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三年級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8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1

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安排了時分秒的認識及簡單的時間的計算,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難,對於時間的計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容易接受,我在這節課上是這樣設計的:

我主要是用了教材上的例1和例2,在情境的設計上有所改動,例1通過去物資交流大會上游玩了兩小時,讓學生感受“經歷時間”和時間段,同時引出1小時等於60分的進率關係,這是計算的基礎。教學例2時,學生出現了數學格子和列式計算的方法。這是課前有所預設的。從整堂課講,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節奏把握適當。

但教學完例2,是否應該進一步拓展,展開跨小時段的計算呢,考慮到習題中有個別這樣的題,我只是在課堂上稍加滲透,即由看少兒節目從5:20到6:00,學生得出可把6時看作5:60分進行減法運算的方法後進一步追問,那5:00至6:05分呢?即得出可先算出6時以前的40分鐘,再得出6時後的5分鐘,最後把兩個部分加起來40+5等於45分鐘,那從學生的反映即掌握情況看,應該可以進一步層層深入,可水到渠成的將這個知識點學懂,即可繼續出題:5:20到6:15呢,5:20到6:20呢,5:20到6:30呢。但我還是按照原有的教學程序繼續教學,從而使一部分學生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提高的機會,所以我覺得,課堂上應該即時地根據學生的情況作出更有效的教學安排,當然,這需要在課堂對本節課有充分的預設,以及對學生知識基礎的瞭解。

第二大部分練習部分,設計時,我儘量地想做到習題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雖然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從具體情況看,學生的參與面還是不夠,也就是應該讓大部分的同學都有練習的機會,所以,練習的'形式出可以更多樣,如出現一些一放題,即與3:10分相差40分鐘,會是什麼時刻呢?那學生即可往前算得2:30分,也可往後算得3:50分,這樣,學生就可活學活用了,而且還可有效地訓思維,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同時,還可進行一些小活動,如一個同學説前一個時刻,後一個同學説出與前一同學時刻相隔20分的時刻,這樣,同學們就可能會有更高的參與積極性,在玩中學。同時,教師應該即時抓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回答和思想上的閃光點,進行一步拓展,或給於肯定和評價,會使課堂更具生命活力。

三年級上冊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2

新課標教材中有關時間的內容安排都比較靠前,因此,相對於學生來説,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難,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安排了有關時、分、秒的認識及簡單計算等內容。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算太難,至於時間的簡單計算對於學生來説就有一定的困難,因為時間的進率是60,而我們平時的計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這個單元的內容後,我有以下幾點困惑:

1、 “時間”和“時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2時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2點,這是一個時刻,而2小時指的就是2個小時,這是一段時間。而書本P62上的2時=( )分卻沒有這樣的區分。

2、另一個比較困惑的地方是解決問題中的書寫問題。

3、 “計算經過時間”,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我感到很疑惑。學生對於幾時~幾時的經過時間掌握沒有問題,但對於幾時幾分~幾時幾分中分不夠減(如 4:20~5:00、 4:45~6:10等)的情況掌握得不夠好,只有少數思維好的同學能夠掌握,其他同學的眼睛裏流露出來的都是木然。如何能讓每位學生都能懂呢?我把這一知識結合到生活實際中去,讓學生每天算一算如做作業所用的時間、在校的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