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新形勢下技校語文教學改革初探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96W

論文關鍵詞:新形勢 技工教育 語文教學 改革

新形勢下技校語文教學改革初探論文

論文摘要:在我國成功加入世貿和企業轉變用工機制的今天,技工教育中語文教學的地位和發展如何?就這一問題分別從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相信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

隨着我國加人世貿,國內各企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以為企業輸送技術工人為己任的技工教育,也在教育觀念、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着相應的變革。

技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原因剖析

技校語文教學和研究,一直伴隨着技工學校的變遷而發展着。縱觀技校語文教學的歷史,各技校均能認真貫徹教學大綱的精神,不但嚴格按計劃組織教學、考核,而且還能根據各學校、各專業的不同特點,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語文第二課堂活動也非常活躍。然而,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和企業用工制度的不斷完善,技校語文教學卻出現了滑坡的趨勢,尤其是高科技不斷地被應用到企業生產第一線的今天,一些學校在調整文化課和專業課比例時,任意壓縮語文課。將原來兩學期160課時的語文課縮減為僅一學期不足100課時。以至於許多辛勤耕耘多年的語文教師,也陷人了深深的迷茫—技工教育到底還要不要語文?技校語文究竟應該教些什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目前技校語文課的無奈與尷尬。究其根源

(1)技工學校的總體教學思路沒有隨時代發展而做根本的調整,辦學觀念、辦學機制與市場經濟有着較大的差距,客觀上也與勞動力市場銜接不緊密。

(2)各技校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辦法基本上還是採用舊的一套,遠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下社會發展對勞動者素質結構的要求。(3)不注重學生文化基礎的鞏固,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單純以專業技能培訓為目的的“實用”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占主導地位。

這些原因體現在技校語文上則易使人們陷人新形勢下技工教育語文教學中的兩個“誤區”。其一,在技工教育中,過於強調“重專業課,輕文化課”、“重技能操作、輕人文教養”,致使許多技校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後成為道德修養素質不高,缺乏文化理論知識,轉崗易行能力差的初級操作工。其二,盲目而簡單地將技工教育中語文教學等同於普通中學的語文教學,卻忽視了新形勢下技工教育中語文教學所藴含的工具性、思維性、審美情趣和社會實踐性等.弱化了語文教學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確立語文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怎樣才能為企業輸送大批操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術工人?這是擺在技工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嚴峻和不容忽視的間題,也是關係到技工學校在新形勢下的生存與發展的大事。眾所周知,在技工教育中,語文教學和專業技術教育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學好語文對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性技術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技工學校在抓好專業設置和技能培訓的同時,更需要重新確立語文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從語文課的性質來看,所謂語文,即是“語”(語言的工具性)與“文”(文學的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因此,語文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工具能力,包括語言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技工教育以傳授專門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而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則必須藉助於語言的工具性。文學的人文性是對學生進行精神的薰陶,包括美感和情趣的形成。科學知識的積累,民主意識的培養。技校語文教學最典型地體現了人文教育的特徵。課本選文中所含的人文之美主要表現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為讀者塑造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及語言文學本身的優美。這種人文之美。對於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從完善職業教育體系,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來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職教育得到了蓬勃發展。據統計,目前全國高職學院908所,佔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58.5%,基本形成了每個市(地)至少一所高職學院的格局。技校和高職學院同屬職業教育範疇,兩者的銜接越來越緊密,每年的對口招生考試就是一個紐帶。考試的目的主要檢查高職新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否具備進人高校學習的條件。從近幾年對口考生成績來看,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和能力普遍較差,其後果將直接影響着學生的繼續深造,不利於培養全面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技術人才。

技校語文教學改革新途徑的探索

改革才有出路。技工教育中語文教學應該如何改革呢?怎樣才能真正體現其特色呢?筆者認為:技校語文教學應當朝着現代化、科技化、人性化和實用化方向發展。改革應當是全方位的。指導思想要更新,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具體地説可以從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等方面進行有目的地探索、改革,力求形成能夠適應新形勢下技工教育發展的語文教學新模式。

首先,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技校語文教育學出路的關鍵,教學內容應該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感,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技校語文教學內容的設置應該摒棄以往那種由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加應用文的傳統模式,調整為由應用文讀寫、文學作品欣賞和語言交際訓練三大模塊組成。 應用文在一定時期內還是有相對的穩定性多年來,人們往往注重“為技工學生適用”的情況,忽視了技校學生也要走向社會,也將面對整個社會挑戰的現實,從而導致課本對應用文教學的`選文過於狹窄、零亂。再者,學生在初中階段應用文學習較少,甚至根本沒開應用文。他們到技校後基本上是首次接觸應用文,所以,技校語文課本教學應系統地安排應用文,同時,還要先使他們對應用文有個總體的認識。如增加一篇介紹應用文寫作知識的短文,包括應用文的概念、特點、作用、分類和寫作格式要求等。學生總體把握之後,再分類選取常見、常用的應用文體進行教學,這樣,技校應用文教學體系就建立起來了。

關於文學作品欣賞《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中學生應“初步具有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技校語文教學既然相當於高中階段的教學,而學生們畢業後將直接走上社會.面對生活和工作的挑戰,那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則是技工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技校語文教材的選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質兼備的精品。通過教師講授、輔導,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學修養,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陶冶情操和激發他們的想象創造力。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寓美育於語文教學的目的。

語言交際訓練方面的問題近年來逐步為人們所關注。現在是信息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口頭語言傳遞信息的範圍越來越廣,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用人機制也發生了質的變化。技校畢業生畢業實行“雙向選擇”,他們也要接受求職面試時的“優勝劣汰”。因此,訓練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即是當務之急。技校語文課應當填補這個漏洞,建立語言交際訓練體系,特別是比較接近生活實用的內容。如:自我介紹和自薦、交往應酬和交際、擺脱窘境、提問和答辯、即興發言與演講等。這種語言訓練有別於中小學的普通話教學,因此,學生興趣也會高,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多年來,技校語文教學一直沿着舊的教學方法,這種“應試教育”式的教學方法,以課堂、教材和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唯一目的,忽視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和個性培養。

科學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學為中心”和“以學為中心”的揉合與優勢互補。教師有時處於中心地位,但更多時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還要改變過去那種“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積極推廣、運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幻燈、錄音、光盤、投影儀、電腦課件,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營造輕鬆、活潑和愉悦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在技校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清醒地看到,技校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薄弱且普遍具有“厭學”情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個性、興趣和愛好,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概括。如:在講授《拿來主義》和《項鍊》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聯繫今天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容應對各種機遇與挑戰。

還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學習中的問題敢於陳述己見,展開討論,以拓寬思路,活躍氣氛。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語言等方面的創造力。同時,在瞭解學生所提問題的基礎上,結合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確定討論和研究的問題.並將這些問題交給學生解決,這樣就把學生置子學習和認識的主體位置上,既啟發了學生的思維,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改革技校語文考核。改革考試方法應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在內容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適當降低基礎部分的比重。加大應用型、能力型的題量,尤其是要聯繫學生們將來走上社會面對工作、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的內容出題。在形式上,儘量少出選擇性題型,這類題型容易使學生心存僥倖。況且有時答案並不具有唯一性。同時,要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做法,可以搞一些課堂練習、階段測驗,或把平時的作業積累起來進行平均;還可以採取答辯式,由學生抽籤選題回答。甚至可以鼓勵學生用他們的字帖練習、日記和習作之類折算分數抵衝考試成績。總之,考試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實用。方法靈活有效。能體現技工教育的特點。此外,教學還要儘量淡化考試意識,重視平時對知識的積票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