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校本體育文化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7W

一、“校本體育文化”的界定

高校校本體育文化論文

2013年,筆者承擔了“校本體育構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提出了“校本體育”的概念,“校本體育是學校體育的落腳點,它是立足於本校,通過學校自身體育制度的約束,把學校體育的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等要素細化和優化,在突顯學校特色、層次特色和辦學特色的基礎上,由本校教師集體研究而構建的具體化、可操作化的學校體育實施系統。”校本體育是基於目前體育改革的“不務實性”和缺乏實效性背景下提出的。校本體育文化是在校本體育基礎上構建的校園文化,從內涵來看主要涉及物質、精神和制度3個方面。從育人的實施路徑衡量,校本體育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即通過校本體育的約束,形成成員共有的體育價值觀和信念。從教育生態學衡量,它是以學生的個體發展為中心,通過學校體育綜合環境的創設,形成一個體育育人的生態圈,使得生活在這一環境裏的人,參加體育運動的行為由被動變為自覺。斯坦福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本體育文化就達到了這個樣態。

二、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體育育人理念不能一以貫之

從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育人理念來看,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沒有,二是不能一以貫之。有的學校在短短的十幾年當中,光體育口號就變了好幾次。當然,這裏面也有一些客觀的原因。譬如,幾所學校合併在了一起,原來的學校各有各的校訓,只好再定一個新的。但如果換一任校長,改一次校訓,體育理念就沒有了核心和特色。過去是全國通用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現在是“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清華大學從建校之初就有自己的體育育人理念。從“完全人格”、“全面發展”到“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從“業餘趕專業”到“體腦平衡,追求卓越”,雖然時間跨越了百年,校領導換了幾代,但培養人的宗旨保存了下來,體育在育人中的地位始終沒有變。因此,一以貫之的體育理念,是學校體育文化的先導,不可或缺。

(二)體育理念沒有與學校精神文化融為一體

學校的精神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從某種程度上扮演着領導和管理的角色,它在潤物細無聲中影響學校中的每一個人。學校體育理念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二者應該融為一體。譬如,“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是清華的體育精神之一,它是1957年蔣南翔校長提出的。這個體育理念源於清華的整體文化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核心理念,它出自《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體育精神與校訓一脈相傳,作為清華人,要做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前提是什麼?那就是有一個強健的體魄。然而,從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高校的體育理念與學校的精神文化存在着脱節、“兩張皮”的現象,兩種文化沒能形成合力,影響了育人效果。

(三)體育文化沒有形成制度

體育制度是指學校師生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各項體育規章制度,它是高校校本體育文化建設的根本保障。體育制度文化是由外在形式(制度)和內部體驗(態度、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文化,包括各種成文的條理化的和不成文的約定俗成的規約,還包括人們形成的對待體育的方式與態度。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和歷史原因,我國高校體育缺乏相應的制度,導致學生對學校體育課程、體育競賽等不重視,把體育看做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學校的各項體育活動,包括體育經費的投入帶有隨意性。缺乏制度的約束,學校體育的育人功能也就大打折扣。

三、高校校本體育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一)創設健康向上的體育生態圈,優化育人環境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於人來説,環境是指生活於其中,並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學校育人的核心是培養和諧發展的學生,那就要有和諧向上的校園生態圈,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體育環境。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要做到和諧育人,又談何容易。“只具有知識精神,不具備人文精神的人,稱之為是‘半個人’”,這是梁啟超先生早年所擔憂的。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大學生相當一部分還屬於“半個人”。我國的一些有識之士呼籲“教育的過程首先是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是知識的獲取”是非常必要的。筆者認為改變這一格局的突破口還是從學校文化建設入手。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育人中的作用是其它途徑無法代替的,特別是在精神層面的塑造上。因此,通過體育生態圈的建設,使得生活在學校中的師生參與體育的行為由被動轉為主動,最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這一構想也是貫徹落實2014年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通知精神的具體體現,即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統籌規劃學校體育發展,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水平。

(二)以校本體育為抓手,使高校體育工作有序化和科學化

要想成事,一是要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是朝哪個方向去;另一個是要有“抓手”,也就是通過什麼手段實現目標。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要想落到實處,也要有一個“抓手”,那就是校本體育。校本體育涵蓋了學校體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6個板塊,每個板塊都有具體的負責部門或負責人。譬如羣眾體育競賽由學生會中的體育部負責,有競賽計劃和詳細的實施方案,競賽項目做到全覆蓋,能夠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體育需求,能夠做到體育的全員育人。從人際協調效應看,校本體育涉及到“主導與主體”、“核心與成員”、“集體與個體”3個層次的關係,有利於體育工作的協調。校本體育為什麼是抓手?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首先,它是由本校教師集體構建的,在構建過程中,傳承了本校體育的一些好的傳統,摒棄了糟粕性的東西,帶有本土性,符合學校的實際。其次是結構完整,它包括從目標到評價一系列環節,既能評定學生又能考察教師和組織部門的工作效果。再次,這一體系構建的主動權在學校,校長可以操作,體育教研室(體育部)、學生部、團委等可以把握實施,中間不經過繁瑣的環節。

四、高校校本體育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校本體育制度文化建設

校本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是學校體育各項工作的依賴和保障,涉及到體育活動的組織、體育教學等方面,除全面落實《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及上級教育管理部門所制定的各種法規、條例、規章之外,還涉及到以下內容。

1.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包括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各項工作,有體育考試管理制度,聽、評課制度,教學督導制度,課程管理與建設制度,排課、調課管理制度,教研教改制度等。

2.體育員工管理制度。包括崗位職責、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考勤制度、評教制度、業務培訓制度、優秀教職工評選制度、場地器材管理制度等。

3.體育科研管理制度。包括體育科研規劃、課題申報制度、課題經費審批制度、科研成果獎勵制度、教育科研培訓制度等。

4.體育競賽制度。包括學生競賽制度、教職員工競賽制度等。

5.高水平有特色的運動隊建設與管理制度。高水平有特色的運動隊是學校體育的一面旗幟,也是學生情感寄託之所,通過高水平運動隊的比賽,調節單一的生活方式是很必要的。

6.體育經費投入制度。包括每年追加的科研經費、體育設施更換經費等。

(二)校本體育精神文化建設

校本體育精神文化包括體現學校特色和體育風貌的優良體育傳統、校風校訓、體育精神等。作為學校文化中的觀念文化之一,體育精神文化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體育目標。體育目標是學校集體體育觀的集中體現,一個學校的體育目標決定了學校的體育工作方向、工作策略和工作標準,是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的方向,也是體育工作評價標準之一。

2.體育理念。體育理念是學校為實現體育目標而在教學、課外活動、管理等方面持有的.基本信念,是學校領導、體育教職員工對教育方針、體育鍛煉標準、教育策略、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它是在學校長期的體育實踐中總結、積澱、提升、概括形成的,是全體師生員工認可和接受的體育思想。

3.體育特色。體育特色是學校在長期工作中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質而獨特的體育風貌。學校體育目標、體育理念、體育模式、體育環境的複雜性和教育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巨大差異,為學校形成不同的體育特色提供了可能。學校間追求卓越、謀求最優化發展的競爭態勢,是學校形成鮮明體育特色最好的環境。

4.體育精神。體育精神是學校教育觀念、體育理念、傳統習慣、工作態度、行為方式的高度概括和總結,體現了一個學校師生的體育風貌,是支撐師生挑戰自我、發奮進取的心理召喚,也是學校師生有意識地培養和倡導的精神依託。體育精神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人為編造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總結和提煉的過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5.體育道德。體育道德是指學校在長期體育活動中積澱形成的體育價值觀、道德觀。體育道德與體育制度雖同屬行為準則和規範,但體育制度帶有強制性,體育道德具有自律性。體育道德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校風和學風。體育道德就其內容結構來看,主要強調調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師生與學校之間幾方面的關係。

6.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體育活動與體育競賽是體育教學的課外延伸,是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淨化學生的心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校勢必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競賽。從道德發展和形成規律來看,體育活動和競賽更注重於體驗教育,是學生道德水準提升的重要路徑,符合知、情、意、行道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學校體育活動包括課外輔導、課外訓練、業餘訓練等,體育競賽包括學校綜合性運動會、單項對抗賽等。

(三)校本體育物質文化建設

校本體育物質文化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根本保證。讓學校物化的東西都會説話,是現代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校本體育物質文化建設主要起到物質保障、環境薰陶、文化傳承的作用。根據學校體育物質文化的概念和特徵,它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學校建築。包括體育館、運動場、體育活動室、綠地、學校景觀等建築性設施。

2.學校環境。包括電子顯示屏、櫥窗、報欄、雕塑、涼亭、假山、噴泉、園林、花壇、標語、口號、文化長廊、牆壁設計、花草樹木等,以及經過建設和改造形成的其它景觀。

3.體育教學設施。包括舞蹈室、排練廳、體育廳、籃球場、足球場、跑道等;辦公教學儀器設備,如:多媒體、桌椅櫥櫃、教學器材、體育器材等。

五、高校校本體育文化建設的組織實施和注意事項

(一)組織實施

校本體育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在規劃、組織和落實時,首先要成立一個校本體育文化建設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功能,並以此為框架制定工作目標、具體任務和工作方法。

1.工作分工。校長是校本體育文化設計的總工程師,也是核心,主要任務是給學校體育文化“定調”。主管體育的副校長和教研室主任(體工部部長)、學生會主席等,是中間力量,主要是敦促、實施各項具體工作。體育教職員工、學生會、團委等,是具體方案的執行者。體育專家和相關科研人員,是外在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對實施中出現的偏差,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

2.實施步驟。在實施的過程中開動員會,明確校本體育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意義、工作計劃、任務分工、工作要求。主管領導根據動員會的精神召開工作落實會,把任務分配到具體的科室(人)。中層科室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在這期間,中期彙報會(每學期一次)由主管領導組織召開,主要了解工作中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工作效果。年終總結會由校長主持,主管校長和中層負責人蔘加,主要是聽取彙報,佈置下一步整改意見等。

(二)注意事項

1.合法合理,順應時政。校本體育文化建設要做到合法性與合德性。譬如,校本體育制度不能和國家法律相沖突,校本體育制度必須是道德的,必須順應時代的倫理精神。而且,體育鍛煉要充分考慮到天氣狀況,在黃色霧霾預警的情況下,不要進行户外運動,更不能組織各種户外體育競賽和運動訓練。

2.集思廣益,充分論證。校本體育文化建設要以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為目標,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時要充分代表並體現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使各項規定更符合實際,更容易被師生接受。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校本體育文化建設要充分考慮到學校的物質條件,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特。物質條件不足,可以創造條件,讓現有的硬件設施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讓學生走入校園,從建築上了解學校的體育理念、體育文化等。新學校,建築是新的,但原有的有紀念意義的體育器材不要扔掉,老的傳統校應該開辦一個展室,讓傳統體育文化代代相傳,使之構成一個立體育人系統。

六、結語

“科學給予人們的是知識,而唯有哲學給予人們的是智慧;科學提供了工具,哲學告訴人們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體育哲學是人生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校本體育文化建設意義深遠。由於國情不同,中美高校的體育文化存在顯著差異。因此,高校在進行體育文化建設時不要照搬照抄,要與學校的實際相結合。同時也要內外兼具,以內隱文化為主,不要認為把一些制度上牆了,把口號放在了操場上就完事了,應該在制度的約束下,逐步引導學生熱愛體育,熱衷運動,久而久之校本體育才能形成文化。

熱門搜索
凜冬蓬 北國之春日語歌詞 我的發明優秀作文450字 不做隨便的花朵情感散文 皎若雲中月抒情散文 美麗的學校作文 深圳小學入學條件雙免合格是什麼意思 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是什麼 小班蒙氏半年教學計劃 美髮店創業計劃書 我的好老師演講比賽活動方案 是你撥動了我的心絃優秀作文700字 母愛伴我成長小學作文 好習慣伴我成長750字初中作文-750字 龜兔賽小學作文200字 蝸牛痕跡我作文 《大象和猴子》閲讀練習及答案 初三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議論文 古代詩歌的體裁 等待的作文850字 我好想有一支神筆六年級作文 節約水源-六年級 努力嘗試作文 ant結尾的名詞後綴的單詞10個 晨冬作文 快樂的遊戲小學生六年級作文 失而復得的游泳卡小學五年級作文 秋思改寫作文400字 吸引力法則的散文 春遊小學600字作文 適合早上發的早安微信問候語36條 武漢長江三峽導遊詞 學校元旦放假通知 他用生命換來了不朽小學生讀後感 野水 《科學巨人牛頓》讀後感 保護青蛙二年級作文300字 小學冬天作文800字 爸爸變了作文300字 雙享 世上最好的爸爸作文300字 中學生寫景作文:校園的操場 父親的心願閲讀理解及答案 感恩節髮圈的暖心文案 小區端午節的活動總結 員工個人銷售月工作計劃 兩則計算機專業英文簡歷範文 我發現了什麼的祕密半命題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