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色彩的世界》教案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3.32W

《色彩的世界》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色彩的世界》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色彩的世界》教案1

教材分析

色彩作為一種最普遍的審美形式,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大自然中的天空、大地、山川、河流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它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所不包,我們無時不在地與色彩發生着密切的關係。沒有色彩就沒有詩,沒有音樂,沒有藝術。“紅花需要綠葉襯”,這句話不只告訴人們一個辯證的哲學原理,從色彩學角度來研究,它告訴我們這是色彩的色相對比。紅色置於綠色中,紅色更豔,綠色更碧。色彩對比是一種有趣而奇特的現象,例如橙色放在藍色上會發生稍微帶黃色的味道,而在黃色上則看上去帶有紅色的感覺。這種色彩對比給人多變的感覺運用到畫面上,便發生了活力。在大自然和許多藝術作品中體現了這種色彩關係,使人發生了美感。理解色彩對比給人帶來的奇特效果,可以使同學進一步掌握色彩要素對畫面的作用,並能運用於美化生活中。

讓同學掌握色彩的知識是美術教學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在本單元中,我們着重要向同學介紹的是色彩的對比色、類似色、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覺的相關知識,並在練習中培養同學觀察、探索、分析等能力。色彩的視覺規律範圍很廣,在12色輪環中,相鄰的色彩為類似色,相對的色彩為對比色。類似色在同一環境或畫面配合時,發生柔和、悦目的感覺;對比色在同一環境或畫面配合時,則會發生強烈而絢爛的色彩效果。教材通過大量大自然優美圖片的展示,讓同學感受不同色調,分辨對比色和類似色,在欣賞中自主探究色彩知識,易於提高同學的美術學習能力。而小知識和提示語給同學提供了專業的美學知識,使同學的美術素養得以進一步提高。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色相環的排列規律,知道類似色、對比色的知識並能準確區分。

難點:掌握色彩的強烈對比和柔和對比的關係和不同的色調,並應用於創作表示。

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知識,掌握對比色、類似色的基本知識。

2.學習調色技能並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進行表示,用類似色調或對比色調創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畫,培養同學對色彩敏鋭的觀察、區分能力。

3.觀察、欣賞自然界、藝術作品中的不同色調,提高色彩美感意識,促進正確審美情操的培養。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水粉畫顏料、畫筆、調色盤、洗筆筒、抹布等繪畫工具資料。

(教師)課件,同學用的畫紙等。

教學過程

1.展示引入。

(1)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同學聽兩段音樂,同時出示兩張不同色調的風景攝影圖片。

(2)討論:兩段音樂在節奏上和它所表達的情緒有何不同?(第一節:強烈、有力、跳躍。第二節:舒展、柔和、寧靜。)兩張照片分別對應哪段音樂?

(3)引入課題:音樂可以表達不同的感覺,色彩也會傳送各種感覺的信息。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色彩的世界——色彩的對比。

2.學習研究。

(1)教師課件演示講解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豐富的色彩,這些色彩集中在一起就會形成一種比較,就如濃與淡,干與濕等現象一樣,它們相互影響,顯示出各種差異的想象,我們稱之為色彩的對比。這些色彩對比有的感覺強烈,有的則比較柔和。

(2)遊戲:課件展示,請同學來找色塊拼擺。

①組成連續的'12色輪圖。

②找出類似色。

③找出強烈對比色。

(3)小組學習交流:學習教材中關於類似色和對比色的知識,將第28頁裏的圖片進行分類。

3.欣賞作品,談論感受。

(1)欣賞課件中畫家和同學作品,説出色彩對比的類別,並找出強烈對比、柔和對比中較多的是什麼色?——引出調子(一般指畫面中佔據主要比例的色彩)。

(2)小結:

強烈對比——較多的是對比色。

柔和對比——較多的是類似色(鄰近色)。

在我們的實際中,總會有一些色彩使人心潮澎湃,又有一些色彩使人心靜如水。無論是寫生還是創作,色彩畫中的調子往往是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一幅畫面中,色調作為一種獨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示色彩畫主題的情調、意境和傳達情感上是不可或缺的。它能直觀地使欣賞者受到感染而發生美的聯想,使欣賞者的情感和注意力被畫面中的色調所影響。而畫面有了這一些對比,才有了節奏和起伏,才會給人以完整而協調的'美感。

4.調色練習。

(1)作業要求:在教師提供的無色色相環塗色,要求先分別塗上三原色,每隔三個色塊塗上一種原色,即紅、黃、藍。再分別在中間的空格上塗上三間色,即在紅黃中間的一個塗上橙色,黃和藍之間塗上綠色,紅和藍之間塗上紫色。最後由原色調配成的間色再進行互相調配得到的複色塗上,如黃綠之間塗上草綠色,黃橙之間塗上橘黃色,紅與橙之間塗上硃紅色等。

(2)同學進行調色塗色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5.展示評價。

(1)同學作品展示,互相評價:誰的作品塗色效果好?

(2)教師進行點評小結。

6.課後延伸。

觀察自身家的房間色調。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水粉畫顏料、畫筆、調色盤、洗筆筒、抹布等繪畫工具資料。

(教師)課件,同學用的畫紙等。

教學過程

1.交流彙報。

(1)同學彙報課前的觀察,説自身房間的色調,並出示圖片進行説明。

(2)同學評價介紹是否恰當。

(3)教師小結:用不同的色調應注意選擇相應的表示內容和環境,這樣才會給人一種完整而協調的美感。

2.欣賞感受。

(1)教師課件展示各種不同色調的室內裝飾效果圖,引導同學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關係。

(2)教師課件展示各種藝術作品,引導同學分析感受作品的色調,説出自身的欣賞體會。

(3)師生利用課件一起完成一幅畫面兩種色調的搭配練習。

3.創作表示。

(1)作業要求:用類似色或對比色調創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畫。

(2)同學創作,教師巡視輔導,鼓勵同學大膽用色、大膽表示。

4.展示評價。

(1)同學將作品分兩類展示,一類是類似色調,另一類是對比色調。

(2)師生一起評價。評價要點是:

①從視覺效果看,哪幅作品最美?

②對比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③類似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色彩的世界》教案2

課前準備

(學生)畫紙,繪畫工具。

(教師),水粉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1.實驗引入,揭示課題。

(1)在一個大玻璃杯裏倒入黃顏色的水,然後慢慢地加入藍顏色水。提問:請問玻璃杯裏水的顏色有什麼變化?(顏色慢慢地由黃變綠直到變成藍色)

(2)小結:色彩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神奇!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將進一步來學習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識,我們將認識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像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顏色在色性上慢慢地產生變化,稱為色彩的漸變。

出示課題:《色彩的世界(二)》。

2.排列遊戲,理性分析。

(1)將剛才兩種顏色水的變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來(由黃色排到黃綠色、綠色、藍綠色,再排到藍色)。

(2)將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顏色的漸變排列(由綠到粉綠到白色,由綠到黃綠到黃色),並作相關的色彩實驗遊戲。學生觀察、感受。

(3)出示示範圖片,讓學生把眼睛眯成一條線來觀察,感受色彩的明度變化。

(4)小結:

①色相: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了色彩在變化過程中呈現出了不同的相貌,這就是色彩的色相。紅橙黃綠青藍紫就是七種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徵。

②純度(彩度、飽和度):在活動中我們還看到色彩在漸變過程中其純度也發生了變化。色彩的純度是指色彩的純淨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淺、明暗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純度和明度三特徵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學上也稱它們為色彩的三要素。

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漸變。

我們不僅要感激色彩為我們帶來的視覺美,更要學會用心靈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時不用具體的形象,美麗的色彩世界通過一年中四季的變化,它就可以告訴你它存在的意義。

(1)提問:在生活當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漸變色彩?

(2)學生討論,教師小結:早上朝霞升起的時候能看到漸變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燈色彩是漸變的,天空是漸變的,海水是漸變的……剛才大家所説的都是生活中所觀察到的漸變色彩,實際上有一種繪畫中也常用漸變色彩,就是裝飾畫。

(提示:講解色彩知識包括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的理解,闡述色彩的冷暖變化。)

4.欣賞教材,觀察分析。

(1)提問:觀察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説説它們的色調特點。運用漸變色彩畫出來的畫與普通的畫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2)小結:畫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與空間感。

5.講解示範,明確要求。

(1)選擇好漸變的色彩,想一想將這種色彩變成另外怎樣的色彩。

(2)顏料裏不要隨意加水。

(3)漸變色彩的第一格顏色就是直接擠出來的色彩,比如紅色,然後慢慢地在紅色里加入黃顏料,要把握好色彩漸變的度,越往後黃色越多,最後一格就直接用黃色塗上。

(4)不要塗出框格子外。

6.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要求:

(1)在一排方格內完成三組色彩的推移。如圖(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

(2)選用恰當的顏色,運用色彩推移的方法為空白圖案填色,要求畫面工整,顏色搭配適當。

7.作業講評,小結下課。

鼓勵學生在今後的色彩繪畫中多嘗試漸變色,並出示優秀的學生作業進行欣賞、小結。

準備一幅你認為最有色彩感覺的繪畫作品在下一節課展示。

《色彩的世界》教案3

教學對象:

小學五年級

教材分析:

《色彩的世界》是小學五年級的美術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教材的第一版面由大自然的風景:楓葉、森林、山脈、荷花等,來引導學生觀自然中的色彩,喚醒學生對色彩的注意力與感受力,同時,將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與美術中的色彩理論融會貫通,讓學生由對色彩初步的感受力進入到深化美術知識的專業能力,掌握對比色、類似色的基本概念,由實際聯繫理論,令學生能夠深刻得領悟對比色與類似色的分別。教材的第二版面則是將生活中的事物作為展示,以此來引導學生體會原來色彩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它們出現在玩偶、梯田、傢俱和裝飾畫上……色彩不僅美化了我們的自然和生活環境,我們自己動手運用對比色類似色,通過油畫棒、水筆,給作業上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掌握對比色、類似色的基本知識,能夠舉一反三,在色相環中找出對比色和類似色。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圖片、做遊戲、合作交流,運用類似色與對比色的知識給課堂作業上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瞭解自然與生活中的不同色調,提高對色彩的感受力,提高在生活、自然中的觀察能力,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瞭解色相環的排列規律,能準確得分別對比色和類似色。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對比色與類似色的知識,掌握色彩的柔和與強烈等色調進行創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設備、範畫

學生準備:

紙 、蠟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出示牛頓光色實驗的過程圖。設問:有哪位同學看懂了這張圖中的實驗?

2、引出實驗結果: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組成的。

師:一束光是有這麼多顏色所組成,那我們的大自然中有多少色彩你們注意過嗎?)

3、設計意圖:由科學作為導入,因為五年級的學生都已經接觸科學課,讓學生能夠從貼近的學習當中發現樂趣。

二、初步發現

1、通過觀察自然風景:田野、山川、森林的圖片,讓學生尋找其中不同色相的綠。

2、設問:觀察到了這麼多的相似的綠,他們給你什麼感受啊?

3、設計意圖:引出類似色的概念。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感受,羅列幾種近似的綠色,讓學生了解一種顏色也可以有很豐富層次的變化,這些近似色被稱為:類似色。

4、通過觀看綠葉紅葉、鸚鵡上的花紋與布紋,讓學生強烈得感受到紅與綠的鮮豔對比。

5、設問:這三張圖片給你怎樣的感受?圖片中給你看到的最主要的是哪兩大塊顏色?紅色與綠色在一起,給你們怎樣的感受呢?

6、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發現,自己得出紅與綠在一起會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由此來引導他們認識,這是紅與綠是一組對比色。

三、舉一反三

1、出示色相環,提示學生色相環中相連的是類似色,相對的是對比色。

2、設問:色相環中還有那些對比色?類似色?請同學們來找一下。

那誰能來説一説色相環中的暖色有哪些?冷色有哪些?

3、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嘗試性表達,鼓勵學生勇敢得説出答案,如果他們説錯了,老師加以糾正並且強調,那麼認真聽講的孩子對色彩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印象深刻。同時,舉一反三能夠來活躍課堂氣氛,也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交流中,將知識收入囊中。

4、總結學生所找的對比色與類似色,讓他們感受對比色是強烈、燦爛的,類似色是柔和、舒緩的。

四、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向學生們展示毛嶄新玩法,通過對他們熟悉的動漫人物用毛氈進行拼貼,來擴展他們的視野;欣賞安迪沃霍爾的版畫作品,通過不同的色彩,讓明星瑪麗蓮夢露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還有罐頭與啤酒瓶也能夠通過色彩知識的搭配來產生不同的外包裝。

五、動手畫一畫、塗一塗

作業要求:主體物構圖飽滿

運用類似色上色

設計意圖:因為這節課是以知識性為主的,所以對於主體物的外形要求就相對較低,讓學生運用類似色作畫是更能夠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

六、作業評價

1、學生自我評價

2、教師評價:指出畫面中的有點與需要改進之處。

七、課外拓展:

由自然中的色彩出發,又將色彩迴歸到生活中,讓學生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創意圖片展示攝影中的色彩、食品中的色彩、服裝中的色彩、建築中的色彩……。讓學生感受到色彩不僅僅只是你眼睛看到的那樣,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大膽的運用,它能夠產生更多絢爛的效果來豐富我們的生活與心靈。

教學反思

五年級的課堂除了教學難度增加,紀律也是一個很需要把關的問題,第一次上這堂課是在五3班,這個班是三個平行班裏紀律最差的,由於課上到三分之一話筒沒電了,雖然很努力得大聲説話,最終還是完全被學生的吵鬧打敗了,所以這堂課的教學效果是比較失望的,學生作業都是類似色對比色亂上;吸取了第一堂課的教訓,上五2班時,我對自己的教案與教學ppt做了修改,更突出本堂課最重要的兩個知識點:對比色與類似色,課堂活動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學習邊抓紀律邊講知識點,希望通過調整讓學生能夠更加明確得表現出本堂課的知識點,更好得掌握對比色與類似色,我也很高興通過自己的調整這個班級的作業表現的比上一個班好。在課餘時間我也問過袁老師,要如果佈置作業,學生才能畫的更好。

袁老師説:這堂是以美術知識為主的課,所以造型師次要的,讓學生掌握對比色與類似色才是重點,這堂課如果是我來上,前面的知識點講好以後,我給他們一朵花,因為重點是色彩的運用,我就要求他們用對類似色來塗,學生很聰明知道對比色簡單,就要他們用類似色來塗才能跟直觀的反映聽課情況。作業要求定死是束縛孩子,如果要求寬泛學生又容易無從下手,所以可以給他們一個主題,再讓他們自由發揮。實習到現在如何讓學生的作業多樣化又畫的好是我經常反覆思考的問題,辦公室的老師都有自己的見解,有些説要示範、有些説示範後有能力的孩子會自由發揮的,不用擔心這麼多。希望自己多實踐多摸索能找到有不侷限學生想象力又能讓學生表的上課學到的知識的方法。之前上的兩堂沒有老師在後面壓陣,是自力更生的,下星期的最後一個平行班會請老師上老聽一下自己磨過的兩節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