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影響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91W

摘要:高校體育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與社會化關係日益緊密,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日漸凸顯。本文從社會化內涵的三個不同角度:文化、個性發展和社會結構,探討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價值標準內化、個性形成和發展以及社會角色意識培養等三個方面的影響,以期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及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積極影響有所幫助,使高校從我國21世紀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出發,為適應和促進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提供優秀的複合型實用人才。

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影響論文

關鍵詞:高校體育;體育文化;大學生社會化

“體育運動是在人類眾多色彩斑斕文化世界裏的一種奇異的文化……高校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大學生形成樂於奉獻的人生價值觀、樂觀主義的人生態度以及良好的交際觀、友誼觀、成才觀,具有重要作用”。[1](P.191-195)體育及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高校體育文化與社會化的關係日益緊密,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日益凸顯,高校體育、大學生、社會三者之間的互動、不斷髮展趨勢日益明顯。所以,研究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

一、高校體育文化的內涵

國內多位專家學者曾對高校體育文化的定義提出過自己的看法。盧元鎮認為:“體育是一種廣義的文化教育,除了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體育價值觀、體育思維、體育行為”;[2](P.7-8)江玉華指出:“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始終伴隨着與校園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互滲透”;[3](P.443-445)王成軍認為:“高校體育文化是以廣大師生為主體,以增強體質、愉悦身心為目的,有着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內容和表現形式的羣體文化”;[4](P.12-13)周野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對高校體育文化進行了詮釋:“廣義,泛指學校師生、員工在所有的體育活動中擁有的全部精神和物質財富,狹義,僅指體育意識和體育觀念。”[5](P.369)馬健認為:“高校體育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構成的完整體系,三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共同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持續發展。”[6](P.79-81)儘管不同學者對高校體育文化的界定不同,但都凸顯了其文化現象的本質。立足上述觀點,本文認為高校體育文化應具備三個主要特徵:一是高校體育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互相促進,相互影響;[7](P.174-175)二是高校體育文化是一種羣體文化,是校園內廣大師生員工在長期參與體育活動中積澱和形成的精神和物質財富;[8](P.494)三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不僅服務於體育目標,還服務於教育目標。關於高校體育文化構成要素的討論也頗多,本文較傾向於“四要素説”:一是物質層面要素,主要有體育建築、體育器材、體育雕塑、體育服裝等;二是體育行為層面要素,涵蓋各項體育活動,如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體育比賽、競賽活動等;三是制度層面要素,即參與各項體育活動應遵守的規則、章程等;四是精神層面要素,這是高校體育文化的核心要素,包括體育道德、體育價值觀等。

二、社會化的內涵及大學生社會化的特徵

社會化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個體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從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並不斷學習社會角色知識和內化社會文化,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9](P.104)人的社會化是指個體通過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學習社會文化,適應社會環境,再現社會經驗,創新社會文化,豐富社會生活,並促進社會發展的過程。社會化不僅對個體的生存與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對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也至關重要。究竟怎樣的社會化過程才能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認為:“只有當人們正在做的或想要做的是社會所期待的,並且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會利益的時候,社會化過程才是在有效運作。”[10](P.154)而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會涉及一些個人、羣體和機構,對學生來説,學校是除家庭之外的個人社會化的重要主體。學校一方面為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社會習慣並樹立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兒童至成年人,從幼兒園至大學,在人的每個成長階段,在不同的教育等級上,都在經歷着不同的社會化過程。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大學階段是其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化過程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社會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徵,主體能動性強,務實性鮮明,社會化過程複雜。[11](P.42-46)面對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高校教育責任重大,肩負着培養合格社會成員的重要任務。

三、高校體育文化與大學生社會化的關係

高校體育文化是一種有着深刻內涵和豐富外延的獨特文化現象,為大學生社會化構築了平台,對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及人生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高校體育活動,對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塑造大學生的人格,培養大學生樂觀開朗、勇敢進取、頑強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質,對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形成,對大學生學習社會文化知識以及塑造社會形象、扮演社會角色和養成規範的行為舉止都有着重要的影響作用。高校體育文化活動使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提前適應社會生活,滿足社會需要,成為促進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力軍。因此,高校體育文化在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樣,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也將推動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因為,在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高校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化環境,要創建和搭建這種優良的社會化環境,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大力發展高校體育文化,組織和開展各種有益的體育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生活,加強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12](P.36-38)因此,高校體育文化與大學生的社會化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能動關係。

四、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因為高校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場所,所以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大學生實現社會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高校體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對大學生的社會化有着非常巨大的影響。下面將着重從社會化內涵的文化角度、個性發展角度和社會結構角度等三個主要方面,分別探討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價值標準內化的影響、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影響、高校體育文化對培養大學生社會角色意識的影響。

(一)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價值標準內化的影響

在社會生活中價值標準的內化主要是通過學習、模仿、強化,獲得社會文化的規範行為模式或思維模式。通俗地講,價值標準連接着社會文化和個體的態度、行為,它告訴人們哪些態度、行為是需要去支持、反對和改變的。價值標準內化有諸多途徑,其中與高校教育密切聯繫。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價值標準內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高校體育文化遺產的接受、對體育文化的傳遞和體育生活的延續等方面,這有助於大學生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有助於大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制度。

1.有助於大學生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

經過歷史的積澱,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文化的內涵日趨豐富、完善。雖然各高校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表現略有差異,但其宗旨保持一致。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為校園營造了一種“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熱情大方”的生活態度,及“團結一致、堅韌不拔、奮勇拼搏”的文化氛圍。濃厚文化氛圍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歷經歲月洗禮的體育雕塑,傳遞着永恆的體育精神;簡單響亮的體育口號,催人滋生奮進的力量;運動賽場上的你追我趕,彰顯永不言敗、奮勇拼搏的精神;籃球場上的各居其位,傳達着團隊的和諧與默契;體育訓練場上的互相幫扶,傳遞着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品德等等。高校體育文化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處在該環境的廣大師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念和科學的生活方式,並使之在社會生活中得以延續,這將有助於大學生在面臨不同情況時仍能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

2.有助於大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制度

任何人類個體,其行為都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保障高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無論參與人員多少、場地大小、時間長短,高校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範個人的行為,這是高校體育文化制度層面的內容,是社會制度之一。此外,高校體育文化還以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和規範高校成員的態度、行為。這種無形的力量是高校體育文化長期形成的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紀律、體育風俗等,是廣大師生共同創造並自覺遵守的,是非正式的社會制度,其表現出比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更有效的約束力和規範性。無論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規章制度,遵守之,將獲得支持和鼓勵;違背之,將受到一定的譴責和懲罰。這將有助於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形成對體育制度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並由此養成遵守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當大學生步入社會,在社會生活中面對為維繫社會穩定、維持社會秩序而制定的社會制度時,將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準確的把握,有助於大學生更快適應社會生活,並正確看待社會制度。

(二)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從個性發展的角度看,社會化是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過程”。[10](P.104)“個性是指個體獨特的心理和行為特性,更多地是由人的生物傾向,生理條件決定的”。[13](P.152)作為高校體育活動主體的大學生,他們個性的形成和發展無疑會受到高校體育文化的影響,下面就從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加以探討。

1.有助於大學生強健體魄

從古至今,強健的體魄歷來受到高度重視。對於大學生來説,強健的體魄是個性形成和發展的奠基石。高校體育教育,從學校基礎設施和體育教學到課外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為大學生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生長髮育,塑造健美體型,提高運動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參加體育活動,能促使大學生保持心情愉快、活潑熱情、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消除沮喪、抑鬱、萎靡不振的消極情緒。有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者與不經常運動者在身體健康方面有較大差異,通過對30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經常運動的學生中有36.91%的學生感到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而在不經常運動的學生羣體中此比例僅佔10.98%。[14](P.116-119)可見,體育運動有助於大學生強健體魄,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2.有助於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和心理素質隨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生活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加大,而現代人又多缺乏安慰自己、化解內心矛盾的能力,由此極易產生個體的心理疾病。在現代社會大環境下,處在高校的大學生也存在個人身心不和諧的狀態,而高校體育能較好發揮心理疏導功能。一方面,高校體育活動因其本身固有的刺激性、趣味性、羣體性等特徵,有助於參與者發泄消極情緒,消除心理上的不和諧,協調緊張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文化精神層面倡導的體育道德以及大學生在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中體會到的體育精神,可以培養樂觀向上、勇於擔當、堅韌不拔、互幫互助、奮勇拼搏、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這將大大提高大學生對矛盾激增、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的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三)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培養社會角色意識的影響

社會化就是學習和扮演社會角色的過程,認識並掌握在特定階段和羣體中的角色地位,感悟羣體所期待的角色地位,並通過學習承擔起角色地位的義務。人在每個階段,都會碰到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都需要對特定時期的周圍環境做出反應。處在大學階段的學生,在這一時期開始對以往父母、老師的影響產生思考,對他人關於自己的看法產生思考,如果個人不能較好地將以往所學知識和以往的生活經驗統一起來,就難以找到自身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便容易導致個人的角色混淆。因而在大學階段,培養大學生社會角色意識尤為重要,而高校體育活動作為社會活動的縮影,為大學生角色學習、扮演發揮着重要作用。

1.大學生模擬扮演社會角色的最好途徑

“體育是社會的縮影,是社會中普遍性文化生活方式的社會性制度,是社會中最廣泛的文化領域之一”。[15](P.5)高校的體育活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既有大型綜合性的大學生運動會,也有院、系、班級之間的體育比賽;既有競技體育活動,也有業餘體育活動;既有課內體育活動,也有課外體育活動等。每一位大學生都可以根據個人不同需要來選擇相應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形式。在一項體育活動中,首先要確定角色,參與者要明確自己在活動中的實際地位、與他人的關係,從而充當起某種角色;其次,參與者在體育活動中要努力實現所扮演角色的要求,即他人對這一角色的期望和參與者對所扮演角色的理解、認識,並選擇合適的方式將角色要求表現出來;當參與者較好地將所扮演角色演繹出來,也就完成了所扮演角色的建構過程。將體驗體育活動中角色扮演的過程移植到社會生活中,有助於大學生成功扮演社會角色。因此,高校體育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模擬扮演社會角色的重要途徑,這為大學生步入社會、扮演社會角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有助於大學生正確看待角色衝突

在社會生活中,社會角色之間以及角色內部存在分歧、對立乃至衝突,導致角色衝突時有發生,因而,人們對角色的扮演是一個曲折的過程,需要學習和適應角色以及正確看待角色轉換和角色衝突。事實上,發生在高校體育活動中的爭執、對立同樣不少見。一個不大的籃球場上就可能出現幾種較為嚴重的對立:球員與球員之間的惡意碰撞、球員與裁判之間的衝突、不同立場啦啦隊之間的矛盾等。這些角色衝突現象的發生,大都是因為各個角色之間意見不統一,利益相對立,或者對他人角色期望值過高,抑或是角色承擔者違反了角色規範等因素造成的。當然,產生衝突的角色承擔者往往會受到高校規章制度的懲罰。回顧角色衝突產生的整個過程,角色衝突往往不利於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甚至會妨礙和破壞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正常秩序,這有助於大學生正確看待、認識角色衝突,並採取有效行動避免衝突;另外,角色承擔者因角色衝突而受到一定的懲罰,將有助於警醒大學生正確認識並積極履行所承擔角色的義務和責任,遵守角色規範,使自己和他人能在同一環境中共享體育活動提供的一切。將此情境移植到社會,這將有利於大學生正確定位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並扮演好自己承擔的角色。

五、結語

綜上,不管是從高校體育文化的內涵看,還是從大學生社會化的內涵看,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相當顯著,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無疑為大學生社會化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作為高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育,應秉承塑造人、培養人的宗旨,積極促進大學生對社會制度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加強良好心理素質和人格品質的形成,培養社會角色的意識。其最終目標也是為了使大學生能夠更快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為現代社會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成員。另外,高校體育文化在對大學生社會化發揮積極影響的同時,因受一些客觀或主觀條件的制約,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滯後,制度不夠完善,體育場地不夠充足,基礎設施不夠健全;又如一些學生因個人身體素質較差或缺乏體育運動的興趣,而容易在體育活動中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再如,在體育發展大環境下,競技類體育的功利性漸增,使得體育活動偏離了它的良好初衷。對於這些不足和缺陷,高校應儘量避免並採取措施加以克服。總之,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大力發展和日趨完善的過程中,高校應從我國21世紀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出發,努力發揮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積極影響,儘量避免並克服因自身不足而造成的消極影響,為適應和促進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提供優秀的複合型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評説[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陳紹文.高校開設體育專業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3]江玉華.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1).

[4]王成軍.山西省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5]周野.校園體育文化探析[J].科技信息,2007,(32).

[6]張健,馮堅.試論高校體育文化建設[J].體育文化導刊,2009,(6).

[7]楊海義.論高校體育文化建設[J].教育與職業,2007,(3).

[8]樑新民.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功能[J].科技信息,2009,(5).

[9]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10]戴維?波普諾(李強等譯).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1]王欣,祝陽,劉穎.網絡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化過程的影響研究[J].現代情報,2012,(8).

[12]李曉波.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13]吳江霖.社會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吉燦忠,王崇禮.高校體育文化對學生個性與社會性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3).[

15]盧元鎮.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