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中生媒介素養調查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1K

一、調查基本情況

高中生媒介素養調查論文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15—18歲的高中在校學生,其中男生人數為121人,佔總人數的47%;女生人數為136人,佔總人數的53%。男女人數比例基本持平。在學生生源地方面,江蘇省學生人數為160人,佔總人數的62%;甘肅、河南、安徽、山東等省學生人數為97人,佔總人數的38%。其中,城市高中生人數為139人,佔總人數的54%;農村高中生人數為118人,佔總人數的46%。城市和農村高中生人數基本持平。

二、高中生媒介接觸情況

(一)媒介接觸類型

高中生平時接觸最多的大眾傳播媒介是電視,其次是雜誌,再次是網絡。根據交叉分析,城市高中生接觸使用媒介的頻率前三名是電視、網絡、手機和雜誌(雜誌與手機數據相同);農村高中生接觸使用媒介頻率的前三名是電視、報紙和雜誌(雜誌與報紙數據相同)、廣播。這説明,城市和農村高中生在接觸使用媒介上存在很大差別,前者對網絡和手機等新媒體的使用明顯超過後者。

(二)媒介接觸時間

高中生平均每天接觸媒介的時間為1—3小時,其次是1小時以下,再次是3—5小時。超過5小時以上的人數較少。通過交叉分析我們發現,城市高中生和農村高中生在接觸媒介的時間上差別不大,跟總體統計結果的順序一致。

(三)接觸媒介內容

根據統計結果,高中生對媒介中感興趣的內容依次為娛樂、社會、時政、體育、財經、教育考試。這説明高中生在媒體中獲得的主要是娛樂信息,其中主要是明星動態、影視信息和緋聞八卦等。其次是社會新聞,主要是社會突發事件以及跟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身邊新聞。時政新聞主要是瞭解國際國內的重大新聞事件。而教育考試類的新聞信息的接觸數量所佔比例較低,而此類信息跟學生的密切程度本應是最高的。

(四)網絡接觸時間

在本次調查的高中生中,最早接觸網絡的年齡主要是10—12歲,也就是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佔總人數的41.63%;其次還有一部分是在12—16歲才開始接觸網絡,佔總人數的26.85%;再次還有一部分是在小學一到三年級也就是6—9歲的階段就開始接觸網絡,佔總人數的25.29%。其中城市高中生有31%在6—9歲的階段就開始接觸了網絡,而農村高中生只有19%。這反映出城鄉學生在接觸網絡新媒體的時間上有很大的差異,前者接觸網絡的時間早於後者。在性別因素上,有36%的男生在6—9歲的階段開始接觸網絡,女生在同一年齡段的人數比例為16%。這説明男生比女生接觸網絡的時間要早。

(五)手機使用情況

在我們調查的學生中,有179人在高中階段擁有自己的手機,佔總人數的70%,還有30%的學生沒有手機。根據交叉統計分析,女生擁有手機人數的比例高於男生。城市高中生擁有手機的人數與未擁有手機人數的比值大約為3︰1,農村高中生擁有手機的人數與未擁有手機人數的比值大約為2︰1,可見城市高中生比農村高中生擁有手機的比例高。有72%的高中不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有28%的高中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根據交叉統計分析,城市高中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上學的數量與允許帶手機上學的數量比值大約為2︰1,農村高中不允許學生攜帶手機上學的數量與允許帶手機上學的數量比值大約為3︰1,可見城市高中在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這方面反而比農村高中管理得要寬鬆。帶手機上學的學生理由依次為:方便和別人聯繫、上課無聊打發時間、習慣帶手機、用手機查資料幫助學習、別人帶了我也帶。在男女性別差異上理由沒有分別,但是選擇上課無聊打發時間的男生人數為29.75%,女生為11.76%,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生,這説明在課堂上手機影響學習的主要對象是男生。不帶手機上學的學生理由依次為:影響學習、浪費時間、習慣不帶手機。選擇影響學習的農村高中生人數超過城市高中生人數。

三、高中生媒介認知情況

(一)對媒介信息真實性的信任程度

在本次調查的高中生中,對於媒介中傳播的信息有64.98%的人選擇偶爾懷疑信息的真實性,有19.84%的人選擇經常懷疑,從不懷疑的佔11.67%,還有3.5%的人從沒想過這個問題。這説明高中生對媒介信息內容的真實性的思考並不深入,往往容易直接認同媒介中的信息取向。城市高中生選擇不懷疑的佔總人數的7.9%,農村高中生選擇不懷疑的佔總人數的16.1%,這説明農村高中生對媒介信息的真實性思考得較少。

(二)對媒介的信任程度

在被調查的高中生中,他們信任的媒介的排序為報紙、電視、網絡、廣播、雜誌、手機。他們對報紙的信任程度最高,有29.96%的人選擇最信任報紙。對手機信息傳播的信任程度最低。此項城鄉和性別差異體現出來的結果基本相同。

四、高中生媒介參與情況

(一)參與媒介實踐活動情況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4.24%的學生不清楚媒介實踐活動,沒有參與過。有25.68%的學生參與、組織媒介社團組織,有23.74%的學生參與過媒介從業人員的講座交流,有22.9%的學生參與、組織了學生記者團,有21.4%的學生參觀過報社、電視台、網站等,還有10.89%的學生自己創辦過報刊、電台網站等。根據交叉統計分析,其中城市高中生在組織學生記者團、參觀媒體、自辦報刊或電台網站、組織媒介社團組織、邀請媒介從業人員前來交流講座這幾方面的數值均高於農村高中生的數值,農村高中生在“不清楚沒參與過媒介實踐活動”這一選項上的數值高於城市高中生的數值。

(二)手機功能的使用情況

本次調查的高中生主要運用手機的功能依次為:打電話、上網、發短信或玩遊戲、閲讀、購物。可見,人際交往功能和通過新媒體自主獲取信息是高中生手機使用的主要功能。經過交叉統計分析,城鄉差別不大,但是在性別因素上,男生主要使用手機的功能依次為:玩遊戲、發短信、上網。女生主要使用手機的功能為:打電話、上網、發短信。玩遊戲成為男生使用手機功能的首選。

(三)社交媒體使用情況

在使用手機獲取信息方面,有39.3%的學生通過社交網站獲得,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有29.2%的學生選擇使用搜索引擎,再次有18.3%的學生選擇使用網絡論壇。可見社交媒體在當前高中生羣體中使用頻率較高,人際傳播的影響力非常明顯。有75.1%的高中生有自己的微博賬號並經常登錄,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排名前三位的是瞭解最新資訊、希望與名人進行交流、隨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城市高中生與農村高中生的主要差別體現在隨時表達自己觀點的選項上,前者的數值為41.01%,後者的數值為23.73%。這表明前者比後者更願意通過社交媒體積極展現自己的觀點,並樂於與別人分享。在微博上發表內容的前三名依次為:個人心情感受、生活瑣事記錄、轉發名言。有53.96%的城市高中生把微博作為個人心情感受的記錄,農村高中生只有39.83%。對社會事件進行評價的數量比也是城市高中生高於農村高中生。這説明前者利用微博表達自我、參與社會問題討論的程度均大於後者。我們調查的高中生微博粉絲數量主要集中在10—100人,佔總數的52.92%,主要關注明星名人、同學朋友和資深人士。其中城市高中生粉絲數量在100—500人的數量超過農村高中生。

(四)媒介素養教育情況

在我們的調查中,“媒介獲取信息的方法是由誰教給你的”這一選項中,有56.81%的學生選擇是同學或朋友教的,佔總體比例最大。其次為兄弟姐妹教的和自學。女生自學的比例大大高於男生。在我們的調查中,城鄉高中生均選擇了我的父母不會陪我一起閲讀報紙、不會陪我一起收聽廣播、經常陪我一起看電視、不會陪我一起上網、會通過QQ與我交流、我的父母對手機等新媒體不熟悉、我的老師沒有指導我們如何運用媒體資源。農村高中生在“父母不會通過QQ與我交流、我的父母對手機等新媒體不熟悉”這兩方面的.數值比例均高於城市高中生。老師指導學生運用媒體資源的數值比例在城鄉高中生中前者高於後者。有85.9%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一門媒介素養課程,有89.5%的學生認為父母有必要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媒介素養水平。這説明目前高中學生家長的媒介素養水平普遍不高,學校課程中缺乏相關指導,而這些對於他們來説又是十分必要的。

五、結論

(一)手機等新媒體的使用是高中生媒介使用的明顯特徵

在我們調查的高中生中,雖然他們的學習壓力較大,但是他們每天平均保持接觸媒介的時間為1—3小時,對電視、雜誌、網絡的接觸較為頻繁。他們主要關注娛樂信息,基本上在10—12歲左右就已經開始接觸網絡媒體。並且在高中階段絕大部分學生都擁有並使用手機。城市高中生接觸使用網絡和手機的數量均高於農村高中生,並且前者在6—9歲開始接觸使用網絡媒體。以上均説明,在當前的信息時代,高中生這一羣體接觸使用新媒體的數量和時間特徵都十分明顯,他們在繁重的學習之餘使用手機等新媒體進行信息獲取或社交娛樂,新媒體的使用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無法忽略。但是在使用新媒體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花費時間過長、關注內容單一、自控能力不強影響學習等。

(二)對媒介信息的信任程度較高,信息辨別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們的調查中,只有不到20%的高中生會經常懷疑媒介信息的真實性,剩下的絕大部分基本上不會主動思考這個問題。他們每天被動地接受來自媒介的各種信息並進行着再次傳播。相比較而言,他們對傳統媒體如報紙的信任程度高於手機等新媒體,農村高中生對媒介信息的真實性思考的程度低於城市高中生。在當前的媒介環境下,有很多媒介事件中存在虛假成分或過度煽情誇張渲染等問題,長期接受某種媒介信息的議程設置和情感影響會導致受眾形成較為片面的刻板印象,這樣對他們特別是尚未成年的高中生來説是十分不利的,容易造成價值觀的偏向。

(三)社交媒體參與程度較高,媒介素養需要經過系統性的訓練

社交媒體在高中生中使用較為普及,他們大多樂於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記錄個人心情和生活並與名人、同學等進行交流。與城市高中生相比,農村高中生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自我表達和參與社會事件討論的比例均較低。目前高中學生家長的媒介素養水平普遍不高,學校課程中缺乏相關指導,城市家長和學校的情況好於農村。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高中生接觸使用手機等新媒體是十分普遍的事實,但是他們對媒介功能的使用較為單一,關注內容偏向於娛樂,對媒介信息內容的真實性辨別能力有待加強。家長、學校和學生媒介素養均需要進行全面的學習才能達到運用媒介為學習和生活更好地服務的功能。而農村高中生與城市高中生相比需要提高媒介素養硬件和軟件水平的迫切程度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