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早期閲讀活動幼兒文學素養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32W

摘要:在熱鬧非凡的早期閲讀活動中,幼兒教師作為早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應該具備的基本幼兒文學素養問題是影響早期閲讀活動質量的關鍵問題。並闡述了基礎的幼兒文學素養與早期閲讀活動之間的關係。

早期閲讀活動幼兒文學素養研究論文

關鍵詞:早期閲讀;必備;幼兒文學;素養

自進入21世紀,早期閲讀活動的開展與研究在我國幼教界可謂是轟轟烈烈,可以説早期閲讀的理念深入人心。早期閲讀是指在學前教育階段,嬰幼兒憑藉色彩、圖象、成人語言、標記以及文字符號來理解以圖畫為主的嬰幼兒讀物的所有活動、與閲讀有關的任何行為、與閲讀有關的一切準備活動。早期閲讀是幼兒接觸書面語言的途徑,通過早期閲讀活動可幫助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幼兒文學可以説是早期閲讀的主要內容。圖畫書作為幼兒文學體裁之一,圖畫書特有的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表現方式,使得圖畫書成為幼兒早期閲讀的首選對象。如果幼兒教師具備基本的幼兒文學素養,就能挑選適宜的、優秀的圖畫書作品以吸引幼兒的興趣,使早期閲讀活動真正達到早期閲讀目標,培養幼兒具備一定的自主閲讀能力和習慣。

一、早期閲讀活動要建立正確幼兒文學理念

正確的幼兒文學的理念,即“兩個迴歸”的理念:“文學性”和“幼兒性”。文學有它內在的完整意境,有它渾然不可分割而又無所不在、滲透內外的特定神韻,文學文本的意義是文本形式建構的產物,文本意義和文本形式是不可剝離的。幼兒文學其根本屬性是文學,是藝術,僅僅將其視作語言學習工具,從根本上是背離幼兒文學的文學屬性。周作人先生提出“兒童文學只是兒童本位”的觀點,就是強調幼兒文學回歸“幼兒性”。幼兒文學是為幼兒服務的,那麼幼兒的文學就應該體現幼兒不同於成人的情感需要和審美追求。幼兒文學就不能披着“文學”的外衣,努力向幼兒灌輸成人世界的種種規則,而要憑着作家對幼兒世界敏鋭的觀察,用神奇的筆觸把幼兒世界的特別規則演繹出來。因此,當我們為幼兒選擇文學作品時,我們要按照文學的標準和幼兒文學的特殊規律去衡量作品價值;當我們要把作品傳遞給孩子時,也要按照文學內在規律和幼兒的接受特點去尋找適當的途徑。

二、早期閲讀活動作品選擇要結合幼兒的文學接受方式

劉緒源先生指出“兒童的最初的審美對象多為有節奏無意思的兒歌類作品,他們主要是從這種節奏、音韻中得到樂趣。這與他們與生俱來的對節奏的敏感有關。也正是節奏這一‘審美形式’,引領他們進入了最初的審美———雖然嚴格説來,這還只能算是‘前審美’”。正是幼兒文學接收方式的獨特性,決定了幼兒文學是訴諸於聽覺的文學,無論何種體裁的幼兒文學作品的選擇,都應該遵循這一特點。語言的音樂性,富有鮮明節奏的作品才能有效地刺激幼兒的大腦,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節奏還包括童話故事中的循環往復、“一唱三歎”的結構。與此同時,幼兒文學所具有的淺語藝術特點不僅能使幼兒容易接受文學作品傳達的意義,而且經過幼兒文學作家高明的技巧搭配,可以使幼兒文學作品語言變得格外生動活潑、富有音樂性。在圖畫書中也不乏這樣的作品,例如根據民謠改編的圖畫書《一園青菜成了精》,其中的語言就是極具節奏感的,開篇就是“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油油……”這類圖畫書都是對幼兒極具吸引力的。瞭解幼兒的文學接受特點,並有效利用幼兒文學作品的節奏性,能是早期閲讀活動在文本的選擇上適宜幼兒,還使早期閲讀活動充滿審美情趣。

三、早期閲讀活動設計要遵循幼兒文學創作原則

幼兒文學的創作原則就是快樂原則,這一原則是充分顧及幼兒心理年齡特徵的。他們稚嫩的心靈不能負載過多的陰暗、悲傷、孤獨、憂鬱等負面情緒。唯有快樂的.文學才能迎合他們活潑可愛的天性,為其心智的正常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快樂原則強化了幼兒文學的審美功能,使之成為伴隨幼兒愉快成長的良伴。幼兒在聽讀幼兒文學作品時,其主觀意願追求的完全只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幼兒文學作品使他們潛在的慾望得到滿足,鬱結的情緒得到渲泄。同時在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人的過程中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早期閲讀活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的技能。”從目標中我們不難看出,早期閲讀教育測重培養閲讀能力和技能。早期閲讀活動的目標不僅要培養幼兒對閲讀和文字符號產生興趣,使幼兒具備一定的自主閲讀能力和良好的閲讀習慣,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幼兒對文學的愛好,使幼兒在審美能力和情感上得到發展,為幼兒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因此,在早期閲讀活動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幼兒文學快樂的特性,使早期閲讀活動中的閲讀技能和閲讀經驗等目標的達成變得趣味橫生。

四、早期閲讀活動的組織要利用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徵

幼兒文學的創作規律在本質上與文學有相同之處,但因讀者對象的特殊性,在具體的表現手法和創作技巧上有一些特殊要求。幼兒文學比任何種類的文學都更要求講究創作技巧。特別是幼兒文學的幼兒情趣屬於美學中“趣”的範疇,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於一般作品的“趣”。幼兒文學作品中的情趣是作家對現實生活中的童趣的提煉、融鑄。幼兒情趣在作品中表現為稚拙美和純真美。首先,幼兒文學的稚拙美是一種柔和、清新、淡雅、纖細、精巧、童嫩、輕盈、不加雕飾、使人讚歎和憐愛的美的形態。文學作品中所展示的是一種原始的、質樸的、悖於常理的,然而卻異常明淨、透徹的美。例如,《大衞,不可以》、《逃家小兔》和《如果你給老鼠吃餅乾》等作品都表現出孩子般稚氣可愛的氣息,屬於充滿稚拙的幼兒情趣作品。其次,幼兒文學的純真美是幼兒純潔真誠的心靈在作品中的藝術概括,它具有幼稚、純淨、誠實、率真、透明、一塵不染的個性美。它使幼兒文學作品富於生命力並更具欣賞價值。例如圖畫書《猜猜我有多愛你》、《月亮,生日快樂》和《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等,都屬於情感純真、一塵不染的純真美的作品。由此,幼兒教師對於幼兒文學的審美評價不應指向表面的淺顯直白,而應導向深層結構的美學意藴。浪漫神奇、稚拙純樸是幼兒文學生成的深刻前提,是幼兒文學的靈魂。成人不可以用世俗的眼光將其嗤之為淺陋,幼兒文學的美正在於它是適應幼兒詩意的生活,就在於他在相對簡單的藝術形態中所表達的是人類普遍的、共同的、永恆的感受和人性體驗的意義,這就是幼兒文學的美學智慧。幼兒教師對於幼兒文學審美特點的把握,能幫助教師恰當提煉作品主題和確定情感基調。一個優秀幼兒文學作品的主題、作品的幼兒情趣點,以及作品的重點部分一定是重合的。教師對文學作品準確的分析是早期閲讀活動成功組織的基礎,不能想象一個連文學作品都把握不住的幼兒教師能夠組織一個精彩的早期閲讀活動。

五、優秀幼兒文學作品在早期閲讀活動中給予幼兒高質量的語言給養

幼兒文學語言的特性———淺語藝術。幼兒文學的“深淺”問題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如何達到淺而不薄,又達到強烈震撼的效果,這是幼兒文學語言的特殊追求。然而輕視幼兒文學的思想依然存在,認為幼兒文學仍然是“小兒科”,缺乏和幼兒在閲讀中共同成長的理念。在早期閲讀活動中,大多數幼兒教師認為幼兒文學是極其簡單的文學形式。因此在面對幼兒時,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把自己作為活動的主體、評價的主體,把自己對幼兒文學作品的理解強行灌輸給幼兒,輕視、忽略幼兒的存在,這是成人對幼兒世界侵略的表現。列夫托爾斯泰曾在創作幼兒故事時説:“花在語言上的功夫驚人的多。必須得讓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簡潔、淳樸,而最主要的是———明確。”“淺語”的幼兒文學作品在呈現出的渾然天成、天然去雕飾、毫不做作的美,與此同時也把作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傳達給了幼兒,在看似單純中卻又顯現出意味深長。例如,前蘇聯作家安德烈烏薩丘夫的作品《大海的盡頭在哪裏》,作品描述了一隻螞蟻和一頭大象來到海邊,他們對大海的另一端充滿了好奇,但看不見大海盡頭的現實令他們十分傷心。這時一條金槍魚游到了岸邊。他不解地問他們為什麼哭。“大海的盡頭看不見。”螞蟻和大象回答道。“怎麼?”金槍魚感到奇怪,“這難道不是大海的盡頭嗎?我認為大海在這裏正好到頭了!”聽到這兒,螞蟻和大象都歡呼起來。但大象順便思考了一下,問道:“那麼大海的開頭又在哪裏呢?”作品在看似天真簡單的故事中,發出了具有某種終極關懷意味的追問。在淺語表達的故事中,隱藏着深邃的意義。這裏沒有精巧的修飾,沒有嚴謹的邏輯,沒有深藏的城府,而全然是一派本真、自然的生命感覺和意趣,一種大巧若拙的文學形式意味。幼兒教師面對幼兒文學作品,要能在淺顯的文字中體味深刻,同時帶領孩子們感受這種意味,卻不是簡單的説教。與此同時幼兒文學語言是既規範又生動且形象的書面語言。所以這樣高質量的語言對於處於語言發展關鍵期的幼兒而言,一定會給予他們豐富的語言發展給養,而且在興趣盎然的積極閲讀狀態下,幼兒語言水平自然而然就得以提高。幼兒教師在陪伴幼兒閲讀活動中,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也會與幼兒共同成長。除了以上基本的幼兒文學素養是幼兒教師應必備的,幼兒教師還應不斷學習,不斷增強自身的幼兒文學素養,同時擴展自身中外幼兒文學佳作的閲讀量,提升幼兒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文學鑑賞既包括閲讀過程中的藝術形象的再現,也包括讀者根據自身經驗、知識、藝術鑑賞力而對作品藝術形象的再創造。歌德曾説:“鑑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觀察最好的作品才能培養成的,所以我讓你們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礎,你就有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標準,估價不會過高,而是恰如其分。”俗話説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也會吟”,幼兒教師如果有足夠的幼兒文學精品的閲讀量,選擇和評判一個作品的優劣就非常的容易了,也為自身的鑑賞力做潛移沉澱和內化工作,以此提高自己的幼兒文學鑑賞能力。“興趣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幼兒文學的興趣和愛好,與幼兒文學密不可分的早期閲讀活動就會使幼兒充滿激情的投入其中,並且樂此不疲。

參考文獻:

[1]張美妮.幼兒文學概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

[2]周兢,餘珍友.幼兒園語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鄭荔.教育視野中的幼兒文學[M].上海:江蘇教育出版,2005.

[4]劉緒源.美與幼童———從嬰兒看審美髮生[M].上海: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