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精選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和自由》的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精選6篇)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

過去,相較友好地對待周圍的朋友親人,對待曾經的愛人卻是相當苛刻。比如,戀愛的時候會拿一些小事兒去衡量是不是真的愛我?有沒有足夠愛我?若干年後會不會一直這麼愛我的?為這些傻問題去自我糾結或糾結他人。

用老公自己的原話説:“不堪回首,那段身心俱疲的日子。”我會把他氣得不知所措,而被氣走的他,最終又不得不捧回一束花來哄我。他問我:“告訴我怎麼做你才會開心呢?”而現實狀況是“有時真不知該怎麼辦好,不照你説的做不對,照你説的做還是不對。”而這種狀態在婚後一直持續了近兩年,當然糾結的問題不再是具體的字面上討論的愛與不愛,是衍化到生活中愛的行動多和寡,愛的覺悟高與低。

過去,我甚至都意識不到自身的問題,無形中對身邊親密的人施加過太多壓力和不愉快,在此説聲抱歉。後來,意識到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我曾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或缺陷,或是情商不足或是脾氣不佳。直到現在,讀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我隱約從這本書中找到可能導致以上情形的原因。小時候,2-5歲間我是在外婆那養,後面是和奶奶一起長大的,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導致既便是成年後的自己,也會有缺少愛、安全感相對匱乏的感覺。

所以在戀愛期間以及婚姻的頭兩年,我就像一個“老孩子”,在丈夫這裏彌補着已逝去的“金色童年”。好在我丈夫的心理狀態發展的很好,面對過去我的無理取鬧,他都無條件的順從,回饋地是滿滿的愛和包容。作者的觀點是,一個人會因意識上的問題造成一生的不幸。如果女孩在童年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讚,長大後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原因是她會依戀一個男性,是依戀不是愛,她會想方設法地得到這個人的肯定,沒完沒了的糾纏愛和不愛她的問題,此時她需要的不是愛,還沒有上升到愛,而僅僅是一個肯定。

我想説的是,那些在幼年童年時的某些特殊經歷,是會對成年後的自己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幸運地有機會得到釋放或彌補還好,如果一直壓抑着得不到釋放,是會影響一生的幸福感的。而曾經發生過的壓抑,只有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才能得以釋放,即便是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彌補期或發泄期。如今的我很快樂,也很感恩,感恩有機會全程陪伴見證孩子的成長,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極了。

我們成人以玩水會把衣服弄濕弄髒的理由限制孩子,卻忽略了玩水是他此刻的發展需要,也想不到玩水玩沙的孩子也在動腦也在創造。我們教孩子玩具應該這樣玩不是那樣玩,對他説了無數個“不是”“不對”,卻不知自己可能限制了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大大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自以為耐心地糾正孩子樹葉是綠色,不能塗紅色的,卻沒想到其實孩子有自己觀察發現事物的能力。

一個月前,我拿桃花和樹葉給墨墨塗色時,她抓起一支筆,就把桃花和樹葉都塗成同一種顏色(當時沒去糾正)。可令人驚奇的是,就在上週,我拿出同樣的桃花和樹葉給她塗色,她從24支彩筆中挑出粉和綠,説:“媽媽,樹葉是綠色的,桃花是粉色的。”並給塗上了正確的顏色。所以説,不要低估孩子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能力,教會灌輸給孩子與孩子自己思考總結髮現是有區別的。孫瑞雪説:“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你必須給他一樣東西,就是自由。”“就算我們説的都對,又能怎樣?兒童認識世界的經驗成人不能替代。”

每一位父親和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就像母雞愛小雞,獅子愛它的寶寶一樣,尤其當孩子剛剛降臨這個世間,那麼小,那麼無助,吃喝拉撒睡玩兒無一不需要依賴大人,小小的他無論如何哭鬧我們都對他充滿愛意充滿耐心。但是隨着他漸漸長大,獨立思考建立後,這種“愛”恐怕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你想東,他向西;你挖坑,他填土。想不發脾氣都難。可是,你卻不知道在大聲對孩子吼叫時,他是有多恐懼多無助。

前兩天,正要給墨墨讀《大嗓門媽媽》的繪本,墨墨忽然神情慌張,直對我説:“媽媽,這本書講過了,這本書講過了。”(其實我沒講過,也不知道書的內容)把它放一邊,墨墨貌似很懼怕這書,又趕緊把它塞進被子裏去了。當時我納悶,平時一個故事要講好多遍才肯罷休的呀!爸爸説他曾講過一遍,我翻了翻,講地是一位大嗓門企鵝媽媽衝着小企鵝大聲吼叫,那聲音把小企鵝震得四分五裂,腦袋身體翅膀嘴巴屁股雙腳眼睛都震掉到宇宙海里熱帶雨林等不同各處,企鵝媽媽找到所有碎片,把它們縫到一起,並向寶寶道歉的故事。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看到這繪本都會像墨墨這般恐懼。但故事中孩子的無助,就像書中企鵝寶寶自訴的那樣:“只有雙腳依然站在那裏,然後開始不停地奔跑……我想尋找,但眼睛卻在宇宙裏……想大喊,但嘴巴卻在山頂上……想飛翔,但翅膀卻在雨林裏……"雖然是幼兒繪本,但更像是寫給大人看的。你覺得呢?

我們常常以自己的願望,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模樣去塑造去教育孩子,卻忘了生命的模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構建出來的。正如作者所説:“你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就依賴於你這樣點點滴滴的和他生活的情景,而不取決於你大腦中的某一個願望。所以,所有的願望都取決於你在跟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如何去做!”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2

這本書表達的是一種思想,一種因為愛孩子,而付諸行動上的,如何愛。包括讓孩子在合理自由的環境下成長,尊重孩子,讓他學會獨立思考、行動。

1、合理的自由:這本書並非説一定要讓孩子為所欲為,它仍然是有界限的。比如打擾別人、野蠻不禮貌等,那些是需要制止的。但制止的方式,並不是打罵,而是把孩子抱走,讓他明白,這樣做,是不被允許的,然後他自然不這麼做。

2、尊重孩子:這本書讓我很感動的是,對孩子的玩耍,她用了“工作”這個詞。其實想想是這樣,操作教學用具,畫畫,玩沙,對那麼小的孩子的意義不亞於後來的作業大人的工作。用這個詞,真正體現了作者對孩子的尊重。尊重他的興趣,愛好,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專注的發展自己的愛好。

3、獨立思考行動:這是在前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真是有自由寬鬆的環境下,通過專注的工作,慢慢養成對實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邏輯關係,從而對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並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策略性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總體,是一本很好的書,講述的是思想,是精神。掌握這種精神,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個規則,在規則內,讓他自由的成長。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3

一直以來我都很迷茫,愛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愛,如果愛變成一種束縛、使孩子感覺到壓抑,那還會是愛嗎?源於"親子版塊"媽媽們的推薦,在讀過孫老師的《愛和自由》後我找到了答案:愛,就是要給他自由!在此,我摘錄了一些書中的原文(紅色字體標識)和讀後的感想,分享給大家:

書中開場白引用了"泰戈爾"的一首詩: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和自由》裏這樣説: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之上的。所以蒙特梭利説,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感覺來自於內部。也就是説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這個瓶子裏灌東西。

六歲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的確,現在我們很多家長都迫不及待的想讓孩子獲得知識,我們喜歡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成長。我很慶幸讀到了這本書,換個角度説典典是幸運的。

人天生不一樣,生命的高貴在於每個生命和其他生命都不一樣。

人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但我們往往把個性理解錯了,以為調皮搗蛋、胡思亂想的人才富有個性,其實不是這樣。當一個人對事物有獨特的感覺能力和把握能力時,他就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是沉思的,寧靜的。

詞語捕捉住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明晰的屬於他的對象,蒙特梭利説,這個東西就叫"智力"。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作者闡述了一個觀點: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

教的"本質就是: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

我覺得兒童整個發展的遺憾可能就在這兒。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覺的時候,我們破壞了他的感覺;另一方面就是當兒童感覺到的時候,我們沒有把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上對。書中舉的一個例子,當孩子把你的手指塞到他的嘴裏吮吸的時候,你必須用緩和清晰的語調重複説"手指"。

當孩子沒有感覺的時候,我們不斷的強制孩子,教給孩子東西,有的人話還特別多;當孩子處於某種感覺中的時候,我們不但看不到機會,反而打擾他,把他的感覺破壞掉。這樣,兒童內在的觀察和感覺,就在這種強制過程中喪失殆盡。

典典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我開始實施了親子閲讀,事實上,那些書是根本吸引不到他的,每次他都坐不到一分鐘,就去抓其它的玩具,如果我強行拉回他再繼續看,那結果就只有一個:憤怒的撕、啃、咬。

7個半月的某一天,我驚奇的發現典典能夠坐一會兒了,他前面擺着玩具、車、方塊積木、和毛絨玩具,而此時他的目光正落在那本精美的繪本上,手裏還不時的翻動着紙張,嘴裏"唸唸有詞",我發現他是那麼的專注,此時此刻我心裏有一絲感動。沒想到孩子在專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是那麼的可愛,(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看他爸專注的工作,那種專注是最能吸引人的)我沒有打擾他,因為我不確定他在書中看到了什麼,我不知道他在流連什麼,我擔心我這個時候如果廢話一大堆,這個美好的過程就不存在了。

蒙特梭利説過一句話,在孩子操作某種教具、或者進行某種感覺訓練到概念的過程中,要把刺激物隔離開。要把相對性的內容放在一起感知。在相對比中發展出的概念更為準確、清晰、全面。

的確是這樣的,我記得讓典典認識大卡上的香蕉時,有張卡只畫了一串香蕉,有一張卡上面全部塗了黃色,旁邊有一串香蕉還加了文字和拼音的註釋,在教過幾遍之後,我發現他更容易接受只畫了一串香焦的那張卡。現在看來在教另外一張卡時,殊不知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香蕉上了,還是集中在顏色、文字抑或是拼音上了?

蒙特梭利説,授課的最簡單的形式是簡潔、明白、客觀。

如果你不懂的話,不要胡編亂謅。

“簡潔”就是廢話少説。

書中舉了例子:老師教小朋友“三角形”時會説:“你們看,這是個三角形,它有三個角”;“你們看,這是正方形,它有四條邊。”這全是廢話。正確的方法可能僅有一句話,拿起三角形,説:"三角形。"然後用三段式,"哪個是三角形?""這是什麼?""三角形"

《愛和自由》中提到:

當兒童對這件事不感興趣時,應該怎麼辦?停止。兒童有沒有錯誤?沒有。絕對不能説“你笨”,也不能暗示孩子。是兒童對這個不感興趣,所以不要譴責他。蒙特梭利要求把握住兩點:一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要繼續進行;第二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犯了錯誤,或是覺得他自己不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等待時機,使兒童在他有興趣時去努力理解

兒童的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能力的把握之上的,而不是同別人的比聰明,因為你永遠不可能比每一個人聰明。

如果説當孩子在專注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不希望被打擾的,這點我做到了。可是我又何嘗沒有“暗示”過典典呢?只不過我的暗示更多的是“表揚和讚賞”,典典在完成一件自認為完成的很完美的事情後,總是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那是孩子信任我、渴望得到我的認可,每當這個時候,我除了給他擁抱、親吻外加語言上的讚賞、還有就是眼神的“暗示”。我不知道我的這些舉動在典典眼裏看作是什麼,但我知道,至少他快樂,因為此時他會回報給我一個笑臉或親吻,我陶醉於這種快樂,享受這種快樂。。

兒童不願意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的話,任何人都沒有暗示、強迫孩子把東西給別人的權力。也不能用誇獎和讚賞來刺激孩子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因為兒童此時正是感覺自己私有財產的敏感期,強制兒童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強行拿別人的東西。

兒童的整個成長期不懂得什麼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順應自己的內部發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種自然狀態,不費任何力氣的趨向完善,他們對完善的尋求不是一種犧牲,而是他們的生活本身。

我們所謂創造世界的人,是説對這個社會有推動作用的人,是愉快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回顧一下我們的歷史,就會看到在每個時代,都有人為自己嚮往的理想做點什麼,比如林肯解放黑奴,曼德拉解決種族歧視問題。

如果一個民族,她的人民零至六歲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那麼這個民族的素質就會下降的很快。

一個人的能力並不取決於他讀了多少書,而取決於他的人格的完善,這樣的人在心理上沒有障礙。沒有障礙的人身上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驅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這件事辦好。

很喜歡的一句話:那就讓兒童完全自由的聽從內心的驅動去做他的事。

“吃”對兒童意味着心智的發展,意味着通過口對事物進行認識,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選擇,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兒童兩大主要任務。自主選擇是兒童意識獨立的標誌,這個獨立的出現、嘗試和應用,使孩子非常快樂和興奮。阻礙他嘗試,就像阻止我們看到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樣,儘量讓零至六歲的孩子滿足,他不會超出他需要的東西。

和典典外婆討論到這兒的時候,老人家開話了:他想要什麼都要買給他嗎?那得花多少錢呀?這個問題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決定給孩子買東西的錢數,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把選擇的自由交給了孩子。

孫老師的全文大量引用了蒙氏的觀點和理念,書中最後一章提到了蒙氏教育思想適合中國的孩子嗎?我只能説我們需要的是萃取,不能照搬。蒙氏理念故然好,但在中國普遍實行起來實在是難。蒙氏的精髓是要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認為孩子有能力發展好自己,而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無一不認為:知識是傳授給孩子們的。這種教育根深蒂固,不是看看書、上上培訓課就能轉變過來的。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4

人的品格從兒童期發展而來,蒙特梭利説:“兒童是成人之父。”

是不是有些誇張?蒙特梭利認為兒童自己在3-6歲間所進行的一系列長期而緩慢的活動構建了自己的品格。人對周圍世界的適應能力在生命的頭6年就開始了,如果頭6年兒童按照內在的指導正常發展,他自然而然就是一個品格完好的人,不用任何人來教育,別人就是打他、罵他、不讓他追求完美,也是不可能的,他就是要追求完美。

人類中那些品格完好、比較堅強、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佔據小部分;違法者、精神病患者也佔小部分;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尚未達到正常程度的人。

真善美的人是人們都熱愛的人。比如貞德、林肯、甘地……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優秀的工人、教師等。沒有人願意做壞人。大多數的人是傾向於向真善美的方向發展的,也有一部分人則傾向於滑向犯罪的道路。這些人容易受到引誘,他們需要不停的與自己惡的那部分做鬥爭,他生命的能量只能消耗在這上面。

我們所謂創造世界的人,是説對這個社會有推動作用的人,是愉快的人,是自我完善的人。比如林肯解放黑奴,曼德拉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如果兒童能夠得到自然發展,每時每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內在發展中,那麼他對和自己內心發展無關的外界事物就不感興趣,他會專注於自己內在人格的完善上。

稱職的父母不要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上就媽媽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機四伏。正常的孩子應該是,我愛我的媽媽,我依戀他,我離不開她,但我常離開她,能常離開她,我離開她的時候,我依然能發展我自己。

兒童在整個成長期不懂得什麼叫不好,他的一切都順應自己內部的發展,他追求完善是一種自然狀態,不費任何力氣地趨向完善,他們對完善的追求不是種犧牲,而是他們的生活本身。

大多數的成年人的人格上帶有一定的缺陷,完全來自於0到6歲受到了成人的控制,長大成人再用很多時間和精力不斷的自我完善。所以成年人對兒童的教育有時候是適得其反,沒有障礙的人身上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驅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這件事辦好。

蒙特梭利教育就是取消對兒童的限制,讓兒童完全自由地聽從內心的驅動去做他的事,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孩子就會發展得非常好。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5

愛,是包容。他要我們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包容孩子的一切錯誤與失敗,接納他們所有的創造與破壞。

愛,要不忘初心,學會等待。等待孩子在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中自我成長、自我蜕變,完成生命的自我創造!

愛,是理解與尊重。正如孫瑞雪在他的《愛和自由》中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她用“仰視”一詞將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推向至高無上的境界。

愛,是相信。相信我們的孩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不可複製的,是有能力成長的,是比我們更強大的!

愛,是平等。我們沒有權利命令與干涉,即便是我們的孩子。從他生命誕生的那一天起他與我們就是平等的,他有獨立的人格與思想,而不是附屬於某個生命。要嘗試着蹲下來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讓孩子仰視我們,請相信我們的每一個或好或壞的舉動都會在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成長的一切”,無論你知不知道什麼是愛,它就那樣簡單而又複雜的存在。我沒有更多的財富留給我摯愛的尚尚,我這一生唯一能給予他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愛和自由》的讀後感6

孫瑞雪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也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愛與自由》就是她幼兒教育的演講錄。

在翻開書的第一頁,有這樣一段話“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改變,他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並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悦地成長,成為心裏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能讓千萬個父母心靈受到震撼,我不禁想,這本書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等慢慢開始瞭解、閲讀這本書,我才發現心靈的確受到了撼動。

這本書大多都是圍繞着“愛”而進行的,裏面的實例有很多都是貼近我們中國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們經常出現,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問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個孩子成績優秀,家長就會説:“老師,多謝你對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才會這樣出色。”當我們聽了這樣的話心裏總是美滋滋的,你看這孩子這麼出色是我努力的結果。其實不然,你只是幫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過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給與他最大的幫助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卻在關鍵的時刻愛過他、喚醒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其實,成人還喜歡把孩子的成果歸功於父母,總是喜歡説:“你有今天,可以順利的考上大學都是功勞!”……實際上這是孩子自身的素質。是孩子自己在訓練過程中體驗、經歷而獲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