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關於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46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第24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和拓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認識圖形的經驗與方法。例題1首先提供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找三角形,並説説生活中看到過的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讓學生動手做出一個三角形,從而體會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並抽象出圖形,進而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題2則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發現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教材還安排來“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圖、觀察、操作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自主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並能利用關係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有趣的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其產生對生活的理性思維的數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一個知識點更多的是關注它是什麼,而忽視它為什麼是這樣。因此在教學中添加了從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徵後,回過來讓學生給三角形取名,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名稱存在的理由。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圖形王國裏有許多圖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的圖形(板書:認識)

2、你想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瞭解這個新圖形的哪些方面呢?

【設計意圖:認識圖形正如認識人一樣,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稱、形狀、特徵。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學生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課前活動通過把“人”“物”進行關聯,有助於學生明白需要認識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1、同學們,趙老師要來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誰的記性最好,準備好了嗎?

2、多媒體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鋭角三角形、圓。(2秒後隱去)提問:剛才出現的圖形中哪種圖形最多?再看一遍。

3、繼續看下去,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2秒後隱去)

提問:和第一次比少了什麼圖形?再看一遍

4、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補充板書: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通過這樣一個“比眼力”和“比記性”的遊戲活動,既讓學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與“少”的比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題1的圖片)你能在這張圖片中找到三角形嗎?

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三角形嗎?(指名説)在教室裏你能找到三角形嗎?

6、談話: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三角形,一起來看看。

【設計意圖:從在遊戲中找平面圖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實際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邊生活中的三角形,強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視覺印象。】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小組活動)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2)交流: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①用小棒擺的。(你用了幾根小棒圍成的?)(板書:3根小棒)

②在釘子板上圍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幾段?)(板書:3段)

③沿三角尺的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3)同學們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請看黑板,這個圖形認識嗎?請説出角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嗎?(指名到黑板上畫)

(4)你會把角變成一個三角形嗎?由角的各部分名稱,你能説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5)通過剛才的做一做和現在的變一變,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徵?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個圖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認為還可以給它取個什麼名字?(板書:三邊形)

不過啊,我們生活中還是習慣叫它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三角形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彙報怎樣做三角形中能夠關注到三角形的構造。通過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角變成三角形的環節,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僅可以來自生活的抽象,還可以來自知識的演變。更重要的是,從角過渡到三角形,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另外,讓學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稱的由來,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2、鞏固與過渡

(1)同學們會做三角形了,下面我們要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拿學生作業交流:你是怎麼畫的?(畫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它的三個頂點。)

(2)這三個點能畫在同一條直線上嗎?看來啊,只要三個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兩相連就能夠畫出三角形,那麼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1)談話: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長度分別為10釐米、6釐米、5釐米、4釐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選三根圍一圍,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數據記錄在作業紙的表格中。

(2)交流:誰來説説你選了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3)同學們每次都是選三根小棒,為什麼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呢,這裏面又有怎樣的奧祕呢?我們先來觀察這個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細觀察,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説説你有什麼發現?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髮現:6+5>10、6+10>5、5+10>6。

(板書: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

(5)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條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關係?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根小棒為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説明兩條邊的長度和要大於第三邊,但現在有兩條邊的長度和等小於第三邊,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請同學們思考:在判斷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時,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兩邊之和都算出來和第三邊作比較?

【設計意圖: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探索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既理解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學生也能對這部分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老師這裏還有幾組線段要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下面我們要採取搶答的形式,老師説開始,你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看看哪位同學的反應最快。好嗎?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設計意圖:此題採用搶答形式,強化了學生自覺運用三角形圍成的快捷判斷方法的意識。其中,變化了數據後的單位名稱,用意是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

2、放學後老師還要去趟少年宮,請看(出示地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是怎麼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解釋嗎?

3、拓展

(1)有一個活動角,已知這條邊是2cm,這條邊是5cm,請問第三條邊可以是幾釐米(填整數)?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是5cm,另外兩條邊可以是幾釐米?

(3)如果三條邊的和是5cm,三條邊分別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第(1)小題的設計與新授過程中“由角演變成三角形”這一教學環節相呼應,又使他們進一步體會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剛才同學們都想了解新圖形的名字、樣子、特徵,現在都瞭解了嗎?誰願意把你瞭解的知識介紹給同學聽一聽。

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簡析:

《三角形的認識》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六年制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對三角形有了直觀地認識,已經能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它的特徵,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自學書本、觀看視頻講解,逐步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並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3、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實驗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應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固定,形狀大小就確定的穩定性的本質。

4、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定性。

教學難點:

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預設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三角形,你認識了嗎?(認識了)

相信大家已經進行了自學,認真看過學習視頻了,那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做些什麼呢?

二、彙報自主學習導學單

1、畫三角形、揭示概念。

(1)請小老師上台畫三角形。

(2)什麼叫三角形呢?師板書: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對“圍成”二字的理解呢?強調出: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4)還知道三角形有()個頂點、()條邊、()個角?師板書:3個頂點、3條邊、3個角。

2、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的方便,現在可以給這個三角形取個名字了吧!

引導説出:三角形ABC,師標出字母ABC

説一説角A角B角C,各條線段的名稱。

3、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1)彙報導學單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認識”學習視頻回顧。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組頂點與對邊。揭示板書:3條高。

(4)同桌交流導學單上畫高的過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穩定性及應用。

(1)交流導學單上第5小題。師板書:穩定性。

(2)拿出學具,拼擺三角形及四邊形。

(3)同桌互相交換,拉一拉,談發現;前後排的同學轉過來比一比,談發現。

(4)説一説生活中哪裏有應用到三角形的穩定性呢?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快速找出對應的頂點和對邊。

2、請畫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邊上的高。

三角形的認識——姜微微。

(1)實物投影校對。

(2)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互為高和底。

(3)利用第3個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實踐操作

四、課堂總結:[課件演示]畫一個三角形及一條底邊上的高,旋轉三角形。

師:孩子們,讓我們靜靜地看大屏幕,靜靜地回憶。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