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對中醫兒科學教學的3點建議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24K

《中醫兒科學》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完善,提出三點建議:①講授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主導一主體相結合;③課堂教學為主,見習、實習、實訓相結合。

對中醫兒科學教學的3點建議論文

如何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增強對《中醫兒科學》的興趣,學好《中醫兒科學》這門課程,是兒科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下面結合教學經歷就《中醫兒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探討,以便《中醫兒科學》教師參考。

1、講授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中醫兒科學》是中醫臨牀課,其課程內容絕大多數是內科病,不像外科學、骨科學等有大量的可用於教學的解剖圖片、手術圖片等,主要是對疾病的概念、發病特點、病因病機、診斷與鑑別、治療與調護等內容的闡述。因此,多數內容主要以講授的形式進行傳授。但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產生試聽疲勞,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應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利於提高教學效果。但並不是一味的為增加教學手段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否則會適得其反。比如教學內容枯燥的總論部分如果採用多媒體教學法,幻燈片上整片都是文字,教師講授速度加快,學生短期接受信息容量增大,但記憶效果卻會大打折扣,教學效果較差。對於各種出疹性疾病的臨牀表現、各型泄瀉的大便性狀、喉炎的典型咳嗽、佝僂病、黃疸、水腫的臨牀表現等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給予生動的展示,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對於每一個病種,可以結合典型臨牀案例進行講授,對於體格發育的生理常數可以與臨牀見習結合進行,這樣的教學方法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避免了教和學的疲勞,有利於學生更好的學好這門課程。

2、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主導一主體相結合

“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教師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教學進程,這種模式有利於教學的組織和調控,教師起主導作用,是課堂的主宰,教學任務完成比較順利,但是它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為認知主體,學生自己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認知活動,他們不是無條件地被動地接受和儲存教師所傳遞的信息,而是要主動積極地學習,這樣更能夠深刻理解所學知識,把學習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自主探索,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但會產生教學難點難以掌握,重點知識易被忽略,所學知識不全面等弊端。

《中醫兒科學》是後期臨牀課,學生已經有了中醫基礎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而且有些內容與中醫內科學有重複,比如感冒、咳嗽、哮喘、嘔吐、腹痛、泄瀉、癲癇、汗證、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等,這部分內容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中的難點部分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否則學生會事倍功半,耽誤很多寶貴時間而難以掌握核心內容。還有些兒科特有的理論知識需要教師來傳道解惑,比如純陽學説、稚陰稚陽理論、變蒸學説等。這部分內容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儘快掌握新的理論知識。“主導一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也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唯一的認知主體,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同時,要靠教師把握學習的方向。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過程。

3、課堂教學為主見習、實習、實訓相結合

《中醫兒科學》的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學生需要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掌握和應用所學的知識。《中醫兒科學》的課堂教學為70—90學時,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掌握理論知識。臨牀實習1個月左右,主要任務是熟悉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調護措施。現在的實習由於時間短,學生往往是剛熟悉環境實習就結束了,不能很好的把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因此,我們在中醫兒科學中增加了見習和實訓,以增加實踐機會。為了提高實踐學習的質量,避免學生走馬觀花,使實踐教學變成一種形式,需要加強對臨牀見習、實習、實訓的管理和考核。首先要進行實訓室訓練,包括講解見習、實習注意事項、規章制度、兒科常用醫療文書的書寫和進行兒科實習科目練習等。其次要加強見習、實習的組織落實,要求學生自己動手,人人蔘與。如見習讓學生參與兒童保健科的小兒體檢,既使學生掌握了兒童體檢的方法,也對枯燥乏味的兒童身髙、體重、頭圍、胸圍等的計算公式及生理常數加深了記憶。實習在病房和門診,讓學生直接面對患兒,自己採集病史和進行體格檢查,每人書寫一份規範完整的兒科住院中醫病歷,帶教老師批閲後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練習使他們在語言交流溝通能力、體格檢查操作能力、分析判斷思維能力、辨證立法、處方用藥、書寫技能等諸方面均得到提高,並找到自己的差距,便於在今後有目的、有重點地加強鍛鍊學習。如此日復一日,逐漸掌握處理問題的技巧和方法,為日後獨立應診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