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1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1

一﹑自學質疑

讓學生閲讀課本第一部分:國土遼闊,完成以下問題:

1.在亞歐大陸的北部,有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這就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俄羅斯。俄羅斯東西長1萬多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地形比較平坦,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找出俄羅斯的陸上鄰國: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

二、交流展示

1.讀圖7.45,找出俄羅斯的緯度範圍和經度範圍,並找出俄羅斯周圍的大洋有哪些?

答:緯度範圍:50°N—70°N;經度範圍:20°E—180°E。

周圍的海洋:北臨北冰洋、西鄰大西洋、東臨太平洋。

2.再讀圖7.45“俄羅斯的地形圖”,完成以下幾個小題:

(1)找出俄羅斯地勢傾向及主要地形區。

答:俄羅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地勢走向,自西向東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裏?

答: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全長3600km,是俄羅斯最長的內流河,注入裏海。阿穆河即黑龍江,注入太平洋。

3.讀圖7.46“俄羅斯氣温和降水的分佈”,完成以下問題:

(1)看等温線分佈圖,分析俄羅斯氣温有什麼變化規律?

(2)看降水分佈情況,你又能總結出俄羅斯的降水有什麼規律?

(3)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位於五帶中的哪一帶?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

(4)描述雅庫茨克的氣候特徵。

三、互動探究

根據以下材料,聯繫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xx年8月13日,俄羅斯海軍的中堅艦艇“庫爾斯克”號多功能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失事沉沒,全世界為之震驚,一年後的9月,俄羅斯開始了“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打撈工作。

材料二:亞歐分界的趣聞

第一個以烏拉爾山脈來劃分歐洲和亞洲的是俄國彼得大帝時期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瓦里塔季謝夫。烏拉爾山脈,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薩克斯坦草原,海拔20xx米左右,是歐亞大陸上縱貫20xx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標。塔季謝夫對烏拉爾山脈進行了長期的考察,發現烏拉爾山脈東西兩個地區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區別。考察發現,發源於烏拉爾山脈的河流往兩個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馬河,另一面流向東方,注入鄂畢河,而且向西面和東面的河流流域的植物羣和動物羣有着極其明顯的區別,在西面河流域裏的魚,體呈紅色,如娃魚、茴魚。在東面河流中雖然他們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樣,如折樂魚、聶利瑪魚,但魚體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同。根據烏拉爾山脈的位置和特點以及它的東西兩部分地區所在的各種不同特點,塔季謝夫提出,將烏拉爾山脈作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是比較合適的。他的這個看法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1)俄羅斯東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的阿拉斯加洲相望。俄羅斯有14個陸上鄰國,其中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的內陸國,中國 是面積的鄰國。

(2)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有3/4位於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部分,但俄羅斯傳統上是個歐洲國家。請説明其原因。

答:俄羅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核心部分均在歐洲,全國的工業和城市也多集中在歐洲。

(3)俄羅斯的地形以葉尼塞河為界,以東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以西的地形以平原為主。西部的平原主要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它們以烏拉爾山脈為界。

四、精講點撥

1.俄羅斯由於緯度較高,大部分為温帶大陸性氣候,又由於東西距離長,出現了東西方向上的差異。東歐平原受大西洋的影響,氣候比較温和。西伯利亞地區受極地寒冷氣流影響,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時間很長,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

2.地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氣候:大部分為温帶大陸性氣候北部地區為寒帶氣候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2

第九章 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第9-1節 大洲和大洋

教材分析

本節是全章的基礎,主要讓學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組成的,學會在地圖上確認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學方法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1.首先讓學生觀察地球儀,比較海陸面積大小,讓學生計算海陸面積和比例,通過對世界地圖(東西兩半球圖)的閲讀,引出大陸、大洲、半島、島嶼的概念,教師可提出一些思考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或通過圖片、錄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述大洲的概念後,重點要求學生熟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輪廓和位置,可利用投影片或空白圖,讓學生當堂填寫。

2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先讓學生在浩瀚的宇宙空間望望蔚藍色的星球,鏡頭放大後讓學生計算海陸面積的比例,用餅狀圖展現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在大屏幕上用文字、聲音和音樂匹配,來強化學生對概念的掌握。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1課時。

教 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瞭解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組成;

2. 學會在地圖上確認七大洲、四大洋;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及形狀。

2.教學難點:大陸、大洲、半島、島嶼的概念及大洲的分界線,幫助學生記憶三個世界之最(第一大陸、第一島嶼、第一半島)。

三、教學準備:

世界地圖、地球儀、投影片(從衞星上拍攝的地球照片、白令海峽、麥哲倫海峽圖片,陸地和海洋麪積比較圖)

四、教學過程:(含板書設計)

(一)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1、 陸地表面積:1.49億平方千米,佔全球面積的29%;

2、 海洋表面積:3.61億平方千米,佔全球面積的71%。

(二)七大洲:

1.陸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沒的部分,分大陸、島嶼、半島。(全球共6塊大陸)

(1) 亞歐大陸是世界上的大陸;

(2) 格陵蘭島為世界島嶼;

(3) 阿拉伯半島為世界半島。

2.大洲:大陸與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大洲。

(1) 亞細亞洲(日出處):S=4400萬平方千米,第一大洲,位於東半球;

(2) 阿非利加洲(灼熱的陽光):S=3000萬平方千米,第二大洲,位於東半球;

(3) 歐羅巴洲(日沒處):S=1000萬平方千米,第六大洲,位於東半球;

(4) 北亞美利加洲(新大陸):S=2400萬平方千米,第三大洲,位於西半球;

(5) 南亞美利加洲:S=1800萬平方千米,第四大洲,位於西半球;

(6) 南極洲:(冰雪大陸):S=1400萬平方千米,第五大洲,位於東西半球;

(7) 大洋洲:(海洋中的陸地)S=900萬平方千米,第七大洲,位於東西半球。

3.大洲的分界:

(1)亞洲與歐洲的分界:

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黑海海峽(土耳其海峽)

[博斯普魯士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

(2)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3)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4)拉丁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5)中美洲:墨西哥以南的中美地峽,(也稱中美七國)。

(三)四大洋:

1.邊緣海:以半島或島嶼與大洋隔開的海。(如黃海、南海、北海、加勒比海[])

2.內海:深入大陸內部,僅有狹窄的水道同大洋或邊緣海相通的海。(波羅的海、渤海)

3.海峽:兩端連接海洋的狹窄水道:

(1)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

(2)白令海峽:連接 太平洋與北冰洋;

(3)麥哲倫海峽: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

4.海灣:延伸入陸地,水深逐漸變淺的海或洋的水域的部分。(如墨西哥灣、哈得孫灣、波斯灣、北部灣等)

5.四大洋:

(1)太平洋:

①面積,S=18000萬平方千米(1.8億平方千米)

②水體最深:均深3957米(最深馬裏亞納海溝11034米)

③水温:均温19攝氏度.

(與大西洋的分界線:南美洲合恩角[67度W])

(2)大西洋:

①S=9300萬平方千米,呈“S”形,

②均深1200M,最深9218M,

③均温17攝氏度。

(與印度洋的分界線:非洲的厄加勒斯角[20度E])

(3)印度洋:

①S=7500萬平方千米,呈“八”字形,

②均深3897M,最深7450M;

③均温16.7攝氏度。

(與太平洋的分界線: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147度E])

(4)北冰洋:

①S=1300萬平方千米,

②均深1200M,最深5449M

③水温:北極海區-1.7-1攝氏度

北歐海區2-12攝氏度.

(四)小結:

1.今天的課要求同學們重點掌握:七個大洲和四個大洋的名稱、及在地圖上的分佈(根據初中學生學習的情況,可以採用由教師指圖學生集體回答,個人回答,來幫助記憶。)

2.課後作業

(1)作業本:P.1-2

(2)課本P.3想一想思考題(口頭回答)

(3)填圖冊:P.1。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3

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總一第課時)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預習目標:

1、瞭解我們生活的地理環境中存在的地理問題。

2、知道在日常生活、經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離不開道理知識。

預習重點:

地理與日常生活、生產建設的關係

預習任務:

1、從日常生活出發,提出地理知識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2、列舉一些人類的生產活動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3、歸納各地風土人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預習珍斷

一、選擇:

1、下列體育活動與開展地區的組合正確的是:

A衝浪內陸地區

B冬季運動會廣州

C登山運動平原地區

D滑雪運動東北地區

2、下列農作物,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的是:

A、水稻

B、小麥

C、玉米

D、大豆

二、綜合題

學校所在地和你的家鄉羣眾最喜歡的體育活動是什麼?與當地的道理環境有什麼關係?

預習質疑

探討如何解開道理之“迷”的方法。

地理學科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總二第課時)

第二課時

預習目標:

調查家鄉農業生產主要農作物的種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預習重點:

農作物生長需要的條件

預習任務:

調查訪問收集有關農作物生長的條件

預習診斷:

小麥、玉米等需要熱量、水、肥沃土壤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4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亞洲的位置、範圍、政區劃分以及地形河流概況。

能力目標: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學會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區域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特點;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並分析其相互關係。

2.通過地圖和資料,嘗試從不同方面説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發展發散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探究意識和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亞洲自然風貌的學習以及用歌曲強化氛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於我們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特點。

教學準備:掛圖、地形名稱卡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最低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中國在哪一個大洲嗎?

對,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洲—亞洲。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的對象將由上學期通觀全球,轉向距離我們周邊的世界越來越近的地理環境,從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區,再具體到某一國家。

講授新課:

一、世界第一大洲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裏”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範圍、邊界。

那麼,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動]:P3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範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教師利用“亞洲地形”掛圖進行確認]

①最北:81°N;最南:11°3′S;

②最東:169°40′W;最西:26°3′E

3.讀圖6.2、6.3,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説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組討論]

1.計算:

a.跨緯度數(約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熱三帶)

b.地球上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110千米,則亞洲南北距離(10120千米)

c.跨經度數(約164°,大部分在東半球)

d.比較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

2.讀圖6.3《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面積是多少,相當於幾個歐洲和南極洲面積之和? (三個歐洲和一個南極洲面積之和)

得出結論:為什麼説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温、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活動]

1.角色扮演──亞洲的鄰居(讀圖6.2《亞洲的範圍》)

前後7人為一小組,以中心課桌為亞洲,確定教室的北方,請該課桌周邊的同學依據地圖,説明自己應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並報出自己的方位,並按與亞洲的相鄰關係調整前後左右的距離。

2.讀圖6.2《亞洲的範圍》,仍由周邊同學説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

亞歐分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分界:白令海峽

3.通常,亞洲按照地理方位還可以劃分為6個區域。

讀圖6.4《亞洲地理分區》,結合圖6.5《亞洲地形、政區》,回答問題:

①新、馬、泰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③阿富汗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④北亞部分屬於哪個國家的領土範圍

⑤哈薩克斯坦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⑥中國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這個地理分區還包括哪些國家

區域地理特徵的學習通常要分為自然和人文兩方面。下面我們就要看看亞洲這裏最重要的自然特徵有哪些。

二、地形和河流

[播放《亞洲雄風》歌曲,提問]從這首熟悉的歌曲裏,你聽到亞洲的大自然裏有什麼了嗎?你感受到了亞洲的驕傲在哪裏了嗎?

[複習地形圖的閲讀方法]地形圖依據什麼來分層設色的.?每種顏色各代表什麼高度?(讀海深陸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種?

[活動]P5

結合讀圖6.5和P.5閲讀材料,全班分成兩組做一次亞洲之旅:

沿途説出你將經過哪些國家?哪些地形區?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見到什麼樣的自然景觀?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亞洲之最的地形?

1.請一組同學沿東經80度,從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組同學沿北緯30度,從東向西做旅行。(前後左右同學可“結伴而行”)請沿途紀錄所經國家、地形區,所見到的地貌環境和地形特徵(地名、海拔、景觀等)。

2.每組學生依次上前指掛圖描述所經地區名稱、景觀及海拔高度。全班對描述面、語言最流暢的同學予以鼓掌激勵。

3.“造型活動”:

(教師課前準備好以上地區的名稱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別採用不同的顏色,如綠色、紅色、黃色)

以上同學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排,交叉成十字。教師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蓋處為海平面,腰部為海拔20xx米,頭部為4000米,請以上同學將手中的地形卡片舉放在最合適的位置。

從同學們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亞洲地形大勢有什麼特點?(地形複雜多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導學生閲讀地形剖面圖]

同學們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勢狀況,大家一目瞭然。如科學的按垂直座標和水平座標標註在圖上就成為沿北緯30度和沿東經80度的地形剖面圖。(見p.6圖6.7)

[提問]亞洲河流眾多,依據以上特點,亞洲的河流大多應從哪個方位發源,流向哪裏?(呈輻射狀,由中心流向四周)

總結: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2.主要地形區: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長江、黃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恆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畢河、葉尼塞河,

板書設計, 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温、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二、地形和河流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星球版範文5

【教材説明】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後兩個標題內容。本節內容是:體會聚落差異源自環境差異,認識聚落與環境的關係;瞭解聚落的發展表現,在變化中發現問題――傳統聚落在消失,在探討傳統聚落價值中認識保護文化遺產的意義。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應該以體驗領悟、分析為主,重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體驗人地關係的和諧與發展,順應學生心理髮展趨勢,深入淺出地突破學生學習的畏難心理,瞭解地理知識的現實和應用價值,在思想上獲得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產生無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創造力。為其合作學習、多元化學習、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説明聚落與環境的關係。

(2)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理解聚落是環境的產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更好地發展。

(2)通過理解體會傳統聚落的內涵與價值,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聚落與環境的相互適應,進一步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2)體會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和思想實踐上的智慧高度,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3)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樂於分析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樂於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

聚落對環境的適應表現,保護傳統聚落的意義。

【教學難點】

聚落對環境的適應表現。

【教學方法】

整個教學過程運用教師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問題引導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推陳出新,創設情境

展示課件中不同聚落的圖片,啟發學生分析:分出鄉村還是城市,人們從事什麼樣的勞動生產活動,師生互動得出聚落的本質差異在於勞動生產方式。

轉承:勞動生產方式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適應環境,謀求生存與發展的手段,所以必須立足於環境。因而,聚落與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課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佈

1.聚落與環境

師:探究事物間的關係必須弄清兩個方面:(1)弄清兩者之間的作用與影響。(2)理解相互適應表現。

師生共同分析歸納教材中影響聚落分佈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根據書上的圖,還可以聯繫生活,活躍了思維並勇於探索發現和推斷,使他們在參與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從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師:聚落是環境的產物。(學生認同後繼續)是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產物。不僅具有鮮明的環境特徵,還深刻地體現了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課件中東南-帶雨林區的民居,西-帶沙漠區的民居,學生討論。

轉承:民居建築適應於環境,更適用於生活,它體現了環境更體現了人類的智慧。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聚落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可以説:傳統聚落記錄人類智慧的發展進程,它是濃縮了的歷史,而現代民居則體現了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並在飛速發展中。

2.聚落的發展與保護

師: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回望歷史,農耕文明的發展,生態退化出現了;如輝煌的巴比倫古國就是在發展農耕中,生態惡化後過早隕落的;工業文明的發展,環境污染隨之而來。所以我們在發展與變革中,一定要順應自然規律,權衡利弊,以保證進一步的發展。聚落的發展我們應如何面對呢?(課件演示)

學生快速閲讀教材總結聚落髮展表現及出現的變化。

設計意圖:設置問題學生回答,教師給予肯定,引發學生對消失中的傳統聚落的關注,先抑後揚,牽引着學生的心。

生:總結傳統聚落的價值。

師: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識到這一點,並已經把在鄉村和城市建設中,如何保護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築羣和遺址,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作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了。

生:根據生活所見回答。

師:總結歸納:(1)立法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2)圈建保護。(3)異地遷建保護。

轉承:有些極其珍貴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已經不再是某國某地為保護自身特色和歷史的珍寶,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寶了,那就要把它們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了。

生:根據課件中圖片回答,瞭解37處世界文化遺產及其中有6處屬於傳統聚落類的文化遺產。

三、開闊視野,遷移拓展

師:放眼世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傳統聚落還有很多,這裏是?(課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師:真棒哦!我們瞭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麼這裏?(課件演示)

生:中國的威尼斯――蘇州。

師:我們來談談你們對蘇州的印象。

生:水鄉,園林,人間天堂,蘇州工業園區。

師:蘇州是我們中國首批的歷史文化名城,小橋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園林,真可謂是移步易景啊!

四、曬曬收成,展我風采

師:展示課件中關於蘇州的組圖。

生:根據課件所展示的圖片分組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對蘇州園林的建築風格與環境的適應,和對蘇州發展的建議,讓學生把本節所得的思想加以應用,實現內化。

五、歸納總結,收穫累累

學生總結,教師點撥,強化重點難點。

六、興趣盎然,走進生活

師:蘇州在發展,我們家鄉也在發展,請分析一下我們的家鄉,有哪些與環境相適應的表現,它的發展應注意哪些問題?到網上查找詳細資料,寫成小論文,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