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品】説課稿範文彙編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2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説課稿範文彙編9篇

説課稿 篇1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青春閃光》是廣東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第三課的內容。本課計劃安排的教學時數為3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教學裏,要使學生明白青春是人生的重要時期,認識到青春的使命。為第二課時讓學生如何去珍惜青春做好了鋪墊,為學好本課打下了基礎。

1.2 教育教學目標,根據上訴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2.1 知識與能力:知道青春時期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瞭解中學時代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確立志向、學習本領的最佳時期,要珍惜青春年華。

在體會美好青春、珍惜青春年華的同時,培養複雜社會環境中善於辨別是非、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能力。

1.2.2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園”的活動,體會名人的成功的原因,感受立志的重要性。

通過“實踐與評價”活動進一步對青春的認識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展示自己的青春風采,實現青春的夢想。

1.2.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所以一方面應引導學生思考個人生命與社會的關係。另由方面應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的價值,珍惜青春,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為社會、為國家奉獻的價值觀,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

1.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教學重點:青春的價值與使命。其理論依據是: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在模仿能力強,但往往很迷茫,只是抓住了榜樣、英雄的外表、風度、舉止等等,所以利用這特殊的時段加以引導,讓他們更加着眼於榜樣、英雄的內在品質,如立志、勇敢、自信、勤奮等。

教學難點;面臨這複雜的社會,如何引導珍愛生命、對個體生命與社會的關係等進行理性的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對多元價值觀進行判斷與分析,進而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擺在我們的人生教育課堂上的一項重要課題。

2 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來看,七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模仿,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上説説我的設計:

3 教法設計

3.1 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知識卡片、名人資料等

3.2 教學手段: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問答法”和“演示法”進行教學。

3.3 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啟發式教學原則,以學生活動為主,在活動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用“討論法”的方式去思考問題,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其中,用小組總結髮言的形式回答,使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使用“演示法”及時總結學生在課堂中所接收到的知識,對所學知識及時形成系統直觀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採用上述的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4 數學過程

4.1 活躍氣氛,導人新課

4.2 激發興趣,學習新課

4.3 新課鞏固,展示知識點

4.4 留下懸念,做好鋪墊

根據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活動流程如下:

[導人新課]

聽音樂:羅大佑的 《青春舞曲》

讓學生説説自己對青春的認識。

[講授新課]

課件演示:活動一:青春檔案《為什麼都是外國人的名字》

活動規則如下:通過青春檔案《為什麼都是外國人的名字》製作青春檔案。首先,組織學生分組。將各組收集的名人資料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並歸納名人的成功的共同內在的品質,接着全班分享。最後老師小結:我們要發現名人的內在的品質。不能只看外表,要明確名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在於正確的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將個人的奮鬥目標與國家的利益和社會的需要結合了起來。

課件演示:活動二:青春小論壇《鄧亞萍的啟示》

活動規則如下:通過對鄧亞萍資料的收集,學生分組,將資料進行小組對青春的使命和生命的價值討論與交流,推選小組代表發表看法。最後老師小結:只要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樹立遠大的志向,堅持不懈地追求,夢就會成真,這樣你的人生更有意義。

活動三:夢想與目標

活動過程:1、閲讀教材提供的材料。2、小組交流體會,暢談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為了逐步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制定一個近期的目標的步驟。然後小組內部交流。

小結:

同學們,青春短暫,但青春給予我們激情,我們要熱烈的擁抱生活,青春給我們力量,我們要執著地拼搏追求,我們要無畏的接受挑戰,我們要大膽地去創造,讓我們珍惜短暫的青春,讓青春由於我們的奉獻而更加燦爛、輝煌和美麗!

板書設計:

5 青春的節拍

5.1 青春是人生的朝陽期

5.2 青春是人生的轉折期

5.3 青春是人生事業的奠基期

6 珍惜青春

6.1 樹立奉獻意識

6.2 努力充實自己

6.3 珍惜時間

6.4從生活小事做起

教學反思:

①我認為自己較為成功的是:能採用多種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②由於本課的設計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問題,要注意靈活應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拄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正確地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小貓刮鬍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小貓學着主人的樣子,把鬍子颳得乾乾淨淨,結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時撞得鼻青臉腫,貓媽媽的一席話使小貓再也不刮鬍子了。課文內淺顯易懂,語言生動形象。

二、説教學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刮”、“肥”等13個生字。會寫“血”、“淨”等8個生字及以

下詞語:刮鬍子、晚上、乾乾淨淨、頭破血流。學習新部首月字旁和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小貓的鬍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見到什麼學什麼,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的道理。

重點難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課文所藴含的道理。

三、説教法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小花貓可愛的行為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閲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我採用簡筆畫、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説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説、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五、説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説、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第二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遊戲激趣,導入新課。

由師生互相表演自己喜歡的動物入手,引出:貓是老鼠的天敵,但一隻淘氣的小花貓不僅沒有捉住老鼠,還碰得頭破血流。這是怎麼回事?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迫切想知道原因。因而讓學生看課題質疑。1小貓為什麼刮鬍子?2小貓怎麼刮?3小貓結果怎樣?

(二)細讀課文,整體把握。

1.聽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 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將你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3. 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精讀理解,感悟內涵。

在教學時我直接點題複習詞語,從啟發學生質疑問難入手,讓學生交流解決這些問題有什麼好辦法。讓他們帶着問題進入課堂,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然後圍繞問題展開教學。緊扣文中的插圖找出相應的段落,引導學生圖文對照,邊看讀課文邊看插圖,抓住重點句中的重點詞來進行讀的訓練。例如:(1)“小貓在一旁仰着腦袋,碧綠碧綠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鬍子。”這一句中“仰着腦袋”“碧綠碧綠的”“一眨不眨地”要重讀,從語氣上感覺出這是一隻調皮的、好奇的貓。(2)“小花貓覺得自己的鬍子老長老長的,太難看了,就學着主人的樣子,也把鬍子颳得乾乾淨淨的。”其中“老長老長的”“也”“乾乾淨淨”這三個詞在朗讀時語調要拉長一些。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小貓的調皮可愛。在貓媽媽耐心教育小花貓時説:“你的鬍子好比一把尺子。你能不能從小牆洞裏鑽進去,先要要用尺子量一量。你把尺子刮掉了,當然會碰得頭破血流!”這段話字的行間飽含了貓媽媽對小花貓的關心。這句話不僅借貓媽媽之口告訴了我們“貓的鬍子有何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能見到什麼學什麼,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實際情況,然後再作決定。在朗讀時語速應放慢一些,讀出貓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疼愛之情。教學時,我首先給孩子示範讀,讓孩子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後引導孩子讀,讓孩子知道該怎樣讀,最後,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比賽讀,讓孩子真正學會讀,從而感悟內容。

(四)總結全文,領悟道理。你想對花貓説什麼呢?

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學着做什麼,而是要動腦筋想一想,這件事情能不能做?該不該做?做了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3課件出示道理:不能看到什麼學什麼,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

(五)拓展延伸,豐富知識。

我們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説説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是我們不能看到別人做就去學的?

六`説作業設計

請學生課外閲讀與課文類似的故事吧!2動腦筋試着改編課文中的小故事。

七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板書如下:

11 小貓刮鬍子

看 學 刮 撞 聽

一眨不眨 乾乾淨淨 頭破血流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説課稿 篇3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我將從教材理解(説教材)、教學策略(説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四大版快來闡述。

一、 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含蓄雋永的佳作,是圍繞本組專題“可貴的親情、友情”而選編的。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説“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恆獻血過程中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從而樹立正確的友誼。

2、説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⑴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⑵過程與方法: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朋友真摯的友情,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大意,體會阮恆獻血過程中的神情、動作的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心情。

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阮恆對小女孩真摯的友情,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二、 説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閲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關係,閲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理解,觀察,欣賞,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本堂課主要採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在教法上:

1、情境法。本課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師的語言,課文中的插圖,課件中的音樂,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2、談話法。在談話中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思維,發揮主動性。

在學法上:

1、讀書方法的指導: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2、思維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由表及裏地深入領會語言文字的內在意藴。

3、遷移方法的指導:在指導學習第五自然段後,引導學生小結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用這種辦法學習第九、十自然段。

三、説教學流程

本堂課分四個板塊設計: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研讀1-4自然段,感受情況“迫在眉睫”;四,研研讀5-10自然段,體會獻血心情。

第一板塊: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第一步,談朋友:你覺得怎樣的人才算得上是朋友?

第二步,板書課題,齊讀。

[環節設計意圖:通過談朋友,使學生對朋友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同時也是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創造“末有曲調先有情”的氛圍。]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一步,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努力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步,反饋。

1、學習生字詞

第一組:顫抖 啜泣 嗚咽 竭力制止

第二組:多音字:血

2、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環節設計意圖:從學生實際出發,認讀字詞,區分“血”字的讀音,反覆練習鞏固,掃除字詞障礙,紮實課堂教學。]

第三板塊,研讀1-4自然段,感受情況“迫在眉睫”。

第一步,師配樂範讀1、2自然段,創設故事情景。

第二步,生自由讀3、4自然段,找出體現小姑娘急需輸血的句子。

學生交流:1、抓關鍵詞“迫在眉睫”, 聯繫上下文猜猜“迫在眉睫”的意思了。

2、指導朗讀句子,讀出情況危急。

這一環節,抓住關鍵的三句話:A、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B、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C、輸血迫在眉睫。關注詞語“就會、一定、迫在眉睫”。引導學生領悟當時情況的緊急,給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在結合朗讀,加深體會,指導學生讀出緊張危急的氣氛。語速要稍快。

[環節設計意圖:憂傷的音樂,動情的引述,能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喚起學生的閲讀期待。通過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激發學生對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關心,與作品中的人物產生共鳴。]

第四板塊,研讀5-10自然段,體會獻血心情

第一步,學習第5自然段,體會獻血前的矛盾心理。

1、自由讀,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2、交流,關注動作:舉——放——舉

3、學生學會質疑句子:為什麼小手舉起來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4、學習方法指導:通過人物動作走進人物內心世界。

5、想像説話:出示:一陣沉默之後,阮恆顫抖動舉起手來,他想:( )。忽然把手放下去,他想:( )。然後又舉起來,他又想到:( )。

6、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透過舉、放、舉這三個動詞,利用“空白”,引導學生想象這三種情景下阮恆在想什麼,使學生真正走進了阮恆的內心。]

第二步,學法遷移,通過表情走近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習8—10自然段,感受獻血時害怕、痛苦的心情。

1、生接讀8—10自然段,劃出從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詞。

2、引導學生比較“啜泣”、“嗚咽”、 “哭泣”“抽泣”這幾個詞的意思。

3、讀四個詞語所在的句子,生談感受,體會阮恆獻血時害怕、痛苦的心情。

4、看圖寫話:此時阮恆在想什麼呢?

5、討論:內心如此痛苦的阮恆,為什麼還要竭力掩飾,堅持獻血?

6、指導朗讀:男女生合作讀句子。師生合作讀9—10段。

[設計意圖:抓住了啜泣、嗚咽、抽泣、哭泣這幾個重點詞語,把握了文本,感受阮恆的內心情感變化。通過看圖寫話,合理利用插圖,圖文結合想像寫話,努力使情感體驗水到渠成。]

第三步,表達心聲,昇華情感。

1、看着這感人的一幕,此時你有什麼話想阮恆説。(我想對阮恆説……)

2、創設情景説話:小女孩康復了,她來到阮恆身邊,對阮恆説……

3、師結:以朋友結束。

[設計意圖:進入文本走出文本,用心靈感動心靈,通過表達昇華情感,使學生對友誼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環節設計意圖:通過抓住描寫阮恆獻血過程中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使複雜的心理變得簡單,使簡單的文字富有深厚的情感,在聽、説、讀、寫中努力促使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四、説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矛盾 動作

害怕 神情

痛苦

[板書設計意圖:題目,文章的中心;矛盾、害怕、痛苦:阮恆的心理;動作、神情:學習方法。努力使板書成為教學內容的濃縮,課堂教學的點晴之筆。]

説課稿 篇4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1、4。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註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敍和議論的關係,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總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 冢 華 相 謬 窈 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複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敍議結合手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體會敍議結合手法。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上節的重點詞語的用法。

二、積累詞義。

指定幾位學生把自己所歸納的詞義及例句抄寫在黑板上,並講解。

三、齊讀課文,理清思路。

由學生討論,明確文章結構。

第三部分(1、2):記遊山所見及經過。

第二部分(3、4):寫遊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遊山的時間及同行者。

四、討論敍議結合的手法。

1.問:本文的敍議是怎樣緊密相連的?

由學生討論後明確:

(1)兩部分間銜接過渡自然。

(2)記僕碑情況突出“花山”二字,為後文的議論作鋪墊。

(3)強調前洞路近、地平、遊者眾,後洞強調路遠、奇險、遊者少。為後文議論作鋪墊。

2.作者通過記遊,闡述了什麼觀點呢?

作者據僕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態度;通過兩洞對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個結論。

3.本文即事明理,借遊山抒發了內心的感慨。諸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你對作者這一感慨的看法。(本題可由學生自由發言,不求統一。)

五、作業。

熟讀課文,寫一篇讀書筆記。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背誦。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上節所講授的敍議結合的特點及作者的觀點。

二、啟迪思維,深入研究。

從遊覽來看,這是一次半途而廢的遊覽。照理,這樣的遊覽並沒有多大價值可寫,而本文卻成為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為什麼?從中,我們對作文之法有什麼體會?

提示:

1.首先要重視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啟發人們思考。

2.其次要重視構思佈局,使材料與觀點有機統一,結構嚴密。

三、指導背誦第三段

第三段緊承上文,抒發自己的感想。

(1)用“歎”領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論的標準:“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4)闡述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繫。

(5)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悔”。

3、結合提示,爭取當堂背誦。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第二課時,現在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把握課標、説教材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第二課時是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37—39頁的內容,本教材分三個階段編排“角的認識”,角的度量是分兩個層次編排。第一層次,是介紹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層次,讓學生通過對兩組角的度量,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所畫的邊的長短沒有關係。”這一概念,這不單純是讓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及操作和作圖的技能。

(二)、教學目標

綜合考慮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照“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學習目標,確定重點、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合作精神。

過程與方法目標:對1度角的認識以及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通過學習與操作充滿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

2、教學重點、難點: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

二、發揮主導、説教法

“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現代教學論主張,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本課時我力圖在結構上有所突破,改變了慣有的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局面。從而採取了“以情動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創新”為主的教學模式,其各個環節也利用了直觀教具創設“情境”,加強“合作”,從中也滲加了“開展遊戲”這一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愉悦與輕鬆的學習過程中更深層地領略角度量方法及比較角大小的概念。

三、確定主體、説學法

因此,我把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參與狀態、合作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等有機地聯繫起來。在通過創設情境的趣味性,既讓學生感到好奇,又倍感親切。在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時,採用學生獨立思考,同桌合作後進行全班交流,集體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時,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動手、動腦、動口,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操作的技能和創新意識。

四、合理安排、説程序

(因本節是第二課時,學生對角的概念已有大致認識。)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師生互動、加深鞏固(教師攜帶面具扮演森林之王“虎大哥”。)

虎大哥:“請同學們看大黑板,這是一個點,從一點引出兩條什麼線?就組成了一個……?”“這一點是角的什麼?兩條射線是……?”

2、以境吸人、初步感知

導言:“同學們,你們看,和平鴿和醜小鴨他們在做什麼呢?”(出示和平鴿和醜小鴨爭論角大小的直觀畫面。)

師:它們在爭論什麼呢?它們聽説咱們班的同學學習數學棒極了,所以懇請我們班的同學去幫它們解決這個難題。在學生討論和探究中,讓學生找到能解決問題的工具—量角器,此時根據學生的思維動機推進新的學習內容——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建立“1°”的概念。

在鞏固和建立概念的基礎上,我採用了導問法:“我們測量線段的長短用什麼單位?”“那測量面積的大小用什麼單位?”順着學生的思路,我反問學生測量角的單位是什麼?我讓學生從書中找答案,讓學生自主看書。在學生略知時,我這樣問學生:“通過看書,你學會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困難?小組互相交流。”經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我以小組為單位,各派代表彙報小組的成果。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1度記作1°,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我把書上的概念: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那麼1°它是怎麼樣的呢?

(三)思品情節、明確任務

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我引出一個全新的東西—量角器,它與以前學生常用的直尺這種度量工具從形狀,組成到內涵都複雜的多,但又是必須掌握且要靈活運用的工具。因此,本環節我採用了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同桌交流及全班合作的形式。我讓學生拿出量角器,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什麼?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我再提問:“看誰的眼睛最明亮,説説你看到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引導學生認識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稱:外圈刻度、內圈刻度、中心點、零刻度線。在學生初步認識量角器後,我順水推舟地説:“把一個半圓分成是180等份,其中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2份所對的角是……?3份?4份呢?……”隨着我便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和平鴿和醜小鴨所遇到的困難。(注:是課本37頁測量∠1,∠2的度數。)在學生解決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歸納量角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在什麼情況下看“量角器外圈的刻數”,什麼情況下看“量角器內圈的刻數”。

此時,我引導學生掌握量角步驟:

1、把量角器擱在角上後,第一步怎麼辦?

2、第二步做什麼?

3、接着第三步呢?

4、怎麼判斷是看外圈刻數還是內圈刻數?探索性的過程讓學生去自主理解,同時我也編了一個量角口訣: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內外要分辨。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比較角大小”的概念。從直觀到演示,舊知過度,設疑引入,直至大膽放手,目的就是讓師生共同操作,利用動態的觀點,讓學生對比較角大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係,與角叉開的大小有關係。

(四)、自學督查、開展遊戲

1、學生自學也是新課程的要求之一,我讓他們去感受生活中的“角”,讓他們去量一量國旗的角,書本的角,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組成的角,三角板的角各是多少?之後,我又讓學生感受遊戲教學的愉悦性,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下獲取知識。我讓學生帶上動物頭飾,每一位小動物左手拿量角器,右手拿一支小木棍,説到量角器哪個部位,就用筆尖指到哪個部位,看誰指得又準又快?

(五)、質疑反思、交流情感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和感想?你是如何評價這節課呢?

五、直面體現、説板書

角的度量

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內外要分辨。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係,與角叉開的大小有關係。

説課稿 篇6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讀書與藏書的情結》活動二:藏書票的製作。

一、説教學內容及教學理念:

本課學習內容是融繪畫、手工、印刷為一體的版畫形式的藏書票製作,屬於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教學活動分兩課時完成,我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本課設計旨在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藏書票的設計原則及製作方法,從而使學生能創造性的進行美術構思和設計,表達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本着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廣泛的人文情境中認識美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評價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

二、説教學目標:

本課我設計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賞析作品,使學生把握藏書票設計的原則和要求,學習藏書票設計與製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依照藏書票設計要求,學會運用不同的版畫製作方法,創造性的構思、設計、製作藏書票。

情感目標: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感悟藏書票精巧秀美的形式和意藴雋永的內涵,能創造性的進行美術構思和設計,表達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作品,把握藏書票設計的原則和要求,學習藏書票設計與製作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版畫的不同製作方法,創造性的構思、設計、製作藏書票,促進學生藝術表現能力的提高。

教學難點: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感悟藏書票精巧秀美的形式和意藴雋永的內涵,能創造性的進行美術構思和設計,表達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説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採用講授法、啟發談話法,直觀演示法等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運用觀察法、比較法、分析歸納法,探究實踐法等進行學習。

五、説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導入新課(約佔2分鐘)

這一環節主要運用創設情境、激趣導入的方法。課前把準備好的自制藏書票贈送給學生,讓他們欣賞並討論準備把老師送的禮物珍藏在哪兒?上課後,先讓學生互相交流然後回答。當有學生説出夾在自己最喜歡的書裏時,老師趁機與學生交流古今中外讀書與藏書、愛書的名人軼事,引出並板書課題《讀書與藏書的情結》,導入新課。

第二個環節:學習新知(約佔18分鐘)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活動一:欣賞感知

首先,多媒體展示2幅圖片,運用觀察法、比較法引導學生欣賞,使學生知道中外讀書人藏書方式有所不同,加深學生對藏書票概念的理解,激發學生設計製作藏書票的興趣,板書副標題 ——————藏書票的製作。

接着請學生欣賞一組以版畫形式表現的藏書票作品。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欣賞作品:

1、 這些藏書票是以哪種繪畫形式表現的?

2、製作藏書票為什麼多采用版畫形式?

3、藏書票票面設計有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內涵?

師生交流時,我將採用分組搶答競賽的形式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態度和競爭合作的意識。通過欣賞藏書票作品,鞏固學生對藏書票的構成、規格、款式、題材等相關知識的把握,使學生明確藏書票畫面的設計要求,懂得藏書票內容的設定應體現作者的思想內涵。增強學生對藏書票設計製作知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運用不同方法創作藏書票的慾望,為下一步動手實踐作好鋪墊。

活動二: 設計製作

這一活動裏我安排了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內容:欣賞藏書票圖片,分析設計思路。

在欣賞藏書票作品的過程中,用啟發談話法引導學生觀察感悟藏書票的畫面構成及體現出的內涵,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從中發現作者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裏?體現了什麼樣的思想內涵?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更多更美的創作素材,養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使學生了解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 取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第二部分內容:欣賞藏書票實物,歸納製作方法。

把用吹塑紙、硬紙板製作的版畫藏書票作品分發到各小組,讓學生比較、分析不同的表現手法產生的不同效果。使學生在欣賞中去發現藏書票與底版之間的差別,特別是“文字須反寫”的特點。接着教師直觀演示吹塑紙版畫、漏印版畫的製作步驟,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大膽提出質疑,從而理清學生的創作思路。

這樣的設計旨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在學會製作方法的同時,加深對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的這一創作原則的理解。

第三個環節:表現創作(約佔19分鐘)

1、出示作業提示

根據喜歡的內容選取恰當的表現方法設計製作一枚藏書票。

2、教師巡視輔導,提出合理建議,協助學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這一環節重在瞭解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為學生所學知識的反饋表達提供一個空間。

第四個環節:作品評析(約佔5分鐘)

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的多維多級的評價方法,從作品的內容設定、版面效果、表達的思想情感及表現手法。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及表達能力上的發展提高,體現出為了學生的發展而評價這一理念。

第五個環節:發散拓展(約佔1分鐘)

多媒體播放一組其他版畫形式的藏書票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使學生再次感受不同製作方法制作的藏書票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培養學生運用美術知識對書籍進行裝飾美化的審美意識,提升審美情趣。

最後出示課後活動小建議:

1、為自己的父母、師長或朋友設計並製作一枚藏書票。

2、嘗試使用製作藏書票的方法,製作具有個性的書籤。

總之,這節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會時刻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時調整問題的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注重預設和生成的關係,努力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説課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探索的主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情感,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創造性地思維,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好素材。另外,尊老愛幼是貫穿學生一生的重要情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也是我們當今教育的一個熱門話題。因此,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上以及情感教育方面,這節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重難點分析

對於尊老愛幼,情感,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身心發展

重點 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主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培養——難點 品味揣摩語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 學習目標

根據本課時的內容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

知識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旨(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煉歸納主題 能力 品味揣摩語言,提高審美情趣(把優美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中去)

情感目標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並要求把這種情感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 教學方法

鑑於教材特點以其學生的認知水平

引導發現法,點撥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當做認識發現的過程來組織設計教學,在課堂上通過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並充分利用多媒體,在表演、品味、練習等師生的共同活動中啟發學生,讓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讓學生自得知識、自悟主旨。

四 教材處理

一方面,在品味語言中,我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設計好學生尋找的範圍和説話的格式,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給學生開放的空間,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個性特點,讓學生在説話中鍛鍊能力。

另一方面,對於深化文章的主旨,我還設計了“真情表白”這個環節,讓學生送一朵花——代表着關愛和温馨的康乃馨給文章中你最喜歡的一個人,這其實就是以文本為依託,深入文本,概括出四個人的性格特點。這樣,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讓學生能在學完文章後,對文章的主旨自我總結歸納,突出文章的思想情感。

自己找出句子——主旨:真情表白

五 學法指導

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倡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大膽説,多總結”通過自我實踐,自我思考,自我總結,最終建構起自己的知識。

六 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營造一種濃濃的親情的氣氛,用flash動畫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也吸引他們的興趣,讓學生明白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它是具體的。

接着,教師結合歌曲內容,用動情的話語,激情引入,把學生帶進一個語文的美的世界。

2感知品味 理解、説話並能夠感悟,是語文學習的心臟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討心知的興趣。有些問題學生一下子不能回答,這時老師要進行引導。

(1)搶答題記敍文的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過程 結果

(2)質疑空間 初讀課文後,填補老師在講課時可能沒有講到的地方

(3)品味語言 這一探索過程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分析能力,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提出問題,因此就要老師設計好問題的思路

請同學們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德語言,並説明理由(提示可以從修辭、環境描寫、句式和字詞句的錘鍊等方面考慮)

説話格式:我喜歡的句子是。。。因為。。。

這樣,不至於使學生在説話時説得零亂,這對於規範語文答題的格式也起到規範作用。 及時評價,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這個環節,師生互動,學生動腦動口,教師進行適當的概括,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比較大的作用

3擴展延伸,深化主題 總結歸納

提供了兩個情節

情景一:假如讓你送一朵花給文章中你最喜歡的那個人,你準備送給誰?為什麼?讓學生在反思中,概括出文章所要講的人物的性格,停留到 老師要點出來,每個人,都有資格收到鮮花

講述真情小故事

情景二: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

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及時鼓勵!

4家庭作業:

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來反饋學生對本節的掌握情況

1 收集積累有關親情的名句 一是擴展視野,二是為寫作提供素材。

2 為父親捶一次背,為母親梳一次頭,並將感想寫成一篇隨筆。

做完寫,寫真話,書真情!

這節課,運用積極評價的思想,運用鼓勵的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在課堂上運用三種鼓勵的方法1是 期待性鼓勵2是 及時性鼓勵3是 總結性鼓勵!利用課堂説話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結果反饋的功能,包括評價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達標情況,改進教學的評價和依據);調控功能(及時掌握教學的進度,知識的難易度)教育功能(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讓他們獲得成功喜悦,增強自信心,培養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 )

最後是——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8

一、教材解析

1、基本簡介

《我是獨生女(子)》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中的第四課。本課的編寫意圖在於讓學生知道人口無限制增長給地球、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問題,從而瞭解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同時讓他們明白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能夠正視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現實問題,懂得可以通過努力克服不足,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

2、地位與作用

三年級曾經出現過以瞭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體會家庭親情為主的教學單元。本冊教材這一單元就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向家庭的內在深處進發。前三課側重於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學習處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學會與父母溝通。而第四課《我是獨生女(子)》在此基礎上,實現了以家庭為主題但又不侷限於家庭的兩個突破:

(1)它由小學生多是獨生子女這一家庭現狀出發,伸展到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上,隱含着可持續發展意識教育,體現教材的綜合性。

(2)它從獨生子女面臨嬌生慣養的家庭問題入手,引導學生走進社會,正確地認識在當代社會環境和背景下成長的自己,尋求解決的辦法。

因此,本課在本單元中起着銜接、拓展、深化的重要作用。

3、教材內容結構

本課教材分為“不堪重負的地球”和“我會被寵壞嗎”兩大版塊教學內容,我認為可以用2課時來完成,我設計的教學案例是第2課時,以“我會被寵壞嗎”這個版塊的內容為主。

二、學生實態分析:

作為當代的獨生子女,他們擁有着很多的優勢。社會學者和心理學家經過大量的調查、分析、比較早就得出結論:獨生子女生活在營養多、安撫多、知識多、期望多的環境裏,大多比他們的父輩活潑、開朗、自信,感情豐富細膩,興趣愛好廣泛,智力發展水平也較高。

但正是因為絕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相當多的家長對孩子過分關注,造成了為數不少的獨生子女任性妄為,以自我為中心,嬌氣怕吃苦,依賴性強,儼然是家中“小皇帝”。我執教的懷德苑小學五(1)班38個學生中,有36個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大多數的家庭是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的典型“421”結構。據我瞭解,每天早晨為孩子擠好牙膏、倒好洗臉水的家長不在少數,大部分女生的辮子還是家長梳的,甚至還有上下學時為孩子背書包的。而且我們班大多數學生,家庭生活條件相當優越,所以學生花錢大手大腳、挑食、浪費等問題也相對比較突出。

五年級的兒童心智已經有很大發展,對很多問題已經有了獨立的看法,這是他們“懂”的一面。但在形成自己的主體意識等方面尚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尤其在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這方面認識較為淺顯,這又是他們“不懂”的一面。因此,本課就是要從兒童生活中這種“似懂非懂”的基礎出發,進而幫助他們學習處理家庭、社會深層次的問題。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教材資源: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如教材中的“小資料”,是專家經過調查研究的結果,為孩子對獨生子女的成長建立了科學的認識,所以應該帶領學生好好閲讀。

(2)針對教材不足,補充拓展:如針對本課教材缺乏獨生子女自強自立、具有説服力的直觀性案例的情況,我補充了一個真實感人的獨生女的故事,引發學生的認同感,激發他們挑戰自己、磨練自己的信心。

(3)改變教材,另闢活動:如教材中安排了寫獨生子女宣言的活動,我認為活動的開展應該對學生的行為更有指導意義,而不是較空洞的宣言,所以摒棄了這

個活動,另外開展了小組制定行動方案的活動。

2、關於社區資源:

我領着班級的部分學生帶上攝象機以記者的身份走進懷德苑社區、走進獨生子女學生的家庭進行採訪,使學生更真切地瞭解人們對獨生子女的種種評價。

3、教師資源:

作為教師的我就是第一代獨生子女,所以我把我自己也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呈現給學生,這節課就是以我家的獨生子女光榮證為話題拉開帷幕的。

4、學生資源:班級裏也有一些獨生子女自強自立,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生動鮮活的事例,來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另外,班級裏還有兩個學生來自非獨生子女家庭,雖然本課探討的話題是關於獨生子女的,但也不能冷落他們,可以讓他們也來談談自己的非獨生子女生活,引發其他孩子的思考。

四、教學目標

分析教材和學情,我給本節課設計了三大教學目標:

1、瞭解社會對獨生子女的評論,從而認識到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既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

2、通過學習、反思,能夠正確看待現在社會環境和背景下成長的自己,並且發現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

3、樹立成長的信心,能夠正確對待家長的寵愛,並且明白通過努力,可以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

五、實施過程

(一)教學結構

認知

明理

導行

(二)具體實施流程

1、猜猜榮譽,切入話題

教師神祕地掏出一個小紅本子讓學生來猜猜是老師的什麼特別榮譽,引出教師的獨生子女光榮證,切入“我是獨生子女”這個話題。藉助這個教學環節,與教材的第一版塊內容“不堪重負的地球”做了一個續接,同時使學生感受擁護國家政策的獨生子女父母們的社會責任心,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因為大家共有“獨生子女”這個名字,學生就容易打開心扉訴真情、講真話。

2、直面生活,反思自己

(1)傾聽評論,暢談感想

在聽評論之前,先請學生來做一道數學題66000000+34000000=?利用這道數學題,使學生對獨生子女這支人口大軍有一個更真切的認識,從而為“如果我們被寵壞,這一億人就將成為社會的負擔和問題,所以我們不能被寵壞”這個信念做支撐。

給學生播放一段人們評論獨生子女的錄象,使學生認識到人們對獨生子女的評論褒貶不一,在此基礎上聽聽學生的心聲。

(2)評論照片,反思自己

承接着學生的發言,教師導入到下一環節,人們的這些批評不夠全面,有些以偏概全,那麼是否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呢?請大家來看一組獨生子女的生活照片。你看到了這些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着哪些問題?學生髮現身邊的獨生子女的確存在不少的問題。

教師就請來反思自己的生活,找找自己身上是否存在這些嬌生慣養的問題,也可以談談你身邊存在這些現象的孩子。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不足之處。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

3、現場辯論,得出結論

教師組織學生閉上眼睛,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思考並作出判斷:正因為有不少獨生子女身上存在這些問題,所以很多人對我們獨生子女的成長產生了擔憂甚至懷疑,這麼多個家庭只有一個獨苗,獨生子女會不會被寵壞呢?認為不會被寵壞的同學請高舉右手,認為會被寵壞的請把右放在桌上不要動。

用舉手表決的方式分出贊同與不贊同兩個陣營,從而展開辯論。辯論的過程非常激烈,有的學生就列舉了班級裏有的學生雖是獨生子女,但自理能力很強,而非獨生子女也很自然地參與近來,講述他們的生活。教師在辯論中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使學生達成共識: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我們的重視,我們享受父母長輩寵愛的時候沒有付出,那麼現在是家裏的小皇帝,將來可能成為社會的寄生蟲,我們這一億獨生子女就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和難題。如果我們能重視這些問題,從小有意識地鍛鍊自己,就一定不會被寵壞,能夠成為生活的強者,能夠承擔起家庭、社會給予我們的重任。

4、制定方案,挑戰自己

(1)閲讀資料,樹立信心

請同學們讀讀書上29頁的這則小資料,想想它告訴我們什麼。這段資料言簡意賅,閲讀之後學生很快就能參悟到: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雖然有差異,但不存在本質的區別,獨生子女不比非獨生子女差。

(2)聆聽故事,榜樣引領

伴着抒情的音樂,教師深情地講述杜瑤瑤的故事,學生專注地聆聽着。聽完故事,教師請學生談談有什麼話想對自己説或想對大家説。

學生被瑤瑤的故事深深感染,他們的感言發自肺腑,十分精彩。

生1:我覺得我們也要像杜瑤瑤那樣,遇到困難不退縮,做一個頑強的人。

生2:跟杜瑤瑤相比,我覺得自己實在太幸福了。我們班裏許多同學的家庭條件都比杜瑤瑤好,她都能這樣懂事,這樣優秀,我們沒有理由比她差。

生3:我是媽媽在四十歲時候生的,她為了生我,得了一身的病,可我卻從來沒有像杜瑤瑤那樣照顧過自己的媽媽,我為媽媽做得太少了。(這個學生低聲地説着,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3)直面問題,出謀劃策

接着學生的發言,教師説瑤瑤是一個在風雨中成長起來的頑強的獨苗,而我們大多數人生活在幸福、優越的環境裏。在這樣的環境裏,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請大家針對獨生子女身上已經出現的這些問題,想想對策,我們怎樣才能夠這些問題的產生,六人小小組交流討論,並制定克服這些問題的行動方案。

遇到的問題:在學生小組討論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制定的行動方案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想到的是多幹家務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説明學生在解決這類問題時一是缺乏經驗,二是沒有把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獨生子女在生活裏的嬌生慣養的具體表現聯繫起來思考,所以就找不到更為具體可行的辦法。

採用的矯正策略:我把之前出示過的關於獨生子女的有哪些嬌生慣養行為的照片又一次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讓他們聯繫自己在生活裏的一些表現來全面制訂可行的方案。

取得的教學效果:從下面各小組的交流意見彙總中不難發現學生在啟發之下,思路開闊了,提出的很多行動方案具體可行的,能夠對他們的生活產生有效的指導作用。

生1:我覺得要多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洗碗、掃地、拖地、星期天還可以當家做小主人,買菜做飯。

生2:還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女生學會自己梳頭,早上自覺起牀,不用家長一而再、再而三催促,自己揹着書包上下學,回家功課做完自己收拾書包。

生3:多結交朋友,建議父母,在假日裏多聯合幾個家庭聚會。

生4:在與同學相處時多寬容多體諒,學會分享,在家裏有什麼好吃的要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分享,避免總是獨享一切。

生5:我認為還有一點很重要,應該多與家長溝通,有時不是我們不想鍛鍊自己的能力,而是他們不給我們機會,總怕我們受傷,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如果過分地寵愛,我們會被充壞的。

(4)分發獎品,分享謙讓

學生的想法可行也很有價值,而我們這門學科最大的難點就在於認知的發展不能代替行為的發展。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個發微笑徽章的活動,祝願每個同學能微笑着面對生活的挑戰。我請每個小組派一個同學來分發徽章,但有意少放了幾個,看看學生的反應,檢驗學生是否有分享和謙讓意識。由於學生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他們的反映很真實,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小組發生了爭執,互不相讓;有的小組表面風平浪靜,而沒拿到的同學則一臉無奈;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有一個小組裏有兩個孩子都主動讓出自己分到的徽章給別的同學,我問其中的一個女孩為什麼願意讓給別人,她説:“我可以把這張笑臉掛在心裏!”)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考驗,孩子是否能成為有責任感、心中有他人的獨生子女,還需要教師和家長更多的培養與指導。

最後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雖是獨生子女,但我們有父母更精心的培育,如果我們也能與他人分享,在生活中自強自立,那麼我們的成長之路不但不會比別人差,而且會更精彩。這首《我能行之歌》送給每個同學,祝願他們早日成為生活的小主人、小能人!

(三)板書設計:我是獨生女(子)

較自私會分享

怕吃苦常磨練

寵壞?依賴多多獨立不會!

不合羣學交往

左邊是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問題,右邊是相對應的概括性的解決方案。

六、教學反思

本課取得了教好的教學效果,總結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

1、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點重組教材

本課教材主要是拋磚引玉,基於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和動態進行的,本課內容又是以社會現實為背景,因此,在實施本課教學時,我將學生的現實生活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用照片、錄象等方式將教材中的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儘量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所以,學生在反思自己生活表現的時候,能夠真誠地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2、在合作探究中向學生生活世界迴歸。

我酌情設計了兩次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第一次是辯論,第二次是小組制定成長行動方案。這兩次合作都立足於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立足於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因此,學生在合作辯論、互相補充、更正中更深切地認識到了獨生子女被寵壞的根源,和不會被寵壞的關鍵因素,他們又在合作探究中找到了指導自己健康成長的有效策略,使課堂教學成為了學生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部分。

3、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如果單以“討論會”的形式進行,學生可能一開始會饒有興致,但漸漸將演變為個別學生表現的獨角戲,所以我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猜猜榮譽”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讓“評論照片”來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借“現場調查”來鼓勵學生的參與性,用“發發獎品”來考驗學生的真性情,讓“同唱歌曲”增強學生的進取心。

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

1、針對課堂裏即時生成的有效資源,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智慧體現得還不夠。如學生辯論的時候,需要教師有很高的教學機智,調動、引導學生,我把握得還不到位,所以辯論的層次性體現不強,。

2、對於課堂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教師評價的針對性不是很強,不能很好地使學生形成合理的判斷,並對自己今後的行為作出有效的選擇。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需多閲讀、多聆聽、多操練、多反思,努力在理論的指導、實踐的操作、教後的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

説課稿 篇9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趙州橋》,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分析與教材處理

《趙州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對語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發展的趨勢,要求現代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創新的精神,開放的視野,合作的意識,以及蒐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趙州橋》一課正是一篇能夠體現以上教育理念的好教材。為此,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認識14個生字,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瞭解趙州橋的有關知識,感知它的雄偉堅固和美觀。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標: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交流展示橋的資料;想象未來的橋是怎樣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以上目標,將全課分為兩課時,第二課時重難點確定為:根據重點詞句,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説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準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體驗性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採用“體驗——探究——發現”的思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通過誦讀感悟,實現語感沉澱,入境生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通過交流展示,大膽想象,培養學生開放的視野,合作的意識。在教學中我力求通過以下六個“點”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達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這六個“點”即為“創設情景,直奔重點;自讀互議,啟發一點;全班交流,突破難點;讀讀背背,積累一點;交流展示,補充一點;大膽想象,創新一點”

三、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直奔重點

開課時,我對學生這樣説:“孩子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建於(隋朝)離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了。這是咱們驕傲,因為它是咱們中國人自已設計和建造的,人稱天下第一橋。它的設計者李春其實就是一名石匠,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勞動者。這麼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橋怎麼就會聞名世界呢?這是上節課學習中你們的疑問,想解決它嗎?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答案呢?”這樣的導入不僅激勵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對勞動人民熱愛之情,更重要的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真正體現現了“以學定教”。

(二)、自讀互議,啟發一點

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閲讀的基礎。因此,在導入新課後,我準備讓學生緊緊圍繞他們自己的疑問“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橋怎麼就會世界聞名呢?”深入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勾畫,還可以進行簡單的批註,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讓他們分小組議一議,在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老師也積極地參與,在參與中讓學生把他們理解到的關鍵的詞語:雄偉、堅固(創舉)、美觀寫到黑板上,提示其它的學生,如果你們也認為能從這些方面體會到趙州橋世界聞名,那就再把理由找得充分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積極地參與到了質疑解疑的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並且在他們的相互啟發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