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範文合集9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9.6K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範文合集9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較多表現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運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磚圖案、北京故宮角樓、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過學生觀察和尋找周圍的三角形,讓他們發現生活中三角形的眾多存在和作用,讓學生能發現三角形的異同,比較不同形態的三角形給人不同的感受:尖頭向上的三角形顯得穩定、堅硬;倒立的三角形給人危險和鋭利的感覺。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物體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表現,並嘗試用一種方法來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啟發學生説説、猜猜、看看和畫畫,讓學生找到三角形,瞭解三角形並巳。畫畫三角形的物體。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尋找、發現和觀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並發現它們的異同,體會不同三角形給人的不同感覺。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用畫、剪、撕、帖、折等多種手法來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和積極創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尋找、發現和觀察三角形的物體,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感受能力。

採用不同的手法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並添加細節組成有趣的畫面進一步來美化生活。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圖片、三角形的作業紙、繩子。

學生準備:準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A.導入

a.教師提問:你們知道三角形是什麼樣的嗎?

b.出示三角形的紙片,教師補充三角形的特徵。

c.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並且把它們表現出來。

B.新授

啟發學生了解、尋找、觀察三角形:

a.教師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態的圖片,讓他們進一步瞭解三角形。

和大師一起畫三角形:米羅、畢加索。他們兩個都是大畫家。

b.為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教師帶領他們來到操場開展活動:請學生們用身體的某個部位或和其他同學合作表現出不同形態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給人產生的不同感覺。

c.在學校中、教室中尋找有趣的三角形:紅領巾、三角尺…

d.欣賞課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體:建築、玩具、設施等。讓學生們更進一步地發現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作用,從而產生表現三角形物體的慾望。

猜猜看:滑梯為什麼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導學生觀察三角形物體,嘗試用多種手法來表現有趣的三角形物體。

a.出示三角形物體,嘗試用多種手法來表現有趣的三角形物體。

b.教師示範:在實物投影儀上畫三角形。討論:你們還有什麼手法來表現三角形的物體呢?激發學生表現的興趣。

c.出示圖片:用多種手法表現的有趣的三角形物體:色彩畫、剪貼畫、線條畫等。

d.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想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什麼有趣的三角形物體。

學生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們在三角形的作業紙上製作:剪貼或繪畫等。

C.

小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業“串”在繩上作彩旗,既展示作業又裝飾教室。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材思路:

本課屬於“欣賞、評述及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上一課的延續,”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沒的眼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從而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領會生活的多姿多彩。

課 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七彩生活的回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瞭解色彩相互混合後的不同效果。

3、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塗抹,觀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調色遊戲,完成一張隨意畫。 重、難點:

能認識生活中的色彩,並掌握一些色彩的調配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生活圖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紙,顏料,彩筆,美麗的生活用品實物等。

學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斕的照片或圖片,彩筆、油畫棒或水粉顏料,2-3支毛筆,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詩歌誦讀

“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學習去創造,美好生活在前頭” 2、説説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舉例説一説七彩生活(互相討論後回答)。

如建築物有七彩的,熱氣球是五顏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繽紛的,衣服是漂亮的,傢俱是很美很實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樣的,跳舞的人們是美麗的,汽車外面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觀看各自的圖片,照片,説説生活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4、喜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為什麼? ——欣賞及介紹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場景圖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愛的卡通氣球,明快流暢的建築,温馨的房間??

2、畫畫七彩的生活,介紹幾種繪畫方式。如彩筆畫、油棒畫、水粉畫,撕貼畫等。 如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相互混合,並列或覆蓋後的不同效果。(介紹擠色方法,調色方法及塗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塗抹,觀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畫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畫,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離)

介紹用五彩油畫棒在紙上塗抹,然後用黑色油棒覆蓋,再刮色出現五彩效果的刮畫法。 介紹彩紙撕貼畫的方法,選定目標,撕出外形加以拼貼。 ——練習與體會: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線圖例。

如汽車、房子、玩具、牀、花瓶、枱燈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選定的方法畫生活,畫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 也可用顏料試着組織一幅彩色畫面。

如能適當加以創造,會比現實生活還美麗。

3、完成作業後,退後看色彩相互混合、並列和覆蓋後的不同效果。 ——小結與評價

1、課堂小結,作業互相觀摩

2、説説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生活,

唱一些快樂的歌,並做做遊戲,感受生活“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4

句容市春城小學蒙愛城實驗班 美術課授課教師:李芹芬

3、設法自己去裝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運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體形構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掌握利用線材搭建立體形的組合方法。

教學難點:構成式樣美→觀有創意。

教學過程:

一、看圖講故事導入新課。

1、看圖(1):人們為了便於認識和研究星星,用線將星座裏的星星聯起來,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

如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點聯成線後的獅子座、大熊座等。

2、看圖(2):比利時的原子球博物館簡介:

這個館是由12個球形建築物連接而成,設計獨特。

3、揭示課題。

二、學生自學嘗試搭建簡單的立體形。

分別由兩位學生上台來用泥球、牙籤組構三角錐體、正方體。

三、教師示範,師生交流製作步驟。

1、準備統一的“點”和足夠的“線”。

(搓出大小統一的泥球多個)

2、在墊板上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礎上朝縱向、橫向添加發展。(板書:平面形→簡單的立體形→複雜的立體形)

四、利用製作成品和圖啟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其作品構成樣時更豐富。

1、簡單的幾何形體與複雜的立體形比較。

2、圖利啟發:如線的平行排列,同一點上線成發射狀排出等。

3、教材中學生作品的欣賞與啟發。

五、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做做玩玩,教師輔導。

作業要求:運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種有趣的立體形。

六、作業展評,課堂。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 材分析

本課巧妙的組合是在學習過的三種基本形的基礎上,安排的一堂設計繪畫課。巧妙的組合其中包含兩個主要內容:

*超越單純基本形的概念,發現新的圖形結構形式。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下冊:01課 巧妙的組合

*感受透疊圖形及着色後產生的效果。

許多大小不同的基本形相互穿插後,原基本形被打破,失去本身的意義,巧妙的組合由此產生了新的圖形結構,而在作業過程中,又可能發現新的形狀和現象,增添了作業的趣味性。由於學生個性的原因,新圖形給人既與原基本形完全不同性質的感受,又有區別於各人的造型特點和色彩效果。通過對完成後的作業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也能感受到畫面的疏密、虛實所產生的效果。

教材巧妙的組合中呈現了部分學生作品,提示學生可從作品中發現一些新的形象。教材選登了著名畫家米羅的美術作品《太陽、人和鳥》。通過欣賞,分析畫家怎樣運用三種基本形和畫,以激發學生聯想。

這類作業有較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兒童容易作業,也易出效果,一般都能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 學 目 標

*學習形與形相透疊的表現方法和透疊圖形的塗色方法。

*在組合透疊練習中感受新的平面組合形式,形成調控畫面的意識。

*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塗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教學設計建立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從基本形的回憶、歸納到認識透疊圖形,理解透疊的涵義,再到對作業步驟的分析、歸納,都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實施以回憶導入新課。首先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三種基本形,並感受到這幾種形可有長短、大小等變化。在此基礎上,教師演示三種形的透疊效果。可採取逐一疊加的方法,讓學生清晰地觀察到形的組合變化過程;也可從欣賞完成的範作入手,讓學生比較、分析單獨的形和透疊圖形之間的區別,明瞭透疊的涵義。

透疊效果的演示過程應精心設計,根據學生年齡及身心特點,使學生輕易理解其涵義並充分感受到趣味性。可採取在黑板上板畫、利用幻燈機演示和利用多媒體制作進行演示等方式。

在演示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觀察透疊圖形着色後的效果,感受畫面的美感。透疊部分的色彩可另外着色,也可隨原形疊加着色,如果是後一種,學生會注意到顏色重疊後的變色現象,教師可順勢引導學生關注色與色疊加的變化。

指導作業環節可先由學生根據範圖一起討論作業步驟,再由教師歸納、總結。教材中基本的作業步驟是:在任意位置先畫三種較大的基本形,要求形與形之間要有部分穿插(即透疊);然後用同樣方法任意添加大小不一的基本形;畫到一定的時候即可停下,根據畫面需要添畫更小的基本形,可豐富和裝飾畫面;最後,再分格塗色完成。

學生活動的開展以自主表現為主,教師要注意在作業方法上加強指導,在作業步驟上予以控制。

教學評價涉及畫面構圖、線條流暢程度、形與形之間的透疊程度、色彩搭配等方面,先由學生自評、互評,再由教師歸納、總結。

作業要求:任選一種彩色筆作業,用大小不同的三種基本形互相穿插,組合成一幅畫面,再自選顏色填色。填色時,每種色不宜畫出線外。

四、教 學 建 議

*該課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導學生作業的過程,應以指導作業方法為主。

(1)畫基本形時,應鼓勵學生大膽地徒手作業,或扁、或長、或正、或歪均可。

(2)基本形的大小對畫面影響較大。太小則效果較差,而且完不成作業。應指導學生畫大些,特別是主體基本形。透疊上去的其他基本形可逐漸畫小。

(3)應指導學生適當地控制畫面。可用對照作品作範圖,説明畫得太滿和不加分辨地簡單排列會出現“板”、“亂”、“擠”的現象。

*為使課堂氣氛更加輕鬆、活潑,學生活動的開展可採取合作的形式。兩人或四人合作完成一幅作業,學生可自由交流繪畫體會。還可在學生自主表現的同時,分組在黑板上合作作業,由各小組成員按順序輪流上台添畫。讓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製作,培養學生的創造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時1-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並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徵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曆,易拉罐,吸管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並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範幾種基本製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2.發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製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製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3.收拾與

作業完成後,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衞生來整潔。

三、課後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1、基本形體切挖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具準備】

師:範圖、實例、製作材料

生:蘿蔔、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複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説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課件)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範圖,講解結構)

2、發展階段

⑴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瞭解草圖畫法。

⑵請大家根據課本範圖嘗試製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制作方法,師總結。

⑶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築、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台上,生評價,師總結。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後,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着製作。

2、點的集合

“點”和“線”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造型表現,同時,“點”還具備“線”的表現略顯不足的色彩表現能力。本課正是基於這個思路設計的。

因為教材導語是:“如果你仔細觀察,會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種各樣的點:豹皮上的斑點、花園裏的點點小花、夜空中的星星。從高樓往下看,大樹是點,車輛是點,人物也是點。抬頭看,飛機、小鳥也都是點。用點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圖畫。”為了避免先入為主地將“點”僅僅視為造型的元素,教材開始特別以點彩派的代表作品作為欣賞,並配以“修拉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法國點彩派畫家。他把各種顏料擠在調色板上,不經過調和,用小號油畫筆蘸取顏料,直接在畫布上用點排列作畫,畫面由五顏六色的點構成,達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諧、最明亮、最多彩的藝術效果’”的文字介紹。緊接着呈現的是“不同工具表現不同形狀的點”的示意圖,配以金錢豹和以點為主作為視覺呈現,以及以點狀材料創作的不同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和示意圖共同構成了“點”在藝術創作中的多元表現特色。

翻頁後,以“學習提示”開始,通過“技法點擊”和示範作品及學生作品,為同學們進行自己的創作從技法到內容,以及表現形式都提供了直觀的參考。而“學習要求”清晰地點出了最終應該呈現的結果。

以點為主線,通過欣賞法國新印象主義代表畫家修拉的點彩畫名作《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納蒂布港》,對比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點彩派繪畫技巧。通過欣賞古希臘人用馬賽克拼貼的方式裝飾的建築,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萬變,還概括表現各種形式的物象,現代派畫家用不同形狀的點勾畫詩一樣的圖畫??充分體驗點的有序和無序排列的美感,明白點無處不在。本課可採用“導入激趣—解讀概念—欣賞作品—嘗試創作—評價展示”來完成教學。

一、引導階段

課件出示畫面效果完全不同的點彩派創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納蒂布港》以及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請同學們分析不同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

在分析回答的過程中,學生經過觀察會直觀地感到:不經調和的顏色經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與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的畫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點點的奧祕,出示課題——《點的集合》。

二、發展階段

1.解讀圖形,講述概念。

通過欣賞教材和學生思考討論得出:金錢豹的身上有斑紋點;彩色的鵝卵石可以拼成火車的點;馬賽克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是點;花園裏開放着的小花是點;樹葉是點;夜空中一閃一閃的星星也是點;解放軍身上的帽子、徽章、槍、衣服是點,甚至他們本身就是點;樓房、汽車也是點。出示圖片,請學生再次辨析點。

通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的分辨,學生可以得出:點的形狀可以是各種樣子的,只要在相對空間中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點。

2.欣賞作品,感受魅力。

出示多種不同的繪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學會用多種繪畫形式來創作豐富多彩的點的集合作品。馬賽克壁畫用小塊不同色彩馬賽克鑲嵌而成。電腦繪畫,將點整齊排列,用黑白畫的形式表現圖案(白點集合表現物體,黑點集合表現背景)。

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萬變,還概括地表現了各種物象。

民間工藝中利用點的組合作為自己畫種的表現手法。

凡·高的《星月夜》用點進行方向組合,形成線化感覺,增加流動效果。

米羅的《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則通過點的奇妙形狀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欣賞學生作品。

3.圖樂共賞,學生創作。

這裏提出作業要求:用點的集合創作一張作品。

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技法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用合適的材料創作,題材不限。作業要求:(1)用點畫方法進行創作或臨摹。(2)注意整體效果的變化,把握色彩的關係。

三、展示與評價階段

對於率先出色完成繪畫創作的同學採用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的手段,再通過獎勵機制請這位同學巡視選擇優秀作品進行師生互評,最後同組學生互評。將優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

1.能否理解點的概念。

2.能否掌握“點彩派”的繪畫典型特徵及代表人物。

3.能否運用點的不同排列規律、疏密變化表現作品。

4.能否運用合理的色彩關係使畫面豐富和諧點的形式表現點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去創造新的點畫方法。

3、遠去的路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了解凡是客觀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視現象的

2、讓學生了解視平線心點和消失線。

3、讓學生用剪貼的方法創作一副《遠去的路》

過程與方法:

1、出示圖片讓學生討論圖片中的透視現象。

2、讓學生看圖片嘗試畫出簡單的透視圖片。

3、教師小結定義什麼是視平線心點和消失線教師示範畫透視圖。

4、注意透視現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遠去的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培養團結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的透視現象。

2、難點:如何在畫面中表現出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的透視關係。

教學準備:

1.教具:多媒體各種近大遠小的圖片資料

2.學具:舊畫報等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觀察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杆的疏密、樹木的大小等。

師:你能用間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2、討論

(1)在紙上表現的事物

(2)從中你發現了什麼現象?(近大遠小)

教學説明:讓學生自己感受透視的微妙,使他們更有興趣瞭解和掌握透視。

3、揭示課題:《遠去的路》

二、新授

1、討論學生簡易畫,從中發現問題

討論:在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以外還有哪些透視現象?

近高遠底近寬遠窄近長遠短等

教學説明:這部分內容有利於開拓學生的視野。

提問:什麼是透視?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同的位置上就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底近寬遠低的變化這就是透視。

1、出示圖片:站的高的地方看遠去的路站在左邊看遠去的路站在右面看遠去的路小組討論説説這些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教學説明: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瞭解生活中的透視

2、欣賞書本上的透視圖片

(1)小組討論找出圖片中的心點消失線和視平線

(2)教師解釋這些名詞的定義: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遠處看天和水之間產生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還比如: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的消失在視平線上的一點這點就是心點而這兩條線就是消失線

教學説明:用這樣的比喻通俗易懂讓學生對這些名詞的概念聯繫到實際生活中。

(3)學生練習一個透視圖

5、教師展示一幅剪貼的透視關係的風景畫

(1)學生小組討論這幅風景畫是如何製作的?

(2)教師小結:A作視平線和消失線B定山腳線和遠山C貼正視的房子

D按照近大遠小近寬遠高近高遠底的方法貼出樹和欄杆

注意:遠的地方學生選擇彩紙的時候因該選擇色彩模糊點的近的地方要鮮豔

貼的時候先貼遠的最後貼近的

(3)作業要求:同桌合作一個畫透視圖另外一個負責剪貼

(4)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説明: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合作利用廢舊的彩色畫報根據前面老師所講的透視方法來完成一幅剪貼的有透視關係的風景畫使學生對透視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評價

1、佈置主題:奇妙的視覺。

2、展示學生作品。

3、點評:是否符合老師要求的透視變化和顏色變化。

4、教師小結。

4、線與造型

生活中並不存在繪畫中的“線”,是創作者根據觀察和感受,為了更好地進行表現而“提煉”出來的。從一年級起,每個學年的《美術》教材中都至少會有一課涉及到線與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線條,體會線條造型為主。本課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將線條表現與造型聯繫在一起。開始呈現的生活中的“線”,其目的就是幫助同學們形成從生活中提煉自己需要的“線”的能力。所以在導入課文中這樣説:“觀察我們的生活環境,你會發現許多不同類型的線:架在空中的電線,人行道上的斑馬線,還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樹木花草等等。藝術家用線創作出眾多豐富的藝術作品。”首先是“觀察”,然後是“發現”,最後是“創作”。觀察和發現線並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創作。接下來選登四幅中外藝術作品就是為了讓同學們直接欣賞並幫助分析“線”的造型能力。“線可以用來確定物象的形狀輪廓,表現明暗結構、質感肌理等,對線的研究是繪畫學習中的重要內容。”翻頁後,就可以看到和“學習提示”緊密結合的多種線條的表現形式,既有線條本身的多種變化,也有線條的多種組合效果。配合“學習要求”則是人物頭像的線描畫繪畫方法。之所以選擇人物頭像,是因為這是上課時最容易觀察到的表現對象,每一個同學都可以以自己的觀察提煉出自己需要的“線”完成作品。為了強調“線”,在“學習要求”中特別強調要“着重表現人物的頭髮”。教學目標

瞭解線是藝術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和線在美術造型表現中的運用與作用。運用直線、曲線、細線、粗線、長線、短線、實線、虛線、有規則的線和自由的線表現各種頭髮。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兒童在校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本課的內容和兒童的活動與生活緊密相關,所有的構思和表現的基本素材都來源於兒童平時的校園活動和生活;畫面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手段也是兒童們熟悉的,但創造行為不是憑空而來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的影響。因此,觀察就是通過經驗來獲得視覺感受。引導兒童觀察熱鬧和活潑的場面,理解和體會動態的構成因素,表現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情節和氛圍。通過畫面的構圖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讓兒童之間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時,通過會議、想象和美術表達,讓兒童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二、教學目標:

指導兒童大膽地想象,大膽地構圖和用色,表現熱鬧的氛圍;培養兒童畫面的組織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兒童繪畫和表達的興趣;培養兒童熱愛校園生活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誇張的造型、鮮豔的色彩和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構圖表現校園的活動氛圍。

難點:人物動態的誇張表現,構圖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膽運用,畫面的氣氛渲染。

四、教學準備:

師:欣賞作品若干

生:彩色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觀察校園裏的各種活動場面,積極參與活動。

五、教學過程:

*回憶和想象。

通過回憶和想象,説一説校園裏活動:

1.聯繫自己的實際,想一想校園裏舉辦過那些活動。

2.活動的場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動場面,上台來表演一些動作。

*欣賞圖片資料,討論表現方法。

1.欣賞教材和教師準備的圖片資料,理解畫面內容,感受活動氣氛和表現方法。

2.小組討論表現方法。

1)表現手段:彩色水筆,油畫棒,水粉顏料,鉛筆等各種材料的綜合應用。

2)畫面氛圍的刻畫:內容要充實,色彩要鮮豔,人物形象的動態要誇張,表達要大膽。

3)想一想自己要表達哪些內容,討論:如何使畫面的安排更充實,如何能表現熱鬧的氣氛。

*課堂練習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嘗試用各種方法刻畫活動場面,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展示和

相互欣賞作品,並相互點評,教師。

六、教後記: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紙盒組拼,剪挖,粘貼等方法制作城堡。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合作

3、瞭解一些建築文化,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組拼,剪挖,粘貼,裝飾的方法。

教學難點:分工合作,講故事。

教學準備:1、課件,2、紙盒“城堡”實物,3、泡沐板展台,4、剪刀,雙面膠,紙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廢舊的紙盒有什麼用?猜一猜。生答。

2、出示範例“城堡”。這是一個小朋友用廢棄的紙盒製作的城堡。城堡名字叫做“王者之城”,它的裏面住着一個國王。國王是個威武的君主,他曾經親自率領千軍萬馬打敗了外國侵略者。所以,小朋友很喜歡他,給他建立了這座王者之城。國王在這裏住的真舒服阿!這裏還有很多可愛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豬八戒等,他們也想擁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紙盒來給他做一個城堡呢?

3、揭示課題:紙盒城堡

二、欣賞評述,開拓眼界。

1、欣賞各種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麼特點?

讓我們來欣賞一些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城堡。一邊看,一邊想,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麼區別?生答。(城堡更大,更威風。房頂有尖的,也有圓的,還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組成,有的城堡還有圍牆)

三、嘗試創造,學習做法。

1、分析製作方法。

a、課件出示城堡(1),這個城堡兩邊有兩個大圓柱,旁邊還有圍牆。中間是房子。想想看,圍牆適合用什麼樣的盒子來製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適合用什麼來做呢?(又高又厚的紙盒)我們看這個小朋友是怎麼製作出來的——課件出示紙盒城堡。

b、分析有有4根柱子的城堡(課件出示),學習用細長的紙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

c、分析有樓梯的城堡(課件出示),學習用小紙盒搭樓梯的方法。

2、這裏有一些紙盒,你能嘗試搭出來城堡嗎?兩個學生比賽。

3、反饋與:拼擺要有高低層次變化才好看。

同樣是一些紙盒,我們可以拼擺成不同的樣子。(課件:)

4、小人住在沒有門和窗户的房間裏,會感覺舒服嗎?那怎樣做門窗呢?生答,剪挖、或者畫(教師示範)

5、怎樣使城堡牢固?——粘貼(學生上台粘貼)

6、最後可以進行裝飾——裝飾。(課件圖片)

四、製作表現,堆砌成型。

1、欣賞其他學生作業(課件圖片)

2、作業要求:

四人合作作,一邊做,一邊想,你們想要給哪個可愛的小人做城堡呢?你們給城堡取個什麼名字?裏面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五、作業展示,自我。

1、自評:將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説説,你是給誰做的城堡?為什麼適合這個人物呢?説説城堡的故事。

2、他評:你最喜歡哪個城堡?為什麼?

六、想象拓展,課堂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麼樣用紙盒來製作城堡,讓廢舊的紙盒變成了美的東西。這説明,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們的雙眼能發現美,雙手能創造美!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結構分析 本冊教材體現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教師,充分考慮學生髮展的需要、教師教學的需要和教師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學內容分析

以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意貼近同學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性。

3、教學重難點分析

同 學 們 應 自主、主 動 、合 作 、探 究 、生 動 活 潑 地 學 習,自 覺 地 培 養 創 新 精 神

和美術實踐能力,通過學習美術提高生活質量。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飛行器、宇航服等有關太空的知識。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創作能力。

3.讓學生在設計創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嚮往未來的情感。

三、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訓練,所以他們已具備了一些基 本 的 美 術 素 養。能 夠 欣 賞 美 術,進 行 一 些 簡 單 的 評 述 。但 是 ,這 只 是 初 步 的 ,並 沒有 達 到 一 個 高 的 層 次 ,學 生 的 造 型 、表 現 能 力 需 要 更 進 一 步 的 提 高 。這一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畫畫有了自己的觀點,有了一些個性化的東西,這是一個提高。

四、主要教學措施

1、 嚴格教學要求。認真上好每一節。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規範作業評講。

2、 充分應用網絡資源,不斷豐富教學資源。

3、 加強課前準備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個教學內容。

第一課我的小天地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顯性內同與目標應知:簡單瞭解有關居室的功能和特點,以及不同地區、民族在設計上的不同文化和習俗。瞭解自己的小天地不僅有一般居室的特點,還要表現個人興趣愛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自己的小天地,突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提高畫面的表現能力、組織能力和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家的照片或圖片,採用回憶或與想象相結合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心願去表現和設計理想中的小天地,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喜愛之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感受、設計和表現自己的居室,體驗生活的樂趣,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和健康地審美情趣,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通過了解有關居室設計的文化習俗,加深對自己身邊居住環境的瞭解,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自己的雙手取實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難點:繪畫時房間力傢俱與傢俱之間、傢俱與周圍環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前後、大小關係。

三、教學準備:有關居室環境設計的課件,繪畫工具和材料。

四、講授新課:

1、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上課。 2、導入新課課件:欣賞圖片“我的小天地”。

(1)提出問題:(調動全員參與,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啟發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激發自我表現和探究學習的慾望。互相學習,拓寬思路。) ①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在這個家裏有一個屬於你自己活動的小天地嗎?自己的小天地給你帶來哪些快樂?

課件出示課題:《我的小天地》 3、講新授課:

(1)提出問題: ①看看課件再結合自己的小天地説一説圖片上的小天地以什麼顏色為主? ②佈置了哪些裝飾品?裝飾品越多越好嗎?房間有什麼特色嗎?

(2)課件演示:(利用示範作品,引導學生分析。互相學習,互相提高,開闊思路。引發學生髮散思考,激勵學生大膽創新。) ①生從以下幾方面談自己的感受。色彩、陳設、功能、特點。 ②觀看欣賞圖片説一説圖片上房間裏的那些設施吸引了你?你覺得這樣的好處在哪?

(3)小組討論

①怎樣才能佈置出自己喜歡的小天地?從色彩、陳設、功能、特點。 給出一些傢俱擺設讓小組討論,自己選擇。想一想選出的東西該怎麼擺放進自己的小天地?怎樣才能美觀呢?引導學生,在佈置自己的小天地的時候要注意主次、前後、大小等。

②學生欣賞優秀的兒童室內設計及其優秀的學生作業。學生之間談感受,提出自己大膽的設計思路。

五、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1)可獨立,也可以自由結合。(2)可先設計出草圖,然後繪畫表現。(3)在環境設計時,可以考慮到自己本地區的文化習俗以及自己的愛好特點。(4)在設計中還應考慮到自己的房間應具有的功能和特點。(5)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實用、美觀、温馨,有特點,體現出自己健康的審美情趣。

六、小結:

(1)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講評。(2)鼓勵大膽想象的學生。

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