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4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挪威的森林讀後感4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400字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400字1

很多人大約都有過這種體驗,糾結於要用社會的標準還是按照內心的意願來生活,當我們選擇用社會標準時,我們會狂叫着“這個生活不是我想要”,但當我們選擇內心的意願時,我們又在考慮社會是否接納我們。

——這正是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裏要討論的主題。

木月自殺時是十七歲,當渡邊過二十歲生日時,竟無比地羨慕木月可以永遠地活在十七歲。可現在的我,無比地懷念我的十七歲。

十七歲的那年,因為一首《雨巷》,我喜歡在下過雨的早晨撐一把藍色的傘走在通往十中那條落滿梧桐葉的小路上。

十七歲的那年,因為一首《掌心》,我喜歡在夜裏的十一點,冒着被蚊子咬出小紅包的風險,在電話輕輕地聽另一端一個清澈的男孩子輕輕地哼唱歌曲。

十七歲的那年,在我的生命的歷程裏不平靜,我時常懷念起那時在學生街見到落到古厝上的陽光,直直地打落下來,紅色的泥牆裏淡淡地喚發處處的生機。那時,我黯然地想,我再也見不到這樣的陽光了。從那以後,不見了那束光。

今天當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日本的六十年代是多麼的相像,價值觀的多元化,通貨膨脹在不斷地上升,我們青年的一代期待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社會的巨流前感到恐懼、迷茫、無助。

於是,我們麻痺自己,迷失自己。但,終有一回,我們得面對我們的心。

我們的生活中有像永澤那樣優秀的男人,活在“體內的渴望”下,堅持不懈去酒吧裏喝酒,泡女孩子,去旅館裏過夜。戀人對於他,是可有可無,可以隨時放棄。他放棄了內心與人真正地交流,做一個紳士(不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是做應該做的事),不要同情自己,用學業與事業的卓越地描繪人生。在強大的外表下,只有一顆對自己殘忍的脆弱的心。他如願地做自己想要的工作,至於感情生活,村上春樹沒有説。

綠子,一個勤勞、叛逆、率真,人間煙火味濃厚的姑娘。她的出現伴隨焦慮,她像一個老太婆一樣絮叨着生活的不平之事。這個姑娘遇到難題,只想先把這事解決了再説。她愛着渡邊,慎重於考慮和前男友分手,也慎重地讓渡邊考慮她的愛意。她是把渡邊帶入現實生活的人,與她在一起,渡邊發現不寂寞和孤單,也是渡邊活下去的支撐之一[綠子,不完美,甚至有點粗俗,但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400字2

合上書時,窗外正好下着綿綿細雨,好像有什麼哽咽在喉,生活一如沒有盡頭的列車呼嘯着穿過……

都説二十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青葱歲月裏的驚濤駭浪,還帶着些許甜蜜和感傷,我試圖説的來龍去脈,卻在一番掙扎後發現,當一切都過於清晰詳盡,反而不知從何説起。

《挪威的森林》好像早就在我計劃的讀書列表中;最近偶然聽別人提起,才恍然翻開這本創造日本暢銷書歷史記錄的書籍。我想,讀罷此書,以中國人的世界觀是很難理解上個世紀日本開放的社會,我也是讀了第二遍才稍有體會。

那些舒雅的文字之後,湧動着那個年代特有的傷感與抒情,正如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點,海棠花未眠”感動所有讀者一樣,村上説出那些我們一直想説的那些純真年代的愛的物語。書裏不斷出現一句話“死並不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就如同木月的死,直子的死;在村上平緩的文字下,總是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死亡的陰霾,可能對於現在的我們很難體會到死亡的存在,可是剛好讀完此書的當日,一好友來信説,其父腦溢血故去;那一刻,我豁然想起這本書,突然體會到死亡的真實存在。

十七歲,是木月離開的時間,直子近乎逃避般的不想承認十七歲的離去,可是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是,永遠有人十七歲。

我是永遠都無法理解直子的,這個精緻卻病態的女孩,或許她因木月的死而沉浸在一個幻滅世界無法自拔,渡邊的愛卻浸滿她的一顰一笑,然而就在渡邊彷徨時,直子自殺。這樣混亂的局面被村上用一個又一個畫面組合起來。我偏愛綠子,偏愛她的樂觀陽光,偏愛她的快樂,偏愛她的敢愛敢恨。如果説直子是雨中安靜的百合,那麼綠子就是陽光下的葵花,宛如紅與黑,經典的搭配卻又對比鮮明。於是,直子死了,活着的渡邊親手將他的摯愛直子送進了墳墓,送到了木月的身邊。生活好似戲劇,到底如花美眷,終不過似水流年。

就這樣,《挪威的森林》帶着對愛,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從我的生命中來來去去,仔細想來,木月死前最後見到的人是渡邊,他把直子交給渡邊,而直子死前最後見到的人是玲子,她把渡邊交給玲子……死於生,完美的交接與契合。

有人説《挪威的森林》是不敢讓人看第二遍的書,它會給人們帶來觸痛感,這種痛一如離開母腹的嬰兒一般,帶着對前面未知處的迷茫,正如直子叮囑渡邊“我希望你永遠記得我,記得我這個人”。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