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決策中的情緒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5.58K

1引言

決策中的情緒研究論文

情緒是指人對認知內容的特殊態度,是以個體的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一直以來,對於情緒在人們決策時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都未達成共識,很多研究者認為情緒會妨礙理性決策過程,將對其產生負面影響,他們較少將情緒作為影響決策的獨立元素進行研究。但在Agerstrom等人對認知與情緒的關係研究中發現情緒在人們面對兩難問題時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推理。相比於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在人們做推理任務時更容易進行啟發式加工。情緒究竟在人們決策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它的影響機制又是怎樣的?本文將從決策中情緒的神經機制、情緒種類、理論模型等方面介紹情緒在決策中所起的作用。

2決策過程情緒的神經機制

決策是一個多模感覺輸入的過程,包括對過去經歷的情緒反應和對未來的預期,被整合後作出最合適的決定。研究者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從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簡單的雙重選擇的神經基礎到人類決策的複雜分析得出了基本結構,該結構是由複雜的、相互連接的網絡構成。其中關係到決策的主要腦區域包括:位於前額腦區底部和腹內側前額皮層的前額葉皮質,主要是獲得刺激、進行評估、反覆學習、進行與決策相關的信息操作、工作記憶功能、不確定性下的決策。位於前顳葉背內側部,海馬體和側腦室下角頂端稍前處的杏仁核,主要是認知衝突加工、獎懲識別、情感知覺(通過面部識別)。包括尾狀核、殼核、蒼白球、丘腦底核、黑質和紅核的基底神經節,主要負責決策加工中的獎懲、成癮及決策中的強化學習。所有的前額葉皮質是相互連接的,在決策加工時起着重要作用,決策時這些皮質區域交互作用,產生最簡單的決策過程。

Sanfey等採用fMRI記錄最後通碟遊戲來研究參與經濟決策的認知過程和情緒過程的神經機制。研究發現,當遊戲者對公平提議與不公平提議做出反應時,不公平的分配方案引發了與情緒和認知相關的大腦活動,而且拒絕不公平的'分配方案會引起前腦島活動顯著提高,從而證明情緒可能是直接來自決策本身的反應。

通過兩個fMRI研究,Greene等人發現在被試面臨道德困境時,與情緒有關的大腦區域會出現明顯的激活。他們使用了經典的電車和人行天橋困境。在電車困境,一個失控的電車會殺死5個人,但人可以觸及切換到另一個只會殺死1個人的軌道的開關。與天橋難題相似,大多數人認為不能為了只救那5個人而犧牲1個無辜的人。研究者認為在判斷一個實際上是推動他們死亡的人來説這是情緒推動行為而不是簡單的觸及開關。也就是説某些情況下情緒處理的差異導致了道德判斷的差異,在做判斷時與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將更加活躍。

3情緒種類

3. 1積極與消極情緒

Gaudine和Thorne將Kilne等對兒童決策的研究應用到成人決策中發現情緒狀態和與任務相關的情緒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注意,對其做決策產生影響。Connelly等人以189名大學生為被試,研究了積極與消極情緒在道德選擇中的作用。研究發現在做決策時積極情緒比消極情緒與決策的聯繫更為緊密。Valdesolo和DeSteno研究了情緒狀態對個體道德判斷的影響情況。在其研究中選擇79名被試,分實驗組和控制組,對實驗組使用積極和中性的情緒刺激,積極情緒影響是通過五分鐘的喜劇視頻引起,中性的情緒則是播放五分鐘的旅行紀錄片。在人行橋的困境中,延續電車困境,通過把1個人推下人行橋來阻比失控的電車殺死5個人,1個人可以拯救5個人的生命。許多人認為把一個人推下去是錯誤的,儘管這樣可以救活其他5人。結果發現受積極情緒影響的比受中性情緒影響的更容易選擇把人推下橋(25% VS 8% )。相同實驗的控制組則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3. 2偶然的與任務相關的情緒

偶然的情緒是與當前任務不相關,源於偶然的或與目前任務無關的認知。與任務相關的情緒是與目前的任務或正在處理的問題有着固有聯繫的。偶然的情緒狀態會慢慢消失,但會影響個體處理後續壓力情境中做的決策。先前的文獻得出偶然的情緒影響對後續事件的判斷和選擇,這些情境與產生偶然情緒無關。偶然情緒會影響決策。如果一個人處在一個偶然情緒狀態同時又是一個道德決策的情況下,其決策過程可能受情緒的影響,換言之出現的偶然情緒會影響個體的道德判斷和意圖。Bechara認為情緒在人類決策時扮演着重要角色,偶然的情緒與當前的狀態相互作用,通過調節情緒的方式影響着我們當前的知覺和選擇。如在醉駕時會喚醒個體對可能出現的結果的恐懼,為了安全面選擇放棄此活動。然而在醉駕時若與人發生激烈口角,產生憤怒情緒則可能會超過對預期的恐懼而選擇可能導致風險的情況。

一直以來情緒被認為是扭曲邏輯推理而不是推動。有研究者認為它甚至是扭曲邏輯推理的催化劑。Blumenthal指出指向任務的情緒往往是比較穩定的,而偶然的情緒則是瞬態的。在道德判斷中情緒的影響無法通過數據得到完全的描述,所以很多研究結果都是模稜兩可的。在Blumenthal的一個實驗中,他用20分鐘的視頻去誘導不同情緒,可能是由於誘導的是偶然情緒而不是與任務相關的情緒,所以其結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Garg認為如果任務需要決策者付出額外的認知努力,那麼將產生大量的消極情緒。這導致個體較少會選擇難以評估的選項,會推遲作出決定或選擇一個更為熟悉的選項。

3. 3特殊的情緒(憤怒、悲傷、內疚)

先前的大部分的情緒研究集中在基於效價的方法而忽略特定的情緒。最近,許多研究人員不僅僅在效價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積極與消極情緒的劃分,而是開始關注特殊的情緒,如憤怒、恐懼、悲傷、仄惡等。Connelly等人認為在涉及人際關係的有關倫理情境中,憤怒、恐懼等情緒與道德決策聯繫最為緊密,效價相同的不同情緒對決策會產生不同的影響。DeSteno等人發現悲傷和憤怒這兩種不同的情緒會對個體未來評估悲傷和憤怒事件的發生產生不同的影響。Tiedens等人通過實驗發現不同的情緒會對信息處理產生不同影響。

還有一種研究者關注最多的情緒就是內疚,它是一種外在行為和內在心理準則產生矛盾不協調的情緒。Steenhaut等人發現在消費者能從商家那裏得到好處的情況下內疚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情感。通過強調個體違反了標準造成的結果來增強內疚感會減少消費者從商家那裏受益的可能性。另一項Kim的研究以大學生為被試,結果發現內疚在灰市商品購買中對購買意圖產生負面影響。內疚會顯著影響與灰市產品、非法產品相關的道德判斷的形成。道德判斷調解內疚對購買意圖的影響,而不是直接影響意圖。

4理論模型

4. 1評價傾向理論

Smith提出了評價傾向理論,該理論以情緒的認知評價理論和功能理論為基礎,認為每一特定的具體情緒都由許多認知評價維度構成,但各具體情緒是由不同的認知評價維度佔主導,形成特定的評價,而形成的特定評價具有動機的屬性,形成特定的評價傾向。他們認為構成情緒的認知評價維度很多,但起主導作用的只有6個,分別是:注意活動指個體是否關注;確定性是對未來事件可否預測的程度;預測努力指需要付出生理或心理上的努力程度;愉悦感是個體感到積極或消極的程度;責任指他人或自身對事件負責的程度。6個維度的不同評價組合成了不同的情緒,評價的差異性導致情緒的差異。例如憤怒是高確定性、他人對負性事件的評價。而恐懼是低確定性,缺乏個體控制和高預測努力。根據該理論,憤怒和恐懼的評價傾向基礎不同,這導致對信息加工、決策和選擇的影響不同,使得憤怒和恐懼這些偶發性情緒對於道德意圖和判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類似的積極情緒如高興和希望對道德意圖和判斷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4. 2道德決策模型

Gaudine提出了一個新的道德決策模型,它將情緒涵蓋其中。模型提出了兩個維度,情緒喚醒和感覺狀態,作為影響決策的獨立因素,喚醒是感覺狀態的強度等級,感覺狀態本身是從積極的(愉快)到消極的(恐懼)。遺憾的是他們的模型缺少對情緒維度的明確描述,該情緒影響源自道德感受性和道德行為知覺的決策加工。他們進一步指出情緒並不是與理性決策加工相對立,情緒感受的強度是不同的。心境與情緒不同,它沒有那麼強烈,對於環境來説並不特殊,心境更傾向於偶然的情緒。他們沒能解決是否情緒先於認知或遲於認知的問題,甚至它可能是單純情緒的一部分。然而他們認為一些決策可能是純情緒的結果,一些是純認知的結果,一些是認知一情緒決策加工的結果。

5研究展望

綜上所述,情緒在人們決策時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過與環境、社會因素相互作用來影響人們的決策。作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今後的研究可以擴展到更多領域。

5. 1自然條件下決策的情緒研究

人們的決策很多是在具有時間壓力的緊急情況下作出的,這些決策與人們在實驗室環境中作出的決策有很大的不同。理論觀點的不確定性和人們決策過程的複雜性使得很多模擬工具無法得到最準確的行為數據。今後的研究可以將研究擴展到更多自然條件下決策的情緒,更充分地瞭解情緒的影響機制。

5. 2擴展研究對象,進行縱向研究

現有的研究多以大學生為研究被試,缺少其他羣體的情緒特點分析。為了更全面的瞭解情緒對決策的影響,需要擴大研究對象,如中老年人、兒童,像殘疾人、犯罪人員等特殊羣體。

5. 3注重跨文化研究

在情緒對決策的影響研究中鮮有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跨文化研究,今後可進一步拓展研究範圍,重視跨文化研究,以期對情緒的特點有更為全面的瞭解。

Tags:決策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