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形形色色的動物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83K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形形色色的動物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形形色色的動物説課稿

《形形色色的動物》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有生命的物體》的第二課。屬“生命”板塊的內容,是“概念學習”的課型。本課是在學生三年級觀察了蝸牛、螞蟻等小動物、親身飼養了蠶,上節課觀察瞭解了貓、鴿子、青蛙、甲魚、金魚、蜻蜓6種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和運動方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對動物進行分類,發展學生對動物多樣性的認識,並在這個基礎上,尋找和概括動物共同特點。為本單元第六課《動物與植物》和後續“生命”板塊的“生物與環境”“生物的多樣性”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科學課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結合本課具體教學內容和四年級學生的已有認知,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經歷對動物特徵進行探索的過程,獲得對動物多樣性的認識。

2.按照一定特徵對動物分類,能説出動物的相同之處。

3.經歷對觀察研究結果進行簡單整理、概括和交流的過程。

4.培養探索動物的興趣和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環保意識。

第一個教學目標在引入環節觀看了《多種多樣的動物》視頻和在後面“給14種動物找朋友”探究環節裏,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動物世界的多種多樣。目標達成度高。

第二個教學目標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給14種小動物找朋友,以及小組內部與組間的交流探討、資料的學習和老師的引導,最後也順利完成。

第三個教學目標對研究結果進行簡單的整理、小組內部基本能完成。但在交流動物的分類時,一些同學在有不同意見時很激動,儘管老師讓他們説出了他們的看法,並同意將這些有爭議的動物暫時取出來放一邊,等會再研究。但這些學生還在不停地議論,導致小組內的其他同學忍不住用自己的理由説服他,但顯然,後面的交流對這部分學生來説形同虛設。在概括每一類動物的`共同點時,一些學生開始僅僅以外形或運動方式這些比較表面、片面的認識為依據,但在開展討論和學習科學家的分類之後,也能理解並基本建立正確的動物分類概念。這個目標中資料的簡單整理、概括基本達到,但交流還是不夠理想。

第四個教學目標在觀看了《多種多樣的動物》視頻後學生還提到覺得動物世界很神祕、動物們很可愛,產生了想探究動物的興趣,並在老師的引導下懂得要和動物和諧相處。目標達成比較好。

這節課從學生課堂回答問題和活動記錄單的反饋情況來學生在學習之後,發現自己一些想法原來是不科學的,確實對動物的正確分類有所瞭解,最讓人高興的是:課後,學生提出了很多有關動物的問題想去探究。

二、説教法、學法運用情況

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我確定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對動物進行分類。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他們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開始發展的階段。他們對動物的認識通過三年級和前一課時的學習、課外閲讀以及日常生活的接觸,是有一定的基礎,但還是比較表面和片面。所以我認為本課的難點是1、學生對動物進行分類並抽象成概念;2、對一些“變式”動物進行正確的分類。

本課是“概念學習”的課型,美國教育學家蘭本達在關於建立概念體系理論指出:親身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究活動是建立概念的必要條件,而“概念學習”的課型在教學中一般要遵循感知——抽象概括——理解運用的邏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重難點,我採用了引導——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先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動物的多樣性和引發學生探究動物的興趣,並認識到動物分類對研究動物的必要性。然後學生通過“給動物找朋友”開展探究活動,最後經過小組內和組間的交流研討學習,抽提出各類動物的特徵,再用此分類標準來判斷“變式”動物的分類,獲得對動物分類的正確認識。這種教學方法緊緊圍繞教學重點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也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本節課的學法有探究發現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

探究發現學習法體現在學生分組給動物找朋友的活動上,學生先按自己已有的認知對動物進行分類,產生了爭議,在老師的引導下,將大家共同認可的動物擺放在一起,再利用已有認知和老師的引導發現抽提概括出大家認可的這類動物的共同特徵。這種學習方法有效幫助學生建立各類動物的科學概念,很好解決了“學生對動物進行分類並抽象成概念“這個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法體現在對有爭議的動物進行歸類和歸納出動物的共同特徵上。在大家獲得六類動物的分類認識後,老師將剛才有爭議的動物提出來,組織學生討論:按我們發現的六類動物特徵,你可以將他們放在哪一類?學生就很順利將鴕鳥放進鳥類,鯨魚放進哺乳類。但對蛇還有爭議:大部分同學不知道放哪一類,即使個別學生在課外閲讀中知道是爬行類的,也不知為什麼。這時讓學生在小組裏閲讀“科學家的六類動物分類”資料。學生就對蛇的分類有了比較科學的認識。通過對變式動物的分類,強化了學生科學概念的建立,促進了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此外,我認為小組學習的不僅要解決研究的問題,更是提供一個平台,讓每個學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鐘裏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並學會説與聽。

三、説課堂實施情況

首先,視頻導入吸引了學生,引入學習的課題。探究部分由於圖片的可操性和形象性,使本來比較枯燥的分類活動變得有趣起來,14種動物中的鴕鳥、鯨魚、蛇引起了學生的爭議。但在小組交流分類結果時,開始我計劃讓一個小組完成,但在這個小組説到第二類動物的分類時,我發現下面有些孩子開始沒有耐心聽了,於是改變策略,每一小組彙報一類動物的分類,讓更多小組參與進來,也促進了孩子的傾聽。在研討環節概括每一類動物的特徵時,我開始採用一邊彙報分類,一邊追問為什麼這樣分類的方式,學生的回答比較片面,老師補充的比較多,後來我先讓學生將所有的分類彙報完成之後,再讓學生小組裏挑選兩類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分析討論,找出他們的共同特徵,雖然花多了一些時間,但經過思考和交流,學生的回答全面一些了。例如對貓、羊、馬哺乳動物:學生剛開始説出它們外形很像,有頭、頸、軀幹、四肢、尾五部分,身體有毛。但小組討論後能説出是胎生哺乳。學生經歷了對動物的分類探究活動,最後非常順利地歸納出了動物的共同特徵。一些學生課後還覺得老師準備的閲讀資料自己學的還不夠細,,要求老師再單獨給他一份,回家好好研究。

總的來説,本課各環節的設計合理,實施起來也比較順利。

《形形色色的動物》這節課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學習興趣濃厚。通過探究、研討等活動,學生在知識、技能和學習興趣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尤其促進了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

四、説改進

1、上課語言要精煉。

2、有了電子白板後,學生的彙報可以請小組在白板上拖拉動物到相應的位置上,比直接拿着記錄單來説,交流的效果會好一些。

3、由於時間比較緊,學生學習科學家的六種動物分類時,學生的閲讀時間比較短,結果學生只是理解了蛇應該分在哪一類動物裏,沒有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分法和科學家的分類分法的差異。所以應該為每一位學生準備這份資料,讓學生在課外繼續學習,真正理解科學家的動物分類方法。

4、學生的交流不夠理想,可能更好的處理方法是給點時間讓學生在組內説出自己的觀點,彙報時還有意見的,也讓他發表一下。不要讓他覺得有話不能説,結果一直在下面喋喋不休,影響同學的交流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