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説課稿模板十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0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説課稿模板十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材理解:

本節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理想的家居”單元中的一課,本單元前面幾課就紙板的聯想、紙的立體組合、裝飾布的設計與應用、櫃架陳設的藝術等內容進行了學習與實踐,為本節課作了鋪墊。在此基礎上,本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居室為題材進行研討,應突出學生的特點,居室的功能兼顧學習與休息,局勢的情調要體現活潑與温馨,還要體現小主人的性格與愛好。

知識技能:培養學生認識居室設計的品位、個性、情趣的人文性,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願去表現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知識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創意設計,學生動手操作實踐,在設計過程中,認識造型、色彩等設計因素在設計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價值觀:通過設計自己的居室,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關注生活中的設計,體驗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審美品味。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研討、分析、製作,讓學生認識居室佈置的要素,提高審美品味。

教學難點:製作時把握房間裏傢俱與傢俱、傢俱之間與周圍環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前後、大小關係.

二、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如下分析:

通過前本單元前面幾課的學習與實踐,學生對家居設計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這一課是對前幾課的綜合運用和昇華,主題是“我的讓小天地”,桌椅、牀等傢俱的設計,牀單、傢俱等色彩的選擇,枱燈、樂器等小擺件的佈置都要突出學生的特點。而且製作的時間比較緊,要考慮家居與房間的比例等,學生要在課堂上順利地完成作品,有一定的難度。

教法設計: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等直觀教具來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闖關遊嵌入課堂,通過欣賞借鑑、教師示範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實踐創新相結合的方法來學習,鼓勵學生親手創作,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學法設計:我將指導學生採用自主體驗、小組協作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流程

我將教學過程設定為4個環節:談話導入、闖關遊戲、總結提高,課後拓展。

通過談話導入新課後,我抓住學生喜歡做遊戲、勇於挑戰的特點,我把新課教授設計成:《看一看 來欣賞》、《議一議 齊分析》、《做一做 我行的》、《秀一秀 我最酷》這樣的四步闖關遊戲,分別隱含觸發靈感;方案設計;動手製作;作品展示、交流這四個教學步驟。學生隨着節奏感強的鼓點聲,依次進入緊張、激烈的闖關遊戲中。這樣將課堂教學溶於遊戲活動之中,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因為這一節課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綜合實踐課,學生要做的家居立體紙模較多,我化整為零。我事先將學生分為6個小組,組員之間分工、協作,一起完成立體紙模型的製作;這樣既可以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首先進入遊戲第一關《看一看 來欣賞》。我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學生居室佈置的範例,分析居室設計的要素,有哪些部件組成?使用了哪些材料?色彩搭配得好與不好。用了哪些小擺件?鼓勵學生用自由發言的方式來評價這些作品。我適時拿出自己的範作供學生欣賞,簡單做引。

在此基礎上第二關《議一議 齊分析》,我先介紹立體紙模型的製作步驟師生共同討論居室中的具體陳設及傢俱的製作,讓學生按事先分好的6人一個小組,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討論居室的設計、規劃,儘量繪出居室用品的簡單結構及造型圖,組員之間質疑、探討,每個組員分工做出不同的組件。抽一組同學上台闡述自己組的設想、方案。

接着進入遊戲第三關《做一做 我行的》,各組按上一關討論情況分工協作,完成居室不同的組件。教師播放輕音樂,讓學生適當調節緊張的心情。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在教室裏對學生進行巡場指導,參與到學生的製作過程之中,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當作品完成的小組,舉手示意,大多數的小組完成立體紙模型的製作後,教學進入遊戲第四關《秀一秀 我最酷》。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組代表談自己的想法、做法。模型有多種佈置形式,如挪動傢俱位置、變化房間裝飾等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討論。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最後老師做總結性的陳述,點評學生的表現,比賽的結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體驗的過程、自己動手能力的提高。

拓展延伸,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將學到的課堂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裝點自己的小卧室。

四、板書設計: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學過程,為了幫助學生清晰明瞭地把握本節課的內容,我將我的板書設計進行一下簡要説明。

課題: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傢俱設計:牀、桌、椅等設計色彩搭配:暖色調 冷色調要素突出個性:小擺件枱燈、樂器等

合理空間:物品擺放

黑板上板書的內容在第一關引導學生欣賞時歸納總結,簡單明瞭。第三關中學生製作時應注意的事項,內容較多,我直接用多媒體將文字呈現在屏幕上,讓學生避免出現不應有的失誤。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説課內容,謝謝!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本課的地位和現實意義

《豐富多樣的情緒》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的內容,這一框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目是“情緒萬花筒”,主要講了什麼是情緒,情緒的四大基本類型;第二目是“情緒與生活”,主要講了情緒的神奇作用。情緒雖説是人的心理活動,但它與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有益於個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於個人的智力發展,有利於發揮個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極、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抑制個人智力的發展和正常水平的發揮。因此,指導學生學習本內容讓學生懂得情緒是多種多樣的,應樹立正確的心態,理解個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都是正常現象。為下框學會調控情緒奠定基礎。對他們順利的度過“危機時期”、保持心理健康、培養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意義.

2、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明確情緒是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正常表現,樹立正確的情緒態度,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情緒。

(2)能力目標:

a.提高個人對情緒的瞭解和把握程度

b.理解情緒的多樣性構成了人類豐富多彩的生活

(3)知識目標:瞭解情緒的四種類型及情緒的含義,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

3、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七年級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重視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結合本節課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情緒的種類、情緒的作用。提高學生對情緒的瞭解和把握程度。教學難點:情緒的含義。因為雖然對不同的情緒,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但要解釋什麼是情緒卻太抽象,所以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指導。

二、 説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符合初一學生的特點,為了避免政治課容易犯的空洞説教的毛病,我選了這些方法:

1.遊戲情境教學法。由於學生對“情緒”的概念難以理解,也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情緒體驗,所以讓學生參加帶有點挑戰性但又能完成的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情緒的豐富多彩.

2.分組比賽、表演法。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情緒詞語大搜尋,同時表演,採用這個辦法,容易調動初一學生的學習熱情。

3.討論式教學法。對於情緒對人產生的作用這個問題,學生不容易概括、歸納,就採取討論的辦法,集眾人智慧。

三、説學法:

1.合作式學習法。對於不易概括的問題,小組合作,互相啟發,解決問題。

2.概念情境化、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理解有一定難度的概念和問題。

3.表演法,既激發興趣,又培養表演能力。

四、説教學設計

圍繞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抓住九個字萬花筒、雙刃劍、神奇果進行教學設計,萬花筒代表情緒的多樣性構成了人類豐富多彩的生活,包含了情緒的含義和基本類型,設計了數數遊戲和情緒詞語大搜尋兩個環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雙刃劍代表不同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同的影響,包含了積極和消極情緒,積極和消極影響,利用書本中的漫畫設計了表格分析漫畫和小組活動兩個環節,突出重點。神奇果代表要學會管理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仍然利用書本中的漫畫設計了出謀劃策這一環節,進行拓展延伸。

五、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數數遊戲導入,遊戲規則:由我報一個數字開始數數,,碰到3的倍數時請拍拍手,碰到兩個數字相同時請用英語數數,如29、30拍拍手、31、32、33拍手英語。要求兩個組的同學參加比賽,其他組的同學當裁判,哪組同學錯誤獲勝。(5、6、7、8、9、10、11;17、18、19、20、21)

遊戲結束由教師採訪參賽同學。

1、當你聽説我們要做遊戲時,你怎麼想的,?為什麼?

2、當快輪到你時,你又怎麼想的?為什麼?

3、當你順利過關或出現錯誤時,你怎麼想?為什麼?

4、當你看到組裏有人違反遊戲規則出現錯誤時,你怎麼想?為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和體驗,教師點出情緒的含義和四種基本類型。

設計意圖:通過數數這個看似簡單但又有點難度的遊戲,引起學生興趣,在遊戲的情境中體驗情緒,突破難點情緒的含義,理解了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

第二環節:情緒詞語大搜尋。要求每個大組選擇一種情緒,然後以同桌為單位,進行情緒詞語大搜尋,同時思考怎樣用動作和表情表達這種情緒。

根據學生回答和表演,教師點出情緒不但複雜多樣,同一情緒不同的表現也不同,,情緒就是一個萬花筒,點綴着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和表演,提高個人對情緒的瞭解和把握,理解情緒的多樣性構成了人類豐富多彩的生活,情緒是萬花筒。

第三環節:漫畫分析

看書本62的6幅漫畫,穿黃衣服的同學為甲,穿紅衣服的同學為乙,你發現甲乙比賽前和比賽時情緒表現有什麼不同?各自產生什麼行為後果?完成表格

情緒表現 行為後果

通過表格比較,教師點出不同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同的影響,甲的影響是積極影響,乙的影響是消極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漫畫分析比較,初步感知不同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同的影響。

第四環節:小組活動。甲乙分別是在什麼情緒下產生這種影響的?除了這些情緒還有哪些情緒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請舉例説明,可以是你自己經歷的,也可以四歷史上的故事,要求充分利用書本和作業本,先獨立思考2分鐘,然後小組討論交流2分鐘,最後又小組發言人發言。

根據討論發言,教師總結,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要把握“度”,積極良好的情緒產生積極影響,消極、不兩情緒產生消極影響。得出情緒是把雙刃劍。

設計意圖:通過看書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突出重點,不同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同的影響,情緒是把雙刃劍。

第五環節:出謀劃策。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充分發揮積極影響,儘量減少消極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情緒管理,保持積極向上良好的情緒。如何管理,有何妙招?請你出謀劃策:甲乙參加比賽後會出現哪些情緒?他們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同時點出,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調整情緒把握度,我們的生活會更好。情緒是顆神奇果。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拓展環節,既鞏固情緒的基本類型和作用,同時為下一框學會調空情緒奠定基礎。所以只要學生肯去思考,知道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調整情緒把握度就可以。

小結:情緒是一個萬花筒點綴着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也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會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情緒還是一顆神奇果。我們要學會管理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讓神奇果為我們所用。

板書設計 豐富多樣的情緒

萬花筒——情緒:含義和四種基本類型。

雙刃劍——不同情緒產生不同影響:積極向上、良好情緒——積極影響

消極不良情緒——消極影響

神奇果——情緒管理: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調整情緒把握度。

六、預測效果、反思:

通過遊戲、討論、表演、看書和各種合作等活動,組織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能夠教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上老師有針對性的引導,應該能夠交好地實現預定的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但樹立正確的情緒態度,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情緒,在生活中的運用就不可預測了,需要實踐和更過的引導。還有,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是否可以適當的通過多媒體來感知這是設計後我思考的比較多的問題。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懇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春日晨景》,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過程, 説板書設計,説教學反思幾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1、説內容 《春日晨景》是語文冀教版教材第四冊的第八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課需要一課時教學。

2、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言辭優美的詩歌,作者構思獨特 ,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春季熱鬧、和諧的彩色圖 景——紅、綠交映,動靜相宜,每一句都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3、教材編排特點 本單元以“濃郁的傳統文化”為主題,本課格調輕快,語言清新,從近到遠,描寫了一幅靜謐、 和緩、自然的春景圖,流溢着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説教法、學法

1.本課教學要採取多種方式去讀,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色,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 引導學生表達心中的感受。

2.初讀可以利用課文插圖引入: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麼?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嗎?然後出示 詩文,學生自由閲讀。

3.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説一説:讀了這首小詩你知道了什麼?等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 言描繪出詩中展示的畫面,還要引導學生把零碎的畫面組成完整的圖畫,使學生進入意境,賞讀詩 文,體會詩句的精練和意境之美。

5、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的3 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 9 個生字。知道多音字“更” 在不同語言環境裏的不同讀音。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律美與內在美。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3)、引導學生收集美妙詞句,通過不同的方法表達對試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6、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二、説學情

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一定的品詞賞句和感悟詩歌情感的能力, 《春日晨景》一文,語言優美,形 象生動,情感強烈,因此可讓學生通過品詞、品句、想象畫面來深入理解課文,以訓練學生的 思維 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之美時,體會詩句的精練和意境之美。

三、教學流程 我採用的是教研室的教學模式,由樹立形象,自主感悟,昇華情感,積累拓展四個環節組成。

(一)、樹立形象

1、課前熱身:背誦中華古詩詞,從記憶中檢索“春”的古詩。 聯繫生活,談話引入。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用幾句話説一説。 (設計意圖:在古詩文化的薰陶中,讓孩子回憶以前學的相關內容,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同時聯繫孩子的生活經驗交流對春天

的感受有助於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2、揭示課題,自讀課文。 引導學生質疑,並理解課題。自讀課文,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並自主識字。

3、檢查生字和新詞。五更、曉、鳴蟲、新荷、漫坡、杏花(朗讀生字詞。個別讀,開火車讀, 亂序讀。) (設計意圖:給學生更多的展現自我,實現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 發揮課件的作用,突破難點詞語。)

(二)、自主感悟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它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啊?(楊柳、杏花、燕子、鳴蟲、新荷、小草)

2、檢查朗讀。

3、教師配樂範讀,引導學生入境。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去探討,讓孩子自由的交流,通過合作交流感悟課 文描繪的場景。)

4、教師用簡短的語言隨機概括內容。 楊柳綠了,杏花紅了,小燕子在房檐下搭窩,小蟲子在草叢裏邊飛邊叫,新長出來的荷葉佈滿 了整個荷塘,小草長滿大地。春天的早晨多麼美麗、和諧呀! (設計意圖:進一步引導學生由整體感知過渡到品讀涵詠,激發興趣。)

5、美讀古詩: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想象這是中的意境,伴着音樂,動情的,美美的讀一讀。 6、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7、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1)“楊柳綠”學生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畫面後,教師藉助畫面進行指導由一棵翠柳利用特效過 渡到柳樹林,引導學生體會滿眼的綠色,感受這靜靜的、流動的美。

(2)“杏花紅”教師和着音樂、圖片進行有感情的描述,把學生引入情境,發揮範讀的作用, 訓練學生的語感。 教師描述:隨着一陣陣濕潤的春風,跟着一縷縷輕盈的雲霧,春雨,輕輕悄悄地來了。它“沙 沙、沙沙、沙沙地落着。只見杏樹的枝頭悄悄地抽出了許多嫩黃的小葉子,彷彿一雙雙小眼睛好奇 地看着這個世界。同學們,請你們也睜開眼睛吧!火紅的花骨朵像比賽似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 佈滿了整個枝條。遠遠望去如紅雲一般。仔細看那杏花,有的剛剛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已經完 全開放了,沾着細雨,顯得更加鮮豔了,還有的花瓣兒飽脹的快要破裂似的------不知什麼時候,雨 悄悄地停了,連春風也屏住了呼吸,整個杏園靜靜悄悄地,偶爾有水滴叮咚的落着。 學生描述剛才自己的腦海裏出現的畫面。教師或學生範讀,其他學生跟着入情入境的朗讀。

(3)“燕子、鳴蟲”學生藉助想象,把自己當作“燕子、鳴蟲”聯繫説話訓練,可以唱一唱、 演一演,入情入境地感受春天的熱鬧與生機。

(4)新荷、小草”藉助圖片、手勢感受遼遠和無限的生機。

(三)、感情朗讀,昇華情感: 這幅春景圖只是春天的一個小角落,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切都是那麼生機勃勃。讓 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眼睛飛出教室,來到廣闊的大自然欣賞美麗的春光吧。(欣賞配樂風光片)

(四)、積累拓展: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讚美春天或描繪春天。

板書設計:

29、春日晨景 楊柳 杏花 燕子 鳴蟲 新荷 小草

四、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將讀與品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 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通過反覆誦讀,去體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説課稿 篇4

《我的叔叔于勒》選取的不是我們成人的視點,而是一個與我們的學生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的視點。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與少年人有所不同的。

小説中的我是怎樣看待于勒的呢?首先這個題目就會給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感覺。在這個題目中,我們感到的是親切、親近,一點也沒有疏遠的感覺。在這裏,于勒是作為一個人,一個與我有着密切關係的人而被稱謂的,而不是作為一個值得尊重還是不值得尊重的人而被稱謂的。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這是一個人,一個以當下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呈現在我面前的人。

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三個同義反復的判斷句,強調了這種自然的聯繫,這種聯繫存在的確實性。我們成年人經常提出一個人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但是,這只是我們成年人世界裏的語言,而不是小説中我的語言,不是童稚心靈世界裏的語言。在童稚的心靈裏,不存在一個人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也不存在同情這樣一個人對自己有好處還是沒有好處的問題,而只有發生還是沒有發生同情心的問題。面對落到了這樣一種悲慘境地的人,並且這個人就是他的叔叔,我是感到由衷的同情的,在他代父親付給於勒牡蠣錢時,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在這時,他想到的根本不是自己,不是這樣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而是感到應當這樣做,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心裏就感到不安寧、不舒服。前因和後果這種離開當下情景的回憶和推論,值得還是不值得這種以利益為基礎的理性考慮,在這種自然發生、自然流露的同情心中,是沒有任何的地位和作用的。

于勒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只發生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裏。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裏,對於勒的任何同情和理解,對於勒的任何微不足道的幫助,都可能是不值得的。首先,于勒現在的悲劇命運,完全是由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是我的父母剝奪了他的遺產,而是他把自己應得的部分遺產吃得一乾二淨之後,還大大佔用了我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用句我們成人世界裏常常説的話,那就是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任何人對他的這種悲劇性的後果也沒有、更不必擔負道義上的責任;其二,在一般的情況下,對於勒這樣的人的同情,對自己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它要求自己的付出,而無法從對方身上獲得應有的回報。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不能不説,我的母親的擔心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其三,不論是從我的父母的眼中,還是從我的眼中,都沒有看出現在的于勒有任何悔過自新的表現。在我們的觀念裏,假若通過我們的同情和理解,通過我們的感化和教育,一個不好的人變得好了,一個墮落的人不墮落了,對這個人的同情也是值得的,但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在於勒身上。所以,從利益的關係出發,于勒是不值得同情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感受和評價小説中我的父親和母親呢?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視個人道德的國家,我們常常把道德問題僅僅視為個人修養的問題,因而我們習慣於追究個人的道德責任,嘲笑那些公開表現出了狹隘自私傾向的個人。但莫泊桑不是一箇中國作家,他是一個法國的現實主義作家,一個人道主義者,一個從現實社會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發展狀況的知識分子。在這篇小説裏,他是以我的眼光環視周圍的人物的,他同情、理解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不可能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上嘲笑自己的父母。與此相反,小説中的大量描寫都集中在對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的父母不是不想成為一個體面的人,一個有道德修養、有高雅趣味的人,甚至他們也不是不愛自己的親人,他們對自己子女的前途是十分關心的,只不過這種關心也不能不首先落實到對家庭經濟狀況的關心上。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裏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十五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貧窮使他們不能不斤斤計較每一個小錢,不能不把自己生活的目標放在經濟狀況的好轉上。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不能不生活在這樣一個經濟的世界裏,生活在經濟世界的金錢關係中,我們也不能不時刻關注着自己的經濟利益,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作用。所以,我們對他們的經濟處境和在這種經濟處境中所形成的生活習俗、思維習慣沒有理由採取嘲笑的態度,沒有理由把他們身上的弱點僅僅視為他們自己道德上的弱點。

我們與我的父母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能沒有像于勒這樣一個敗家子的弟弟。而沒有這樣一個人,是無法挖掘出經濟世界裏的金錢關係對我們人性的扭曲的,是無法顯示出我們成年人心靈的本真狀態的。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小説藝術的作用。于勒這個人物的設置,是這篇小説之所以能夠揭示出我們成年人內心世界的祕密的關鍵所在,也是莫泊桑的藝術匠心之所在。藉助於勒,揭開了覆蓋在我們心靈表面的東西,使我們看到了我們在這個物質的、金錢的世界裏內在心靈發生的自覺的或不自覺的變化,使我們看到了物質和金錢對我們心靈的扭曲和腐蝕。與此同時,我這個少年人的視角的選取也是具有關鍵的意義的。我還不是一個成年人,還沒有我們成年人所不能沒有的強烈的經濟意識和金錢意識。他對人的感情還是樸素的、自然的,是從人與人的自然聯繫中產生的,既不像我的父母那樣僅僅從金錢關係中看待于勒,看待于勒在現實世界的失敗,也不像我們成年人中一些假道學者一樣用嚴酷的道德眼光看待我的父母,看待他們在這個物質的、經濟的世界上所極難避免的人性的弱點。這樣,就把小説的主題完全集中在現實社會的`金錢關係對人、對人性的扭曲與破壞上,強化了小説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力量。在這裏,也顯示着小説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毀滅了像于勒這樣一些沒有金錢意識的人的生活,把他們推入了人生悲劇的深淵,使他們不但失去了生活的經濟的基礎,也失去了親人的愛和社會的關心;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扭曲了像我的父母這樣一些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人的精神,使他們淡漠了對人的愛和同情,使他們變得庸俗、狹隘和自私。

這一切,都通過一個少年我的眼光和心靈折射出來。這個我既同情于勒的悲劇命運,也同情父母的悲劇處境,但對金錢關係對成人社會人與人情感關係的破壞卻有着較之我們成年人更加敏鋭的感受。

我們無法嘲笑于勒,也無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説讓我們反思我們的生活,反思我們的人生,反思金錢關係對我們人性的扭曲和破壞,並且在這種反思中把我們的靈魂從現實的物質的、金錢的關係中昇華出來,提醒我們不要失去對人的真誠的愛心和同情。

小説可以讓一代代的少年都不要忘記、更不能輕視自己少年時期的人生觀察和人生體驗,並把自己對人的自然、樸素、真誠的愛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現實的金錢關係所異化,因為只有這樣的心靈,才是人類最健全、最美好的心靈。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小露珠》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語句優美,富有兒童情趣。文章通過小動物對小露珠的讚美,表現小露珠的外表美;通過描寫“小露珠把所有的植物都裝點的格外精神”讚揚小露珠的心靈美;並通過描寫小動物和植物們對小露珠的喜歡,讚揚了大自然的和諧、融洽和美麗。最後,小露珠與大夥兒一一告別,一句“我明天還會來的”充滿人性化的安慰,使離別沒有絲毫的傷感,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説目標。

1、繼續鞏固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練習有感情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3、對課文加強朗讀感悟,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三、説教法。

我採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①誦讀感悟法 ②讀中想象法

《小露珠》這篇文章語言優美,只有在反覆的感情朗讀和想象中才能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才能體會其中的感情。具體教學方法的採用,我將結合教學程序的講解作詳細的説明。

四、説流程。

《小露珠》一課的教學,我用三個課時來完成,具體任務安排是這樣的。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第二課時:精讀感悟,理解課文。

下面,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簡單列舉如下:

1、複習生字詞。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聽寫詞語,接着出示詞語,讓學生對照檢查自己詞語的書寫,最後讓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認讀詞語。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鞏固字詞,因為小學階段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何況我面對的是剛升入三年級的小學生呢?我認為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符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

2、誦讀感悟,讀中想象。

《小露珠》這篇課文語句優美生動,適合採用此方法來教學,具體説來,是這樣的:

① 學習第一自然段

我讓學生誦讀,讀後談感受,接着再讀課文,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感悟小露珠的形成。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爬呀”“滾呀”“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是小露珠的形成過程。最後我指導學生學生朗讀這一段。

② 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我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這幾個自然段,找出這一部分的中心句(第五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似,主要寫小動物們對小露珠的讚美。我讓學生帶動作邊表演邊誦讀讚美的話語,通過表演“蹦到大荷葉上”、“爬到草稈上”、“落在花朵上”等動作,讓學生體會小動物們的可愛。接着提問:“小露珠像什麼呢?”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語句:“像鑽石那麼閃亮”、“像水晶那麼透明”、“像珍珠那麼圓潤”。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進行簡介板書(鑽石、水晶、珍珠)。

③ 學習第六自然段

“不光小動物們喜歡小露珠,植物們也很喜歡,為什麼呢?”讓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這段教學,我抓住重點詞語“光彩熠熠”、“生機勃勃”和重點語句“把所有的植物都裝點得格外精神”作為感悟的突破口。並指導學生讀出喜悦的感情。

3、總結全文,背誦(1—6)節。

最後我讓學生感情朗讀全文,並做總結。總結時,我提出以下兩個問題:①你們喜歡小露珠嗎,為什麼?這個問題意在引導學生説出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更美。②你喜歡這美麗的大自然嗎?為什麼?引導學生説出大自然動物、植物和小露珠的和諧、融洽和美麗。這篇課文語句優美,是語言積累的好材料,所以我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讓學生在朗朗的背書聲中結束這一課的教學。

五、説板書。

板書是一節課內容的濃縮,我本課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閃亮、透明、圓潤(外表美)

15、小露珠

無私奉獻(心靈美)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 三單元第一節《小樹有多少棵》。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也是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基礎,為後面學習筆算乘除法打基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通過口算訓練,既能培養學生迅速的口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注意、記憶和思維能力,同時也是學習筆算的基礎。

3、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已經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一位數的表內乘法,能運用已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對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着濃厚的興趣。

4.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及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⑴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⑵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教學難點:發現規律,將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遷移到乘數是整百、整千數的口算乘法中。

二、説教法和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發現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個“發現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發現方法,發現規律,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2.練習法,練習在數學教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本節課在新課後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通過一系列靈活多樣,一定量化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遷移法,由於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十分緊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當運用遷移規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以舊引新。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方法,就可以從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中進行遷移,這樣的知識遷移,最後轉化為技能技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説教學流程:

一、課前熱身:20道表內乘法題。

【設計意圖】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乘法口訣,但經過一假期的時間,有些已經淡忘,有必要在課前適當訓練,喚起對舊知的記憶,同時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儘快找到數感。所以在新課伊始進行表內乘法的複習。

二、創設情境,板書課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2.請你認真觀察圖後和同桌説説你看到了什麼,(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板書課題:《小樹有多少棵》。

三、出示學習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2、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四、自學提示:

自學課本30頁,思考:

1,、怎樣列式求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2、嘗試計算20×3。

3、小組交流算法。

五、先學(看一看)

1、學生在教師的知道下認真自學。

2、做一做: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1)、挑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做練習本上。

(2)、教師巡視,收集其他同學的做法。

六、後教(議一議)

得出20×4=8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4表示4捆,80表示一共有80棵樹,學生有以下計算方法:

(1)、20×4就是4個20相加:20+20+20+20=80;

(2)、因為2×4=8,因此20×4=8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4可以變成10×8。

對於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二、 遷移應用,探索規律。

1.出示練習: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學生通過獨立計算,得出算式的結果,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幾組題目,找一找豎列算式的規律,用自己的話説説發現了什麼?學生能夠發現,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的末尾依次多一個“0”,積的末尾也多一個“0”。學生已經把整十數乘一位數的方法遷移到整百數乘一位數,此時進行方法的強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計算的方法,既訓練學生的思維,又發展學生的語言。

七、當堂練習:

1、遷移應用,探索規律。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2、口算練習:(學生獨立計算,指名説説算理。)

30×4 50×8 9×600 40×5 60×7 800×4

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

3、.填空:(鞏固算理)

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先不看()末尾的“0”,乘完以後再在()的末尾添上()的“0”。

4、練習提高:學生自由提出問題並解答。

課件出示:一籃棗30個,( )

5、數學遊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遊戲活動。

遊戲規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然後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八、課堂小結:

(1)、自我評價,你覺得你自己這節課表現怎樣?給自己打打分。

(2)、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爬山虎的腳》,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本課的教學進行説明。《爬山虎的腳》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觀察與發現為主題,為我們編選了4篇課文,意在使學生在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們觀察事物的能力。《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説明文,課文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使學生也產生探究的願望,激起他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細緻、連續地觀察事物的,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把觀察到的事物具體地、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二、説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語文學習能力,他們願意學,喜歡學也想要學,但對課文中關鍵句和關鍵詞的還不能完全理解。同時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小學生處在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四年級的學生基本上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理解文中關於爬山虎的葉子和腳的特點的句子上會存在一定困難,需要藉助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畫一畫,演一演的方式來進一步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和它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過程,同時,教師要提供大量的直觀材料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認識。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重點: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本課詞句的理解,進一步來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難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三、説教法、學法

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格外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新課標也指出閲讀應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閲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所以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創設情境、以讀代講、讀想結合、讀議結合”在與文本充分的對話中突破重難點,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情景誦讀、展開想象、質疑問難等方式充分感知文本,走進文本,學會學習,得到發展。

四、説教學流程

這篇課文的課時安排為兩課時,課前安排了預習環節,也就是自學,要求學生查閲相關資料,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爬山虎的“腳”的特點;第二課時重點學習研究“葉子”的特點。下面説明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我會問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你能從這個課題中感受到什麼?這樣的設計從課題入手,引導質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閲讀慾望,形成閲讀期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我會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特點,同時在這一環節,我會在學生自己認讀、相互交流的基礎上,相機點撥生字詞的學習,本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在自主、深入的與文本對話,把閲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寬鬆的閲讀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走進文本,理清課文脈絡。

(三)重點研讀,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語文新課標也指出閲讀應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閲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所以在本環節,我主要通過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特點的關鍵詞句,反覆品讀,然後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畫一畫爬山虎,這樣一系列的環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學生真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重體驗、重感悟,課外必要的延伸可以使學生把課內所學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本環節中,出示作業,讓學生向爸爸媽媽介紹爬山虎腳的特點,從而使教材延伸到生活,增加了學生的體驗,強化學生情感。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內容。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親近與認同感,使中國文化中的精華得以弘揚和傳承。而本課圍繞“情”字大做文章,讓同學們感受到海外華人華僑的愛國心、思鄉情,感受到世界華人血脈相連的親情。

二、説教育目標

針對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如下教育目標:

1、感受全球華人是一家血脈之情,尊重和關心華人華僑。

2、簡單瞭解我國著名的僑鄉和傑出的海外華人華僑代表。

3、初步瞭解海外華人華僑保護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懈努力。

三、説教學重、難點

尊重華人華僑,感激他們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努力。

四、説教法、學法

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的指導思想,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通過活動體驗、情緒調節、活動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引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體驗和課內交流感悟。

在學法指導上,本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的原則,我在課堂活動中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身體驗,合作探究。

五、説教學程序

課前活動:輕鬆時刻--音樂薰陶 創設情境

活動一:火眼金睛--圖片引入 對話文本

活動二:視頻直播--交流互動 昇華認識

活動三:精彩連載--點擊真情 震撼心靈

活動四:焦點訪談--化情為行 教育延伸

活動五:激情迴旋--紅心凝聚 深化主題

課外活動:快樂出航--課外延續 引領實踐

具體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輕鬆時刻--音樂薰陶 創設情境

課前,我播放《我的中國心》的歌曲視頻,讓學生跟唱,這樣既緩解了學生緊張的情緒,又為教學環節的展開創設一定的情境。

活動一:火眼金睛--圖片引入 對話文本

1、瞬間回放 情感鋪墊

上課開始,我出示今年國慶慶典活動中 "我的中國心"方陣圖片,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回憶"中國結"象徵的意義,通過談話,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2、看分佈圖 對話文本

我出示華人分佈地圖,讓學生觀察地圖,引導學生了解海外華人的數量及在世界各地的廣泛分佈,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有我們中國人?"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從豆博士的話中找到答案,接着播放一段錄音對海外華人進行補充介紹,引入下一環節。

活動二:視頻直播--交流互動 昇華認識

本環節我先出示有關唐人街的圖片,讓學生們説説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接着,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海外華人生活習俗的資料,我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交流,及時補充有關視頻。學生有了豐富感知後,我再追問:"海外華人為什麼要建中國城?過中國節?"讓學生自由發言,我適時給予點撥,(適時板書:保留傳統習俗、傳播中華文化)引導學生感受海外華人的中國心,並瞭解他們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的不懈努力。

活動三:精彩連載--點擊真情 震撼心靈

1、故事沙龍 激發共鳴

我以文本中的插圖—莫桑比克計財部副部長鄭.馬努埃爾回到故鄉廣東中山手捧故鄉井水流下熱淚為引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人、事、物入手,運用合作交流法,讓學生展示彙報廣東及全國著名僑鄉,以及它們形成與它們地理位置的關係,有重要貢獻的人物。開展"我最崇拜的傑出的海外華人故事會",注意引導學生感受與學習海外華人華僑的愛國情懷,以及他們創業的艱辛。再運用思考評價法,每小組推選出有代表性的故事全班交流,以此讓同學們感受到遊子們的思鄉情,愛國心。這樣,從教科書拓展到學生具體可感知的生活實際中,能更好地引起學生愛國情感的共鳴。

2、鏈接畫面 感悟真情

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由“開平華人”這個"點"拓寬到"全球華人"這個"面"上,在《我的中國心》的背景音樂下,展示開平碉樓的圖片,並幫助學生概括其特點。展示海外華人在慶國慶、申奧、傳遞聖火、賑災等重大活動中的場面,並加以解説,再讓學生暢談看後的感受,我適時給予評價。在此基礎上,我運用分析歸納法,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感受海外華人與祖國同悲歡,共命運,我再運用情緒調節法,趁勢追問:"為什麼這些長年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仍然心繫祖國,心繫家鄉?"引導感受海外華人熾熱的愛國心,以及他們在保護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上作出的貢獻,由此引發學生對他們的尊重。這裏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概括。(適時板書:血脈相連)

接下來再讓學生展示彙報祖國關心或保護海外華人華僑的具體事例。如利比亞大撤僑、海地地震、日本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或是戰亂中祖國的行動都是,但學生往往比較少關心這些,教師要引導學生。(適時板書:祖國情懷)

這一環節的設計由點及面,由淺入深,為學生情感的激發創設一個有層次的認知過程,學生有感而發,愛國情感油然而生,有效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活動四:焦點訪談--化情為行 教育延伸

由書本走向現實才能體現教育的人文質量。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焦點訪談,讓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在深入體會海外華人愛國的基礎上,我先引導孩子們説説"將來如果你成為海外華人,會怎麼做?如果身居國內,你又將怎樣做?"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人生理想結合起來。再引導學生回到現實:"沐浴着祖國關愛的我們現在應該怎樣來表現我們的中國心?"運用活動探究法,讓學生充分説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努力學習、關愛他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方面來談,使學生懂得把愛國情感落實平常的生活小事中,從而達成品德教學所要體現的知行合一的理念。

活動五:激情迴旋--紅心凝聚 深化主題

我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運用活動體驗法,讓學生在小紅心上寫下自己的決心,然後貼在小組的紅心上,再由組長把小組的紅心貼在大紅心上,顆顆紅心凝聚在一起,深化了主題,使愛國之情深深地紮根於學生的心田。

最後在音樂中朗誦一首愛國短詩,讓活動在高潮中結束。

課外活動:快樂出航--課外延續 引領實踐

在本課教學的尾聲,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喚醒"和"引領"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我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

親愛的同學們,乘上你喜歡的小船出發吧!

1、把海外華人的愛國故事講給家人聽。

2、瞭解海外華人華僑對家鄉的貢獻,如自己的周圍有沒有海外華人華僑創辦的工廠、學校、醫院等。

3、把愛國情感落實到平常的事情中,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六、説板書

本節課板書設計力求突顯教學重點,簡潔明瞭,一目瞭然。

板書設計:

海外華人的中國結 血脈相連 祖國情懷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學生在多角度、多層面地合作與交流中實現了知識、能力、情感的三維共贏。學生從愛國歌曲中、從愛國人物的故事中、從愛國人物的精神品質中,感受到海外華人華僑的愛國心、思鄉情,感受到世界華人血脈相連的親情,昇華了自身的愛國情感。

説課稿 篇9

新《綱要》在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指出: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讓他們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激發他們的探索慾望和對科學本身的興趣,從而順利地實現活動目標。

在《動物園裏裝電話》第一環節:討論家中電話號碼的祕密時,高老師頭戴獅子頭飾帶孩子們進入了活動中,讓孩子們從日常生活經驗着手,回憶電話號碼及其作用,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區分出了固定電話和移動號碼的區別,感知了電話號碼不能有重複。不足之處,就是這一環節時間稍微長了點兒,可少幾個幼兒介紹自家的電話號碼,還有教師要交代一下856是新埭地區的號碼。動物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親密夥伴,給小動物裝電話既激起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又聯繫了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第二環節:為動物裝電話,教師是直接導入的,提出設計要求,先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教師針對幼兒在示範中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指導。在孩子們清楚明確操作要求後,集體進行設計,教師巡視指導。在這一環節裏,教師也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了繼續探索的慾望,她讓先完成設計的幼兒相互之間交流自己設計的電話號碼,然後進行撥電話遊戲。在周俊超小朋友提出疑問:“什麼叫重複”,高老師及時解惑。第四環節:我的設計,請幾位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請集體檢查是否按要求完成。孩子們在繼續動腦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了6個數字的不同排列順序組合,體驗了數字的神奇。第六環節:延伸活動,告訴幼兒以後我們將為小動物設計移動電話號碼,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一節課聽後,讓我學到了很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借鑑同事們的好方法,這樣會讓活動的目標達成度更高。

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浙江省初中語文教材第四冊側重於議論文教學,共有四個議論文單元。《談骨氣》是第一單元“議論的觀點和材料”的第一課,就文體而言,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的議論文。本文是一篇格式比較規範的短論,説理的脈絡十分清晰:第1段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第2段用孟子的話來具體解釋“骨氣”的含義;第3段從歷史的角度指出每個時代都有有骨氣的人;第4段進一步從繼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時代骨氣有着不同的含義。中間三段列舉三個事例,分別從三個角度論證“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個中心論點;所選三個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從古到今、從士大夫階層到平民百姓、到現代知識分子中有骨氣的範例,時間跨度大,涉及面很廣,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有很強的説服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最後一段才明確指出無產階級骨氣的本質特徵,發出號召,要求我們“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以這樣一篇觀點鮮明、材料典型、説理透徹的議論文開首,有助於學生了解議論文的一般特點,瞭解議論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統一關係。為以後進一步學習議論文的知識打下基礎。

二、説目標

議論文教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議論的三要素。議論問題,總要提出一個正確而鮮明的看法或主張(即論點),有了正確而鮮明的觀點,還必須有確切而充分的材料(即論據)來證明(即論證)。議論的觀點和材料要保持一致,觀點能統率材料,材料能證明觀點。本單元所選的三篇閲讀訓練課文,《談骨氣》是一篇規範的短論,《雜感兩篇》是選取了生活中較常見的淺近的雜感,借事説理,《為學》是一篇以事喻理的淺近的文言文。三文雖然樣式不一,卻都能讓初學議論文的學生初步瞭解議論文觀點和材料統一的特點,其中《談骨氣》一文更是典型。根據單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宜確立以下教學目標:認知目標:瞭解議論文中觀點(論點)和材料(論據)兩大要素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特點;理解用典型事例論證觀點的議論方法。技能目標: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的觀點和材料。情感目標:讓學生理解骨氣的內涵,感受中華民族的骨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思維目標:概括文章中三個事例的主要內容,並加以比較,體會其典型性,培養學生概括、比較的思維能力。

考慮到學生初學議論文,本文雖然觀點鮮明,材料充分,但三個事例論證觀點的典型性,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為此,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為: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的觀點和材料,理解運用典型事例論證觀點的方法。教學難點為:事例材料的典型性的分析。

三、説教法

初學議論文的階段所選的文章本身就帶有鮮明的文體特點。《談骨氣》一文,論點集中鮮明,事例論據典型,結構簡單,思路清晰,是篇很好的範文。對這樣的教材,要引導學生學實、學活、學透,以激起學生學習議論文的興趣。而興趣是在對新知的頓悟中萌發的,因此,在本文教學時,應儘量避免出現大量的術語、概念,而應該用各種生動有吸引力的事例,引導學生接近議論文,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然後再因勢利導,誘導出學生邏輯思維的積極性,寓學法指導於誘導、點撥之中,讓學生學得主動、輕鬆,並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比較閲讀和能力遷移訓練。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的作用,本文教學可採用教師點撥和學生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