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時間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教案範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9.17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時間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時間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教案範文

《時間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教案1

設計説明

針對《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段目標,結合教材求經過時間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並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1、明確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分清時刻與時間段。

學生已經對時、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體驗,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幾秒,因此在教學例1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牢牢記住已經掌握的相鄰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同時讓學生通過具體生活情境理解時刻與時間段的區別。

2、藉助直觀模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由於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藉助鐘面模型,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鐘面,幫助學生理解經過的時間,然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通過交流探究找到解題方法,即“經過時間=結束時間-開始時間”。

教師準備

PPT課件、鐘錶

學生準備

鐘錶模型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出示PPT課件)

1、出示複習題。

(1)鐘面上有( )個小格,每兩個數之間有( )個小格。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秒針走1圈是( )分鐘。

(3)1時=( )分

(4)1分=( )秒

2、出示古詩:“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交流:這是一首描述什麼的.古詩?你是怎麼知道的?

(2)小結:這是寫珍惜時間的詩句,光陰就是時間。

3、揭示課題:時間的計算。

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2時=( )分

想:1時是60分,2時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時=( )分,怎麼想?[用5個60連加的方法;也可以這樣想:在120分的基礎上再加3個60分,即120+180=300(分)]

(2)( )時=240分

(3)3分=( )秒

(4)4分=( )秒

設計意圖:例1比較簡單,讓學生自主探究算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時間的計算。

(1)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思考:你早上幾時離家,幾時到校呢?

(課件出示例2情境圖)

請同學們討論並提出數學問題。(小明從家走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2)討論算法。

師:大家這麼快就知道是15分鐘,你是怎樣計算的?請把你的計算方法講給組裏的同學聽。(小組討論)

預設 生1:數鐘面上的大格,分針走了3個大格,是15分鐘。

生2:數小格,15個小格是15分鐘。

生3:45-30=15(分)

師:計算時,在同一個小時內,我們只要用分鐘相減來求經過的時間就可以了。這麼多的算法,你最喜歡哪一種呢?説説你的理由。

(學生彙報)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計算的這道題中,幾時離家,幾時到校,這裏的幾時我們叫做“時刻”。而剛剛大家計算的經過時間,我們叫做“時間段”。時刻,只要看鐘表就可以知道,而時間段是要經過計算得出的。以後計算時間段,也就是計算經過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3)情境練習。

出示教材5頁“做一做”。學生獨立解決,同桌交流算法。設計意圖:時間的計算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難度,本部分教學採用學生喜歡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化難為易,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在計算的過程中不必要求學生統一使用一種算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時間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上學期教案2

三維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遊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後,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麼”?“高個指的又是什麼?”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於多少分”?“1分等於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 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 )分

(1) 教師:1時等於?(學生答)那2時呢?

(2) 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 教師小結。

2、讓學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題目1和補充題:3時=( )分 2分=( )秒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説一説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後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3、教學例2:

(1) 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説説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 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 學生討論回答,試着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 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 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略)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説説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台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題,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 )分,1時比45分多( )分。

(2)一節課是(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迴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