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優秀

欄目: 醉翁亭記 / 發佈於: / 人氣:2.88W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醉翁亭記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優秀

【導入新課】

找學生試背課文1-2節。

【新課探究】

一、分析閲讀第三段:

1.學生齊誦3節,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2.問題探究

(1)整體分析,提問檢查理解情況:

①酒宴上陳列的東西?寫宴飲場面:從外到內

描寫“宴酣之樂”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

③描寫太守形象的句子?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

(2)第三段寫什麼:可分為哪幾層?段首的“至於”有什麼作用?

描寫太守與滁人遊山宴飲之樂。可分為四小層。分別是“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襯,寫“醉”也是寫“樂”。

用“至於”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平列。

(3)為什麼在寫“太守宴”前要先寫“滁人遊”?

為了給“太守宴”創設一個歡樂的氛圍,並藴含着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4)這段的結構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用三個並列的層次來突出最後一個層次。在大小環境和眾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5) 文中怎樣寫出了滁州百姓之樂?人們的歡樂體現在哪裏?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太守見到這些,有着怎樣的神態?

文中描繪: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自己描述:滁人遊,前呼後應,扶老攜幼,自由自在,熱鬧非凡;太守宴,溪深魚肥,泉香酒冽,美味佳餚,應有盡有;眾賓歡,投壺下棋,觥籌交錯,説説笑笑,無拘無束。

作為太守,見此其樂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6)滁人歡樂情狀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從寫滁州百姓之樂中間,可以體會出什麼內涵?有沒有太守之樂在裏邊?

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滁人遊”寫得有聲有色——有歌聲和呼應聲,有負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興高采烈出遊,是因為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為此而樂,也為能與民同樂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二、分析第四段

1.學生齊誦4節,結合進行正音、釋詞。

2.整體分析,提問檢查理解情況:

本段寫了寫酒宴散,眾人歸的情景。

①描寫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②理解本段襯托手法的運用:

禽鳥之樂——遊人之樂——太守之樂

③寫醉與樂統一,點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樂”

3.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太守: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眾賓客:從太守遊而樂

4.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太守之樂其樂”是點睛之筆。作者在這裏含蓄地抒發了自己複雜的感情,既包含娛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績——政通人和後的欣慰。

“太守之樂其樂”是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5. 背誦此段。

小結: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怕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並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俗人情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三、問題探究:

1.依據自己預習時讀書的感受,大家談談太守為什麼而醉。

學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概括:為景而醉,為人而醉,為情而醉。

2.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太守的醉呢?學生討論。

師總結:太守是太高興了。為何高興呢,因為能與老百姓一起同樂。這是以醉寫出他的快樂呀。(以醉 寫樂) 找出帶樂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寫樂, 但這樂真的是無憂無慮的樂嗎?

明確:也不是的。是樂中含悲呀,為何?因為他當時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內心世界很複雜,只好借酒澆愁呀。所以,他樂中也含悲呀。

【導入新課】

文言總結(作業)

【新課探究】

一、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翼然,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

醉翁之意。意,情趣。

得之心,領會在心裏。

雜然而前陳者:雜然,交錯的樣子。

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裏指醉醺醺的樣子。

已而夕陽在山 已而:不久,後來。

二、詞類活用:

⑴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取名,為……命名”。)

⑵翼然(翼:名詞作狀語,象鳥的翅膀一樣)

(3)太守之樂其樂(前一個: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以……為快樂)

三、一詞多義

而(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凡作為連接詞語和有調整音節作用時,則可以輕讀)

表並列 泉香而酒冽(輕讀)

表承接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 遊人去而禽鳥樂(輕讀)

表修飾 雜然而前陳者(輕讀)

錶轉折 而不知人之樂 而樂亦無窮也(重讀)

表陳述(用於描述景物) 環滁皆山也。琅琊也

表肯定(用於介紹人名) 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謂也

表感歎 (用於直抒胸臆) 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臨: 臨於泉上者(居高而下)臨溪而漁(靠近,在……旁邊)

樂:樂亦無窮也。(名詞。樂趣)遊人去而禽鳥樂(動詞,快樂、興奮)太守之樂其樂(前一個:意動詞,以……為快樂;後一個:名詞,快樂)

謂:太守自謂也(稱)太守謂誰(是,為)

四、句式

1.判斷句:

環滁皆山也(“也”判斷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表判斷)

2.倒裝句

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以得倒裝)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翼然臨於泉上者,定語後置)

3省略句

得之(於)心而寓之(於)酒也

五、 成語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地方。

峯迴路轉:形容山峯、道路迂迴曲折,也指事情經過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比喻 事情真相大白。

觥籌交錯: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

六、名句積累

1.歐陽修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也。

2.全文主旨句子:醉能同其樂

3.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微露主旨)

4.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在干涉別國內政。

5.山間朝暮之景:朝:日出而林霏開。暮:雲歸而巖穴暝

6.山間四時之景:春:野芳發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陰。秋:風霜高潔。冬:水落而石出。

7.全文正面描寫醉翁亭的只有六個字,即:翼然臨於泉上

8.太守自謂醉翁的原因是: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小結】

一、藝術特點:

1.結構嚴謹巧妙。 以“樂”貫穿全篇,並層層推進,前後照應。 用不同的虛詞過渡,層次分明。

2.寫景、敍事、抒情相結合。

3.語言精練優美,流暢傳情。

二、主題

本文通過對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遊人之樂的敍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懷的複雜感情。以“樂”為主線,用“醉”與“樂”的統一,寫出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