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財政局農業股工作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9.06K

今年以來,農業股工作在局黨組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通過股室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務。現簡要總結如下:

財政局農業股工作總結範文

一、認真測算,做好預算安排和執行

年初預算安排上,圍繞縣委、縣政府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年度目標任務,按照局黨組的指導思想在認真調查研究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努力爭取項目和資金,儘可能多地安排生產性支出,合理安排非生產性支出,使支農預算安排更具科學合理。對今年預算嚴格把關,進行逐個核對,提高預算數字的精準度,杜絕瞞報,虛報現象,做到實是求事。

二、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

今年以來,按照省、市要求,積極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站在“農民利益無小事、民生工程無小事”的高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動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注重實效,狠抓落實。

農險辦狠抓此項民生工作的着力點,印發了《XX縣今年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考評辦法》,進行月考評,季調度,發現問題要求及時整改,各鄉鎮和國元公司不進行有效整改的,上報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進行通報批評,要求限期整改到位。目前,已對全縣23個鄉鎮進行督查46次,通報批評工作不力鄉鎮3個。

(二)、加強基層服務體系建設。

要求國元公司提高業務素質,提高服務民生質量,對利辛全縣23個鄉鎮的村、鎮兩級451名基層協保員進行業務培訓,為農業保險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月份至五月份是我縣各單位民生工程資料“回頭看”活動,按照要求,成立自查自糾資料“回頭看”領導小組,要求嚴格按照要求,認真對待每個案卷,嚴禁走形式、走過場。

(三)、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知曉率。

全縣23個鄉鎮逢古會時,農險辦採取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羣眾發放宣傳單10萬份;懸掛過街橫幅80餘幅;到200多户農民家中走訪宣傳政策;通過民生工程文藝演出大篷車送戲到田間地頭,組織演出隊表演説唱、戲曲、大鼓、嗩吶、梆子等羣眾喜聞樂見的節目30餘場次;縣電視台共計播放新聞16條;農業專題電視節目《淝河農苑》作了3期政策性農業保險專題宣傳節目;印製了420盤“政策性農業保險宣傳光碟”,送到各鄉鎮三農服務站,督促村級協保員通過廣播“村村通”工程,每星期進行2—3次的播放,大範圍、廣覆蓋宣傳農業保險專題知識,讓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深入農家。

(四)、切實做好午季作物的“防災減產”工作,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滿意度。

進入7月份以來,我縣天氣持續高温乾旱,大豆、玉米受災嚴重。縣農險辦要求國元公司積極配合鄉鎮農技推廣站邀請了農業專家下到田間地頭實地察看大豆、玉米的受災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彙報旱情。縣政府結合省財政下撥抗旱資金60萬元,安排縣本級財政抗旱資金120萬元,共180萬元撥付各鄉鎮,農業專家現場指導農民進行抗旱作業。此項工作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好評,讓更多的農民朋友瞭解、認識到“防災減產”及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重要性。

(五)、切實做好小麥理賠和大豆、玉米承保、理賠和養殖業保險、特色保險工作

XX縣農險辦認真貫徹執行市農險辦《關於做好午季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規範理賠業務操作,提高服務工作質量,切實落實“嚴、實、快”三字訣。

(1)小麥理賠工作。

國元公司接到小麥受災報案後及時向縣農險辦彙報,併成立了5個以農業專家為核心的“聯合查勘小組”奔赴到受災鄉鎮進行實地勘查,做到科學查勘、查勘到村,定損到户。5月27日查勘工作全面結束,共查勘23個鄉鎮,292個行政村,受災定損面積126466.38畝,理賠金額9030213.14元。

(2)秋季作物承保、理賠方面:

農險辦要求堅持農業保險承保到户原則。對於生產較為分散的農户,藉助村或鄉(鎮)等各級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引導農户按照自願的原則集體投保 ,不得強制投保。對於大規模集約化生產的種植大户,核對相關承包經營協議或租賃經營協議。集體投保業務的投保信息應在相關村委會、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場所進行一週以上的公示。截至8月14日全面結束全縣午季作物承保工作,共承保了334個行政村,19個大户,共計15300155.28畝,(玉米:1073060.27畝、大豆:445576.4畝、水稻:11518.62畝)保費收入:農户自繳保費4173767元,(中央40%、省30%、縣10%)三級財政補貼16695081.52元,共計保費20868851.9元。

由於今年連續高温天氣的影響,旱情特別嚴重,,造成農户玉米有株無棒、有棒無籽、有籽稀疏等現象。XX縣農險辦要求國元公司接到受災報案後及時進行查勘,成立了7個以農業專家為核心的“聯合查勘小組”於9月12日至9月22日奔赴到受災鄉鎮進行實地勘查,做到科學查勘、查勘到村,定損到户。既要嚴格執行政策,又要結合實際不失靈活,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讓廣大羣眾滿意。充分體現“儘可能減輕農民保費負擔”、“儘可能減少農民因災損失”要求。實地核災、嚴格執行查勘定損操作流程,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切實做到不惜賠、不託賠、不亂賠。做到查勘到村、定損到户,確保理賠款真正的發放到受災農户手中。全縣查勘346個村19個大户,共查勘定損164064畝,理賠金額13686047元。

(3)養殖業方面:

能繁母豬保險,報案1016頭,理賠943頭,拒賠74頭,共理賠金額943000元。

(4)特色保險方面:

共查勘育肥豬561頭,理賠金額224198.25元。蔬菜賠款131057.8元。

今後我們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繼續加強領導督促力度,把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常抓不懈,規範運作。二是探索新機制和新方法,更好的為“三農”服務,為農民服務。三是紮實的做好今年“特色農業保險”工作。四是做好小麥承保工作。五是繼續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業保險政策宣傳深入到千家萬户、田間地頭,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被羣眾廣泛接受。

儘管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我縣農村地區廣、農村人口多、農業生產規模小而散決定了農業保險業務的複雜性和基層保險服務的困難性。因此,如何讓農民更好地理解保險機制和保險條款、提高知曉率和滿意度,如何完善農業基層服務體系,要進一步進行思考和加強。

二是國元公司還有很多業務操作要求與農險辦的要求不一致,如國元公司片面追求承保率,不到比率,不給出單,影響了政策的執行。

針對以上問題,農險辦將進一步加強宣傳,搞好制度創新,採取更多的方式方法讓農民更好地理解保險機制和保險條款、提高知曉率和滿意度,如要求協保員走村串户向羣眾反覆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通過民生工程熱線和信息平台向廣大羣眾發佈相關政策信息,大範圍、廣覆蓋,真正做到農業保險這項惠農政策了家喻户曉,眾人皆知;

同時,對國元公司嚴格要求,一定要按照省農險辦的文件要求,堅持自主自願原則嚴禁下指標分任務強制投保;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協保員業務素質,更好的為農民服務,更好的為民生服務。

三、新型農民(陽光工程)培訓監管

(一)、基本情況。

1、任務完成情況。

今年我縣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任務7220人(調整前7625人),其中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420人(調整前825人),農業專業技術培訓6700人,創業培訓100人。截止7月底,我縣已超序時進度全面完成全年培訓任務,共在全縣23個鄉鎮共舉辦了92期培訓班,其中在鄉鎮會議室舉辦23期,進村在村室舉辦69期(其中在省定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舉辦23期),另外又組織2期學員到市委黨校參加市直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共培訓新型農民7790人,完成全年培訓任務的107.89%。其中陽光工程培訓879人,分別為水產養殖技術員364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515人;農業專業技術培訓6811人,分別為種糧大户3140人,經濟作物種植大户719人,農機大户2046人,畜牧養殖大户906人;農民創業培訓100人。

2、機構認定情況。

今年,縣新型農民培訓領導小組通過招標,擇優認定我縣新型農民培訓機構7家,其中陽光工程培訓機構2家,分別是農經站和水產站,農業專業技術培訓機構5家,分別是農技推廣中心、農廣校、農機校、畜牧局、農機推廣站,其中畜牧局和農機推廣站是今年新增的培訓機構。所有培訓機構皆是具有獨立單位法人資質,具備辦學條件,資質合法、齊全,完全具備培訓資格。

3、檔案資料情況。今年度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培訓皆有專門的項目檔案櫃,分類建立了檔案盒,資料齊全、規範,各參訓學員培訓台賬、身份證複印件及有關圖片完整保存,培訓結束後經省、市、縣農委、縣民生辦多次檢查和對參訓學員電話回訪,效果良好,滿意度達95%以上。

4、項目驗收情況。今年10月中上旬,我縣新型農民培訓領導小組組織財政局、監察局、農委相關人員成立聯合驗收小組,深入培訓機構,按照《XX縣今年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考核驗收辦法》,採取聽取彙報、實地調查、查看資料及電話抽查等不同形式,對我縣今年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項目分單位、分期次進行考核驗收。驗收嚴格認真,程序規範,公平公正,考核驗收全部合格。

5、資金使用情況。今年我縣新型農民培訓項目已落實培訓補助資金共332.52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8.2萬元(陽光工程職業技能培訓資金25.2萬元,農業專項技術培訓資金3萬元),省級資金207.4萬元,縣級配套資金79.75萬元,縣級財政調配缺口資金17.175萬元。今年4月上中旬,縣財政在上級補助資金未下達的情況下,預撥了各培訓單位30%的補助資金,7月份根據中期督查結果和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再次預撥了50%的'補助資金,合計預撥資金237.42萬元。餘下培訓補助資金11月18日前已全部撥付到位。各新型農民培訓機構皆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的管理辦法,建立專户、專賬,建立真實規範的資金使用明細賬,規範、合法使用資金,並委託安徽大正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項目審計,確保項目資金的安全、規範、合理、高效使用。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視,認真謀劃,做好培訓前充分準備。

為將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落到實處,縣農委高度重視,及時成立、調整、充實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增強辦公室人員力量。各培訓機構、各鄉鎮更加重視,皆成立了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領導組織機構,建立了一套專門的班子,明確了分管負責人,配備了專人作為聯絡員。經過集體認真謀劃,細化量化培訓任務,確定場所、對象,大力宣傳政策,做好培訓前的充分準備工作。

2、精心組織,規範管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一是廣泛宣傳。我縣充分利用各種會議、科技下鄉、科技趕集、網絡、電視、報紙、牆報等多種形式,通過聲音、圖片、文字展示培訓工作和宣傳新型農民培訓政策,確保每位學員收到“致參加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農民朋友一封信”,同時大力宣傳新型農民培訓在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先進典型、積極成效。形成全縣上下支持、配合、參與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圍和工作環境。二是落實責任。我縣及時與各鄉鎮、各培訓機構簽訂培訓任務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和義務,確定了專業、培訓規模等,確保培訓任務落到實處。各鄉鎮、各培訓機構層層分解責任,並逐級簽訂責任狀,做到工作有人幹,責任有人擔。做到啟動迅速、進度加快、保證質量、務求實效,同時在細節上下功夫,在計劃、教材、師資、培訓過程、報表、台帳、影像資料、制度落實等環節和內容上不斷完善,落實到人。三是創新機制。精心組織,規範管理,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機制,努力提高了培訓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宣傳形式、招生學員、培訓課程、培訓方式、台帳建立、管理機制等各個方面創新和探索,確保學員滿意,又能考核出成績。通過新型農民培訓工程的實施,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民帶來實在的效益。四是狠抓重點。注重實效,狠抓重點。狠抓質量不放鬆,保證學員數量真實、學習時間充足、培訓內容通俗易懂;狠抓進度不放鬆,集中精力按序時進度完成培訓任務,堅持培訓進度和培訓質量的統一;狠抓資料管理不放鬆,結業一期,整理一期,完善一期,總結一期,通過檔案資料充分反映培訓的成果;狠抓資金使用不放鬆,建立培訓資金專賬,健全支出明細,按資金使用範圍合理支出,按資金規定用途及時報賬;狠抓跟蹤回訪不放鬆,通過全面的回訪跟蹤服務,確保培訓學員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鞏固培訓效果。通過多措並舉,強化培訓質量、加大資金監管,規範培訓工作,真正讓農民受益滿意。

3、密切協作,嚴格督查,保障財政資金惠及民生。

我縣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的實施一直得到縣民生辦、財政局、監察局與各鄉鎮密切配合與協作。各鄉鎮根據項目要求搞好服務,提供培訓場地,選擇培訓對象,認真組織參訓,協助班級管理,確保對象確定準、培訓時間夠、培訓效果好。縣財政局足額安排了項目配套資金和項目管理經費,保障資金的及時撥付,做好資金的管理,做到專款專用。縣農委、財政局、監察局成立的全程監管小組,對各培訓機構的培訓情況進行過程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確保培訓真實有效,為財政資金把關,保障財政資金真正補貼在農民身上。

(三)、主要成效

一是提高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農民在培訓中得到實惠,主動求教、主動諮詢人次越來越多,要求參加培訓的人數越來越多,熱情高漲。二是培養了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他們擴大了生產規模,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三是完善了農民科技培訓體系。在培訓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支穩定的農民科技教育隊伍,科技人員直接進村入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提高了農民的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實用技能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了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建立了一套農民科技培訓體系。四是推動了我縣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糧食生產連創新高,規模養殖穩步提升,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化水平快速提升,農業經營體制創新步伐加快。

(四)、下步計劃

一是增強責任意識。充分認識到實施民生工程重要性,增強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真抓實幹,務求實效。二是提高培訓實力。努力完善培訓機構的培訓設施、設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培訓的綜合實力。從教學條件落實、師資落實和教材落實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三是強化項目監管。強化培訓全程監管,加強項目資金監管,把管理工作做實做細,保質量,保進度,求實效,爭一流。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網絡等大眾媒體,加強對新型農民培訓的宣傳,發現和樹立先進典型,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宣傳新型農民培訓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蹟,激勵和鼓舞更多的農民參與新型農民培訓,全方面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五)、存在問題

經過近幾年不斷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摸索出一些好的做法,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參訓學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較差。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現象嚴重,農村剩餘勞動力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學員接受能力差異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培訓質量。

2、農民參訓願望不夠強烈。有些農民科技意識弱,對提高自身科技素質水平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多數農民只重視應用性強的實用技術學習和指導,對理論學習興趣不高,甚至不感興趣。

3、參訓農民聯繫電話號碼更換頻繁,培訓後跟蹤服務不能完全到位。隨着手機的普及,家庭固定電話越來越少,而農民更換手機號碼的隨意性很強,更換手機號碼頻繁,造成在培訓結束後的抽查、隨訪等工作中出現電話停機無法聯繫等現象。

4、培訓能力有待加強。近幾年培訓設備添置較少,培訓師資缺乏統一培訓,設備老化、知識老化客觀存在,培訓能力與培訓需求不相適應。

5、新型農民培訓作為民生工程,社會關注度高,期望值大,再加上浮躁的社會心理,一些不清楚不明白農民培訓艱鉅性、複雜性的人,甚至個別領導認為農民培訓效果差;還有一些別要用心的人抓住瑕疵放大效應,只看問題卻對成績視而不見,給我們的工作造成很大被動。同時新型農民培訓作為民生工程,市每月考核評比排名,為了趕進度爭先進,違背與農時、農季緊密結合的要求,重排名輕實效,導致事倍功半。

6、項目設計科學性有待加強。培訓項目實施方案下達較晚,項目分類及專業設置多,並且年年變化。國家有陽光工程,省有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和創業培訓,市還有隻承擔配套的民生工程任務,並且國家和省安排不同步且有交叉。資金管理辦法有些條款不切實際,如:招標確定機構,正常招標程序複雜,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再如資金足額用於培訓,機構不得結餘,還不準添置直接服務與培訓的電腦、音像等設備,還沒有項目監管經費,逼着機構造假,給培訓監督管理帶來不少麻煩,也為今後資金審計埋下隱患,有可能造成個別培訓機構違反財經紀律,甚至滋生腐敗等。

(六)、幾點建議

1、爭取把新型農民培訓退出民生工程。農民培訓是農業部門的一項常規性、基礎性、持續性工作,效應是逐步體現的,列為民生工程也不可能立竿見影,退出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農業部門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培訓實效上。如一時不能退出,可以僅僅把農業專業技術培訓作為民生工程,陽光工程因本省不能完全做主,不應列為民生工程。

2、減少培訓類型,穩定培訓規模,保持培訓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有陽光工程和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就夠了。農業專業技術培訓應該恢復普及性培訓和重點提升培訓兩個類別。培訓總體規模不應明顯減少,普及性培訓作為常規培訓不能少,但也應突出培訓重點,重點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培訓。培訓類型、培訓政策一旦確定不要輕易改動,要持續堅持一以貫之,培訓總體規模不能減少但應區別對待。

3、修改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農業主管部門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擇優確定培訓機構;明確培訓資金支出範圍,允許更新添置培訓設備、允許培訓機構有一定比例結餘,但須用在改善培訓條件提升培訓能力上、安排適當比例作為監督管理經費。

4、加強培訓能力建設。切實加強條件建設、師資建設和陣地建設。爭取財政支持農民培訓條件建設,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設立農民培訓師資培訓項目,對縣新型農民培訓講師團進行定期專門培訓,更新知識、提升教學效果;對新型農民培訓實訓基地也要有投入、有支持;同時也要加強農廣校、農機校等培訓陣地建設。農廣校和農機校應該像普通教育一樣,列入縣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認真加以解決,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以滿足對農民培訓的需求。

5、注重方式方法創新。培訓方式為理論與實際結合,重在實踐操作,採用廣泛普及培訓與重點現場指導結合。建立進村入户長效機制,推廣培訓教師進村、培訓媒體資源進村、實用人才培養進村的方式和方法。深化農村教學改革,鼓勵農民邊學習、邊實踐、邊致富,建立需求反饋機制,建立適應市場需要、符合教育規律的辦學和管理模式。

四、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

(1)今年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上報省財政廳、省農委,在申報過程中積極配合農委、農機局經過多次修改實施方案,項目順利通過。

(2)今年現代農業項目主要實施地點是馬店孜鎮3.2核心示範區實施的品種小麥。中央財政資金1000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200萬元,項目實施內容是:(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央財政投入資金830萬元,整合財政資金172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生產路、田間路建設,建設泥結石路20.29公里,生產路13.53公里;疏浚大中小溝136條,共64公里;新打機井95眼;新建小橋涵259座;購置泵管1.2萬米;建設水泵房1個。;

(二)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總投入44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70萬元,縣財政投資200萬元;整合土地深鬆項目資金75萬元。主要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進行實施。主要建設內容:建設農業物聯網平台,建成種植苗情“四情”實時視頻監控系統、設備自動控制系統、種植技術展示系統(農業生產可全程監控、追溯,及時為高標準農田進行小麥施肥、化控、噴藥等農業技術實施提供科學依據,覆蓋項目區,實現農業技術應用、市場信息發佈一體化);農業新技術引進、推廣,包括購買測土配方肥料、化控藥劑、病蟲草害防治藥劑;依託專業合作組織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病蟲害統一防治,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小麥的優質率;建設600畝農業新品種示範基地;土壤深鬆作業3萬畝;購置植保機械,用於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田間機械作業;技術推廣培訓;聘請專家,對項目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人員結合農時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指導;印發技術資料、製作標示牌。

(3)根據項目計劃,財政投資1200萬元,完成投資1015.5萬元,佔計劃的84.63%;整合資金1795萬元(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資金760萬元、田間工程建設資金960萬元、土地深鬆資金75萬元),完成投資1615.5萬元。

五、農村基礎設施重點建設加強,水利配套工程不斷完善。

今年,財政支持我縣水利建設總投入共計53393.52萬元。我縣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及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都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按照中央、省、市下達的任務指標進行落實、實施,取得優異成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水廠15處,管網延伸14處,解決了31.5萬人和的飲水不安全問題。開挖疏浚跨鄉鎮溝河3條,農田綜合治理面積56.3萬畝,打井582眼,配套橋涵510座,滴灌14800畝,噴灌15400畝。新建大溝節制閘11座。開工大溝疏浚9條,完成河道疏浚長度98.73公里,堤防加固17公里,累計完成土方193.2萬方,新建橋樑26座,涵閘4座,維修加固涵閘4座。建成後的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發揮了巨大的減災效益,為糧食連年增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農田水利建設獲全省第十八屆農田水利建設江淮杯評比二等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今年獲全市評比表彰第一名。

六、積極開展支農資金整合工作

大力開展以縣為主的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整合支農資金,集中財力支持農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環節。按照“遵循規劃,整合資金,集中投入,整體推進”的原則,搭建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產業化、農村公益事業三大整合平台,集中財力辦大事,集中資金髮展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一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今年縣財政安排農業獎補資金共1400萬元,其中,縣級預算安排800萬元、從土地出讓金安排養殖小區獎補300萬元和中草藥基地獎補300萬元。財政整合資金主要用於支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和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農民技術培訓。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門從信貸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於支持畜牧業規模化養殖場建設。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採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參與發展。獎補政策的出台,調動了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的積極性,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辦場49個,共投入資金250133萬元。縣級支農資金整合工作的開展,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促進了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的發展,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了王人、永興、馬店孜、劉家集、望疃、鞏店等6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1個、國家級核心育種場1家、國家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3家、省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1家、市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30家、綠色食品兩家4個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品牌23個,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30億元。由於整合支農資金整合成效顯著,在今年省級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評比中獲得a類縣。按照“渠道不變、管理有序、各盡其職、各記其功”的原則,繼續推動跨部門整合支農資金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跨部門整合資金項目實行項目標準文本、專家評審制、公式制,督促有關部門管和用好整合資金。積極探索建立更多的支農資金整合平台,推進農口部門調整、優化部門預算支出結構,合理歸併有關支出項目,充分發揮支農資金的整體效力,進一步增強對支農總結整合的引導、示範作用。

七、存在的問題

支農資金雖然量不大,但小項目多,特別是實行縣級財政報帳制以來,審核起來工作量非常大。由於我們人手較少,且對發票的種類使用有侷限性,特別是對工程類項目的審核不深不透,深感責任、工作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