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3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

《金色的魚鈎》敍述了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也讓我們明白幸福來得不容易,我們要懂得珍惜。

這篇文章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先寫指導員派老班長照顧三個病號過草地,再寫老班長想盡辦法釣魚煮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最後寫老班長犧牲了,“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鈎保存起來,以教育後代。

當我讀到“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説:‘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的時候,我從“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表示動作、神態的詞語,形象地在現了當時的情形——老班長怕戰士們內疚,不想讓“我”知道自己捨不得吃魚的事。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生病的戰士的老班長,一個大公無私的老班長。從“老班長手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中,我感覺好像身臨其境,從“嚼”“皺緊眉頭”“硬嚥”可以説明魚骨頭多麼難以下嚥,從動作和神態描寫中我們不難看出老班長吃魚骨頭充飢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表現了老班長捨己為人的品質。

老班長啊!你完全可以,喝些魚湯保全自己;你完全可以,獨善其身走出草地。可你卻選擇了無悔付出,選擇了先人後己,選擇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苦苦思索着……哦,我明白了,“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更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你高於天的革命理想,是因為你對黨的無限忠誠,是因為你對工作的高度負責,是因為你對戰友的無限熱愛!多麼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事業,寧願自己吃盡苦頭,也要保住這幾位年輕的同志,這是捨己為人呀!我終於明白了。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2

讀了《金色的魚鈎》這一篇文章,我被老班長的那種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交給他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崇高的精神。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時。我和小樑一樣,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着我的喉管,心裏萬分痠痛。我被老班長那捨己為人精神打動了:老班長寧願自己吃魚骨頭和草根,也不讓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餓肚子。因為他知道草地上的食物異常少,想要走出草地必須吃東西,就把魚肉留給小戰士們,讓他們儘快地走出草地,儘快恢復。他是多麼地盡職,多麼忠於革命啊。他為的難道不是讓小戰士們吃飽飯嗎?

當我讀到“‘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着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的......’”時。我感動極了,老班長都已經奄奄一息了,還關心着那些生病的小戰士。儘管老班長快不行了了,可他仍然不吃一點兒魚,把魚留給小戰士,讓小戰士活着走出草地,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小戰士,把死亡留給了自己。

《金色的魚鈎》這篇文章寫的萬分感人,體現出了老班長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為了照料好三位身體虛弱的病號,不惜犧牲自己。雖然這魚鈎上長滿了紅鏽,但是卻洋溢着老班長捨己為人的金色心胸,讓我驚歎不已。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3

《金色的魚鈎》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指導員的話,盡心盡力地照顧三位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幸犧牲的感人故事。

課文中的炊事班長,也就是“老班長”牢記指導員交給他的任務一路上是保姆、是上級、是勤務員,一定要把三名小戰士帶出草地。才半個月的時間,青稞和着野菜就吃光了沒有吃的,“老班長”為了不讓三名小戰士因過於餓而瘦下去,走不出草原,而在每天早晨起來就去釣魚和去找野菜,卻不顧自己的身體,這是多麼令人感動啊!老班長為了讓三名小戰士吃飽飯,而起早貪黑的給三名小戰士找食物,三名小戰士吃飽飯後老班長卻只吃一點吃剩的魚骨頭和一點野草根,我每每一讀到這兒心裏就很難過,腦子裏便會浮現出“老班長”那骨瘦如柴的身材和清瘦、佈滿皺紋的臉。我真想用我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回到過去給這四位戰士買一些吃的東西,遞給他們的手裏,讓他們吃上噴噴的東西啊!

那三位戰士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用堅強的毅力和鐵打一般的雙腳才能走出這草地,那草地是考驗人們毅力的地方,有可能被餓死,有可能被陷入沼澤,有可能被累死,生存下來的機流非常小,但他卻不怕艱難,不怕困難、不怕死地走出了這片草地。

在走出草地的邊緣的時候,老班長累的倒下了,在臨死前也還是那麼的珍惜食物。真是一位捨己為人,忠於革命事業的戰士啊!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4

唉,真是煩惱,怎麼都睡不着,於是就在牀頭櫃隨便抽了本書,又隨便翻開了一頁,哦,原來是五年級下冊的語文書,第15課《金色的魚鈎》。我毫不猶豫的就開始看了。

真是奇怪啊,小學時讀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感觸,但今天看完後,文章中那個感人肺腑的情節不斷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文章寫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所發生的一件事。主要講了炊事員老班長為了照顧“我”和另外的兩位小同志,自己卻犧牲了的故事。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便皺着眉頭硬嚥下去”的時候,我的喉嚨哽咽了。

多麼讓人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的需要,寧願自己吃苦,也要保住這幾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魚刺,他是怎麼嚥下去的呀?是那驚人的毅力和至高無上的革命精神吧。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下一代,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生命都獻了出來。

我想到了自己,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還不懂得珍惜,回想起來,真是慚愧啊。平時吃飯,我總要在餐桌上留些飯粒,尤其是初二之前,一吃完飯,桌上,地上,白花花的一片米粒。有時候飯菜不合胃口,我就揹着父母整碗整碗地倒掉,晚上餓了,便又向爸媽要錢買吃的。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深有感觸。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糧食也來得不易。現在,我多麼希望用我碗裏白花花的大米飯去換過老班長碗中的魚刺啊。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5

《金色的魚鈎》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老班長牢記黨的囑託,為照顧三個病號,而不惜犧牲自己,讓他們三個走出草地,跟上紅軍。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到了紅軍的偉大。是他們,讓我們有了一個幸福的家;是他們,讓我們能歡快的玩耍,不用像以前那樣東躲西藏;是他們,讓我們國家有如此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

以前他們在過草地的時候,因為有很多病人,所以就要很多人在照顧他們,他們不怕犧牲自己,只為讓戰友們走出草地。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戰友們吃得上飯,每次釣到了魚,戰友們做成了魚湯,他都不喝。每次戰友們問他,他總是裝着説吃過了,最後,在要走出草作文地的時候,班長因為沒有吃東西體力不支,壯烈犧牲了,他就是長征路上散發着光輝的英雄。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許許多多的人。比如20xx年3月31日,在大涼山的那次火災,就犧牲了31名消防員,他們為了山下的人民,不會受到火災的威脅,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們敢對熊熊烈火做出鬥爭,用自己熱血的生命保家衞國,我向這31名烈士致敬,他們是我們全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讓我們所有人感到驕傲!

作為小學生中的一員,我深感到自豪,我們應該記住他們,記住這些壯烈犧牲的英雄,銘記每一段革命歷史。

緬懷革命烈士,展望未來,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6

“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這是《金色的魚鈎》中動人的一幕。當讀完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後,我覺得好象有萬根鋼針扎着喉管,異常難受。

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兩鬢斑白的老班長,是他,為了三個小戰友,毅然接受黨組織的委託;默默無聞的老班長,是他,在戰友們飢餓難忍的時候,想方設法挖野菜,自制魚鈎釣魚燒魚湯;無私奉獻的老班長,是他,把新鮮的魚湯讓給戰友們,卻一個人在河邊嚼魚骨頭;忘我犧牲的老班長,是他,在奄奄一息時,還在鼓勵戰友們走出草地去。而老班長,他,他的眼睛卻慢慢地閉上了。

老班長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和他們所做的一些事:不分晝夜巡邏的警察叔叔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了廣大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在馬路上清掃垃圾的環保工人們,用自己的汗水換來了城市的嶄新面貌;三尺講台上的老師們,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了美好的開端……他們和老班長一樣,雖然是平凡的人,做的是平凡的事,但表現得卻是不平凡的精神。

雖然老班長光榮地犧牲在草地邊沿,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將永遠綻放。正如文章最後一句所寫:“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鈎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7

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我並沒有認真去讀,然而當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講時,我才深受感觸。

書中紅軍過營地這部分寫到:“我”和兩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炎,跟不上隊伍,指導員派老班長照顧我們。老班長經常給我們洗衣服,還在一個小水塘邊釣魚給我們改善生活,可我從來沒見過老班長吃魚。有一次,“我”悄悄跟在老班長後邊,老班長竟吃我們沒吃乾淨的魚骨頭老班長“緊皺”“哽咽”的動作可以看出魚刺的難以下嚥。“我”問老班長:“為什麼不跟我們一起吃魚呢?”老班長説:“不行,太少了。指導員臨走時交代我無論如何人也要把你們帶出草地。”“我”感動的哭了。老班長還用飽滿的情緒鼓勵着我們前進,就這樣捱了一天又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了山峯,在水塘邊還釣到了兩三寸的魚。“我”把魚燉成魚湯給老班長吃,老班長卻説:不要浪費東西了,你們吃吧。吃飽了才能走出草地。”説完老班長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老班長為了讓戰友吃魚自己卻吃難以下嚥的魚刺,這種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讓我感動。“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這個草地。見到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他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把你們瘦的.......”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老班長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在我眼中老班長是一個捨己為人、關心同志、一心為他人一點不為自己考慮的好人。

看着我們現在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老班長以及有老班長這樣精神的人換來的嗎?我們吃飯總是挑食還總是剩飯,都不會去珍惜糧食,想到這些我感到慚愧。

老班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機留給了自己。我們要學會去做一個捨己為人、珍惜糧食、為他人着想的人。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8

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征的故事,我的語文課本上就有一篇紅軍長征時的感人文章:《金色的魚鈎》。

翻開書頁,我好像來到了一片碧綠的草原,一支軍隊浩浩蕩蕩地奔過來。 忽然我看見紅軍過草地時一位炊事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走出草地,將僅有的食物讓給病號,自己卻光榮犧牲了。看完以後,我的眼睛濕了,我被老班長那種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不惜犧牲的精神所感動。老班長啊,當指導員向你佈置任務時,你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當三個病號吃不上東西時,你整夜合不攏眼;當你釣到魚時,你讓給病號吃,自己卻吃剩下的魚骨;當小病號發現你的祕密時,你囑咐小樑保密;當小病號被飢餓和疾病折磨時,你鼓勵他們不要喪失革命意志……老班長,你付出了這麼多,自己卻犧牲了!難道你的身子是鐵打的?難道你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不是這樣!是革命精神支撐着你,使你不顧自己,保護革命後代。

我蓋上課本,靜靜地沉思着:老班長,課文中説你死了,我卻認為你還活着。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心中。而且,當今社會像你的人太多了。清潔工人寧可一人髒,也要換來萬家淨的高尚品質,送水工每天不辭辛苦地東奔西走……他們都在為國家盡力,不正像老班長為戰士們不顧生命地忙碌嗎?他們手裏拿着的用具不正是老班長的魚鈎嗎?……到處都有你,有你的精神,有像你一樣的行動。

我收回思緒的翅膀,從心底喊:魚鈎裏藏着愛,但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一顆金燦燦的愛心!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9

今天我們學習了《金色的魚鈎》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在長征時期,一位老班長不顧自己的安危,用那閃爍着金光的魚鈎來釣魚,要把幾位革命小同志帶出草地,可是,他自己卻犧牲在草地上的感人故事。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着我端着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説:“小樑,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讀完後,我哽咽了很久很久。

一根針制的魚鈎,成為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所敬仰的聖物。

難道這小小的魚鈎真的是用金子做成的?有着非凡的力量?不,那是一位老班長的精神在閃光!老班長,用自己的生命為黨做的最後一件事,也是最崇高的一件事。在面臨生與死的抉擇時,許多人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的選擇讓自己生存,而那位老班長卻選擇了把死亡留給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給別人。老班長難道不想活下去嗎?他難道不想喝那味道鮮美的魚湯嗎?為了黨,為了人民,他必須用自己的那條老命來換三個小戰士的生命,這是偉大的選擇,這更是老班長對黨的一片忠心。老班長金色的思想光輝必將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永垂不朽!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或許,只有此詩,足以慰藉他的英靈!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0

當我讀完《金色的魚鈎》這篇文章時,不禁熱淚盈眶。這篇文章主要寫:1935年,紅軍進入草地時,由炊事班長帶領三個病號走在後面。青稞面吃完了,炊事班長就用針彎成個釣魚鈎,釣魚給三個病號吃,而自己卻吃魚骨頭和草根。終於,炊事班長在給我們釣魚時昏迷了……他犧牲了。

紅軍過草地時,吃的是什麼?他們吃的是草根、樹皮、煮熟的皮帶……憑良心問問自己,我們吃的是什麼?我們吃的是山珍海味、雞鴨鵝肉……跟紅軍相比,紅軍可比我們差遠了!他們能吃上青稞面已經很不錯了!可我們卻不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時光,反而浪費,這是多麼的可恥呀!就像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總是挑三揀四,吃幾口香噴噴的飯就不吃了。要是炊事班長、三個病號看見了,肯定會吃個精光。他們連沒加作料的魚湯都吃了個精光,那更何況香噴噴的飯呢?要是我,就不僅不會那麼浪費糧食,還要把那些浪費糧食的人打個稀巴爛!

再説炊事班長,他為了讓三個病號吃到新鮮的魚湯,翻破了多少次草皮,也找不到一條蚯蚓;他的眼睛壞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得一棵一棵地摸。他為了讓三個病號吃多點,自己就吃魚骨頭、菜根。這樣捨己為人的炊事班長,不就像抗擊在“非典”一線的白衣天使嗎?像葉欣阿姨一樣的白衣戰士,他們為了讓病號早點兒康復,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他們被傳染了,也還是堅決為病人做處理。他們為了調配出更好的藥,大膽地在自己身上做嘗試,結果卻犧牲了。他們這種把生的希望帶給了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的寶貴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少先隊員們!我們生長在新中國裏,享受着陽光、温暖,那麼,就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做一個有利益國家、社會的人!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1

唉,又是預習。説實話,我並不喜歡語文書中的文章,有的太深沉,有的很枯燥,都不合我的胃口。

不過,作業總是要做的。我不情願地讀起課文來。誰知,我一口氣讀完課文時,卻久久不願放下語文書。

一位炊事班長牢記指導員的囑託,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天天熬夜給他們釣魚,燒新鮮的魚湯給他們吃,自己卻只吃骨頭,嚼草根,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當讀到老班長犧牲時的催人淚下的畫面時,一種説不出的滋味在我心底瀰漫着,老班長天天為三個病號付出着,看着他們一天一天地瘦下去,他急得整夜合不攏眼。每到一個地方,千方百計總算釣到幾條小魚,他仍天天咽魚骨頭、嚼草根,把魚和魚湯都給了三位小戰士。老班長從來就沒有把自己放在心上,臨死前還念念不忘黨的命令。

與此同時,我感到自己真是自私,不懂父母的辛苦,不懂老師的用心,只顧自己享受着生活的快樂,從來沒有想過別人為我付出了多少,自己又對別人有過幾次付出。

老班長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仍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全心全意地為別人付出。我生活在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中,更應去努力學習,將來為社會做出貢獻。

雖然,老班長的魚鈎沒有任何裝飾,可捨己為人,牢記黨的命令等偉大的精神,卻是它最美的修飾!

老班長那金色的魚鈎照亮了我的'心房,也消融了我的自私。我相信,我會像老班長牢記指導員的話那樣,牢記老班長事蹟,時刻鞭策自己。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2

讀了《金色的魚鈎》我被文中老班長那種盡職盡責、忠於革命、終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感動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1935年的秋天,紅軍二萬五千裏的長征進入了位於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連接段的川西北草原——松潘草地。由於草地位於海拔3500米以上,排水不良,形成大量的沼澤。行軍時稍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潭,遭受滅頂之災。儘管如此紅軍戰士憑着對革命必勝的信心和鋼鐵般堅強的意志,行走在人跡罕見的草地。

由於當時氣候惡劣,許多同志得了腸胃病。老班長接受了上級的任務,照顧三名病號。在着無邊無際的草地上,老班長又是保姆又是勤務員,負責照顧病號的身體健康。為了能讓戰士們填飽肚子,老班長用縫衣針做成了魚鈎,釣了一些小魚。從那時起,病號們每天都喝上了魚湯了,而他卻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魚骨頭。終於在快要走出草地時,老班長因為勞累和飢餓,昏倒在了池塘邊。當病號們把費盡全力的魚湯端來時,他卻停止了呼吸,永遠留在了草地……

讀到這兒,我哭了,這樣一位平凡的的,憑着自己堅強的意志,對革命必勝的信念,他日夜操勞,忍飢挨餓終於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自己卻離開了人世,留下的是一個生了紅鏽的金色的閃閃發光的魚鈎。是啊,閃光的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盡職盡責,忠於革命,忠於黨。這種捨己為人,艱苦奮鬥的精神鼓舞了我們一代又一代。

我想:我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驅者,用自己生命編織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傳承我們黨的黨風,作春繭,作蠟燭!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3

《金色的魚鈎》這篇課文,作者滿懷深情地敍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託:“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麼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盡心盡力的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蹟。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看到炊事班長還沒到四十歲,臉上卻已經佈滿了皺紋,兩鬢都斑白了!不由得讓人心疼。“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那是食物嗎?那能吃嗎?我不禁一遍遍問自己,但我們可敬的老班長為了三個生病的老戰士,也為了完成指導員的囑託,還是皺緊眉頭硬嚥下去。正因為長期食物的缺乏和身體的勞累,老班長倒在了草地上,再也沒有起來!“在這個長滿了紅繡的魚鈎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光芒!”課文的最後一句話,解釋了課文的主題。魚鈎雖然長滿了紅繡,但它記錄着老班長可歌可泣英雄事蹟,閃爍着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昭示着老班長關心同志,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還有大山深處孤身支教的徐本禹。他的頒獎辭這樣寫到: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裏,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可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於他的責任。也許一個人力量還不能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着。徐本禹點亮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他們都是普通人,卻做着不普通的事。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着一首又一首的生命之歌。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4

今天我們上了一篇課文《金色的魚鈎》,讀完這篇課文以後叫人感觸良多,我深深受到了感動。

《金色的魚鈎》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紅軍長征當中過草地期間發生的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炊事班的班長為了讓三個傷員能夠走出草地,將僅剩下的一點糧食給傷員吃了,最後自己實在太餓了,就餓死在了草地當中。期間,老班長為了傷員能夠儘快康復,就到河邊釣魚,將美味的魚肉讓給戰士吃,自己只吃魚骨。而且班長擔心傷員聽到消息以後會不接受食物,還命令知情戰士保密。

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簡潔,給我一種真實生動之感,通過閲讀,我彷彿能夠感受到字裏行間透露出的真情,似乎自己也融入到了那個艱苦環境。讀完這篇課文,我真的非常感動,這樣一位捨己為人的老班長,體現了崇高的精神品質。

真的,在過去紅軍長征那段艱苦歲月當中實在發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了。我也知道,如老班長這樣的故事肯定也不是一件兩件的,還有許許多多感人事蹟也不為我們所知,這些無名英雄為我們付出了太多。

我讀完《金色的魚鈎》這篇課文以後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老班長這樣的崇高精神印刻在我心中,激勵着我們勇敢向前。同樣我也感受到當今的我們生活得如此幸福,是老一輩這些戰士以血肉之軀為我們鑄成的幸福生活。當代的人們千萬不可以鬆懈、腐壞,一定要謹記歷史,重視當今祖國發展繁榮的大好時機,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艱苦奮鬥。

五年級學生《金色的魚鈎》讀後感15

今天,我讀了《金色的魚鈎》這一篇課文。當我讀完時,不禁熱淚盈眶,頗有感受。內容是這樣的:1935年秋,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我”和兩個小同志因病跟不上隊伍,就讓我們和老班長一起走在隊伍後面。有一次,老班長在河邊洗衣服,看見了一條魚,老班長就用針彎成鈎給我們釣魚吃。有一次,“我”想看看老班長吃些什麼,就跟着他,只見他躲在一邊吃我們剩的魚骨頭和草根。老班長髮現了“我”,讓“我”不要説出去。快出草地了,老班長支持不住了,結果暈倒了。“我”連忙餵給老班長食物,可他説什麼也不吃,説要留給我們吃。結果不一會兒就因為飢餓而犧牲了。“我”包好魚鈎,把它留了下來。

我讀完時,心裏久久不能平靜。老班長為了同志們能夠順利走出草地,居然把飯都讓給了同志們,自己吃剩的骨頭。大家想一想,平時我們被魚刺輕輕扎一下喉嚨,就痛得受不了,何況老班長要把魚刺給吃了,不是更加疼痛難忍老班長,您是多麼的大公無私呀!為了同志們的安危,您毫不猶豫地把飯留給了同志們。老班長的魚鈎雖然長滿了紅鏽,但它記錄着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閃爍着老班長金子般的光輝思想,昭示着老班長關心同志,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老班長,您是多麼偉大,多麼無私呀這篇文章是感人至深。我們要向書中的老班長一樣做人,大公無私,捨己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