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趕海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6W

趕海説課稿1

一、説教材:

趕海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比較淺顯的文章,充滿了童真,童趣。這篇課文敍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裏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我着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

(二)、課時安排:

全文共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瞭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第二課時:導學第2—6自然段,體會趕海的樂趣。

(三)、目標:

根據本課內容和三年級閲讀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我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考慮,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充分利用插圖,激發學生想像,練習説寫。

(四)重、難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寫出了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夥伴的個體活動,把抓螃蟹、捏大蝦描寫得生動具體,富有童趣,因此感受童年趕海的樂趣成為本課的重點。但“趕海”這一生活情景離部分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可能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這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文本語言,藉助圖片、朗讀等多種形式,啟發學生的想象,從而感悟趕海的樂趣。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

1、朗讀教學法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本文是語言生動有趣,適合朗讀。在教學中,我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2、情境教學法

閲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這樣往往比教師單一的講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學中,我以語言描繪、圖畫展現、表演體驗等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受課文內容。

三、説學法:

閲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進行深入的、多層次的對話,才能深刻領悟課文內容。因此,本節課我通過學生用讀讀、圈圈、議議的方法,以讀悟語,以讀促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學生在課堂上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

四、説教學過程:

教學本課第二課時,我主要分成三個板塊進行教學,分別是:藉助歌曲,圖片激發樂趣;品讀感悟,體驗樂趣;拓展延伸,昇華樂趣.

(一)、藉助歌曲,圖片激發樂趣

閲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和認真閲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後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引導學生帶着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二)、品讀感悟,體驗樂趣;

1、仔細讀第二自然段,通過描寫浪花的句子去品讀“追浪花“的場景,感受追浪花帶來的趣味。

2、默讀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瀆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體驗樂趣:

(1)摸海星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句子比較。從“摸呀摸呀,嘿...!”中體會到抓小蟹給我帶來的樂趣。

(2)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後掙扎令人忍俊不禁的情形。

(3)導讀“捏大蝦”時,抓住寫大蝦樣子的句子,通過圖片感受大蝦和武將之間的相同點,體會大蝦的神氣、威武,引導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抓住“一捏”這個動詞,體會抓住這隻大蝦的輕而易舉,在逐句指導後,再向學生提高一個層次的要求,帶上表情讀,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悦心情。

4、指導讀好“嘿、哩、咦、哦”等語氣,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5、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學生想象趕海還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有的......有的......“句式。

(三)、再品“趣”,整體迴歸。

通過教師朗讀,配上夕陽西下,沙鷗點點的畫面,把學生帶入情境:“我”提着“戰利品”,迎着柔和的海風,沐浴着夕陽的餘揮,踩着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四)、圍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 “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等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儘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後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

五、説板書:

板書設計是微型的教案,我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板書,既理清文章脈絡,又一目瞭然。有助於學生迅速對課文建立框架結構認識,對整堂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的板書如下:

11、趕海

追浪花 興奮

摸海星 驚喜 趣

捉螃蟹 開心

捏大蝦 神氣

趕海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趕海》,這篇課文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抒發了作者對大海、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文章巧妙地以人們熟知的歌詞開頭,很自然的引出下文。"每當……便……"突出童年趕海給 "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第二到五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具體記述了"我"童年時代的一次趕海的經歷:"趕到海邊—抓蟹—捉蝦—快樂而歸". 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賦予浪花以人的神態心理,使浪花奔湧跳躍的形象躍然紙上。"我興奮極了,飛跑着追趕……"寫出"我"趕海的興奮與快樂。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總體寫出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夥伴的個體活動。其中抓蟹、捉蝦是記敍的重點,具體生動,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寫趕海的人們在夕陽中歸家,海灘也恢復了平靜。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給人留下想象與回味的餘地。結尾再次引用同樣的歌詞,從內容上説,突出地抒寫了作者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從結構上説,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緊湊,渾然一體。

文章語言兒童化,清新活潑,字裏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對童年生活的眷戀,是激發學生熱愛童年生活的好教材。課文插圖再現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聽説能力。

(2)學會10個生字,綠線中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對課文的反覆朗讀,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大自然的瞭解不是很多,雖然內容比較淺近,但"趕海"對大多數同學來講是非常遙遠的。因此,我把"感受作者童年趕海的樂趣"就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同時,由於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我把"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的思想感情以及通過文章的語言描述,感受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説學情

三年級學生屬於轉折點的學生,積累了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雖掌握的知識不多,但已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説教法

(一)以讀代講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加之本文語言生動活潑,字裏行間充滿了童趣,因此我決定採用以讀代講,用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情境教學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才能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

四、説學法

(一)自主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貴有疑".因此我決定把質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本篇課文教學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思"感受趕海的樂趣及文章的語言美。

(二)合作學習法

新時期需要合作性人才,我們必須從小培養學生善於與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我決定讓學生小組討論,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借鑑。

五、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説過:"藝術作品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思想感情,其餘的工作都應當是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後果。"教學伊始,我決定利用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共鳴這一點,藉助背景圖畫和樂曲來營造氣氛,出示大海的背景圖,再播放《大海啊,故鄉》的樂曲,把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時空距離。然後引導學生説説大海是什麼樣子?大海退潮後,人們常去幹什麼?待學生自由發言後後歸納"趕海"的意思,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質疑。

(二)以讀代講,品趣悟情

讀是"思"的憑藉,是"悟"的前提,是"説"的準備,是"寫"的基礎。要內化語言,首先要加強讀的訓練。大綱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這就要求閲讀教學要以讀為本,通過閲讀,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1)自讀探究,整體感知

在讀課文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在初讀課文環節,我決定引導學生自讀探究,讓學生通過自讀、互讀、默讀等方法讀通課文,初步理清課文脈絡,知道課文講了"我"童年時趕海時的哪些趣事。

(2)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一位學生從教材中獲得的信息與體驗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閲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接觸文本,展示對文本不同的理解。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白課文寫了我童年趕海時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這幾件趣事後,我決定放手讓學生圍繞"趣"字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最有趣?作者怎樣寫出有趣的?先自讀,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然後小組內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議議自讀的感受,互讀對方感到有趣的內容,並相互評議。(這一環節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能分享別的同學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交流中相互比較、相互評價,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收穫,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接着,再組織學生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滲透閲讀教學的方法,讀讀句子,想想畫面,細細品味,再讀出趣味。交流中,不斷啟發學生"你覺得什麼地方有趣?你來讀讀。""你有和他不一樣的理解嗎?你讀讀看,説説你為什麼這樣讀?"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和表達。同時,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嘿、哦、咦、哎喲"等語氣詞,通過比較、動作演示,體會趕海時我摸到海星時的驚喜、得意,小夥伴被螃蟹夾到手時的疼痛、好玩,讓學生在多次的嘗試朗讀過程中感受樂趣,體驗成功,獲得美的感受。

(三)昇華感悟,延伸童趣

在學生朗讀體會意猶未盡的時候,我決定藉助多媒體展示夕陽西下,海鷗低翔的場景,伴以《大海啊,故鄉》的樂曲,使學生對大海產生無限嚮往,感受"我"對大海深深的愛,瞭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全文教學結束,我決定這樣設計結束語:今天,我們跟着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海了,並且感受了濃濃的趕海樂趣,有機會我們也要親自去感受一下抓蟹、捉蝦的樂趣。我們的童年雖然沒有像作者小時候一樣去趕海,但我們也有自己不一樣的快樂。課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和同學説一説,再學着課文的寫法寫一寫,下節課,咱們再交流,體驗一下咱們身邊的童趣、快樂。(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憶童趣、説童趣、寫童趣,把自主的空間繼續留給學生,把學習活動中輕鬆愉快的交流延續下去,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的快樂,在生活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六、説板書

這一板書設計我主要板書趕海過程所做的,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直觀地理解趕海的趣事 ,並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趕海説課稿3

一、説教材:

《趕海》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生動地描寫了作者“我”的趕海經歷。全文圍繞“趣”字展開,語言富有童趣,深為學生喜愛。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精神,結合我縣教研室開展的“讀寫説”活動,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年齡特徵、實際認知水平及課文本身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體會“嘿”、“哎”、“咦”、“哦”等語氣詞及比喻、擬人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 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暑、捏、舅、俘虜等字”。

4. 通過對子之間的交流、全班交流、利用文本的空白處進行説話練習。

我把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作為本課的重點;體會語氣詞在句子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並學會運用作為教學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學得輕鬆活潑、積極主動,我將圍繞“趣”字展開,採取以趣引讀,以讀激趣,以形助讀,以讀顯形,由讀入情,以讀悟文,讀中感悟,美讀欣賞的方法進行教學。

採取“以讀代講法”“情境交流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在讀中感知,感悟,使其能目視氣温,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學法上,我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上一條自主,合作,探究,和諧,愉快,發展的學習之路。

四、説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能否完成,教學程序的安排是關鍵。我想圍繞“趣”分六大塊進行:

 第一步:激趣。

上課伊始,我通過複習回顧,聽寫本課易錯、難寫的字詞,鞏固寫字目標的落實。隨後通過回憶課文內容,引出“趕海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引導生引出“趣”。這節課就讓我們迎着涼爽的海風,一起趕海去,好不好?(板書:趕海)

 第二步:找趣。

師過渡:請大家打開書,默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畫下來。

 第三步:讀趣。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學習這篇課文的重中之重,分三小步進行。

1、學生放聲朗讀自己畫的句子,要讓人聽了覺得真的有趣。提醒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

2、交流:主要是課文的二、三兩小節。讓學生自由讀畫的句子,相機通過各種手段指導感情朗讀,讀出趣味。

第2小節:抓住“鬧”字,師生合演、體會,然後在浪花聲中一起讀一讀,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趕海的“趣”。

第3小節從五個方面入手:

(1)是抓住語氣詞指導朗讀,讀出趣味,帶動課堂氣氛:“嘿”——驚喜;“哎”——好奇;“哎喲”——疼,但疼得高興;“咦”——驚奇;“哦”——恍然大悟。

(2)是抓住“摸、捏”,帶動作讀,感受趣味。

(3)是通過比較“武將”——“俘虜”,感受趣。

(4)是多媒體顯示活動的蝦、小夥伴被螃蟹夾住的動畫,再現“趣”。

(5)是整體演讀,體驗“趣”。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讓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這一部分內容不做繁瑣的分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看、聽、説、讀、演的過程中自主參與閲讀實踐,感受閲讀樂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四步、説“趣”。

出示: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捉螃蟹,有的撈海魚,有的撿貝殼……

(趕海不止這些樂趣,還有哪些樂趣呢?看看省略號選擇其中一件有趣的事説一説。本環節利用文本的空白處讓學生進行説話練習,一方面培養學生説話表達的能力,另一方面,挖掘文本的空白處,豐富文本內容,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第五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

本環節主要讓學生體會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無形中滲透寫作知識。

 第六步、課堂總結,情感昇華。

海的兒女們生在海邊,長在海邊,大海不僅是養育他們生命的母親,更是帶給他們無限歡樂的夥伴。所以,當海的兒女們長大之後,即使他是身處異國他鄉,與故鄉遠隔萬水千山,無論他走到哪兒,也不會忘記自己的故鄉——大海。

趕海説課稿4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敍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裏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應着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其中捉蟹、捏蝦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生動。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採用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覆誦讀等教學方法,具體設置如下程序教學:

一、引出“趣”,切入重點.

伴樂引讀感受趕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有趣的事。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讓學生説説趕海有哪些趣事,體會文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帶着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快讀全文,找出具體寫趕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緊扣“趣”,輻射全篇。

1、仔細讀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趕海的有趣場景,分別加上小標題,理清脈絡。

2、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讀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捉螃蟹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過表演體會捉螃蟹給我帶來的樂趣。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後掙扎令人忍俊不禁的情形。導讀“捏大蝦”時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悦心情。

4、自讀感悟這兩個場景的“趣”。

5、學生自由讀4、5節。結合前文,插圖,體會大海的寧靜美。

三、再品“趣”,整體迴歸。

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我”迎着柔和的海風,沐浴着夕陽的餘揮,踩着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細心的同學最會發現問題,仔細把第一、第五自然段讀一讀,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首尾呼應,這樣寫更加突出了趕海的 樂趣和難忘。同學們以後可以把這種方法試着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相信一定會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四、 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武將”借代詞,“束手就擒、東逃西竄、自由自在”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儘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後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活動。

趕海説課稿5

説教材:

《趕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文是一篇記敍文,敍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課文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裏行間充滿了童年的無窮樂趣,處處洋溢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情懷。課文插圖再現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似".

(3)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俘虜"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住文本語言,或藉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想象,感悟趕海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説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説教學設計:

課前播放《大海啊,故鄉》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再跟隨作者去趕海,享受其中的樂趣。

二、初讀課文——找"趣"

1、我們輕輕打開課文,讀讀2-4自然段,你覺得什麼很有趣,可以動動筆,在旁邊作上記號。

2、交流

什麼很有趣呢?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3、出示句子和插圖

句子:"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捉螃蟹,有的撈海魚,有的撿貝殼……"

插圖:人們趕海的情景圖

(1)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2)還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號裏,我們來邊看圖邊想像,把它們找出來。

(3)趣事真多啊!誰來在橫線上填上你最感興趣的。

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有的,有的……

三、精讀課文2-4自然段,體驗"趣"

1、大家讀讀第三自然段,你覺得哪兒最有趣就多讀讀。

2、把你體驗到的樂趣讀出來或説出來。

△捉螃蟹很有趣

(1)自己捉

△捏大蝦很有趣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咦"和"噢"兩個語氣詞

(3)這是一隻怎樣的大蝦呢?誰來介紹一下。

這隻大蝦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威武、神氣,像一員武將)

(4)我們來看看戲台上的武將,觀察大蝦與武將有什麼相象的地方。

(出示京劇中武將的插圖)

(5)如果你一邊讀,一邊想像出大蝦和武將的模樣,那你的朗讀一定會更逼真,感受也會更深,不信,大家試一試。(自讀後指名讀) (6)這大蝦呀神氣不了多久了,請大家讀讀下面一句。

4、學習第四自然段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偏西了。

(1)指名讀

(2)(滿載而歸)讀正確了,誰也來讀一讀。(收穫真多!)

(3)小組合作討論"戰利品"的意思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生接讀,抒發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五、小組合作朗讀全文。

先指名説説分工,再讀

六、看圖寫話

1、比比誰趕海的收穫大

在前兩次分步練習説話的基礎上,出示整幅插圖,播放海浪的聲音,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創設情境,看圖寫話。

趕海説課稿6

《趕海》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敍述了“我”童年時代跟着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領會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感。下面就針對第一教時的教學談談我的設計意圖。

一、激情入境

閲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和認真閲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後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閲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閲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覆的閲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

三、重視字詞教學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識字、寫字還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並留有時間讓學生當堂寫字,對於寫字姿勢正確的同學給予表揚,不正確的及時糾正,這樣做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趕海説課稿7

教材分析:

《趕海》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事,生動地展示了趕海的無限樂趣,流露了"我"對大海、對生活的熱愛。全文語言兒童化,自然清新活潑,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海的喜愛,對童年生活的眷戀。

設計理念:

1、語文教學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課堂上通過動口、動腦、動手,通過看、聽、説、做,讓學生主動地積累語言,感悟語言,內化語言和創造性地使用語言。

2、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順學而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成為個性化的學習。

學情分析:

"趕海"是指大海退潮後,人們去海邊去捉魚蝦、撈海帶、撿貝殼等。本文內容比較淺近,但"趕海"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很多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真切的體驗,要激發起孩子對大海的喜愛,感悟趕海的樂趣,的確有些困難。但課文兒童化的語言,淺顯的內容,以及課文所配插圖,為學生正確理解課文,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奠定了基礎。因此,儘管沒有多媒體,但是隻要正確使用好教科書,設計好教學環節,一樣可以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似".

(3)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俘虜"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住文本語言,或藉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想象,感悟趕海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教學設計

一、初讀感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的背景圖,在播放《大海啊,故鄉》的樂曲,把學生帶入情境。

2、引導學生説説大海是什麼樣子?大海退潮後,人們常去幹什麼?

3、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大海退潮後,人們常去海邊捉魚蝦、撈海帶、撿貝殼,這就是——趕海。

4、板書課題,揭示課題,並引讀。

5、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糾正錯音。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用自己的話説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瀏覽課文,弄清作者寫了趕海時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蝦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4、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趣事再自由朗讀,教師指導學生用驚喜、好奇等恰當的語氣讀好練習4中的句子。

.

二、精讀感悟

本文的內容比較淺近,同時"趕海"對本地的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學中,我通過抓住文本語言,藉助多媒體、朗讀,調動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等途徑,引導學生感悟趕海的樂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鄉》的歌曲,藉助優美的音樂創設情景,喚起學生對大海的嚮往和回憶。

2、齊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每當……便……"句式,體會趕海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媒體展現大海退潮時的畫面,讓海水湧動、浪花跳躍的情景和嘩嘩的海浪聲打動和感染學生。

2、指導學生讀課文,從"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飛跑着追趕"體會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從"鬧着"、"興奮極了"體會"我"想去趕海的急切心情。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讓學生圍繞"趣"字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語句,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活動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議議自讀的感受,互讀對方感到有趣的內容,並相互評議。

2、組織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從"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想像螃蟹逃生時有趣的樣子;從"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突然,小夥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體會小夥伴抓蟹時的專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夾住時疼得齜牙咧嘴的有趣樣子;從"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搖擺着兩條長鬚,活像戲台上的一員武將"、"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虜……"等詞句中體會大蝦看似威武,實則無力抗爭,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在把握這些句子的過程中,滲透着對"武將"、"俘虜"等詞語的理解。

同時在交流過程中,相機再次出示課後練習4中的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並讀出小作者趕海時喜悦、歡快的心情。

3、經過前面充分的交流和朗讀,引導學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富有情趣的表演中,讓學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體驗。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省略號展開想象,説説人們趕海時還會做什麼,怎樣的有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體驗。

[設計意圖:情景表演是學生由:"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表現文本"的一個認知昇華的`過程,對鞏固學生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展示夕陽西下、海鷗飛翔的情景,讓學生藉助圖景朗讀課文,想象此時海灘的寧靜,感受人們三三兩兩滿載而歸的喜悦心情。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再次出現音樂與畫面,引導學生讀文,感受"我"對大海深深的愛,瞭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趕海説課稿8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敍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裏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應着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其中捉蟹、擺蝦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生動。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採用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覆誦讀等教學方法,具體設置如下程序教學:

一、引出趣,切入重點.

回憶:趕海在作者心目中是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帶着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通過描寫浪花的句子去品讀追浪花的場景,快讀全文,找出具體寫趕海趣事的自然段。

二、緊扣趣,輻射全篇。

1、仔細讀第三,找出趕海的有趣場景,分別加上小標題,理清脈絡。

2、自由讀第三,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瀆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捉螃蟹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句子比較。從摸呀摸呀,嘿!中體會到抓小蟹給我帶來的樂趣。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幼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後掙扎令人忽俊不禁的情形導讀捏大蝦時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悦心情。

4、自讀感悟這兩個場景的趣。

5、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學生想象趕海還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有的有的句式。

6、學生自由讀4、5節。結合前文,插圖,理解滿載而歸和戰利品的意思。

三、再品趣,整體迴歸。

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我提着戰利品,迎着柔和的海風,沐浴着夕陽的餘揮,踩着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四、圍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戰利品、武將借代詞,束手就情、東逃西竄、滿載而歸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儘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後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活動。

趕海説課稿9

教材分析

《趕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文是一篇記敍文,敍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課文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裏行間充滿了童年的無窮樂趣,處處洋溢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情懷。課文插圖再現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首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以歌詞開頭,巧妙地引出下文。“每當……便……”突出趕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趕到海邊——抓蟹、捉蝦——滿載而歸”的順序具體記敍了趕海的過程。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嘩嘩往下退,只要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賦予浪花以人的神態心理,使浪花奔湧跳躍的形象躍然紙上。“我興奮極了,飛跑着追趕……”寫出“我”趕海的興奮與快樂。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總體寫出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夥伴的個體活動。其中抓蟹、捉蝦是重點,描寫得生動具體,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寫趕海的人們在夕陽中歸家,海灘也恢復了平靜。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給人留下想象與回味的餘地。的結尾再一次引用歌詞,照應開頭,使全文渾然一體。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似”。

(3)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俘虜”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住文本語言,或藉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想象,感悟趕海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教學設計

一、初讀感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的背景圖,在播放《大海啊,故鄉》的樂曲,把學生帶入情境。

2、引導學生説説大海是什麼樣子?大海退潮後,人們常去幹什麼?

3、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大海退潮後,人們常去海邊捉魚蝦、撈海帶、撿貝殼,這就是——趕海。

4、板書課題,揭示課題,並引讀。

5、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一點,我藉助背景圖畫和樂曲等手段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時空距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糾正錯音。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用自己的話説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瀏覽課文,弄清作者寫了趕海時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蝦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4、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趣事再自由朗讀,教師指導學生用驚喜、好奇等恰當的語氣讀好練習4中的句子。

[設計意圖:課標強調,整體感悟是深入體會的基礎。而學生對的整體把握,是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的結果。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初次自讀、再次自讀的環節,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去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感悟

本文的內容比較淺近,同時“趕海”對本地的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學中,我通過抓住文本語言,藉助多媒體、朗讀,調動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等途徑,引導學生感悟趕海的樂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鄉》的歌曲,藉助優美的音樂創設情景,喚起學生對大海的嚮往和回憶。

2、齊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每當……便……”句式,體會趕海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媒體展現大海退潮時的畫面,讓海水湧動、浪花跳躍的情景和嘩嘩的海浪聲打動和感染學生。

2、指導學生讀課文,從“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飛跑着追趕”體會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從“鬧着”、“興奮極了”體會“我”想去趕海的急切心情。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讓學生圍繞“趣”字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語句,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活動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議議自讀的感受,互讀對方感到有趣的內容,並相互評議。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能分享別的同學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較、相互評價,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收穫,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組織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從“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想像螃蟹逃生時有趣的樣子;從“小夥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突然,小夥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體會小夥伴抓蟹時的專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夾住時疼得齜牙咧嘴的有趣樣子;從“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搖擺着兩條長鬚,活像戲台上的一員武將”、“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虜……”等詞句中體會大蝦看似威武,實則無力抗爭,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在把握這些句子的過程中,滲透着對“武將”、“俘虜”等詞語的理解。

同時在交流過程中,相機再次出示課後練習4中的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並讀出小作者趕海時喜悦、歡快的心情。

3、經過前面充分的交流和朗讀,引導學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富有情趣的表演中,讓學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體驗。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省略號展開想象,説説人們趕海時還會做什麼,怎樣的有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體驗。

[設計意圖:情景表演是學生由:“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表現文本”的一個認知昇華的過程,對鞏固學生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展示夕陽西下、海鷗飛翔的情景,讓學生藉助圖景朗讀課文,想象此時海灘的寧靜,感受人們三三兩兩滿載而歸的喜悦心情。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再次出現音樂與畫面,引導學生讀文,感受“我”對大海深深的愛,瞭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板書設計

趕海

浪花回頭 追趕浪花

抓螃蟹 捉、撈、撿 捉大蝦

Tags:趕海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