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區域經濟發展中社區建設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9K

一、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社區建設較為突出的問題

區域經濟發展中社區建設的論文

(一)對社區建設工作的指導力度仍不夠

社區建設工作牽涉面廣,民政局社區股作為新成立的議事協調辦事機構,在工作權限、工作經費上都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二)“權隨則走、費隨事轉”的落實上難度大

過分熱衷於造“城”建“市”的經濟性目標和數量指標,而忽視社區居民的自身發展和居民的需要以及人文生態環境營造等等“軟件”建設。割裂地看待社區發展與城鎮化之間的協同關係。把社區發展當做輔助性的微觀手段的發展,而是把城鎮化水平看做宏觀發展的主導型目標。這個就必然導致過於片面的強調經濟發展的目標,不惜犧牲鄉村社區利益來實現以物為中心的“經濟增長第一”的發展觀。由政府包辦和發動城鎮化社區發展事務,自上而下地實行城鎮化制度。政府過度的參與、包辦和支配社區管理事務,社區組織缺乏自治的能力。在調研工作中,基層反映較為強烈。推行“社區工作準入制”仍處於摸索中,缺乏規範的可操作的指導意見

(三)社區與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關係理順仍是一大難題

大多住宅小區的居民都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意願,但缺乏主動參與的熱情和業務上的指導,業主委員會的組建缺乏自發性,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業主與物業缺乏平等協商機制,產生矛盾的現象時有發生;社區居委會對物業服務企業缺乏制約監管機制,關係難以理順。

(四)社區工作經費困難,發展社區經濟缺乏載體

財政給予社區的工作經費有限與社區所承擔的大量工作事務不相稱。社區發展經濟的主要途徑是盤活社區集體資產,發展樓宇經濟和社區服務經濟。隨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許多市政建設項目在縣(區)建設和實施,許多社區的辦公樓、工業廠房和店門等在規劃中被徵用和拆遷,社區集體資產遭受損失,居財收入明顯下降。社區通過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盤活出來的土地,用於建設社區“六個一”項目作為工業廠房、酒店、店面進行出租收益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開展有償服務,然而受制止“兩違”工作的影響,社區“六個一”建設項目在辦理審批手續時受到嚴格控制,缺乏政策支持,社區發展經濟缺乏載體,社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後勁。在拓寬社區服務功能上缺乏新思路,社區服務業經營收入十分有限。

(五)社區幹部教育培訓有待加強

目前社區幹部培訓的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專職教師隊伍,社區幹部培訓的效果不明顯。沒有依託當地高校和黨校建立社會工作專業培訓基地,開設社會工作培訓課程,定期對社區兩委成員、社區工作者和社會服務與管理密切相關的部門幹部職工進行社會工作知識輪訓。

二、對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社區建設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在推進重點工作上,注重統籌安排抓落實

1.統籌安排,層層分解

實行“化整為零”工作法,把工作任務劃分到全縣(區)各個街道,由局主要領導負總責,督促工作進度,實行月彙報制度;局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實行周例會制度,每週一總結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社區股工作人員,每人負責聯繫1個街道的工作,實現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2.崗位前移,紮根基層

深入開展“走千户、進百院、訪實情、解民憂”活動,由局領導帶隊深入走訪社區,對社區換屆、社區居家養老、社區規範建設等工作進行深入調查摸底,查找問題,理清思路,推進工作。同時要求聯繫街道工作人員每月要有至少一半時間在基層,及時掌握社區工作動態,指導推進工作。

3.督促檢查、狠抓落實

做到年初有考核計劃,年中有督促檢查,年底有考核評估。把各重點工作納入各街道年度績效考評內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項目納入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年終,組織財政局等部門聯合檢查驗收,經驗收合格方給予撥付補助資金,確保工作任務不打折扣。

(二)在提升社區工作效能上,注重減輕社區負擔

當前,社區居委會工作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在社區管理體制上行政管理模式較為普遍,在與社區的聯繫中,下達任務多,工作支持不夠,增加負擔多,提供服務不夠。“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目前社區工作的真實寫照,社區居委會工作行政化、機關化傾向嚴重。因此,我們注重在減輕社區工作負擔上下功夫,讓社區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好社區自治,服務羣眾工作。積極開展減輕社區基層組織負擔專項治理。多次開展專項調研,開社區座談會。按照“依法依規、由表及裏、循序漸進、注重實效、精簡效能”的原則,精簡社區機構牌子、評比檢查,進一步明確社區工作職責職能,着力解決社區基層組織存在的機構牌子虛設重設、評比檢查頻繁、工作任務繁重、人員經費不到位、職責職能不明確等問題,為推進美麗和諧社區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三)在提升社區工作合力上,注重強化機制保障

要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工作,應該成立由縣(區)委副書記任組長,區委常委、縣(區)組織部長、縣(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20多個縣(區)直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和諧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社區建設的業務指導、日常協調、檢查和督辦工作。建立縣(區)黨政領導掛鈎社區工作聯繫點制度,各級領導幹部經常深入社區調查研究,面對面地指導工作。建立縣(區)直部門與社區結對共建制度,強化對和諧社區建設的指導、幫扶。各街道也相應建立健全和諧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工作制度等組織體系。在縣(區)初步形成黨委政府領導、社區辦牽頭、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居民羣眾廣泛參與的和諧社區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

(四)推進“權隨責移、費隨事轉”

1.分清職責

為確保“權隨責移、費隨事轉”,積極推行“一個核心、四位一體”社區管理模式,在社區設立工作站,向社區公開招聘社區專職社區工作者,由縣(區)政府發給工資,接受社區黨組織領導和社區居委會指導、監督,落實政府職能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在社區開展的黨務、治安、科教、安全生產、綜治、就業保障、城管、計生、衞生、民政、人口、文化、法律、環境、離退休人員管理等工作。社區居委會主要從事居民自治方面的`工作。社區同時配備社區綜治、計生、勞動保障專職隊伍,由縣(區)直相關單位下放工作權限和經費。

2.建立制度

着手製定出台社區准入制度,規範社區工作,減輕社區負擔。召開社區工作大會,把推行社區工作準入制納入社區的建設工作,同時加大對社區建設工作投入,減輕社區工作負擔。

3.加強督查

建立考評細則,同時在對街道實績考評標準中,都把開展社區工作準入制和減輕社區工作者負擔作為考核標準,督促各街道抓好落實。

4.率先垂範

民政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如新聞廣角進社區,廉政文化進社區,創建文明單位培育文明市民等活動,信息網絡建設等工作都實行費隨事轉、權隨責走,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

(五)增加社區辦公經費

1.財政補助

5000人以上的社區居委會每個辦公經費年定額10000元,5000人以下的社區居委會每個辦公經費定額8000元。在此基礎上,縣(區)財政要對困難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增加補助,社區居財收入在20萬元以下(不含20萬元)的社區居委會,每個每年增加補助50000元;社區居財收入在20~30萬元(不含30萬元)的社區居委會,每個每年增加補助30000元。

2.社區集體資產補助

對於擁有集體資產的社區,社區集體資產組(經濟發展中心等)根據本社區集體資產收入情況定額撥給社區一部分社區辦公經費。

3.多渠道籌集辦公經費

要鼓勵社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有償、抵償社區服務,如社區衞生、建立社區電信、移動等費用代繳、社區綠色網吧、社區中介服務、社區託兒所等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開展共建共享,向駐轄縣(區)單位、企業爭取贊助,增加社區收入。

(六)理順社區、業主、物業三者關係

縣(區)政府要組織縣(區)直有關部門深入街道、社區研究瞭解,借鑑先進地區做法及經驗,結合縣(區)裏的實際情況,切實加強對物業管理工作規範管理。同時要制定出台關於建立“一個核心、四位一體”社區管理模式的意見。建立“一個核心、四位一體”(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為一體)的社區管理模式,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到黨員教育聯抓、思想工作聯做、社會治安聯防、困難羣體聯幫、物業管理聯手、小區建設聯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共同發展的工作局面。

(七)加大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縣(區)政府要把人居環境大整治工作作為深入開展社區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按照“量力而行,適度超前”的原則,按照縣(區)—街道—社區三級投入的方式(即區級財政補助50%,街道補助25%,其它由社區自籌資金)着手投建一批能直接體現縮小城市與城郊生產生活差別的公共道路、自來水管網、排水排污、路燈、健身路徑、公廁、環境綠化等項目,健全和完善每個社區的辦公樓、文體活動室、社區服務站、老人活動中心、幼兒園、停車場等“六個一”設施,社區環境、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八)進一步理順社區服務各組織關係

要積極強化社區服務中心站建設,以此為載體,整合社區各種公共服務資源,切實提高社區服務功能。積極推進集各類服務為一體的便民利民服務平台建設,建設以社區信息服務站為載體的便民信息化服務新體系。由政府牽頭,協調電信部門、移動、郵政、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汽車運輸公司、鐵路運輸公司、航空公司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整合建設一站式繳費平台,構築“五分鐘生活圈”,在居民小區設立信息服務站,綜合提供繳費服務和資訊服務,實現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線繳納,足不出小區即可實地繳納水費、電費、煤氣費、養路費、網絡租金、電信話費和手機話費等,並能方便獲取有關日常生活的有用資訊。

(九)大力加強社區工作專業人才的教育培訓

依託當地高校建立社會工作專業培訓基地,在當地黨校、就近高等院校開設社會工作培訓課程,定期對社區兩委成員、社區工作者和社會服務與管理密切相關的部門幹部職工進行社會工作知識輪訓。如和當地高校或黨校合作,開設社區工作者培訓班。

Tags:論文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