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祭十二郎文》公開課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祭十二郎文》公開課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祭十二郎文》公開課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濃郁文化氣質的豐富資源。《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文。明代茅坤評《祭十二郎文》為“祭文中千年絕調”。

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與對待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本課的設計着眼於鑑賞陶冶,旨在引導探索研究。

其次,教學過程中應堅持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的原則,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教學內容】

《祭十二郎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第五單元“自主賞析文”中的第三篇。單元教學目標是:一是認識古代散文在形與神的關係上“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的特點;二是運用提要鈎玄和因聲求氣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脈和情感,體會古代散文中的邏輯性與抒情性。本單元四篇自主賞析文分別是:《六國論》《伶官傳序》屬於議論文,《祭十二郎文》是抒情文,《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是記敍文。

在這篇祭文中,作者韓愈通過記述一些家常瑣事,表達了對英年早逝的愛侄韓老成(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懷念之情。文章篇幅較長,作者把抒情與敍事結合在一起,聯繫家庭、身世和生活瑣事,反覆抒寫他對亡侄的無限哀痛之情。同時,也飽含着自己悽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訴説的口吻寫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數,乃至疑後嗣之成立,極寫內心的辛酸悲痛。寫初聞噩耗時將信將疑,不願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顯得哀婉動人。文章語意反覆而一氣貫注,最能體現在特定情境下散文的優長,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精讀此文對實現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具有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閲讀此文,可以陶冶情操,教育學生更加珍惜生活中身邊的親情與友情。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的重點應為深入領會其中的真摯情感。教學過程中,瞭解課文融抒情於敍事的特點,把握文章邊泣邊訴的語言形式,體會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是一些文言基礎知識點,以及對韓愈愧疚之情等的理解。本文篇幅較長,敍事較為紛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轉折,是學習的難點。要抓住貫注全文的一個“情”字,疏理文章層次、脈絡,以簡馭繁。還應加強預習,反覆誦讀,斟酌文字,加深理解。

【學情與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高二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文言文自學能力,完全可以利用工具書或通過討論理解稍有難度的文言文;同時,他們十七八年的人生體驗也為深入領會本文的情感提供了可能。

這篇祭文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融痛悼之情於家庭瑣事的敍寫中,且文章篇幅較長,敍事較為紛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轉折,是學習的難點。況且學生積累的文言知識有限,以及對韓愈愧疚之情等較難理解。在當前學生對文言文並不感興趣的情況下,要在兩個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顯得十分困難,所以處理教材要做取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朗讀與背誦課文,從整體上感知本文的內容要點,培養文言語感。

2、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邪、也、乎、矣、其、然”等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3、領會本文在敍事中抒情、融情於事的寫作特點,培養古代散文的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這是一篇祭文,誦讀時要注意有濃厚的情感,做到口發其聲,心念其事,聲情並茂。

2、文言詞句的理解要結合語意,做到字句落實,不可眼高手低,憑想當然辦事。

3、充分發揮註釋的作用,結合註釋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本文抒發的對亡侄的無限哀痛之情和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體會作者歷經患難後顯示的深厚情感。

【設計思路與步驟】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依照《教學大綱》,加強誦讀,故設計使用“四步誦讀法”,即音讀——意讀——情讀——美讀。每一步,都首先指導學生自學(自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再適當點撥,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同時,這四步各有側重點,又相互聯繫,循序漸進,完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在課下藉助網絡等多媒體查閲有關韓愈的生平及作品,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及文體特點。有感情地、字正腔圓地朗讀課文,並藉助註釋,疏通課文,瞭解大意。

導入新課

1、截取《二泉映月》的曲調帶學生進入一種淒涼哀婉的意境。

2、蘇軾曾説: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必不友。初中我們學習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師表》,高中我們學習了以孝情動人的《陳情表》。今天我們來學習表現兄弟友情、骨肉親情的至情文章《祭十二郎文》。

推進新課

檢查預習,下面知識由學生用多媒體展示。(具體內容略)

一、作家及作品知識

二、寫作背景知識

三、祭文文體特徵

整體感知

1、配樂聽讀全文。讀後大屏幕顯示易錯讀的字音。

2、帶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文字,然後用一兩句話談談自己的感受。

誦讀時,注意體會文中抒發的感情。本文采取韻散結合,以散為主的形式表達,運用與親人對面交談以敍家常、吐心曲的方法,誦讀時加以體會。

合作探究

在誦讀中積累,進行知識歸納:

1、重點實詞

銜哀致誠輟汝而就汝不果不克蒙其澤弔慰何尤

2、詞類活用

成家以致汝業其家長吾女及汝女

3重要虛詞其乎矣

4通假字時羞之奠零丁早世斂先人之兆

5特殊句式

作業佈置

1、課後練習一、二。

2、熟讀第五、十一段。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在充分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

導入新課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催人淚下的ㄊ闈檣⑽模“祭文中千年絕調”(明代茅坤語),《古文觀止》評論説:“情之至者,自然流為至文。讀此等文,須想其一面哭,一面寫,字字是血,字字是淚。未嘗有意為文,而文無不工。”蘇軾説:“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學習課文時要注意體會作者在本文飽含作者對十二郎的滿腔深摯感情。

合作探究

一、誦讀、感悟

引導學生飽含感情地分段朗讀。在讀的過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3段)

叔侄情深

第二部分:(4—9段)

十二郎意外之死

第三部分:(10—12段)

弔慰之情

二、誦讀、賞析

1、賞析情思:

提問:本文自始至終哪一句話最能體現作者的感情?並作簡要分析。

點撥:“言有窮而情不可終”,表明是因情而寫,所寫皆情。

A、流露出一種遺憾酸楚之情

B、透露出一種深沉的痛惜、自責之情

C、流露出一種悲涼悽楚之情

2、深析“情”中”“悲”情

提問:本文主要表達對十二郎之死所產生的悲痛之情,這種痛主要表現於哪些方面?

點撥:一是強調骨肉親情關係。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實出意外。三是表達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無常之感,並以此深化親情。

3、抒情手法學生感知並總結)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寓情於事,通過生活瑣事表達自己的感情。

(3)語言上藉助虛詞的使用來表達情感。

提問:體會語氣詞連詞的表達效果(參照課後練習點撥:三個“邪”字、五個“也”字,表示不願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個“乎”字,表示雖不願相信而事實俱在的矛盾心情。五個“矣”字,表示不得不信這一噩耗的無奈之情。此段藉助虛詞表達了初聞噩耗時將信將疑,不願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過程,尤其顯得哀婉動人。2)

課堂小結

作者把抒情與敍事結合在一起,聯繫家庭、身世和生活瑣事,反覆抒寫他對亡侄的無限哀痛之情。同時,也飽含着自己悽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因而在藝術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祭文中千年絕調”(明代茅坤語)。

拓展延伸

1、提問:比較本文與一般祭文有什麼不同?體會本文自由體寫法與邊訴邊泣的表達形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