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懷念母親》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6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懷念母親》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懷念母親》説課稿

《懷念母親》説課稿篇1

一、説教材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的酣暢淋漓。最後,作者呼應作文開頭,説明為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説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已經具有一定的閲讀文本的能力,能夠基本瞭解本文的主要內容,但是《懷念母親》這篇文章作者的年代背景與學生的年代背景相差甚遠,學生缺乏深刻的現實體驗,對情感的領悟可能不夠深入。因此,在新課前,我以“走近季羨林”為題介紹季羨林的成長過程,給學生讀他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為深入理解本文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會讀8個生字,會寫“真摯,避免,朦朧”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揣摩重點語句,從純真樸實的語言中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的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情感:體會作者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四、説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季羨林對兩個母親的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難點: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思。

五、説教學法

朗讀體驗法、小組探究法、圈點勾畫法。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會用洽談(談話)導入新課:“同學們,母親,多麼神聖的呼喚,多麼聖潔的字眼,你們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的母親嗎?(可愛,美麗,勤勞)”我接着引導“是的,在我們心中,母親是最偉大的、至高無上的,著名作家季羨林的文章裏,就酣暢淋漓地體現着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及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經過默讀,接着説“那麼,本篇課文作者懷念的僅是生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走進《懷念母親》。”

(這樣的導入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教學的關鍵就是讓學生讀,並在讀中悟,在這一環節,我將採用……

在解決完生字詞後,再次讓學生通讀課文,“説説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學生經過通讀可以從文中得出(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愛慕)

(三)深入研讀,體驗情感

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研讀是深入地和文本對話,在這一環節,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將採用談話法,向學生拋出第一個問題:“文中從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在此給學生3分鐘的思考時間,思考結束後,採用自主回答的方式,學生可能會找出一下句子進行回答“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引導學生練習練習上下文,感受作者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的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的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了。

接下來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相關句子,並從“食不下咽、抱終天之恨”等詞語感受作者因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的心情。

語文教學中談到,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接着我繼續引發學生思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十年如一日。後來,作者離開的祖國,到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留學,地域的距離能高割斷作者的懷念嗎?(相反這懷念又添了分量)”

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麼?(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我繼續引發學生思考:“那麼文中有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並沒有割斷對親生母親的懷念,有哪些地方又體現了對祖國母親的懷念”在此採用探究法,讓學生……

(1)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的糊在人心頭。

(2)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引導學生從淒涼二字入手,進行想象説話:“想象季老為什麼“淒涼就是幸福”的呢”!

學生通過想象説話,深入體會到作者複雜的心情,“對祖國的`熱愛和深深的思念”。

最後全班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認識到兩個母親的身份不同,對母親的懷念卻永遠不變的,從而呼應文章開頭,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情感,並交流寫法特點。

(四)拓展延伸,鞏固提高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你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有什麼話要説嗎。要求學生寫一寫(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昇華了情感)

(五)小結作業

編筐編縷,貴在收口,對於小結部分,我會用提問形式引導學生與我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提出一個小問題:“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進行簡短的回顧後,引導學生總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讓我體驗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業:讀寫結合,季羨林先生獨在異國他鄉,在淒冷的黑夜裏,望着滿天的繁星,他會想些什麼呢?

七、説板書設計

懷念母親

親生母親——悔恨

祖國母親——熱愛

《懷念母親》説課稿篇2

一、【教材分析】

《懷念母親》是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為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説明為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教學目標】

編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在於從多個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本課文共分2課時,執教的是第1課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1、知識能力目標: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初讀課文,重點學習1、2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語句,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並創設情境,在場景的拓展中瞭解人物的內心情感。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逐步深刻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恨之情。

難點:引導學生從文字中去體會作者隱含的思想感情。

四、【設計特色】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我主要採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讀悟結合,以讀為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圍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

1、情景教學法:上課一開始,由“國寶”引出季羨林,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主要經歷、主要的成就,以及季羨林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片段,讓學生默讀,交流感受,為全文的學習奠定一個基調,使學生儘快地融入到文本的探究中。

2、朗讀感悟法:葉聖陶老先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課堂上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達到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讀代講的效果。課堂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本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地觸摸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悔恨之情。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高語言的感受力,豐富語言的積累,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力求實現“訓練與感悟並重,工具與人文共振”。

3、資料拓展法:由於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讀懂一篇散文,尤其是文學功底深厚的國學大師在七、八十歲寫的文章,實在是有一段距離,因此怎樣引導學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語言文字,我想到了用資料的拓展,來充實學生對作者理解的空白與間隙,搭起橋樑以方便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比如,在課的導入時呈現了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片段,進入第2自然段學習時補充了作者心中的悔,另外還有作者腦海中關於母親最深刻的記憶片段以及贍養母親的願望等等,一系列的資料補充,使得文章的背景更厚實,學生理解更到位。

《懷念母親》説課稿篇3

一、【教材分析】

《懷念母親》是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為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説明為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教學目標】

編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在於從多個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本課文共分2課時,執教的是第1課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

1、知識能力目標: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靈活運用。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語句,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感悟課文,並創設情境,在場景的拓展中瞭解人物的內心情感。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恨之情。

難點:引導學生從文字中去體會作者隱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季羨林的成長曆程,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降低學習難度。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任務型的初讀方法。要求學生帶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並想想作者寫了哪兩位母親?以及對她們有着怎樣的情感?”這樣的問題初讀課文。採用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落實本課字詞教學任務,然後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從整體上把握全文。

(三)重點品悟,體會真情

首先是對親生母親的感情,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體會句子含義,通過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作者覺得,隨着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頭。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評讀、賽讀等讀書方法,體會作者因為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五、【設計特色】

1、情景教學法:上課一開始,品讀季羨林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片段,讓學生默讀,交流感受,為全文的學習奠定一個基調,使學生儘快地融入到文本的探究中。另外,在學習完第2自然段之後,整體迴歸文本的時候,讓學生在幽怨的音樂聲中朗讀,以調動學生的心絃,更好地表達對文本的理解。

2、朗讀感悟法:葉聖陶老先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課堂上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指名讀、自由讀、齊讀、配樂讀等,達到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讀代講的效果。課堂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本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地觸摸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悔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