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數學説課稿:數學《扇形統計圖》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9W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小學數學説課稿:數學《扇形統計圖》説課稿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扇形統計圖》是北師版小學數學新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歷了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認識了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折線統計圖,這一節課是在以往知識的基礎上的深化。本節內容和以後經歷數據統計的過程,認識複式統計圖有很大的聯繫,因此在小學階段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現代公共媒體已經大量使用統計圖表表示信息,能看懂統計圖表是現代公民必備的數學素養。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讓學生會看圖表、會分析圖表中的數據並進行必要的推斷。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能力目標: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數學來源與生活。

三、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四、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學生用計算器。

五、教法、學法: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本節課我致力與做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引導學生複習舊知,引入新知——探索交流,獲取新知——拓展延伸三個環節獲取新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代社會更需要會學習的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1.由現實生活的飲食引入:課前和學生進行談話,説説你家裏一天主要吃些什麼,並對學生進行健康飲食的教育,讓學生知道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

2、課件出示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並讓學生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表中的數據。學生獨立製作條形統計圖,後展示,學生評價。

3、引入新知。

讓學生觀察表格數據,要求算出各類食物的攝入量佔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後讓學生思考: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佔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嗎?由此引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扇形統計圖。

(這一環節由生活中最平常的.飲食入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通過複習條形統計圖,喚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通過引入新知,激發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課件呈現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説説你看到的扇形統計圖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叫扇形統計圖?讓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扇形面積的大小(佔圓面積的百分之幾)來表示各類數量的多少(佔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對扇形統計圖有個初步的瞭解)

2、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後與同學交流,並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再加以概括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從扇形統計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各類食物的攝入量佔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並與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作對比。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並且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即時練習。

在學生了解了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後,課件呈現課後的“説一説”。讓學生讀一讀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並説説自己的體會。

(這一環節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拓展延伸。

1、課件呈現課後的“試一試”。

(1)一年級與五年級學生作息時間的分配有哪些不同?

(2)根據統計圖用計算器算出他們每天上課、自習、校內外活動、三餐及洗漱、睡眠的時間。

2、課件呈現本班同學某次測驗的分數段,讓學生説説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再次體會數學與學習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總結評價:

説説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你認為這節課哪位同學表現最好呢?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