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詞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3.16W

讀時就不至於認為下文中國君和主人公發生的事件顯得突兀。怎麼國君知道了並參加進來了呢?其實就是“聞”字在起作用。如“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歡迎參考!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詞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詞篇一

1、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一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託,精神空虛,感覺什麼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裏:鞭闢:鞭策,激動。裏: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説理透徹、深刻。

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8、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側目而視: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覆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説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後形容草率不認真細緻。

22、大而無當:當:底。大得沒有邊際,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24、當仁不讓:當:遇到。遇到應當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讓。

25、道貌岸然:道貌:莊嚴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樣子。多指人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漸達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28、等閒視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離失所,無處安身。

30、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3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32、罰不當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多指處罰過重。

33、翻雲覆雨:反覆無常或慣於玩弄手段。

34、分條縷析:形容有條有理細緻分類或剖析。

35、分庭抗禮:原指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院兩邊,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後用以比喻互相對立,地位相當。

36、焚膏繼晷:點起燈繼續着白天(乾的事)。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或學習等。膏:油脂.焚膏:指點油燈。

37、粉墨登場:用粉,墨化裝,登台演出。也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風雲際會: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39、逢人説項:碰見人便稱道項斯的才學。比喻熱心替人揚名或稱道某事的好處。

40、鳳凰于飛:指鳳和凰比翼雙方。用以比喻夫妻恩愛。

41、腹誹心謗:胸懷不滿,心中怨恨。誹,謗:毀謗,説別人的壞話。

42、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

43、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也可寫作“改弦易轍”。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感受到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身:親身。

45、綱舉目張:提起漁網總繩,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領,就可以帶動全面。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也比喻對事情的把握境界高遠,能夠十分輕鬆地駕馭。

48、各得其所:原來表示各自如其所願,後來也表示每個人或每個事物都能得到適當的安排。

49、沽名釣譽:故意做引人讚揚的事,撈取名譽。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嚴正大的樣子。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詞篇二

一、與政事相關的常用詞

官員到某地任職,做一些相關的政事,實行一定的政策,會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貶評論。於是官員與百姓、官員與官員、官員與國君(帝王)之間就會有許多“動作”發生。

1.詣:到,去。

2.勸:①鼓勵,獎勵;②受到鼓勵、獎勵。

3.課:考核、督促、徵收。

4.風、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視,巡行;考察,核實,查明。

6.遊:①遊玩,遊覽;②旅行,外出求學或求官;③交際,交往。

7.趣、趨:①小步走,跑;又引申為趕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舉報,檢舉,揭發。

9.白:告訴,報告。常用於官吏之間。

10.短:進讒言,説壞話。

11.害:嫉妒。

12.聞:①聽説,聽見;②使知道,報告給……知道。對於義項②要特別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統治者――國君,強化了這一點,閲讀時就不至於認為下文中國君和主人公發生的事件顯得突兀。怎麼國君知道了並參加進來了呢?其實就是“聞”字在起作用。如“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13.折:指斥,指責,駁斥。

14.讓:①責備,責怪;②謙讓,辭讓。

15.黨:偏袒,夥同,包庇。

16.矯:假託,假傳。

17.質:作人質;抵押。

18.次:①臨時駐紮(用於軍隊);②住宿,停留(用於個人)。

19.輸:繳納(貢品或賦税)――由“輸送、運輸”引申。

20.當:判刑,判罪。後多帶表示懲罰意義的詞語。

21.坐:①因……犯罪或錯誤,觸犯;②牽連,定罪。因為。

22.多:讚揚,欣賞。“高、貴”等字,若帶賓語,就是意動,也意譯為此。

23.少:批評,輕視,看不起。

這是一些常見的單音動詞。我們基本可以按照官員行為、他官(官場)反應、社會評價三個層面來掌握。

二、值得重視的特殊單音詞

1.獄:案件,案情。 監獄:監管案件。

2.脱:①副詞,表推測,也許、或許;“事既未然,脱可免禍”。②連詞,表假設,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舉考試或官員考核的等級,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級。(單獨的“最”也可表示等級)

4.獨:若在疑問句中,表反問,難道、怎麼。“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同樣用法的還有“寧”“顧”。

5.他:別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顧而之他”“王顧左右而言他”(《齊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關複音詞

1.下車:剛上任、剛到任。現有成語“下車伊始”。

2.乞骸骨、請辭、告老、請歸、乞歸:辭官。

3.用事:掌權,主管。

4.視事:在任,在職;辦公。

5.聽事:辦公的地方。

6.逆旅:旅館。

7.部曲:私家軍隊。

8.祖道:在路上設宴為人餞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於“家裏人”和“傭人、僕人”。

10.起家:起於家,就是從家裏被徵召為官。

11.作色:發怒。

12.從子:侄子。從,堂房親屬;又如“從兄、從弟、從父”等。

四、相對穩定的通假字

1.鄉,通“向”:“侯生果北鄉自剄”(《史記魏公子列傳》)。

2.詳,通“佯”:“行十餘里,廣詳死”(《史記李將軍列傳》)。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4.倍,通“背”:“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項羽本紀》)。

5.禽,通“擒”:“禽滅六王”(《史記秦始皇本紀》)。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記淮陰侯列傳》)。

7.趣,①通“趨”:“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史記孫臏列傳》)。 “則命東下者斧斷其纜,趣京師者護以出,自是外户不閉。”

②通“促”: “趣趙兵亟入關” (《史記陳涉世家》)。

8.內,通“納”:接納,讓……近來;藏。“無內諸侯軍”(《史記高祖本紀》)。

9.S,通“隙”:隔閡,矛盾。“令將軍與臣有S” (《史記項羽本紀》)。

10.責,通“債”:“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史記高祖本紀》)。

五、表示時間的詞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題,也就是目前試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題――“對原文的敍述和分析正確(或不正確)的項”,錯誤項設置的一般特點是:個別字詞的錯譯和打亂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與時、地、事的錯接。錯譯的字詞以上面的詞為常見。至於人與時、地、事的錯接,也就是故意讓這幾個要素和主人公張冠李戴,比如補(譯)出的省略成分錯誤。因此,我們不應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後事件關係的時間詞。

1.表瞬間:俄、俄而、俄頃;頃、頃之、頃刻、有頃;旋、尋、無何。

2.表過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時,初,時、當是時,曩(nǎng從前)、嘗,昔、向。

3.表一段時間:比、迨、逮、及、洎、居(後帶時間,則譯作“過了…”,不譯作“居住”,如“居無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這些字詞的同時,又養成閲讀時用“/”或序號標出事件起止的習慣,就明確了語境的起止區間,方便理解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