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內經

黃帝內經讀後感5篇

欄目: 內經 / 發佈於: / 人氣:1.84W

篇一:黃帝內經讀後感

黃帝內經讀後感5篇

《黃帝內經》一書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當然其在中醫學領域的經典地位更是家喻户曉的了。它作為一部國學經典不僅僅是醫學生應該好好研讀的,它在養生方面也給我們很多啟示,它指導我們如何才能順應自然以達到健康和諧的狀態。

《黃帝內經》給我印象最深啟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幾篇,如《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這幾篇論述都在養生的原則和總綱上做了精當的論述,其中一些理念極具現實意義,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夫陰陽者,天地之常道,術數者,保生之大倫,故修養必謹先之。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其中藴含的養生之道確實可以讓人受益無窮的。很早就聽過“天人合一”的理論,原來覺着很飄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虛,在讀過《黃帝內經》之後發現,人體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才能“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在讀過《黃帝內經》後,我結合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狀況綜合分析了一下,發現自己沒能做到《黃帝內經》所提及到的理念。首先我覺得自己的作息習慣不僅沒有類天地之道,相反,還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於陰陽”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實際情況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牀,這樣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氣虛無力。我個人身體一向還是很好的,體質不錯,因此我一向不注重這些,認為這些離我還很遠,老了在養生也不遲,在讀完此書後我發現養生要從現在做起,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大到情志,小到作息習慣??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緒調節的,當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習慣,現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這些都是背離陰陽之道的,而且平時也不注意情緒和精神的調節,在讀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時才發現對精神的調節以及對情緒的控制對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響,看來這些謹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會出現很嚴重的狀況。另外現在正值春季,平時也沒注意什麼,在看過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後,知道春天氣機是生髮,條達,舒暢的,因此內心也應該是這樣的。“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這些也就提醒我們應該內心恬淡,而且應該到外面出去走走,這才符合養生的大道。

另外,縱觀《黃帝內經》,它不是一時一家之作,融合了幾代人的心血,它是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它也作為一部國學經典流傳於世,該書巧妙運用以岐伯和黃帝等人的對話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淺出,很精當的闡述了陰陽五行,四時氣候,五運六氣一些理念。《黃帝內經》讀後,我的感受雖然沒有很深,但確實得到一些體會,我想這就是收穫吧,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按照這些感受去生活,雖不能達到上古之人境界,但還是大有裨益的。因為《黃帝內經》篇幅較多也沒能全部看完,而且後面一些理論性較強的也不能讀懂,因此僅有這些膚淺的感想來完成這次作業。今當臨文嗟悼,不知所言。

篇二:《黃帝內經》讀後感

《黃帝內經》 對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調節情志有很大的幫助,由於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難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要“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要“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從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

《黃帝內經》要求人們要順應四時休養生息,而不好的生活習慣在我們周圍人的身上隨時能找到。比如,經常熬夜,暴飲暴食。而《黃帝內經》強調:“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它表現在我們每個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只有做到了這些,並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我們才會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是我國的國學瑰寶,是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鉅著、中醫養生學之源。通過這部古老經典的學習,我們能夠洞察生命規律,從根本上把握健康養生之道。《黃帝內經》中有關健康養生的論述比比皆是。

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它更像一本養生寶典、一本哲學書,一本瞭解自然,瞭解自身,關注自身,順應自然法則,達到天人合一從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養生哲學書。也使我悟到 “ 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 ” 的智慧。《黃帝內經 》 流傳千百年,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曠世經典,它的醫學價值和哲學價值正在不斷被後人挖掘中,我也從這本書中得到不少的啟發,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這本書,給我的生活工作帶來更大的幫助。 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我覺得《黃帝內經 》 可以用三個 " 第一 " 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黃帝內經 》 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 》 。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 》 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 》 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着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 》 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象的。

第二,《黃帝內經 》 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 》 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就是《黃帝內經 》 非常重要的思想 ---" 治未病 " 。

《黃帝內經 》 中説 :"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 就是説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你想,乾脆就不得病了,這來得多麼徹底 ! 在當今社會,這種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三,《黃帝內經 》 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 》 以生命為中心,裏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 》 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 " 經 " 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

經 》 ,第二部是《道德經 》 ,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 》 。現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黃帝內經 》還有很多的觀點是非常經典和重要的,比如藏象學説、精、氣、神、經脈等等,雖然我的知識水平還沒有到達研究《黃帝內經 》 的高度,但是我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我怎樣在生活和工作中調節情志、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有很大幫助。

人體的各機體內部的各臟腑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同時也是人與外在環境的統一。臟腑的各項活動並不是孤立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認識一下:

1.強調人體內部的統一。

2.機體與環境的統一。《黃帝內經》 明確提出 “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這説明人與天地自然的統一性。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指導下。古代醫學家總結出內臟生理功能活動與外界環境變化有關。 “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 《素問 · 生氣通天論 》。又如 “ 風傷筋,燥勝風,熱傷氣,寒生熱 ??” 並認為 “ 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 ??” 這都強調到了整體觀念。這種整體觀念與現代一些醫學的局部觀點截然不同。

看完《黃帝內經 》 ,我對於中國人民千百年來順應四時休養生息的生活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以前不好的生活習慣在我身上都能找到,比如説經常熬夜,暴飲暴食,而《黃帝內經 》 説道: “ 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 ”“ 四時陰陽,從之則生,逆之者亡。 ” 正常情況下,陰陽對立統一運動有度、有序、適時當位,則陰陽和諧,反之則陰陽失調,而人體疾病的本質就是陰陽失調。《黃帝內經 》 不但在健康上給我們提供了辯證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現實社會中,工作壓力大,社會關係複雜,都會給我們的情緒帶來影響,而這本書告訴我們,喜怒悲憂恐等精神情志活動,也是五臟功能的表現,也就是説,五臟出現疾病同樣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疾病,反之,情緒的失常也會影響五臟的健康。大喜傷心,大悲傷肺,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憂思傷脾。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諧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活工作都有好處。

雖説我對此書只是讀的這麼淺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內涵不僅僅而次,所以我以後還會慢慢品味。不過讀此書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古文好爛,所以此書還能鍛鍊我的閲讀水平。 飲食、起居、工作和勞動、精神,這四方面是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的。 所以養生説到底就是在説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只要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黃帝對話當中所説的這樣,人人都能活過一百歲。所以説活到一百歲並不稀奇,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做好這四方面就可以了。而這四個方面貫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做到這四點,不是一天兩天就行了,而是一輩子,每時每刻都這麼做,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下面是我比較喜歡的,出自《黃帝內經》的養生語錄:

1.“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遠,有傷元氣”。

3.“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沒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寧,真氣保存體內,形影不離,病不傷也。

4.“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養:“浩然正氣”有利於身心健康??

5.“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人,怎能心如止水;”“還在判斷值與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要內求,是要我們往裏求。這是提示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關注自己,生命就在於自己手中,生命更在自己的內求當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長壽的。關注養生,關注內在。

篇三:黃帝內經讀後感

《黃帝內經》作為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鉅著、中醫養生學之源的國學瑰寶,自古至今,引起了無數人對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內經》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讀,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過對《黃帝內經》的學習,對於其養生思想頗有一些體會。

現在,人們生活空氣污染、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裏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進而引發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疾病”,而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養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何為養生,就是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 《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養生學之源,可見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説:“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就是説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對於未病先防,《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也就是説對外要適應自然環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襲;對內要調養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變化,充分的體現了《黃帝內經》 “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兩個基本的觀點,也就是整體觀。

“天人相應”是説人來源於自然,生長於自然,不管人類文明如何發展,科技是如何的進步,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得要遵

循自然界陰陽四時的規律。《內經》提出:“天温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衞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衞氣沉”。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也就是説人體必須“順其自然”四時氣候的變化,適應周圍外界環境,使機體與自然環境相協調,以增進人體的健康。所以在這個自然界的大系統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其次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但順應自然規律並不是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質存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人體所需的飲食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正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羣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形成了各個地方特色的飲食。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冬季常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形神合一”是説人體的精神活動和身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中醫學認為有形體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

能,形體是本,神是生命活動及功用。所以《素問·八正神明論》曰“血氣者,人之神”,《 靈樞·平人絕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無形則神無以附,無神則形不可活,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 形體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礎,有形才有生命併產生精神活動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養形為養生之首要。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強其形,可以使人體筋骨強健,氣血經脈通暢,臟腑經氣充實,功能旺盛,氣血調達,通過“外煉筋骨皮”,由外至內,促使體內陰陽平衡,身體盛壯,但養形不能過度,過度了就會積勞成疾。《黃帝內經》曰:“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説明人的精神活動對形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可見養神同樣重要。《素問·上古天真論》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裏説明了“恬淡虛無,清靜無為”的態度對養生的重要性。《黃帝內經》曰“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即不為外物所擾動,保持清心寡慾、恬靜平和的心態來應對生活,正如《內經·痺論》所言:“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形神共養是中醫學推崇的一種最高養生方法。《內經》明確提出了“形與神俱”的形神共養觀點,《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故能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無論還是年老是年少,都是要養護我們的身體,保養我們的心靈,都應動則養形,靜則養神,順應自然,真正做到人與自然相統一,形與神相統一,這樣才能夠達到養生之目的

——健康長壽。

篇四:黃帝內經讀後感

最近讀了有關講解《黃帝內經》的一些書籍,使我對這部經典的著作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對養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在瞭解中醫養生知識的同時,更感歎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這筆財富,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輕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靈,不懂得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無常,飲食無度,生活沒有規律,暴食暴飲,透支健康,透支快樂,還有人以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錢就有了一切,許多人都為追求這些東西而對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長壽,而長壽並不等於健康。只有健康快樂,才是一個完滿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習慣,決定你是否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養生,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這樣才會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樂,才是生命的真諦。

其實,養生並不難,養生無處不在,養生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生就是養護我們的生命,保養我們的心靈。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學到一點,就做到一點,長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習慣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傷害的身體能夠慢慢得到修復。只要你認識自己,能夠“恬淡虛無”,學會“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順應自然,懂得規避虛邪,“不妄作勞”,善待自己,善待心靈,你就會守住自己的精、氣、神,就能遠離疾病,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篇五:黃帝內經讀後感

讀《黃帝內經》是大一的這個暑假,我們作為中南大學臨牀八年制的學生,這算是科研訓練老師給我們佈置的一項任務,初讀《黃帝內經》,覺得它很無味,全是古文一兩天之後還沒看完三頁,就放在了那裏。一個月後,再次拿起《黃帝內經》,整理心情,一個人靜靜的品讀,終於發現了其中的樂趣 。它讓我對養生有了全新的理解,我在瞭解中醫養生知識的同時,更感歎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它不像西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麼是壞的生活習性,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麼不生病,怎麼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帶給我們的財富。

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輕人覺得自己現在熬熬夜,餓餓肚子,吹吹冷風是小事,可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所認為的這些小事便為他們老來以後的身體留下了疾病的隱患。我的奶奶就是一個例子,奶奶年輕時舉得自己身體好,出去做工吹吹風淋淋雨沒什麼大事,現在風濕一直纏着奶奶,每當吹風下雨疾病發作疼痛難忍。所以現在的我們也不要覺得這些事情都是小事,等到疾病發作,後悔莫及。

作為當代大學生,熬夜是每個大學生都有的事情,早則十一點晚

則轉鍾四五點甚至是通宵不眠,似乎都為大大小小的事情牽絆着,我們也不乏看到學生熬夜猝死的新聞,睡眠作為身體調節的時間,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如果失眠時間太少將減少你的身體排毒的時間,所以,我們作為大學生應當有適合規律的睡眠時間,為將來的工作打下牢固的身體基礎。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古人規律生活,起居有常,所以很多都是百歲乃去。我想着都是現在所報導的百歲老人的長壽祕訣吧。

“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既不是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的,牛奶為上品,雞鴨魚肉為好東西,同時告訴了我們各種食物都有它的.季節,和飲食專家們所提倡的不吃反季節食物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要吃垃圾食品,吃的時候就是垃圾,吃進去更是垃圾,花錢找罪受。現在科技發達,許多反季節蔬果充斥着市場,我覺得每種食物在它該有的季節是大自然給我們安排的規律,在什麼季節吃什麼蔬菜,對我們的身體都是有不同的益處,但是反季節蔬菜的出現,對與大自然給我們的規律似乎有些違背。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我們應該順應大自然的四時之需來對食物進行攝取,這樣才能與大自然保持同步。

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養:“浩然正氣”有利於身心健康。由此看來,要想有好的身體,也必須有一個很好的心態。所謂浩然正氣也,就是説不能有歪心思,如果説一個人常常懷有壞壞的心思,這樣自己心中就會常常想着,日久而生疾,常言道心病得要心藥醫,就説明心病源於心,所以浩然正氣對於健康是很重要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沒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寧,真氣保存體內,形影不離,病不傷也。從沒有聽説過哪個長壽老人脾氣暴躁的,保持心平氣和,對於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飲食、起居、工作和勞動、精神,這四方面是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的。調整好這些方面我相信身體一定會變得很好。所以養生説到底就是在説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只要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黃帝對話當中所説的這樣,人人都能活過一百歲。所以説活到一百歲並不稀奇,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做好這四方面就可以了。而這四個方面貫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做到這四點,不是一天兩天就行了,而是一輩子,每時每刻都這麼做,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説完《黃帝內經》有關養生的內容,再來説説有關治病就醫的內容。《黃帝內經 》 中講到了有關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就是《黃帝內經 》 非常重要的思想 ---" 治未病 " 。

所謂“治未病”,就是防止生病,《黃帝內經 》 中説 :"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 就是説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你想,乾脆就不得病了,這來得多麼徹底 ! 在當今社會,這種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天冷的時候多穿一件衣服,少吃些垃圾食品,少喝點酒,這些都屬於“治未病”的內容,現在許多人都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以至於老來被疾病所煩憂。

關於陰陽節氣,向內觀止這樣的東西就如作者説的那樣,沒有人願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頭上!因為向內看麻煩,外面大千世界那麼好;想內看還會苦惱,不如活一日過一日快活。可是人如果不向內看就不瞭解自己,那就無法瞭解世界更不能為王!作者説身體比頭腦聰明,頭腦是有為而治,身體是無為而治,不做什麼能辦好事永遠比費很大力氣辦好事聰明!書裏甚至説到一些所謂性格上的缺陷也是由於身體問題所致。比如説一個人很懶,能坐着就不站着,總想睡覺,這好像是脾出了問題。一個人沒耐心,做事三分鐘熱血,是因為肝火太旺,相反磨磨蹭蹭猶豫不決的就是肝火太弱了!

《黃帝內經 》 不但在健康上給我們提供了辯證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現實社會中,工作壓力大,社會關係複雜,都會給我們的情緒帶來影響,而這本書告訴我們,喜怒悲憂恐等精神情志活動,也是五臟功能的表現,也就是説,五臟出現疾病同樣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疾病,反之,情緒的失常也會影響五臟的健康。大喜傷心,大悲傷肺,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憂思傷脾。所以,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諧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活工作都有好處。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沒有什麼大病,只是時不時會頭痛,肩膀痛,喉嚨痛,眼睛痛,行經腹痛等等,家中常備下火藥,消炎藥之類。

看了《黃帝內經》後得知目赤,咽痛是因為陰虛火旺;肩膀痛,頭痛,行經腹痛是氣血不調;大腿浮腫,脱髮是腎功能不太好~氣色發黃,眼睛乾澀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説現在小毛病不斷的原因是心肝腎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還沒到功能損壞的程度,要是有損壞就會有很多地方生病了!很多人小時候身體很差,經常生病,長期服用藥物,而大多數都是刺激腎臟的,因為生病而胃口很差,嚴重缺乏營養,導致身體虛弱,氣血養的也不足。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飲食,規律起居,鍛鍊身體,最重要的是堅持,有個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讓人身體健康,而且還能讓人擁有姣好的容貌,何樂而不為呢?

《黃帝內經》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財富,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義她告訴我們一年當中我們該怎麼去生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就是説春天我們就應該象植物發芽一樣,讓我們人體的氣機生髮出來;夏天,我們所有的陽氣浮於體表,同時將一年中代謝所產生的垃圾通過汗液排泄出體外,所以我們夏天的消化能力就相對弱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苦夏,夏天為什麼容易拉肚子,為什麼夏天吃多了雪糕不好,喝冰鎮的汽水、啤酒不好;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萬物開始收藏了,我們的身體也應該開始收斂了;冬天是閉藏的季節,植物都凋零了,很多動物都冬眠了,水都結冰了,我們也應該象那些動植物一樣避開寒冷的冬天之氣,這也是俗習中提倡冬令進補的原因,這時人體的陽氣全都在體內,吃的東西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 她告訴我,人要想健康,要因天之序,也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則,遵循一年的四季之氣,遵循每天的小四季。人的健康在自己,你和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你也就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