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論文分析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2W

關於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論文分析,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論文分析

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併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發揮着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作用。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可以保證內部控制制度得以落實和企業戰略的順利執行。因此,建立科學嚴格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不僅是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實施的要求,也是保證企業經營戰略有效執行的基石。

關鍵詞:內部控制 評價體系 發展現狀 構建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發展現狀

內部控制評價是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調查、測試、分析和評價的活動。它是內部控制中必要的系統性活動,是內部控制設計、實施、評價、反饋、改進等連續的動態過程。它能有效提升內部控制環境,做到全員參與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提高內部控制效果。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着內部控制的發展,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較多的侷限性。於是內部控制評價鑑於自身的優點,在我國逐漸受到專業人員的關注,但此時的內部控制評價還只是作為一種審計方式,企業自身並沒有對內部控制評價過於關注。90年代後期以來,我國政府開始重視內控評價的規範化建設,審計署、財政部、證監會、銀監會等組織均出台了關於內部控制評價方面的規範,各政府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以指導企業制定適合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內控制度。雖然這些規範對於推動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總體而言,我國內部控制的規範體系尚未建立,內部控制評價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 內部控制評價主體不明確

現行的《審計準則》只要求註冊會計師對與企業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由註冊會計師定期通過外部評價來完成。但隨着經濟發展,這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內部管理和戰略目標實現的要求,內部控制評價應該內部化,即由董事會中的內部審計委員會來實施。而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沒有正式的審計委員會。很多上市公司中雖設有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但缺乏獨立性,有的隸屬於總經理,有的隸屬於財務部門,內部審計職能很難真正實現。

(二)內部控制評價標準不統一

目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一般是參照財政部頒佈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系列進行的,註冊會計師內部控制審核業務是參照《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進行的。審計署、財政部等各部門出台的關於內部控制評價方面的規範對於推動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對如何具體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尚未明確規定,再加上有相當多的企業對內部控制評價一些核心和基本問題缺乏清晰的認識,便導致各個企業對於內部控制評價效果無法進行橫向比較。總之,由於缺乏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造成內部控制的評價缺乏統一的標準。

(三)內部控制評價目標不清晰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仍主要侷限在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運行,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合法與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方面,從其本質上來説基本上處於內部會計控制階段。內部控制的現狀導致內部控制評價大都站在報表審計的角度上,對報表數據的公允性和真實性測試和評價,沒有將內部控制評價內容擴展到公司治理及公司戰略規劃的動力方面,導致評價主體內容發生偏離。

(四)內部控制評價缺乏綜合性

目前,我國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對與財務報表相關聯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對其他要素的評價尤其是對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夠重視,這種做法沒有使企業管理與內部控制目標相匹配,會導致內部控制評價的不全面,有時甚至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二、構建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措施

(一)以風險管理理念為綱

風險管理始終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問題,我們在構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時,也應該以風險管理理念為基礎,通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評價、分析、揭示關鍵性的風險點並確定重點評價領域和環節,這樣既可以抓住內部控制的關鍵問題,也可以提高內部控制評價的效率和效果,並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內部控制評價的成本。

(二)正確界定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

原有的內控評價目標大都從審計角度出發,考核企業所制定和執行的內控制度能否達到可靠性、合法性、經營效率和效果。而在實際操作中,其側重點更多的是關注於可靠性和合法性,相比較而言,經營效率和效果在內控評價中受到的關注則很少。隨着人們對內部控制認識的逐漸深入和企業實際發展的需要,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目標不僅要滿足監管部門對於信息提供和披露方面的需求,更要有助於企業戰略目標以及企業經營的效果和效率的實現。因此,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應該是從內部控制的目標出發,來對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進行評價,考核內部控制所規定的目標實現與否。

(三)結合企業實際,確定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和方法

實際操作中,有以下幾種內控評價標準模式:(1)coso報告中的5個要素標準, 即將內控項目按coso 5個要素進行細分,再按照coso中每一要素的必要條款確定評價標準;(2)採用一般標準和具體標準作為評價標準,其中的一般標準主要指內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體標準由內部控制要素評價標準和作業層級評價標準兩部分組成;(3)結果評價標準和過程評價標準,其中結果評價標準主要是指考核內控目標的達到程度,而過程評價標準主要指內控執行過程中的有效程度如何。

內控項目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企業在選擇構建內控評價系統方法時,應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四)全員參與內控評價過程

全員參與內控評價過程是內部控制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作為評價對象的內部控制系統包含多重目標,涉及企業多個層面和各項業務,僅僅依靠個別部門實施評價工作不僅增大了該部門的工作量,其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其次,隨着生產技術、信息技術和組織結構的不斷演化,知識和信息在組織中呈現向一線集中的趨勢,這使得控制和評價的難度都在加大。再次,通過全員參與的形式,可以增強員工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意識,進而在企業內部形成有利於內部控制的良好環境。

三、結束語

我國關於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研究起步較晚,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存在許多缺陷需要不斷彌補。我們在構建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時,應當充分借鑑國外的經驗,弄清評價目標、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標準、評價程序等內容,並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構建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唯有如此,評價體系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規範內部控制的執行,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