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內經

《黃帝內經》靜與躁

欄目: 內經 / 發佈於: / 人氣:2.69W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帝內經》靜與躁,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靜則神藏,燥則消亡”出自《黃帝內經》,即神宜靜,而不宜燥。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 達到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研究表明,人在入靜後,大腦又回覆到兒童時代的腦電波狀態,衰老暫時得到“逆轉”。

靜神養生的方法包括少靜則神藏,燥則消亡”出自《黃帝內經》,即神宜靜,而不宜燥。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 達到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研究表明,人在入靜後,大腦又回覆到兒童時代的腦電波狀態,衰老暫時得到“逆轉”。

心情、心平氣和,則精神收藏,精神抖擻。相反,心煩浮躁、情緒不安、焦慮緊張,則精氣就會消耗,甚至耗竭消亡。《黃帝內經》從醫學的角度提出了靜神防病的思想,如在其《黃帝內經素問》裏説: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清靜,一般是指精神態志維持淡泊的狀態,因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使真氣內存,達到心聲平安的目的。

生活小竅門 抑目靜耳健康養生 眼耳為人體五官之一,是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着人的精神主宰和調劑。目清耳靜則是説神氣內守而心不勞,若目馳耳躁,則神氣煩勞而心憂不寧。老子曾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此即是説亂視雜聽,則會使線人過用不清,而耗傷神氣。

《老老恆言燕居》説: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説明了目視累心動神及靜神必先抑目的道理,當然,目不可以不視,耳不可能無聽,要害在於不要為了滿足私慾而亂視妄聽,使神氣不寧。 凝神斂思 《醫鈔類編》裏説: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竭。當然,這種凝神斂思、維持清靜的養生方法,並不是無知無慾、無理想、無抱負,不是人為地過於壓抑思想和毫無精神寄予的閒散空虛,因而它與饜飫終日、無所專心的懶漢思想絕不相同。

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凝神斂思是維持思想清靜的良方,反之,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裏所云: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生活小竅門 多練靜功推薦導讀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表現是怎樣的 靜功是氣功的一種,包括練意和練氣兩方面的內容,相當於古代的靜坐、吐納、調息、服氣等方法。其中的調心,即是調理精神狀態,以達到促進神氣入靜的作用。故枟黃帝內經枠中説:呼吸了精氣,獨力守神。這裏的神氣內收,即是靜功的結果。

枟養生四要枠也説:人之養生,曰打坐,曰調息,正是主靜。但要打坐調息時,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動,妄動則打坐調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可見,靜功是以靜神和調氣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鍛鍊方法,而靜神又是氣功鍛鍊的條件和基礎。因此,常練靜功有清靜神氣的作用。生活小竅門 【貼心提醒】健康養生 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黃帝內經》所強調的休養原則及其靜養心聲的調攝方法,不僅具有心理衞生的防病治病效應,而且還具有明顯的'養生結實、延緩衰竭的作用。譬如關於工作繁忙,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的人來説,忙中偷閒,靜坐或閉目養神片刻,頗能消除疲憊,重新振作精神。而關於心胸偏狹,善猜疑嫉妒,或思想煩悶,鬱抑寡歡的人,則能經常反思內,加強舒適虛無的思想休養,守神靜養,日久也有清心滌慮、舒爽胸懷的作用。健康飲食

靜神養生的方法包括少私寡慾、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為善於靜神養生,從而延年益壽。

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總攬朝政50餘年,一直耳聰目明、思路敏捷。有人説,這與她在感業寺用了3年時間“ 盤膝靜坐”不無關係。晚年的武則天也經常在朝政之餘,瞑目靜坐,她去世時享年81歲,算得上壽星皇帝了。

郭沫若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享年86歲,也是得益於“靜神養生”。1914年,他東渡日本,由於急躁和用腦過度,得 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寧。後來,他偶然讀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裏面的王守仁以“靜坐”法養病健身,便開始學起來。每 天清晨起身靜坐30分鐘,臨睡時也靜坐30分鐘,不到半個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轉,胃口也恢復如常,之後的數十年中,“靜坐”一直陪伴着他,使 郭老從弱者變為強者,並贏得高壽。

私寡慾、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為善於靜神養生,從而延年益壽。

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總攬朝政50餘年,一直耳聰目明、思路敏捷。有人説,這與她在感業寺用了3年時間“ 盤膝靜坐”不無關係。晚年的武則天也經常在朝政之餘,瞑目靜坐,她去世時享年81歲,算得上壽星皇帝了。

郭沫若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享年86歲,也是得益於“靜神養生”。1914年,他東渡日本,由於急躁和用腦過度,得 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寧。後來,他偶然讀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裏面的王守仁以“靜坐”法養病健身,便開始學起來。每 天清晨起身靜坐30分鐘,臨睡時也靜坐30分鐘,不到半個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轉,胃口也恢復如常,之後的數十年中,“靜坐”一直陪伴着他,使 郭老從弱者變為強者,並贏得高壽。

拓展閲讀:《黃帝內經》之靈樞·熱病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於軒轅黃帝,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集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説”、“脈象學説”“藏象學説”等。

原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

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浮而取之。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

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幹,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看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熱病先膚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針,五十九,苛軫鼻,索皮於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熱病先身澀倚而熱,煩俛,幹脣口溢,取之皮,以第一針,五十九;膚脹口乾,寒汗出,索脈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

熱病溢幹多飲,善驚,卧不起,取之膚肉,以第六針,五十九,目眥青,索肉於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針於四逆;筋躄目浸,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熱病數驚,瘈瘲而狂,取之脈,以第四針,急瀉有餘者,癲疾毛髮去,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

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針,五十九,刺骨;病不食,齧齒耳青,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熱病頭痛,顳□,脈痛,善衄,厥熱病也,取之以第三針,視有餘不足,寒熱痔。

熱病,體重,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針,於其俞,及下諸趾間,索氣於胃胳(絡)得氣也。

熱病挾臍怎痛,胸脅滿,取之湧泉與陰陵泉,取以第四針,針嗌裏。

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太甚,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盛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去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