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道德作文

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

欄目: 道德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65K

道德綁架作為社會發展中的畸形,不僅不利於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不利於公民道德建設及道德標準的構建。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相關資料,歡迎閲讀!

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一】

從海邊回來的公交車上,心,還像霧氣的天空。坐在座椅上,望着車窗外緩緩後移的風景,才發現霧氣而清冷的城市,今天是這般江南的夢幻。

也許是自己沉浸於車窗外,我不關心車上上下下的人。不知什麼時候,身邊多了兩個人,聽聲音是兩位中年婦人。她們的振振有詞打亂了我的思緒。其中一位有些陰陽怪氣的説道:現在的年輕人,嬌貴的可多了,見了年紀大的也不讓座,裝看不見我一聽,火就大了,本來我就一天水米沒打牙,又吹了海風,頭暈暈的,我説:抱歉,我整容了,實際我七十歲了。

那一刻,我很想説我討厭被道德綁架。

尊老愛幼是美德,給老人孩子,給抱小孩的人讓座並無厚非。但那些都是自覺自願的,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時刻身體棒棒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大俠一樣仗義相助,況且,讓座是自願的美德,不是道德綁架,不應該如是説。如此刻薄言語之人,即便上了年紀也不是什麼善類。那些老者不仁慈,難道天底下老人都要一概而論,而奉為神明嗎?到哪裏都有優越感嗎?尊老,來源於:中華傳統美德;尊老,來自於:您,值得我們尊重!

最後我想説:社會道德綁架了我們,卻不能改變我客觀的是非觀念,我是我,不是別人怎麼説。

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二】

子貢贖人而不取其金,在多數人眼中看來這是聖人之舉,是行善的標杆。可孔子卻不加讚賞反而批評他的所作所為。誠然,子貢的行善本意十分純粹,但他的一個自以為更加高尚的舉動卻無形中提升了道德的準則,縱然人人都渴望向子貢學習,但是世人對於行善之後是否該領取獎金的態度已然悄悄發生了轉變。

一筆贖金對於子貢這樣的大户人家來説或許並不算什麼,然而對於辛苦躬耕一輩子的農户人家來説將是不菲的鉅款。未聽聞子貢之事時,他們遇見魯人會毫不猶豫的贖回,而後坦然接受應得的嘉獎。如若魯國君主將子貢事蹟大肆宣揚,人盡皆知之後,我們不妨假設,普通農户再次遇到魯人時定會有所猶豫,他們會想到,從國家拿回先墊付下的贖金可能都會遭到世人的非議,甚至糾結之下他們選擇了漠視需要幫助的人。子貢一舉,已為當時之人造成了無形的道德綁架。

如今,世界的經濟巨頭頗多,他們在為個人謀取利益的背後仍然保有一顆行善濟世之心,實在值得我們的稱讚。比爾蓋茨宣佈過世之後捐出全部敵國的財富,巴菲特拍賣個人午餐所獲金額如數捐出,索羅斯、戈登摩爾也都捐獻了過半的資產。然而巨頭行善的背後卻無形中帶來了道德綁架,在大多數普通人眼中捐款似乎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尤其是對於那些富可敵國的商業大亨來説。天津爆炸案之後,千萬網友竟在馬雲微博評論中紛紛留言逼捐。“你這麼有錢,為什麼不捐一個億?”“你不捐款,我們就抵制淘寶!”......這樣的言論一番番地攻擊着馬雲,萬千網友躲在電腦屏幕之後握緊了腰包,暗喜自己的“高尚”。

行善本為一件好事,然而在太多人潛意識之中卻還只是一個標榜自己的工具。他們在有意無意之中,炫耀着自己的高尚之舉,他們將向善的道德起點一步步哄抬着,漸漸“取不取”“捐不捐”並不再可以由一個個體所能決定了,平凡的百姓開始選擇漠視,佔據較高社會地位的人們被推上了道德的邢台。無形的道德綁架就此形成,道德觀發生了質的偏差,行善不再來自於我們一顆崇高的濟世之心,開始成為了社會人物維護個人形象的無奈之舉、被迫之舉。

這樣的綁架實在可怕,麻痺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挾持着社會人物的選擇權利,這樣的行善早已成為壓在心中的負擔。如若當打破無形的道德綁架,每一位行善之人實屬關鍵,他們應當有一顆純粹之心,應當低調而行之,更應當時刻注意而非肆意抬高着行善的門檻。

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三】

哈佛圖書館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卻是一名學生違規帶出的。在規矩和道德之間,哈佛毅然選擇了規矩,開除了那個學生。

或許有人認為霍里厄克校長的做法未免太過刻板,太過不近人情。古人説:“不以一眚掩大德”,這個學生能歸還圖書,是應該表揚的。但我想説:“不以一德掩大眚”。人應該在規則的框架裏,再談美德,莫用道德綁架規則!

不可否認的是,道德是社會的底線,是我們判斷是非的一個準則,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評判,讓道德佔領人性的制高點,而讓法律、規則屈尊其後,必然會導致良知的泛濫,一切公正、公平亦將不復存在。對於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壞事的人,只有法律、規則能予以最公正的審判!

規則是高懸於我們頭頂上空的達摩克利斯劍,它以最為公平而肅穆的目光審視我們的一言一行,裁斷我們的一舉一動。當我們難以剋制心中的慾望,試圖觸碰並打開潘多拉魔盒時,鋒利的劍刃便虎視眈眈,令我們膽怯卻步,遠離墮落。

《簡愛》中有言:“人們死後,每個人的靈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單是上帝,規則面前亦是如此。無論是窮兇極惡還是盜亦有道,規則會以最嚴苛的目光透視違規者的內心深處,冷漠,公正,不帶有分毫私心。規則是公正與和平最為冷酷而稱職的守望者。

“汶川大地震”時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奮不顧身拯救了七名同學,一時間成為人人讚譽的對象,全國的道德楷模。而六年時間過去了,當時的英雄已墮落成一個詐騙犯,讓他一生的光環消失殆盡,做了錯事也迎來了法律的審判。不能否認,雷楚年的義舉帶給了我們很多感動,可是再多的感動也不能抹去他欺詐的事實。法律的正義不會被他曾經的壯舉而矇蔽,法律會對他做出最公正的判決。

林肯曾經説過:“法律是顯露的道德。”法律、規則依據道德修訂,是道德的體現。觸犯法律、規則,是對道德的褻瀆。那些妄圖以道德之名行觸犯規則之實的行為本身就是對道德的違背!理性之光不能被黑暗所遮蔽,我們也不能讓規則的天平在道德的影響下搖擺。每個人都要遵守規則,這是做人的根本!

人民大學校長陳玉露在畢業典禮上勸導學生:“人大學子應身懷為民立命之道,抓緊規則這一準繩,守護信仰,守護規則。”莫讓道德綁架規則,我們應該守護好規則這一社會準繩,以我們的行動,給社會帶來一種正義的風氣,讓人人手中都持有一把規則的量尺,規劃自己行為的邊界,規劃自己心靈不可逾越的範圍!

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四】

孔子的學生子路救了落水的小孩,其父送牛答謝,他欣然接受。本是皆大歡喜,卻遭到了他人的冷嘲熱諷;子貢在魯國贖回了老鄉,拒絕了相應的獎勵,但他卻得到了世人的'讚揚。

反觀這個過程,子路與子貢毫無疑問都是大善人,然而子路接受了答謝,便落下話柄。其實接受獎勵是子路自己個人的權利,作為旁觀者,又怎麼能用道德去綁架他人自身的權利呢?

然而在當今社會,此類道德綁架也屢見不鮮。

每天下午五點,南京鹽倉橋附近都會有一對老夫婦搬着板凳在停車車位坐下,為其兒女“人肉佔車位”。乍一看,夫妻倆人為兒女辛勤付出,實屬温情有加。然而如此一做,讓別人無法停車,給附近的車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這就大有“我倆一把老骨頭了,冒着寒風為兒女佔個車位有錯嗎,你們年輕人不知道讓讓老人啊”如此種種道德綁架之嫌了。誠然,夫妻倆對兒女的愛那是無可厚非,然而這種愛是否太自私?是否用道德綁架了他人的利益呢?

這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近日,武漢一年輕人因不讓座被老人暴打;瀋陽一女孩為老人讓座時因嘟囔一句“憑什麼是我讓座”而遭到其家屬暴打;杭州一小夥因沒給抱着孩子的年輕夫婦讓座,被扇五個耳光……讓座是美德,尊老也是美德,但如果倚老賣老,打着道德的旗號以圖自己一時舒適,就未免太過自私了。對此我只想説,讓座本是美德,切勿用道德綁架美德,不發自內心意願,又怎麼稱得上美德呢?

生活中時常遇到乞丐。每當看到身體健全卻還出門乞討的人,便同情其悽慘的命運。記憶中的上一次遇到乞丐是在長沙,偌大的長沙城,卻遇到過數波乞丐。忍不了同情心作祟,便給了一塊錢。然而轉身卻聽到嘀咕:“真小氣,只給一塊錢。”實在忍不了如此道德綁架,我徑直走回拿回我的錢,只説:“對不起,這是我父母的血汗錢,我實在是該珍惜的。”説罷便揚長而去,立即全身舒爽,心中惡氣一掃而空。如此想來,這類人真正值得同情的不是其不幸的遭遇,大概是他們那種自我可憐自我放棄,想着利用道德綁架混飯吃的人生態度吧。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都不喜歡被道德綁架,在生活中遇到諸如此文的道德綁架多拒絕,切莫讓道德綁架蔚然成風,還道德一個更體面的形象!

寫有關道德綁架作文【五】

八旬老人乘動車時因沒買到坐票,懇請座位主人讓座,座位主人因拒絕讓座遭到老人女兒諷刺。這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背後意義卻引人深思。

在我看來,讓座與否是女大學生的權利,如此道德綁架不值得提倡。

誠然,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關愛他人、友善待人也是我們一直弘揚的價值觀。社會倡導友善,是因為大家崇尚和諧、反對冷漠,人們不想看到類似佛山“小悦悦”事件再次發生,不希望老人倒在地上無人扶起,也不願看到類似貨車側翻貨物引人哄搶的新聞報道。

但是,以上種種,似乎又與拒絕讓座的女大學生不太一樣。前者,是拒絕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後者則出於對生命的漠視或是對他人利益的侵害。車票,買來了自然就是自己的,轉讓與否,分享與否,都是自己應有的權利。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座位的人,不見得就一定品德高尚,而拒絕讓座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所謂道德滑坡或是品德低劣。若以“讓座與否”來劃分座位主人是否“近人情”、“素質高”,實在是一種粗魯的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之舉,往往被看作一種對尊老愛幼之類美德的提倡,而其實質上危害不小。幾年前曾有過“男子為救母親偷幾百只雞”,以及“丈夫為救妻子造假醫療保險”等事件,這些同樣是一種道德綁架。我們所倡導的“道德”,應是自願犧牲自身利益,至少也是不損害他人應得權利,而“道德綁架”卻是強迫他人犧牲自我權利,甚至是真真實實地侵害了他人的利益。這樣的“道德”忽視了法律,是對法律威信力的挑戰,不利於法治社會的建設。

當然,我們拒絕道德綁架,並不等於我們拒絕温情與友善的傳播,更不等於我們容許冷漠的蔓延。在任何情況下,不計回報的讓座、幫助永遠是值得倡導並學習的。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家老人在出門時能得到應有的關愛與照顧。但無論怎樣的關愛,皆應出於自願,就算老人們沒得到這樣的待遇,也不應對他人冷嘲熱諷,冷眼相看。

在提倡弘揚社會正能量的當下,我們希望温情與善良可以滌盪每個人的內心,對社會中的“冷漠”説不;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拒絕道德綁架,讓選擇的權利回到每個公民手中!

Tags:道德 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