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合集十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65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合集十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恐龍的種類及生活環境,分析恐龍的外形特點,能夠用繪畫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恐龍。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觀察、欣賞、分析、體驗的過程中,瞭解恐龍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環境。學生分析出恐龍的造型特點。結合圖片、視頻、立體造型創設情景,利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喚起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表達學生熱愛生命之情

學情分析

《恐龍世界》屬於《義務教育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中的造型·表現領域,“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喜愛玩恐龍玩具,聽關於恐龍的故事,看有關恐龍的動畫片。因此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慾望。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重點幫助學生了解霸王龍、三角龍、翼龍、雷龍等外形特徵。通過學生的觀察、記憶、表現恐龍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活、關注環境,訓練他們的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運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2、教學難點 :恐龍的動態造型及合理地組織畫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摸一摸)

1.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禮物,都裝在這個“奇妙的口袋”裏,誰來伸手摸一摸,感覺一下是什麼呢?”

2.請一名學生描述。

生:“我摸到的好像是動物,有四條腿,而且身上很粗糙,好像是恐龍。”

師:“你真棒!快拿出來看看是不是恐龍呢?”

生:“是

3.教師出示恐龍模型,學生初步感知恐龍的的外形。

導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祕的恐龍世界,一起來認識恐龍。”

出示課題:恐龍世界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造型·表現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因此本環節通過觸摸感知恐龍外形,學生通過學生簡單的語言描述,初步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次而欣賞恐龍的短片,讓學生感知恐龍存在的真實性,激發學生的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二、講授新知:

1.欣賞恐龍短片,學生觀察。(評一評)

師:恐龍在2億年前曾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他們生活的這個時期叫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然而有一天卻突然消失,我們只能從考古學家發現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來感受他們真實的存在。下面我來看一段用3D動畫復原恐龍生活的影片,讓我們近距離接觸這些遠古的生命。

師:請結合剛才的影片,誰能把自己所瞭解到的恐龍告訴大家嗎?

學生回答:

師:聽了同學們剛才的介紹,老師發現同學們掌握的知識真豐富,老師真為你們驕傲。

2.對比觀察:(畫一畫)

1.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恐龍的外部特徵。

師:現在,我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隻恐龍模型,每個小組分析恐龍外部的特徵?

小組彙報:

恐龍的外形特徵:

(1).雷龍:頭小

(2).霸王龍:牙齒尖

(3).三角龍:頭上有3個角

(4).劍龍:背上有骨板

我們常把恐龍分為兩大類:植食恐龍和肉食恐龍

肉食恐龍特點:頭巨大,牙齒鋒利;前置短小,後肢粗壯;尾巴短而粗。植食恐龍。特點:頭小,脖子長;四肢行走;尾巴長。

3.探究恐龍畫法

恐龍的外形雖然有差異,但都由這4個部分組成:頭、身體、四肢、尾巴。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畫恐龍?

我們在畫恐龍的時候先用線條畫出它的輪廓。請看圖片(雷龍和霸王龍)

誰能試着用線條畫一隻恐龍?

學生上台畫恐龍。

師:他哪裏畫的最生動?畫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下面看看老師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畫線描雷龍和劍龍。(原創)片區公開課 (原創)片區公開課

(設計意圖:由於恐龍的種類很多,而且樣貌奇特,各不相同,所以通過對恐龍的對比,豐富學生對恐龍外形的瞭解和細緻觀察,利用自由討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台,激發學生通過細節去表現更具特點的恐龍,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

4.色澤花紋:

老師:我們瞭解了恐龍外形,知道了各種各樣恐龍的特點,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動物在自然界中生活,為了保護自己,所以身上都有什麼?

學生回答:花紋。

老師:對了,那我們就要給恐龍們添加花紋,塗上顏色。

教師出示添加花紋顏色的恐龍示範畫。

在添加花紋時,可以用一些點線面的花紋。

5.背景的添加

老師:我們的恐龍世界裏已經有許多小恐龍了,但我們的畫面還是有些空,怎麼辦?

學生:添加背景。

教師在黑板上示範添畫背景,一幅恐龍世界完成。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視覺和審美經驗,用範畫激起學生學習慾望,開拓學生視野,拓展創新思維。)

三、藝術實踐

佈置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我們就來創造一個神祕的恐龍世界吧!

要點:

1.以繪畫方法,畫出恐龍,要求形象生動。

2.添畫出恐龍生活的環境。

四、展示評價

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1).教師選出幾幅作品貼在黑板上

(2).師:誰能上台將自己畫的恐龍心得介紹給大家?

(3).看看黑板上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誰畫的色彩最鮮豔?

誰的構圖最完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藝術鑑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五、拓展:

師:恐龍畢竟是生活於遠古年代,誰也沒有親眼見過,一些畫家根據恐龍的遺骨化石還原以及地質歷史研究的成果,進行合理想象,再現了恐龍的世界。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恐龍的。(圖片展示)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巧妙利用材料,進行有創意的發揮,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採訪活動,瞭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採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課時2課時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必要的攝影和採訪工具,圖片,文字展示的示範作品。

2.學生分組準備採訪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器材。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做好深長分組採訪的組織工作。

導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範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講述簡單的攝影知識,以清晰的演示説明怎樣進行攝影,怎樣進行採訪活動。要注意消除學生對攝影實踐的懼怕心理。

要講清照相機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鈕的名稱及功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瞭解和掌握。可以讓學生先模擬使用一下照相機。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採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採訪和攝影活動。

按照計劃內容對採訪記錄資料,照片資料進行編輯。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製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並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製作。

作業完成後讓學生進行互相,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3.收拾與

指導學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與前一課和後一課一起構成了本冊教材中的色彩雙基教學單元。學生在瞭解了冷暖色一般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冷色調帶來的特殊感受。並創作以冷色為主的風景畫。

冷色調的風景畫就是以冷色為主的風景點。學生在上一節課已經知道了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所以對色調的理解不會太難,但要調出一種色調裏豐富的層次變化,會有一點困難,故應在這方面多做一些輔導。

(二)教學目標

①在充分感受與認識冷色調的基礎上創作冷色調風景畫。

②畫出冷色調中豐富的層次變化,體驗自然的靜謐、幽深。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範圖、音樂、調色工具和材料、白紙等。

學具:調色工具和材料、白紙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

●教學導入:

出示一幅冷色調的範圖,請學生談感受,由此引出課題,揭示色調的概念。

●教學新授:

(1)嘗試調色,請學生將看到的冷色調出來。

(2)説説在嘗試的過程中用到了哪些顏色,以哪些色為主。

(3)欣賞書本上冷色調的範畫。

(4)討論自己的創作構思。

●學生作業:

創作一幅冷色調的風景畫。

三、學習建議:

●是否調出了不同的冷色?

●能否用語言來表達對冷色調風景的感受?

●你畫的冷色調風景好看嗎?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育目標

1. 初步學習使用剪刀、學會在雙三角的基礎上變化各種圖形

2. 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3. 繼續培養幼兒對海洋生物的興趣。

二、重點和難點

使用剪刀在雙三角上變化圖形。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參觀海族館,培養幼兒對海帶魚的興趣。

2.牆面創設“海底世界”背景。

3.正方形彩色紙、剪刀、糊、抹布、水彩筆。

四、設計思路

製作熱帶魚是一個集折、剪、畫、貼為一體的操作活動過程。四月份,組織過幼兒參觀海族館,幼兒對形狀各異,色彩斑瀾的熱帶魚非常感興趣,並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設計這一活動,同時也幫助幼兒掌握魚類尾鰭的主要特徵——扇形式三角形、這是開展這一手工活動基礎。一方面可以滿足幼兒想象表現的願望,繼續培養其對海洋生物的興趣。 此時期幼兒,手眼一致動作的能力逐步提高,但小肌肉動作尚不靈活,並且剛使用剪刀、如要剪出很規則的圓形或精巧的東西對幼兒來説難度太大,而熱帶魚本身形狀各異,幼兒只要抓住尾鰭特徵,寺中留三角形,兩邊剪去就能體驗形成功的樂趣,在此基礎上,幼兒還能根據自己已有的水平來裝飾魚,在花紋、配色上大膽想象,使學習知識技能成為幼兒探索如何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

五、活動流程

1.參觀海族館(前期活動):

建議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看看説説熱帶魚的特徵:色彩斑瀾,背鰭、膠鰭、尾鰭的位置、形狀等,培養幼兒對熱帶魚的興趣。

2.出示範例欣賞討論:

設問1:製作熱帶魚先要折出一個形? 説明:此設問主要是提示那些能力屬中等的幼兒的。 雙三角的摺疊法: a。對摺 b。一角向前折,一角向後折騰 c。對摺按中線中間打開 d。雙三角 建議可讓幼兒觀察範例思考:尾鰭是什麼形狀的?怎麼能讓尾鰭兩邊對稱?兩條斜邊可以留出做什麼?然後讓幾名幼兒根據不同的方式來示範,供大家討論;哪條魚遊得快?哪種方法剪起來方便? 説明:以上的示範、討論可以幫助幼兒掌握剪剪的方法,可能魚的種類很多.鰭也各不相同,敢於去嘗試。

3.幼兒操作説明:

因幼兒使用剪刀尚不靈活,摺疊後剪有困難可展開成雙三角在兩邊剪,不強求對稱。同時在操作過程中要指導幼兒 正確使用剪刀的方法,鼓勵幼兒克服困難。剪好熱帶魚可按自己意願去裝飾、剪貼、繪畫都行,最後讓魚游到“海底世界”去。

4.集體觀察討論:

建議讓幼兒看看這是每條魚都能在水裏遊嗎?為什麼?哪條魚最漂亮? 説明:只要有尾鰭就能遊,這是最低層次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讓幼兒體會有背鰭,膠鰭的魚和身上有花紋的魚更好看,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繼續去探索,有了進步就可去換下以前的作品或添上新作品,在比較中體會成功,更好地認識自我。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材思路:

本課屬於“設計

應用”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學生樂於來展示,孩子都喜歡穿新衣服,都喜歡漂亮的花布。給自己或家人設計一件衣服是高興的事兒。設計製作時能否做到有變化、有創意,敢於想象是重點。學生可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本課通過師生交流啟發,使學生造型設計有創意。

課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裝,瞭解服裝設計的一些簡單奧祕。

*引導學生運用身邊能找到的工具材料進行創作,設計花布和衣服。

*培養對生活美的情感體驗,開發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重、難點:

設計服裝外形,並塗上美麗花紋。

花布及服裝款式的設計,服裝的搭配。

教學準備:

教師:布娃娃1—2個(穿漂亮服裝),服裝設計師的作品2—3幅,相關資料,範圖,花布及服裝實物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觀賞一些漂亮花布實物,問學生可以做什麼?

2、服裝設計師用花布設計漂亮衣服,觀看圖片和小朋友們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實物。

3、認識花布上的顏色及圖案及許多有趣的裝飾方法,。如有具象圖案的,有抽象圖案的,有點狀,有線狀,有各色拼貼的等。

4、介紹名家名作(圖片),如迪奧、聖洛琅、夏奈爾、範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裝大師的作品。

——介紹及演示

1、介紹運用不同材料製作的作品(圖片)

用彩色水筆可以塗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紙亦可拼貼出美麗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設計服裝,用廢舊材料也可進行作業。

2、觀看同齡學生設計的作品(實物)

3、設計花布的方法介紹

(1)有用水粉色設計的花布,有用油畫棒設計的花布。

板演1—2種花布的構圖。

(2)找出自己設計花布所需的漂亮顏色,一一擺放好。

(3)是花草類、動物類還是點線構成類、格子類。

——練習與體會: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適當介紹一些利用不同材料進行製作的方法,以及在製作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1、學生用手中材料畫線、塗色、打點完成一塊花布,亦可用彩紙剪貼的方法來完成。(注意點線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設計一件衣服

2、設計可以是立體作品(利用各種現成的廢舊材料進行創作。),圍在布娃娃身上。

3、也可先設計好服裝,再在上面裝飾。

4、可結合換裝遊戲設計一服裝展示小冊子。將紙三折,分別畫上服裝,可結合不同季節畫。向左一折,換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換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用油畫棒、彩色水筆等設計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圖案新穎、色彩明朗,設計一塊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裝,當一位小小設計師。

展開想象,大膽繪畫,設計新穎獨特的花布、服裝,與眾不同。

(服裝設計師大賽開始,四組進行創造競賽。)

——小結與評價

1、來,試試我設計的新衣,別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時裝設計師。可舉辦一服裝秀,讓學生當模特兒展示。

2、課堂小結,作業評比觀摩。

自由欣賞全班的作品,選出你最喜歡的。

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評一評本組成員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現象,並能運用所學透視現象繪畫或拼貼一幅有路的風景畫。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繪畫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發現近大遠小,近高遠低和近寬遠窄的視覺現象,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站在不同位置觀察同一條路,發現會產生不同的視覺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感受風景畫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瞭解生活中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學會運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創作一幅有路的風景畫。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道路的變化,由此及彼,能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自然中其他物體的透視變化。

教學策略:

《遠去的路》是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第三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道路由近及遠的變化,進一步鞏固和學習透視知識。通過道路的變化引導學生認識透視現象非常淺顯和便捷,利於學生的觀察和理解,由此及彼,道路兩旁的路燈,樹木,建築物也都可以成為學生觀察的內容,由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本課設計的思路。透視現象從三年級就開始讓學生漸進的理解,因為有了足夠的認知經驗,到六年級,學生已經非常輕鬆的能説出生活中的很多透視現象,但是要引導學生將透視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並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構思,還需要教師多引導。

本課所涉及的是典型的美術基礎知識——焦點透視中的近大遠小變化。但是通篇課本都沒有直接提到“焦點透視”,因為在第三學段對類似需要邏輯推理的美術知識主要是感受和體驗。所以,課本的開始以兩幅美術作品和一幅攝影作品作為欣賞和提示,讓同學們在欣賞過程中回憶生活中的感受,在對近大遠小的道路變化有準確認知的同時,欣賞藝術作品中是如何利用近大遠小的變化表現出空間感的。本課知識點就是了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空間關係,並運用視覺現象繪畫或拼貼一幅有路的風景畫。

教學過程:

一、瞭解規律,欣賞名畫

展示一幅具有明顯遠近效果的馬路照片。

我們經常走在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這張圖片相同?你看到了什麼現象?近處馬路到了遠處有沒有變化?馬路兩旁的樹木有沒有變化?路上的行人遠近有何變化?

學生回答。一學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現象。

教師總結:近寬遠窄,近高遠低,總的來説就是近大遠小。

看畫家如何畫遠近關係。

欣賞法國畫家西斯萊《塞夫勒道路》、霍貝瑪《米德哈尼斯的林蔭道》,結合名畫欣賞,説説畫家表現了生活中的哪些現象?

欣賞課本P7最上方四幅馬路效果圖,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眼前的公路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瞭解點與美術的關係。

總結近寬遠窄,近高遠低,近大遠小。

二、欣賞提升,講述發展階段

1.透視的發展史

課件欣賞喬託的作品《逃亡埃及》,並出示古埃及的畫面,通過比較,引導學生學習喬託在畫面中通過明暗等繪畫手段表現了人物及景物的透視感,是透視學的奠基人。欣賞達芬奇的名作《最後的晚餐》,加深對作品中透視現象的認識。

2.自然中的透視

以一幅有明顯透視效果的道路為例,引導學生討論並回答畫面中都有哪些透視現象,教師總結並板書:近寬遠窄、近高遠矮、近大遠小,結合課件講解物體的透視感,並滲透視平線和視點的概念。對照圖片,認識從不同的角度往遠處看,畫面中的透視也有相應的變化。

3.欣賞作品中的透視

欣賞《吶喊》等系列繪畫作品中的透視,引導學生觀察透視在畫面中的作用,並同時引導學生欣賞畫面的構思和表現,為學生的創作打下基礎。

課件對比作品賞析,如果畫面中沒有透視會給人什麼感覺?加深學生對透視的重要性的認識。顏色、大小、疏密等各種變化,認識到只要在相對空間中較小都可以看成點。

欣賞圖片、總結透視的發展階段、特點與規律。

開闊學生視野,在學習活動中,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瞭解生活中的透視。

三、探究形成、發現方法

1.欣賞書本上的透視圖片

(1)小組討論找出圖片中的心點、消失線和視平線

(2)教師解釋這些名詞的定義: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遠處看天和水之間產生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還比如: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上的一點這點就是心點而這兩條線就是消失線

(3) 學生練習一個透視圖

2.教師展示一幅剪貼的透視關係的風景畫

(1)學生小組討論 這幅風景畫是如何製作的?

(2)教師小結:A.作視平線和消失線 B.定山腳線和遠山C.貼正視的房子

D按照近大遠小近寬遠高近高遠底的方法貼出樹和欄杆。

注意:遠的地方學生選擇彩紙的時候因應該選擇色彩模糊點的近的地方要鮮豔。貼的時候先貼遠的最後貼近的。

四、學生操作:

作業內容:利用繪畫或者拼貼的方法表現一幅有路的'風景畫。

要求:在畫面中要表現出道路的透視感。

可以根據想象添加合適的環境。

五、展示與評價階段

師生共同總結今天學到的透視現象,從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去探索,發現更有意思的問題和現象。

引導學生圍繞作品是否具有視覺現象的特點和畫面內容是否豐富來評價。找出優點,指出不足,指出改進辦法。教師評價。

六、課後拓展:

學生視野,希望學生今後在作品中學會運用透視知識。在運用時關注:能否理解並運用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視覺現象,融入到繪畫作品、攝影、拍攝等當中去。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色彩知識,瞭解鄰近色的畫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審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帶來的美感,激發色彩創作的願望。

教學重點:瞭解鄰近色的知識。

教學難點:運用鄰近色組織創作色彩和諧的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色相環、水粉用具、學生優秀作品。

教學過程:

一、分析色彩。

介紹鄰近色:鄰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顏色。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青與紫、紫與紅。

二、研究體會。

欣賞課本中的作品《紅土地》、《顧盼》。

1、小組研究。

數一數,《紅土地》用了幾種顏色?

《顧盼》用了哪些鄰近色?

不同的鄰近色帶給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結:以鄰近色為主的繪畫作品,給人色彩和諧統一的感覺。要想畫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鄰近色,不用或少用對比色。

三、欣賞感受。

1、欣賞優秀的學生色彩作品。

2、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説説自己的創作思路。

四、藝術實踐。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五、展示評價。

1、組織小組展示作業。給自己的作品起個名字。

2、組織評價作業。介紹自己的畫中最得意之處。

六、課後拓展。

和諧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説一説,在什麼地方,什麼場合可以應用。

課後記: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觀察和繪畫能力

2.掌握欣賞的方法和繪畫的技巧

重點:培養創新與想象能力

難點:能通過觀察進行繪畫表現音樂和樂器之間的關係

教具:範例、圖片

教學活動:

一、導入:

乘着音樂的翅膀,我們激情飛揚;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們奇思妙想。畫個想象的樂器,奏出更奇妙的音響。

二、板示課題

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去童話世界看看

出示圖片

你覺得這些畫面美在何處?

如果讓你來畫一幅圖你會怎樣來表現?

誰來説一説,自己的新想法?

三、範例

你又有新的啟迪了嗎?

作業選擇:

1畫想象的樂器不需要拘泥於真實,可以多一點大膽的、自由的、幽默的聯想。

2用自己喜歡的手法進行繪畫。

教學隨筆

.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教材從學生最熟悉、最常見的自然現象中提取教學內容,以“花”為題材安排欣賞、繪畫、製作等內容,構成一個綜合性的創作課,來擴大學生的審美範圍和知識範圍,在變換的創作樂趣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感悟自然、生活、藝術之美。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認識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能綜合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進行“花”的創作。

(二)情感:感知、體驗“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培養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與合作意識,激發大膽發表、展示的勇氣。

(三)能力:培養認識、發表、探究、創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綜合利用各種材料、方法去創作、裝飾、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探討、理解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內在美,引發愛花之情和環保意識。綜合探索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表現花朵.

難點:探索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現有創意的“美麗的花”。

四、工具材料

(一)教師:

1、各種花的圖片

2、花的作品若干.

(二)學生:

1、水彩筆、彩紙、絹紙、剪刀等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預備鈴響後,上課前整頓紀律並審視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變漂亮了,知道為什麼嗎?

生:因為樹葉綠了,小燕子回來了,桃花開了,學校的山茶花也開了……

師:你喜歡花嗎?為什麼?

生:很喜歡。因為花很美……

師:花很美,如果到處都是花朵多麼好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進入鮮花的世界——揭題《花兒朵朵》

(三)觀察、欣賞、感受

1、各種花朵欣賞(課件展示,伴有音樂,逐一播放圖片。)

2、提問:

(1)你最喜歡什麼花?為什麼?

(2)你知道國花嗎?知道它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

3、花朵們有着自己獨特的名字,但是很多花朵的形狀是非常相似的。(出示圖片,讓學生説説這些花朵的形狀像什麼,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碗,有的像碟子。

4、花瓣圍繞在花蕊的周圍生長,有些花的花瓣只有一層,有些花的花瓣則有很多層。

(四)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我們剛才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這一大片草地不高興了,為什麼呢?(沒有花)(1)對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寶寶交朋友呢。那我們有什麼辦法來幫它們呢?我們一起用能幹的小手做些各種姿態各種形狀的花送給草地,好嗎?

(2)思考、探索

①實例欣賞,出示老師要送給小草的花朵,問:“老師畫的花美在什麼地方”。(色彩、形態)

②問: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表現花朵?(彩色紙剪貼)

③教師出示範作並做一些剪花朵的示範。

(五)學生創作

①要求:同桌合作製作一朵花,可以畫或剪貼,然後把花沿輪廓剪下送給小草。②教師巡迴輔導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的問題。

(六)展示和小結

1、展示學生作業。

2、問:你最喜歡哪朵花,為什麼?

(七)延伸——環保教育。

師:有的人看見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來,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生:不對。花是大家的,要愛護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結束語:同學們都知道摘花是不對的,我們自己不但不摘花,還要勸別人不要摘花,要愛護公物,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讓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是花的海洋。

六、教學效果

學生互相合作設計製作出美麗的花,在創造能力的培養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鍛鍊。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感受和對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見

七、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本課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應時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用不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學習,這一點在本課教學中得以實現。

在這一課中,我收集了許多季花卉圖片做成課件,在談話導入,創設情境後,讓學生在視聽環境中真實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時能不時地聽到學生驚訝的讚歎聲,對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喜愛。就這樣,他們帶着這一份喜愛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的每一環節,並快樂學習。

(二)失敗之處

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很好地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其學生激情創造,大膽誇張,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快樂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現實世界的標準決定其合理性。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並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學準備:各種線材、板材、塊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示範)

四、學生作業

設計、製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迴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觀察、收集我們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