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加法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加法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加法教學設計

加法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運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

②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③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和團結合作意識。

二、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和“小數連加、連減和混合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密切聯繫生活。以同學們春遊購物為主線。在計算每組商品的價線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

2、改變學習方式。從問題出發,提出猜想,通過自主舉例、驗證,合作交流,探索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法的運算,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及應用意識等多元目標。

三、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四、教學過程:

㈠創設情境,初建表象

出示“春遊購物”情況表,讓學生仔細觀察,哪幾組商品的價線剛好合併成整元數?並根據這些信息,説説怎樣判斷兩個小數能否合併成一個整數?

㈡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回憶定律

説一説整數加法有哪些運算定律?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①問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也適用嗎?

②先獨立舉例驗證,然後小組合格交流。

③小組彙報交流結果

結論: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

3、解決問題,掌握方法

出示小明所買商品及其價格。

①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選擇有代表性的算法)

②比較算法,哪一種算法更簡便?

③小結: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加法計算簡便。

4、嘗試練習,理解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教師巡視、關注學生對簡便方法掌握情況。

5、看書質疑

㈢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㈣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加法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

學生完成練習八的第7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本上。

學生完成後,指名交流得數,

同桌互批, 全對的打一顆星。

(二)自主練習,鞏固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 練習八第8題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集體校對,分別訂正。

説説計算時的注意點。

提醒: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把小數點對齊後加減。

(三)分層練習

練習單

1.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練習

説説如何思考的過程。

如何求王曉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數量關係式怎樣?

2.練習八第10題。

(1)讀取題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書中的三個問題。

提醒:正確找到他的最高體温和最低體温,開始時的體温和一天結束時的體温。

3.練習八第11題。

(1)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點撥:媽媽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

提醒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隨意增加條件,符合用加減法計算的意思。

4.練習八第12題。

學生獨立練習

全班交流,説説如何思考的。

點撥:要求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頃,要知道上午耕地數和下午耕地數,根據書本上的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數。

5.創編題

① 修一條公路,已經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點撥:先求出剩下的米數,再求出公路的全長。

②一桶油連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後,連桶還重6千克,原來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點撥: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後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後求出桶的重量.關注學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宮(練習八中思考題)

(1)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小組交流想法。

(2)請學生自己解答,再次説説想法。

教師提示:引導學生先寫出5.1一( )=2.76,利用已有經驗算出減數,然後再用5.1加上算出的這個數。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38頁的第1、3、5題。

《補充習題》第39頁6、7.

提高題:

小馬虎在計算3.42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於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5。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五)家庭作業

《課課練》44頁。

加法教學設計3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內容目標中的相關要求

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教材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就已經學習過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在本冊教科書的第四、六單元中,也已經學習過了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掌握了約分、通分和把假分數與整數進行互化的方法。本單元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探索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能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作準備。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理解了整數、小數加減法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在第四單元中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同時,三年級藉助直觀圖初步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這些都是本單元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也將為六年級上冊的分數乘、除法計算和分數、小數、百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作好鋪墊。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三年級上冊已學過一些簡單的(分母不超過10),但當時採用直觀的方法進行學習,沒有引導總結一般的計算方法。本冊第四單元,系統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建立起了“分數單位”的概念。本小節系統學習分數加減法的含義,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總結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利用類推,讓學生自主把握計算的關鍵——通分,填出通分後的兩個分數,並算出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結果。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知道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並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簡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學習方式:同桌交流、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評價任務

任務1:通過觀察能説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任務2:通過練習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一、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師: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五單元分數的加減法進行整理和複習,現在給大家一段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大家相互補充,比一比誰整理的全面、系統。(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二、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師:下面我們請幾位同學來展示整理的結果。

學生大概會出現不同樣式的網絡結構圖。

如:樹狀整理圖,表格整理圖,大括號整理圖,編號整理圖等。

內容包括: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1)同分母分數加法的含義及計算方法

(2)同分母分數減法的含義及計算方法

(3)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1)異分母分數加法(2)異分母分數減法

(3)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a、不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b、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3、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

(學生交流時,採用邊展示邊補充的合作方式。下邊的同學可以隨時向台上的同學提問,質疑。構建知識結構,進一步理解認識。)

師:同學們歸納整理的能力越來越強,大部分同學整理得都非常的全面,有條理,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展現,既突出了知識體系,又有自己的個性。

三、強化重點,拓展深化

師: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分數加減法的計算,他們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請小組的同學,一起回顧一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回顧)

指名交流: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轉化為同分母分數進行計算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跟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同樣適用。

(總結完畢,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對於回答特別好的小組或學生,要加以表揚。)

四、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一)自主檢測。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組測試題,看看大家能否熟練掌握本單元所學習的知識。

1、解方程

x+2/5=9/10x-(1/4+1/5)=7/10

2、用簡便方法計算

3/8+1/5+5/82/5+3/5—5/7

5/12—1/6—5/6+7/122—2/7—5/7

4/7+(17/24—4/7)12/13—(12/13—2/3)+1/3

3、一段紅布,做紅領巾用去了3/10米,做小紅旗用去了3/20米,還剩下7/20米,這段紅布原來長多少米?

(二)評價完善

學生做完後,全班訂正,教師根據學生做的情況進行評價,表揚有進步的學生,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五、課堂總結

1、談收穫: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自我評價: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為什麼?

板書設計:

分數加法和減法的整理與複習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轉化為同分母分數進行計算。

加減法混合運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跟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同樣適用。

加法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萬以內的口算進位加法,會正確地進行口算。

2、創設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願望,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澄溪小學大隊部昨天派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到黃沙調查關於《殯葬改革》問題,四年級去了19人,五年級去了26人,大隊輔導員從公交公司包來了一輛48座的大客車,你覺得這些小朋友能坐下嗎?你有沒有什麼好方法?(電腦顯示大客車,座位數,上車各組人數)

2、只要算出19+26=?就可以了(教師板書:19+26=)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19+26=?可以怎樣計算?有幾種不同的算法?請四人小組一起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彙報各小組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生1:10+20=30 9+6=15 30+15=45

生2:19+20=39 39+6=45

生3:9+6=1510+20=30 15+30=45

生4:19+1=20 20+26=46 46-1=45

生5:26+10=36 36+9=45

生6:26+4=30 30+19=45 49-4=45..

3、你們真棒!想出了這麼多好方法,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悄悄的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説一説,為什麼認為這種方法好?

4、學生反饋

5、第二種方法是怎樣的呢?誰能説説。

生1:19+26=45想:19+20=39 39+6=45

6、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下面這幾道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7+2756+3864+28

(1)學生自己算一算

(2)學生自己説説是怎樣想的

(3)學生反饋

(4)抽做得快的學生説説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幫學生導向計算時選擇步驟少的計算較快一些。

7、小結、歸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怎樣口算。

8、針對練習

54+38 37+46 68+32 76+18

28+43 19+75 27+73 44+39

剛才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學習就學會了好方法解題,這道題會嗎?1900+2600=

(1)自己算一算,再與同桌小朋友交流算法

(2)反饋

生1:1900+2600=4500想:19+36=45然後在得數後面加兩個0就可以了。

生2:1900+2600=4500想:19個百加26個百等於45個百,也就是4500。

生3:1900+2600=4500想:只要算19+26=45後面加兩個0就好了。

(3)為什麼加兩個0就可以了呢?老師不明白能幫忙解釋一下嗎?

生:後面加兩個0也就是把這個數看成了整百數,所以是對的。

10、鞏固練習:

29+5756+3818+36

290+570 560+380 180+360

2900+57005600+38001800+3600

(1)學生先獨立計算

(2)反饋校對

(3)通過計算你知道了什麼?

生1:第一組題都有數字29、57

生2:只要算出29+27=86,整百數相加在後面加一個0,整千相加在後面加兩個0

生3:29+57=86想:9+7=16;20+50=70;16+70=86。後面兩道題只在86後面加0就行了。

生4:有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也有整百整十數加整百整十數的加法。

生5: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想: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整百整十數加整百整十數的加法想:先把前面的數相加,然後整十數在後面加一個0,整百數在後面加兩個0。

11、歸納、小結。

三、鞏固提高、知識內化

1、綜合練習

37+28 45+17 3400+3900 56+21

230+480 67+27 480+20035+75

加法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是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的基礎上編排的。這部分內容的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而且還為後面學習多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做了鋪墊。由於前面在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時,學生已經接觸了轉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課一開始時,學生就很可能想到幾百幾十看成幾十幾個十,將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轉化成兩位數加兩位數來計算。也可能會有學生就直接利用列豎式,進行筆算。但不論學生運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學生説清算理,並且要注意各種算法中相應的問題。特別要重視的是進位加與退位減,要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嘗試一下其他算法,通過對照、比較選擇更合理、更適合自己的算法。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擇優的意識和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感悟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和退位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題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1.師:課件直接呈現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問:同學們,你們認識她嗎?對,她就是我們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

2.課件呈現:世博園裏的一個紀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滿目,吉祥物海寶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1)師:你們看,同學們來到了世博園紀念品商店。這裏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寶最受遊客的歡迎。

(2)課件出示:上午賣出380個“海寶”,下午賣出550個“海寶”。

3.提出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內容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來嗎?

(1)可能會有學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

②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

(2)分析比較:

①這兩個問題分別用什麼方法計算?你會列出算式嗎?

②學生列出算式後,師:這兩道加、減法的計算與我們前面學習的加、減法有什麼不同?

4.點明課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與前幾節課延續的生活情境,為學生創設一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情境中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新知作準備。】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探究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呈現問題①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和算式“380+550=”。

師:剛才我們已經列出瞭解決這個問題的算式:對於這個算式,你會計算嗎?

(2)嘗試練習:學生獨立思考,計算380+550=;

(3)計算完成後,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算法。

(4)彙報展示

①如果學生是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的,就讓學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如:因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個十,550看成55個十,55個十加上38個十就是93個十,也就是930等。

②如果學生是用豎式計算的,請學生將自己的豎式利用多媒體展示平台進行展示,並讓其簡單地敍述自己的計算過程。特別要引導學生説出: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5)互動交流

①師:剛才同學們想到了兩種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其中第一個同學是將幾百幾十看成幾十幾個十,得用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數來解決,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後結果中別漏掉最後的0。

②那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個同學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請大家在小組中討論一下:在列豎式計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討論後全班交流,教師從中提煉出計算法則,適時板書。

③質疑:課件呈現小精靈的問題:為什麼百位上不是8呢?讓學生討論,而後師生共同概括:那是因為十位相加已經滿十了,需要向百位進1(課件閃爍進位的1),在列豎式時,我們要將十位往百位進的1寫在豎式中,千萬不能漏掉。

(6)方法小結:

①課件顯示口算方法的過程。

②學生邊小結列豎式的計算方法,教師邊板演豎式,進行完整的示範。

③師生共同小結: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要從個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在學生彙報時,教師利用課件按步驟的演示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嘗試,讓學生自覺地將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與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探究新知,再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和教師的有意設疑,促進學生進一點掌握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提醒學生注意筆算中加法中的進位問題。】

2.探究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呈現算式:550-380=

(2)獨立完成計算。

(3)小組中交流算法和計算結果。

(4)全班反饋,交流方法。學生彙報一種方法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來。

如:

①因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個十,380看成38個十,55個十減去38個十就等於17個十,也就是170;

③請一位列式計算的同學板演,並讓其説一説自己的計算方法。

④課件呈現小精靈的問題:為什麼百位上是4減3?

(5)自主梳理筆算方法(課件分步驟出示):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

③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減。(課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點上一個退位的點,並寫上一個字體小一點的4,同時在十位寫上字體小一點的15。)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嘗試、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退位減法,同時利用課件的動態演示,突出筆算減法中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組能全算對:P14的“做一做”。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並將結果直接填在書上。

(2)集體彙報,彙報時説出自己選擇的計算方法。

(3)請做全對的同學舉手,評出最佳小組。

2.筆算我最棒:P16練習三的第一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直接在書上計算。

(2)完成後,選擇一個學生的答題結果用多媒體展示。

(3)涉及進位加或退位減時,教師做出適當的強調。

(4)同桌同學互相核對結果,請做全對的同學舉手。

3.桃子熟了:P16練習三的第2題。

(1)學生在答題卡上獨立完成,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解題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豎式筆算,不要忘記單位與答語。

(2)學生完成後,同桌互相檢查核對,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結果是否正確。

4.開火車:P16練習三的第3題。

(1)課件呈現題目,分步出題。可以適當增加題目,延長火車的長度。

(2)指定某名學生直接報出答案;其他同學筆算驗證。

5.保護視力:P16練習三的第4題。

(1)課件呈現第一幅圖:讓學生説一説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導學生髮現:時間是20xx年;明明寫字的姿勢不對,眼睛近視是300度等等。

②讓學生再聯繫實際説一説,如何保護視力。

(2)課件呈現第二幅圖:

①讓學生説一説:從這幅圖上你又獲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據這兩幅圖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③引導學生提出:明明的眼鏡度數減少了多少度?

④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讓學生獨立解答,而後集體訂正。

(3)讓學生再聯繫兩幅圖,説一説自己的感想。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惜眼睛,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練習中對所學的計算方法加以鞏固,並適時對學生進行保護視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課小結,比較概括

(一)學生自主梳理: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二)比較概括:筆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和筆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方法有什麼異同?引導學生説出(同時課件出示):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相同點是: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不同點是: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筆算減法時,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梳理本課所學知識,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利用比較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的異同,引領學生通過反思與小結強調本課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板 書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筆算)

數位對齊,從個位開始

作 業

1.熟記: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相同點是: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不同點是: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筆算減法時,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減。

2.書本p16頁第3題利用列豎式計算結果

反思

加法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8、7加幾(教材第90~91頁例題、試一試及想想做做)

課時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8、7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裏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8、7加幾的算理。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8、7加幾的加法。

教學具準備

學生:學具小棒20根

教學環節

一、遊戲導人,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遊戲嗎?現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説: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説説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2)提問:8+7等於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裏説一説。

(3)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②左邊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③右邊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④兩個盒子一共20格,現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裏説一説,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説一説。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裏的數。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裏説一説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3)這兩種方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後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遊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繫的算式?"

誰來説一説。學生可能想到:

①因為9+8=17,所以8+9=17。

②因為9+9=18,所以8+9=17。

③因為8+10=18,所以8+9=17。

④因為17-9=8,所以8+9=17。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嗎?

學生口答。

三、尋找規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

引導學生髮現,只要把加上的數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是十幾。

小結:發現了這個規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2、電腦出示"7加兒"的題目。

提問:那麼7加幾有這樣的規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餘打手勢。

四、聯繫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麪包房裏有3袋麪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

四、全課小結

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加法教學設計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學習5以內的加法運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5以內加法

難點:真正理解5以內加法,會應用。活動準備:

紅花三朵;水果磁性教具若干;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複習5以內的數的的分與合

1、教師和全體幼兒進行問答遊戲,進行5以內數的分與合的練習師: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1和幾?

幼:肖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1和4、、、、、、

2、教師和個別幼兒進行問答遊戲,縮小幼兒之間的能力差距師:××小朋友,我問你,2和3合起來是幾?

××幼兒:肖老師,我告訴你,2和3合起來是5.

3、教師請幼兒兩兩合作並交換角色進行練習。

二、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一)複習3以內加法,鞏固對“+”“=”的認識

1、老師昨天獎給小明2朵大紅花,今天又獎給他1朵大紅花,小明兩天共得了幾朵大紅花呢?(教師邊説邊演示)

2、你是怎麼算出來的?我們用加法算式怎麼寫出來呢?(教師板書:2+1=3)昨天獎到的2朵大紅花用數字2來表示,今天獎到的1朵大紅花,我們用數字1來表示。問共有幾朵,我們用加法。

“+”“=”又表示什麼呢?(引導幼兒説説符號的含義,進一步複習鞏固)

二)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1、小朋友,看,這是小明的媽媽在超市裏買的水果,看看她都買了什麼?(出示不同數量的各種水果)

現在老師要出題來考考你們,請你們算出橘子和蘋果一共有幾個?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幼兒説説自己的計算方法)

用加法算式怎麼來寫呢?(教師板書,並引導幼兒讀出算式,並説説算式中各數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2、教師和幼兒編應用題

如:小明的媽媽在超市裏買了1個西瓜,買了4個臍橙,請問西瓜和臍橙一共有多少個?

編出一道就以各種方式請幼兒説出算式或寫出算式,並説説算式的含義。

三、遊戲鞏固練習

1、教師一一出示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如1+3=),請全體幼兒搶答。

2、教師出示5以內的算式卡片,請個別幼兒回答,對於有困難的幼兒,引導他利用實物等輔助進行計算。

3、把幼兒分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答得又對又快。

四、活動延伸

回家與爸爸、媽媽比一比屋子裏5以內的加法誰找的最多。(比如:3個凳子跟2個桌子可以組成5。1根黃瓜再加上4個西紅柿是5······)

加法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加深對加法的理解.

2.會利用這些關係對加法進行驗算和求未知數 .

3.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求未知數 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從一年級起,我們就學習了加法,今天我們來研究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板書課題)

1.教學例1(演示課件“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①誰能説一説圖的意思?

②根據圖意怎樣列式?

③説一説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2)教師板書:

(3)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①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②根據圖意怎樣列式?

(4)教師板書:

60-25=35(本)

引導學生與第(1)題比較:

提問:①這幅圖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要求的數在第一題裏是什麼數?已知的兩個數在第一題裏分別是什麼數?

③怎樣求第一個數?

教師板書

第一個加數=和-第二個加數

(5)出示第三幅圖:

提問:①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②怎樣列式?

(6)教師板書:

60-35=25(本)

引導學生與第(1)題比較:

提問:①這幅圖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要求的數在第一題裏是什麼數?已知的兩個數在第一題裏分別是什麼數?

③怎樣求第二個數?

教師板書:第二個加數=和-第一個加數

(7)歸納

提問:第(2)題求的是第一個加數,第(3)題求的是第二個加數,它們的關係式都用減法求出,這兩個關係式能不能合併成一個關係式呢?

教師板書: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8)根據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驗算加法算式.

驗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於其中的一個加數,説明加法的得數是錯誤的.)

正確答案:

練習:根據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驗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學例2

教師:過去我們學過填括號的題,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關係,怎樣算出括號裏的數?(根據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40-15=25,所以括號裏填25)

教師指出:括號裏的未知數可以用字母 表示,變成例2.(板書: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數 )

介紹x是拉丁字母,讀作〔eks〕,用漢字注音讀“愛克斯”,一般用來表示未知數.

提問:(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麼數?

(2)怎樣求出 是多少?

(3)根據什麼用減法計算?

教師板書:

強調:等號要對齊

檢驗:把25代入原式中的中 ,看等式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練一練:求 +48=62中的 .

3.教學例3

例3 270加上什麼數得700?

提問:(1)所求問題是什麼?

(2)要求的數用什麼字母表示?

(3)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

270+ =700

=700-270

=430

練一練:(1)18加上什麼數得60?

(2)一個數加上180得420,這個數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用減法檢驗下面加法的得數對不對.

1265+7426

=8591 3758+298=4056

2.填空.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加數

8

270

36

31

加數

57

440

90

24

62

100

820

62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 )”換成 ,然後説出 是多少.

( )+18=37 80+( )=530

4.求未知數 .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怎樣求一個加數?利用加法各部分間關係可以幹什麼?

求未知數 要注意什麼?

五、課後作業

1.(1)18加上什麼數得60?

(2)一個數加上180得420,這個數是多少?

2.求未知數x.

x+527=1002 625+x=1500

198+x=225 x+37=101

3.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12米,寬8米.它的周長和麪積各是多少?

板書設計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加、減法的基礎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從而加深對加法的理解。

本節課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利用課件演示三幅圖,由學生分別列出算式,把第2題、第3題與第1題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分別總結出關係式,再歸納出一個求加數的關係式。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歸納推導能力。

第二層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來驗算加法,使學生掌握兩種驗算加法的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第三層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求加法中的未知數。教學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識推導新知識,着重介紹了書寫格式,為以後正式學習解方程打下基礎。

加法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能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並選擇適當的算法。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年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正確估算。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情況年進行估算,並對估算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知道礦泉水瓶可以回收嗎?礦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屬於可回收物質,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級一班一個月來回收礦泉水瓶子的情況。出示主題圖。

收集礦泉水瓶子的情況

第一週 180個

第二週 340個

第三週 192個

第四周 219個

二、自主探究。

1、發現信息,提出問題。

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學情預測:

第一週和第二週一共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第四周比第三週多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第三週和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

哪一個問題是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的?現在就來解決它。

2、解決問題,培養估算能力。

第三週、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

怎樣列式?

板書:192+219=

不計算,估一估得數是多少?

小組合作討論,再交流,彙報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

②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

③192接近190,219接近200,190+200=390

教師要肯定每一種估算方法,並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掌握一般

估算方法:

在估算時,可以把書3看成接近的整十數或整百數。

提問:如果沒收集500個送一次,大約再收集多少個有可以送一次?討論交流,彙報結果。

①500-410=90

②500-400=100

③500-390=110

3、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彙報。

一個月能收集這麼多礦泉水瓶,你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討

論,適時進行環保教育。

三、應用拓展。

1、估一估,連一連。

完成練習二十第5題。

2、估算。

583+417= 719+179

631-409= 529-247=

3、解決問題。

①北京到大連,飛機票620元,火車票147元,乘火車比乘飛機大約便宜多少錢?

②一本書又37頁,看了142頁,大約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③電風扇245元,電飯鍋187元,媽媽有400元,夠嗎?

4、開放題

調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 )元,媽媽月收入( )元。

每月的家庭開支情況。節餘情況。

加法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教材P28頁例1,P30頁練習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換律,初步學會應用加法交換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②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換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教材P28頁例1,並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註)

1、根據例1情境圖中信息列出算式。

2、用你喜歡的方法嘗試計算

3、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教師板書出學生的算式及答案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5、對比上面的兩道算式,你發現了什麼?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28頁例1,並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註)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迴指導,發現共性問題,以掌握學生學情)

(三)自學檢測

1、填空

387+425=( )+ 387 525+( )=137+ 525

300+600=( )+( ) ( )+65=( )+35

甲數+乙數=( )+( ) 偶數+( )=奇數+( )

2、連線

56+68 50+B

B+50 68+56

二、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正確地計算,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迴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並讓學生解決。

(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

(3)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4)用字母表示這些運算定律有什麼優點?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做法的同學彙報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三、達標訓練

1、填空題。

(1)360+482=( )+ 360 128+275=125+( )

(2)( )+ 78 =78 +149 133+( )=125+133

2、連線。

38+175 47+B

B+47 175+38

3、簡便計算下面各題。

89+91+11 268+147+32

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感受?還有問題嗎?(學生總結不完整的地方,教師要適當補充總結)

四、堂清檢測

(一)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

1、根據加法交換律填空。

(1)450+320=( )+ 450 65+95=95+( )

(2)( )+ 100 =100+150 250+( )=125+( )

2、下面的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換律。

(1)84 + C = B + 84

(2)10 + 20 + 30 + 40 =10 + (20 + 30) + 40

3、簡便計算。

81+78+19 679+132+121

(二)堂清反饋:

作業佈置

教材P30頁習題。

板書設計

加法交換律

40+56=96(千米) 56+40 =96(千米)

a+b = b+a

加法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本冊教科書第45~46頁及練習七第4~8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並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2、掌握得數是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3、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第45頁情境圖的課件。

2、學生準備7根小棒、7個小圓片、7朵花(模型)、7個三角形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口算。

2+1= l+2= 3+1= l+3=

4+l= 1+4= 2+3= 3+2=

計算後指定一至二題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算的。

2、填空。

二、新課引入

1、教師談話。

同學們都會計算得數是2、3、4、5的加法和5、4、3、2減幾的減法了,大家會算得數是6和7的加法、6和7減幾的減法嗎?

1、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

(1)學生擺小棒(兩人一組面對面地坐)。

教師提醒學生一邊擺5根、一邊擺1根,然後要求兩個學生都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觀察,並各寫出一個加法算式。

(2)學生彙報、交流自己所寫的加法算式,教師配合學生説的過程在黑板上板書:5+1= 1+5=

教師:寫出的兩個算式相同嗎?

學生:不相同。

教師:大家都是根據同一組小棒寫出的算式,為什麼兩個算式不相同?

學生1:因為都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邊的5根小棒,後看到的是右邊的1根小棒,所以我寫出來的算式是“5+1”。

學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邊的1根小棒,後看到的是右邊的5根小棒,所以寫出來的算式是“l+5”。

教師:由於每一組的兩個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寫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讓學生計算5+1和1+5的得數,然後説一説自己計算的方法。

(4)引導學生比較5+1=6和 1+5=6。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什麼相同,什麼不相同?

學生:在這兩個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相同,相加的得數相同;兩個數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5)學生兩人一組在桌面上擺7個小圓片,先去掉1個小圓片,並讓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7-1=;然後再從7個小圓片中去掉6個,學生根據擺的過程又寫出減法算式7-6=。

讓學生算出兩個減法算式的得數。

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計算的方法,並説一説7-1=6和7-6=1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繫。

2、學習第 45~46頁“擺一擺”的三組例題。

(l)屏幕上出示“擺一擺”前面的情境圖,並引導學生觀察。

教師:圖上畫了些什麼,説明了什麼?

學生:圖上畫了幾個小朋友擺小棒、擺花、擺三角形的活動。

教師:圖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通過擺學具算加法和減法。

(2)學習“擺一擺”第一組例題。

學生擺花,先擺加法算式後襬減法算式,邊擺邊計算。

讓學生交流自己擺的過程和結果,着重説一説四道題的得數是怎麼來的。

(3)學習“擺一擺”第二組例題。

①學生擺小棒算5+2和2+5,並在算式後面的方框裏填得數。

②學生擺小棒算7-2和7-5,並在方框裏填得數。

③引導學生比較5+2=7和2+5=7、7-2=5和7—5=2的聯繫,重點引導學生説出根據一幅圖可以寫兩道加法算式或兩道減法算式和兩道加法算式的聯繫。

④引導學生根據擺和算的過程比較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教師:根據5+2=7和7-2=5,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後交流:7-2=5和5+2=7兩個算式有聯繫,如果不擺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3、學習“擺一擺”第三組例題。

(1)讓學生擺三角形,邊擺邊寫出加法算式3+3=6。

(2)讓學生根據擺三角形的過程寫出減法算式6-3=3。

(3)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如果不擺學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數嗎?怎樣算?

學生:如果不擺學具,我們可以想6的組成:3和3組成6,所以3+3=6。

教師:如果不擺學具,怎樣算6-3的得數?

學生: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教師: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數的組成進行計算呢?

讓學生回答後再説一説想數的組成計算這兩個算式的過程。

教師: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數嗎?

學生:可以。

讓學生試着用想加法算減法的方法算一算。

4、學習寫算式。

(1)教師在黑板上示範6+1=7和6-2=4的寫法,並講解寫算式的要領和要求。

(2)學生練習寫算式。

(3)學生交流並互相評價所寫的算式。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46頁“做一做”的練習。

先學生獨立計算並在書上填得數,然後交流、評價計算結果,評價時指定幾題讓學生説一説計算的過程和方法。如果有的學生計算有困難,讓他們邊擺邊算。

2。 鞏固練習算式的寫法(教師指定幾個算式讓學生練習寫法)。

五、課堂作業

1、完成練習七的第4、5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算法。

2、做第6題,完成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連線的理由。

3、做第7題,完成後評價時特別注意學生對等號的處理。

六、課堂小結

1、學生總結、交流本課時學習的內容和收穫。

2、教師對全課時的知識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小結,小結時注意突出根據一幅圖可以寫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的客觀事實,並強調用多種方法計算有關6、7的加減法。

加法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一、創設情境上星期老師到圖書館去調查了各年級的借書情況,製成了一張表,看:出示“各年級借書情況統計表”:各年級借書情況統計表各年級借書情況統計表年級一本數:你從表中知道了什麼?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邊問邊板書:加法) 學生提問題 年級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一年級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説明你們都很愛動腦筋。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探索計算方法:

師:要求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應該怎樣列算式?

師:請同學們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求出結果。

(生練習,小組討論交流)

2.師:誰願意把你想出的計算方法告訴大家?

(學生可能會説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撥算珠的方法,肯定學生的想法,並通過撥算珠的方法,強調要在對應的數位上撥算珠,也就是數位要對齊。)

3.鼓勵學生用筆算的形式計算。一起回憶豎式計算。

師:在列豎式時,兩個加數要怎樣?如何計算?

師:應從哪一位算起?

教師列豎式計算:

百 十 個

1 4 3

+ 1 2 6

2 6 9

3)指名説筆算過程,以及在結果中每一位上數表示什麼?

4)小結:三位數相加時應怎樣列豎式,從哪裏算起?

2、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可以進行驗算。

2)將例題中的兩個加數位置交換,該怎樣列式?

(板書豎式: 1 2 6 )

+ 1 4 3

3)學生筆算,看計算的結果和例題相比會怎樣?

4)説明:在筆算是要檢查加法做的對不對,可以用交換加數的位置再計算一遍,看得數是否一樣,這樣的檢查叫做驗算。

5.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三位數筆算加法,在計算時要注意什麼?(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用交換兩個加數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驗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在書上算一算。(生獨立計算)

2)你想怎樣驗算?

3)彙報。你是怎樣算的?怎樣驗算的?

想想做做第3題第4題。

加法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1、教材p56~58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歸納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在學習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並會進行運算。

3、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推理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並會用字母表示。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1、開門見山: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運算律”。

2、看:(運算)我們學過哪些運算?

“律”指什麼?那今天我們要研究什麼?

3、想想,今天會研究哪一種運算的規律?為什麼先研究加法?(一年級先認識加法)從幾步計算研究?(一步)

4、好,我們就從簡單的入手,先研究簡單的,再研究複雜的,好嗎?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一)、研究加法交換律。

1、出示書本情境圖引入。

仔細看圖,你能提一個最簡單的用加法計算的一步問題嗎?

預設:跳繩的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

2、解決問題,初步感知。

怎樣列式?

28+17=45(人)17+28=45(人)

17+23=40(人)23+17=40(人)

觀察第一組兩個算式,你發現什麼?引導板書:28+17=17+28

那第二組兩個算式呢?板書:17+23=23+17

3、引發猜想,舉例驗證。

問:是不是所有的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都不變呢?

既然是猜想就需要驗證,怎樣來驗證?(板書:猜想驗證)

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舉例驗證猜想。學生寫等式。然後交流算式,初步感知規律。

4、觀察等式,發現規律。

問:觀察這些等式,説説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小結: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5、引導學生探索加法交換律的表達方式。

①教師提出:能不能用一個等式來表示我們發現的規律?同桌討論。

彙報:

預設1:我們用數字(文字)表示

2:我們用符號表示

3:我們用字母表示

②比較表示的不同方式,提出用字母表示發現的規律比較簡潔。

出示板書:a+b=b+a

指出:這樣的規律就是加法交換律。(板書)

想一想,以前學習中什麼地方用過它?

引入:簡單的研究過了,下面我們要研究稍微複雜一點的,這幅圖,你還能提什麼問題呢?

(二)研究加法結合律。

1、再次出現主題圖。

研究: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列式後,板書等式:(28+17)+23=28+(17+23)

觀察比較上面算式,思考:等式左右兩邊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2、豐富表象,初構規律。

完成書上的兩組算式,再次比較等式左右兩邊的“變”與“不變。

問:你發現了什麼?

3、舉例驗證,確認規律。

學生小組合作,進一步舉例驗證規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得出加法結合律,嘗試用字母表示:板書(a+b)+c=a+(b+c)

(三)比較兩種運算律的異同。

説説兩種運算律不同點是什麼?相同點是什麼?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第2題,重點讓學生説説後面兩題兩個數結合了有什麼好處。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重點講第4個是交換和結合律一起使用。

3、比一比,誰算得快。完成第三題。

4、拓展560+(140+70)=(□+□)+□

(64+□)+27=64+(□+27)

71+68+□

你認為□裏填什麼數會使你的計算簡便?怎樣簡便計算?

5、遊戲:找朋友。

(1)哪兩個同學手上的樹葉的和是100?

(2)同桌一個同學説出一個數,另一個同學馬上説出一個與它的和是整百、整千的數。

四、全課總結,引申知識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的?那麼在減法、乘法、除法中,有沒有這樣的規律呢?課後大家可以繼續研究。

 五、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加法運算律》這一節課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接觸過加法的驗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識,對此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運算律的基礎。在這節課中,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觀察、發現、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數學學習方法中學會學習。一節課下來,自我感覺做得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聯繫生活實際,激發求知。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學習素材的興趣,現實的問題情境、有趣的數學遊戲容易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所以上課伊始,我以學生身邊熟悉的:跳繩、踢毽子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需要,為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從圖上獲得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麼問題?這樣的導入既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馬上提出一些問題,為後面的探究學習做好了鋪墊。通過情境,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根據提供的信息來選擇所提問題有聯繫的條件進行分析、計算,使學生經歷加法運算律產生和形成的過程。

 二、注重策略方法,指導自主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一開始學習加法交換律時,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得出觀察、發現、猜想、驗證、結論這一學習方法。並應用這一方法去學習加法結合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去探究加法的結合律,合理地構建知識。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等於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在教學時,我注意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在猜測中產生舉例驗證的心理需求。在學生根據問題情境得28+17=45、17+28=45之後,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相等。我適時提出這樣的猜想:“是不是任意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都相等呢?”學生不敢肯定,有了舉例驗證的內在需求。二是注意讓學生在交流共享中充實學習材料,增強結論的可靠性。課上的時間有限,學生的獨立舉例是很有限的,我通過讓學生同桌合作,共同舉例,達到資源共享,豐富了學習材料和數學事實,知識的歸納順理成章。三是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表示規律。學生思維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的用圖形表示:△+○=○+△,有的用文字表示:甲數+乙數=乙數+甲數,也有的用字母表示:a+b=b+a。這樣的思維方式既是對加法交換律的概括與提升,又能發展符號感。

 三、及時評價、鼓勵。

在課堂上我及時評價總結,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捕捉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閃光點。學習內容的理解也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當然,一節課下來也有不少遺憾。在課堂教學中,我沒有準確把握好每一個孩子,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整節課,由於新授部份花的時間較多,顯得有些拖沓,有些細節引導還不是很到位,還需要加強,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挖掘,不斷學習。

加法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累計30多個常用偏旁部首,能説出其名稱、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寫出偏旁部首和例字。

2、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能夠根據偏旁部首猜猜字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孩子們,這學期我們認識了很多的部首,也交了很多朋友,快到期末了,部首們想挑戰你們,看看你們還記不記得它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生:敢

師:部首們可聰明着呢,它們設置了許多的關卡,看看你們能不能闖關成功。

二、 闖關

1、第一關:説出下列生字中的部首名稱和表示的意思。要求每人依次説一個部首並説説它所表示的意思,再讀讀字。(抽生彙報)(設計意圖:部首與生字相結合,生字大多數為本學期認字表中及寫字表中生字,既鞏固了部首又複習了生字)

師:你們好厲害啊!全都認識了。你還知道什麼部首?

師:恭喜過關,繼續闖關。有的部首寶寶們長得可像了,你們來

2、第二關:火眼金睛 辨一辨(生字中的部首有什麼不同)(抽生説

出部首的名稱,再教讀部首對應的生字)(設計意圖:區別本學期所學的相似部首)

師:哇,我們又闖過一關了。部首寶寶們可喜歡交朋友了,除了你們,它們還想交更多的朋友,你能給他們找找朋友嗎?

3、第三關:找朋友(讓生寫出部首對應的漢字,可以出示相應題單,抽三名,依次展示並及時讓其他孩子補充)。(注:既然是寫一寫,就可以結合寫字表。所出部首為語文天地中應掌握及寫字表部首出現較多。設計意圖:既鞏固部首又複習生字)生彙報

4、第四關換新衣 快過年了,部首們也想穿穿新衣,看看你能給它換幾件新衣服呢?(做做部首加減法,可出示題單。請一人彙報然後再讓他出一個字考考其他同學)(注:所找練習題為語文天地中題)生彙報

5、做遊戲還有些部首寶寶們也想換新衣,拿出你們的製作的卡片,在小組內拼拼字吧!(設計意圖:鞏固部首和字)

小組彙報,師出示“訟”讓生猜猜,拿出字典查查。引出捉迷藏。

6、第五關 捉迷藏 現在想和你們捉迷藏,你瞧,都跑到字典裏去了,你能快速地在字典裏面找出它們相對應的字嗎?要求,分組查字(ppt出示用表格的方式出示要查的字 覽、舀、翔、醉,分組查字)(注:所選字為認字表中生字,部首是本冊要求掌握的。設計意圖:運用部首查字)生彙報。

師:孩子們, 好朋友就應該互相幫忙,部首給你們的幫助可大了,如果你在閲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根據部首猜一猜哦。

7、第六關 想一想 猜一猜 (設計意圖:學會運用。根據部首猜字義猜讀音)

加法教學設計15

加法的簡便運算(1)

教學內容:P20:例3“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你能説出是哪兩個嗎?你能舉出例子説説嗎?

2、導入新課(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課件出:題目中有哪些已知條件?求的問題是什麼?

2、你能列出算式嗎?

3、你能很快算出此題的答案嗎?你是怎樣計算的?與同桌交流。

4、在此題中,你運用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5、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425+14+186 75+168+25

6在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三、鞏固練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裏填上適當的數。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學生説出根據什麼運算定律填數。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加法的簡便運算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第4時 加法的簡便運算(2)

教學內容:P21:例4“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讓學生經歷探究發現減法的特殊規律並選擇運用進行簡算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體會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後兩個數的和的道理。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生疑

1、競賽

出示兩組題,分組計算,比賽看哪組同學即對又快?(幻燈)

第一組 第二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據比賽的結果提問:男同學輸了,服不服氣呀?你們就不想知道女同學為什麼能算得又對又快嗎?

2、發現: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什麼?(學生説説自己的發現)

3、猜想:觀察三個等式,激勵學生大膽猜測:這裏面有沒有什麼規律呢?(學生髮表自己的説法)

4、師板書: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後兩個數的和。

5、師提問:是不是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都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後兩個數的和呢?

6、舉例驗證

7、師小結:大家善於觀察,善於動腦,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剛才大家通過觀察發現了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使計算簡便。(板書:簡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創設情景引出例題) 師:“同學們喜歡旅遊嗎?(喜歡)如果讓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嗎?不要着急,李叔叔給大家介紹了一個旅行法寶——《自助旅行》指南。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旅行時應做的準備和注意事項。”

1.出示情境圖

師: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細的查閲了這本書的資料。從圖上,你能瞭解到什麼數學信息?

(數數學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有234頁。)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 嘗試各種算法 師:“還剩多少頁?”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計算好後把你的思路跟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看誰的算法最多。

3.全班彙報交流

師:你們都是怎麼計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思路1:從這本書的總頁數裏先減去昨天看的66頁,再減去今天看的34頁,就算出還剩多少頁沒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裏減去看過的頁數,就是剩下的頁數,即234-(66+34)

思路3:總頁數裏減去今天的頁數,再減去昨天的頁數,就是剩下的頁數,即234-34-66

師:同學們想出這麼多種方法,講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歡哪一種?把你的理由講給同桌聽一聽。

4、引導學生理解:至於哪一種方法更簡便,要看具體的數據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5、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發現了要想使計算簡便,要看具體的數據特點,才選擇具體的算法來計算,我想下面的這道題你們也一樣能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解決。如:將例4的總頁數改為266頁,讓學生自己選擇算法,使計算更簡便。

5、⑴獨立列式計算;⑵指名板演

6、那“145-34-86”這道算式可以簡便計算嗎?看來,在今後計算時,我們要觀察算式數據有什麼特點,然後運用合適的算法,進行簡便計算。

三、鞏固練習:P21做一做1、2

小結 :今天利用我們善於觀察的眼睛發現了什麼數學規律?這些規律可以使計算怎樣?但在計算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什麼?

板書設計 加法的簡便運算(2)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