般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UDGoo1.81,GB7713一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中規定: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在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中學生進行專題研究並描述其成果的有一定學術性和理論性的文章,自然不能嚴格按上述標準對待,但我們必須講明基本要求,讓學生有“專業意識”和“學術意識”。語文研究性學習方法還很多,如社會調查、專題採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