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道德綁架議論文800字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綁架議論文800字,一起來看一下吧。

道德綁架議論文800字

道德綁架議論文800字篇一

中華民族亙有華夏民族、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源遠流長。在千百年前,《世説新語箋疏》中就早有記載:“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於是在中國幾千年來的發展過程中,謙讓的意識也漸入人心,仿若每一個人必須遵守的規範,但是如今,謙讓似乎成為了我們的一種負擔。

在兒時的記憶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景:“媽媽,表弟翻我的玩具,弄壞了小汽車,我搶回來它還打我!”面對弟弟的胡鬧,滿地的狼藉,心中難免充斥着委屈。我們渴望着公平的對待,期待着有個人能站出來説出我們作為長者的心聲。而等來的卻是家長口中“你比他大…他弄壞就弄壞…你應該讓着他”這樣類似的言語,於是,“謙讓”便衍生成為我們肩上不得不擔負起的使命。其實,在我們在嚴格死守道德底線的同時,已然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起跑線上,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卻遭到了那些以道德為名的約束或阻擋,最後被顛倒了黑白。於是我們大膽發問,何錯之有?真相便是我們都盲目於“道德”的旗號,而被進行了行為上的“綁架”!

像是去年的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在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組織天津重建之時,馬雲的微博卻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蓋。不少網友指責馬雲“你不捐款,我也不淘寶了”“首富就應該捐1個億”……好在逼捐的網友聲勢浩大,反對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數,“你有錢就得多捐”,在邏輯上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慈善的首要原則就是自願,哪怕他是中國的首富,他也有權力決定捐與不捐、捐多少,無人可以強迫,更沒必要揮舞道德的“兇器”,去脅迫其他人要怎麼樣去做。就像韓愈在《原毀》中言:“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也。”道德是一種修養,不是一種義務,我們應該去呼籲人們去做,而不是由此化為了利器,去責備他們為什麼不做;我們做好事,也不應該勉強別人也照着我們的樣子去做。道德最適合來約束自己,而不適合拿來壓制別人。

人們推崇道德大抵也是因為它的無害,能夠逐漸增進社會的安寧和諧,平息糾紛與風波。可如果道德成為人人手中強制他人的利器,就必然會成為每個人氈上的針、背上的刺,設法拔去。

毋庸諱言,在五千年地域文化的光輝下,道德已然深入人心。現實中我們最愛拿道德説事,道德是砝碼,道德是武器,揮舞道德的“利器”,習慣於道德綁架,這種做法顯然不合適,反而會煽起羣眾的躁動,輿論下的風波;反而違背了遵守道德的初衷。莫不如理性的面對,去還原事情的本真,也是時候將道德放回它原本的位置,在運用中以事論事,這樣在許多問題上也會少些偏頗。

道德綁架議論文800字篇二

楊成燕的妹妹張懿小時候被父母送給別人,知道真相後不願接受生父生母。張懿在現場一直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不料,節目主持人周立波當場指責女孩心胸狹隘,説她應學會原諒,否則永遠不會幸福,還説出了“在你兒子眼裏你是個尖酸狹隘的女人”的言論。

張懿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有兩個原因,一是怕養父母傷心;二是與親生父母並無感情,她信奉“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認還是不認,張懿已成人,她有權利作出判斷。而周立波一再詰問,甚至逼迫,出言不遜,哪怕初衷良好,也有道德綁架之嫌。

從法律上説,如果當初張懿的親生父母遺棄了她,已涉嫌違法;如果將其送養給別人,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她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換言之,張懿可以不認親生父母,也不必贍養親生父母。本來一件很純粹的事,卻因周立波的“好心”而變得複雜。

據楊成燕稱,其妹妹張懿屬於超生,要上交罰款。無奈家裏條件太差,楊成燕的父母實在拿不出罰款,只能將僅有1個多月大的女兒送走。更接近真相的細節應該是,楊成燕的父母重男輕女,因為在生了張懿之後,又生了一女一子,即包括張懿在內,楊家共有四個孩子,直到生了兒子才罷休。在筆者老家,有太多類似的情況,一些家庭連生了幾個女兒,直到生了兒子才滿足,孩子多養不起就把女兒送人。

不認親生父母,總有原因。作為旁觀者,我們自然不能勉強,更不能道德綁架。他們與養父母建立良好感情,不願讓養父母難受,已盡孝道。他們認親有時也容易受到阻力,比如被養父母勸阻,張懿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養父母的做法,同樣值得理解。

毋庸諱言,現實生活中我們最愛拿道德説事。道德是砝碼,道德是武器,揮舞道德大棒,習慣於道德綁架,這種做法明顯不合適,可能遮蔽真相,傷害法律,掩藏了社會問題。少一些泛道德化,迴歸到法律命題,並深思道德泛化背後的社會問題,也許強過動輒上綱上線,拿道德説事。

道德綁架議論文篇三

最近有兩則新聞比較吸引我的眼球,一則是周立波在節目裏,讓一個女孩子跟親生父母相認;一則自然就是天津災區,需要多位有錢人來捐款救災!

兩則新聞看上去都情理之中,孩子與親生父母相認那是認祖歸宗,捐款救災那是人之常情,但這兩則新聞都被批上了中國數千年來,最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道德綁架!

當然這兩則新聞大家肯定都很清楚,或許也知道了裏面的一些內幕,但確實也需要拿出來説一下!

女孩子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請上台,並被周立波一次一次用語言攻擊,甚至動用道德,親情,看似合情合理,但為何女孩子卻並不想與親生父母相認,這自然也就造成了不一樣的分歧!

有人認為那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那是血溶於水的親情,但又有人認為,父母有生她之恩,卻沒有養育之恩,甚至有爆料是將該女孩賣出!

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女孩最終不肯與父母相認,必然有她的難言之隱,而根據播出的節目來看,女孩現在養父母的家庭條件似乎遠遠要優於女孩的生父母,這也是一個原因!

其他信息大家都能在網上看到,但為何道德綁架卻流傳了出來,而且還是在如此公開的節目!

沒錯,親生父母確實最大,但作為一個主持人有沒有想過女孩子的感受呢?而周立波卻只是一次次的用道德,用親情來逼迫女孩與父母相認!

甚至還有很多網友説女孩沒有人性,如果是自己,哪怕不願意也會叫一聲!

接着就是天津災難,當我們還沒有從災難中緩過神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被英雄和逼捐的新聞炸翻了天!

報道英雄事蹟自然沒錯,但在前幾日還沒有捐款新聞的時候,絕大多數網友要的是真相,現在捐款出來了,當看到那些明星沒有捐款的時候,眾多網友便開始逼捐,作為名人你不捐那你下輩子都這樣的言論,在網絡上並不少見!

我們不得不看清一下自己的位置,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用自己的道德去抹殺別人做的事,就好像我們整天喊着如果打美國我們捐多少,如果打日本我們第一個上前線,但看到小偷就縮了嘴,在網絡上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罵人從來不怕閃到舌頭,但真正做起事來,哪裏都找不到我們的名字!

作為名人,做為公眾人物作為表率捐款那是情有可原,但是就像幫忙一樣,幫你情分,不幫你是本分,難不成不捐就變成了道德低下了?

甚至無數的網友評論,如果我是誰我肯定捐的比他多,你看看人家捐了多少,你再看看你捐了多少,一問到自己的時候,我沒有啊,我怎麼捐,如果我有的話我肯定捐啊!

多麼高大道德觀念,如果我有我肯定捐,這就好比,如果是我是習主席,我一定讓中國統治世界一樣,關鍵我不是,既然我不是,那我就要恨鐵不成鋼的讓你是,要是你也不是,那我就得罵你,我就得逼你,因為你有那個能耐,必須做到!

這就是我們中國現在的道德觀念,不捐,不幫,不助就得罵你,誰讓你是公眾人物呢?

我們經常在網絡上職責別人做的不好,罵他人,如果自己在肯定會怎麼樣,做的肯定比他好,然後一個勁的説自己是好人,自己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只是因為自己不在現場,只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如果自己是他的話肯定做的比他更好!

從周立波這樣一個公眾人物用道德綁架女孩與父母相認,再到眾多網友用道德綁架逼迫名人捐款,甚至很多網友認為這是合理的,既然合理為什麼你不做,其實在我看來,只要自己不做,一切都是合理的,反正不是自己的事,自己的錢!

道德綁架議論文800字篇四

綁匪綁架人質,十分可恨;但這種綁架是以謀財為目的的。我們可以憤怒,可以吶喊,可以動用警力,可以全民動員,讓綁匪受到法律的嚴懲。但遇到道德綁架的事兒,麻煩就大了。你不能不支持,還不能表示憤怒,就像黑夜走路捱了悶棍,還不知道兇手是誰一樣。你只能苦笑,咬牙,在被窩裏捏捏拳頭。

最流行的道德綁架,恐怕是公益二字了。按理説,做公益就像給慈善機構捐款一樣,個人去銀行走一趟就可以了,沒必要吆五喝六,搞得地動山搖,擾得四鄰不安。似乎你捐款,別人也必須要捐,否則,就是人格低下,只有自己品格高尚。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公益只是個幌子,名也想要,利也想要。這算是直線的公益。那種曲線的公益,就是不得利,直奔名去了。名氣大了,利也就滾滾而來了。而純粹的公益,則被擠對得空間越來越小。

我經常遇到些尷尬事,常被朋友邀去參加吃喝,但這種飯局不少是鴻門宴,起初並不知道,等知道的時候,五臟六腑都感覺翻江倒海了。比如説,某位書商朋友,吃了飯,就拿出一份編好的書的文章清單讓我看。我看了,連連點頭,不錯啊,賈平凹,陳忠實,鐵凝,莫言,曹文軒,金波,張之路……都是名家的文章,質量很高。我説:“你這個版權問題怎麼搞?”他説:“我這是宣傳他們。”我説:“不用你宣傳吧,這些人名氣夠大了。”他説:“我這是給孩子們做書,公益,他們怎麼能因版權斤斤計較呢?”

我頓時語塞。朋友是做教輔的,做得很大。我很生氣,便告訴他:“你做公益,最好自己去做,別拉上別人。人家想做,也不會用你這種方式做。”

我們彼此冷冷看了對方几眼,從此不再往來。

還有些機構,邀請我去做公益講座。我很反感,反感的不是公益本身,而是這些機構為聚集人氣,擴大知名度,以公益之名來綁架我,在公益背後都有赤裸裸的名利收穫。一個開繪本館的朋友對我説:“安老師,你來給我們講課吧。我要把全國的繪本館做成一個聯盟。”我説:“你做這個做什麼?”他説:“我把家長們都攏在一起,繪本館攏在一起,好編書啊,這樣全國繪本館都推!”我開玩笑説:“好主意,不過我建議,最好和教育部合作,把繪本做成課本一樣,那樣全國小學生人手一冊,你做得就更大了。”朋友聽出了我的諷刺之意,從此也不再往來。

生活中,道德綁架無處不在,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公益”陷阱。很多所謂做公益的機構或個人,擺出的都是名利的棋局,而你不過是其中一枚棋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