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超越學科化思維的小學品德課程重建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38W

品德課程從知識向生活的迴歸,是一種理想,是一個方向。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進行的超越學科化思維的品德課程重建,拓展了學校“全人課程”的內涵與外延。

超越學科化思維的小學品德課程重建論文

一、品德學科化思維及其影響分析

小學《思想品德》是改革開放後脱穎而出的新事物,歷經20餘年,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都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其學科化思維也根深蒂固,影響和制約着品德課程從知識向生活的迴歸。

1。教材編者的學科化思維

(1)內容編排與兒童生活失衡

品德的培養所遵循的應當是一種生活的邏輯,而不是一種純學科的邏輯。心理健康、生命價值觀以及公民素養等伴隨着兒童生活,所以教材內容不可以一年級“補鋅”、二年級“補鈣”、三年級“補維C”。《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中,以主題編排為原則的思路的確超越了以往的品德教材,但是,這種編排依然沒有完全掙脱知識邏輯的“鎖鏈”,只是將知識點改為了知識板塊而已。

以粵教版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為例,全書共四個單元,每單元主題分別是《美麗的地球》《文明的足跡》《牽手地球村》和《愛護地球家園》,整整一個學期都是與地球知識相關的主題,而涉及公民素養、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價值觀、創新思維等方面的內容蹤影難覓。

(2)課文編排與課程特性失衡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特性是生活性、開放性、實踐性、活動性,這就註定了課文體例的生動性、靈活性。

儘管品德教材在課文編排上減少了文字性的闡述,但是,教材中依然存在隨着年級的升高,圖畫逐漸減少、文字逐漸增多的現象。品德教材應有別於語文、數學等知識性較強的學科教材,文字要儘量簡練。

2。教材教者的學科化思維

(1)重知識、輕體驗

在課堂上,教師關注的重點是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例如,在教授粵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注意交通安全》這一課時,受學科化思維影響,教師只關注教材中的知識點,大多數教師認為講完交通警察、交通信號和交通標識等知識就完成了教學任務。然而,這樣的品德課只是把生活常識教給了學生,而沒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這些常識,並轉化為生活技能。

(2)重教材、輕生活

教科書在教師心中是神聖的,大多教師唯教材馬首是瞻,很少在品德課上根據當天學生的實際表現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導致品德課內容與實際生活中學生的品行表現嚴重脱離。

二、基於生活邏輯的品德課程重建

品德課標在課程結構框架中有以下闡述:“《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用三條軸線和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並據此確定課程的目標、內容標準和評價指標。三條軸線是: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四個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三條軸線和四個方面交織構成了兒童生活的基本層面。”

《品德與社會》課程設計的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條主線”即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點面結合”的“面”是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點”是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在“面”上選“點”,組織教學內容;“綜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所涉及的社會領域也不是單一的,可以交叉;同樣的內容在後續年段可以重複出現,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的品德課程重建,首先是課程理想的重建―以品德課標中課程結構框架為指引,基於生活邏輯,致力於學生社會生命的發展,核心是課程內容、課程教學的重建。

1。課程內容的重建

(1)六大主題,尊重生活邏輯

結合品德課標設計思路,在“三條軸線”、一條主線的基礎上,我們為1~6年級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主題,內容與目標由近及遠,螺旋上升,凸顯兒童生活的層次性。如:一年級:“我與己;二年級:“我與家”;三年級:“我與人”;四年級:“我與國”;五年級:“我與地”;六年級:“我與天”。

(2)四個維度,注重生活養分

針對品德課標中提及的“四個方面”的指向,在各個年級的主題下,我們主要安排了心理健康、生命價值觀以及公民素養、創新思維四個維度的內容,以參考案例的形式呈現。如:一年級“我與己”主題,“心理健康”參考案例:《我的自畫像》《我們都是好朋友》……四年級“我與國”主題,“公民教育”參考案例:《誠信是金》《我和規則交朋友》……五年級“我與地”主題,“生命教育”參考案例:《自然尋寶》《樹有心跳嗎》……這些參考案例分別源自人教版、粵教版品德教材及上海真愛夢想課程教材。

2。課程教學的重建

(1)強調生活,突破課堂侷限

涂爾干認為,“我們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範圍侷限於教室中的課時:它不是某時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時每刻的事情。”我們將道德教育融合在整個學校生活之中。教學空間的開放與教學時機的多元是主要舉措。

新學期開學,一年級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參觀美麗的校園,體會清潔阿姨、保安叔叔工作的艱辛,領悟“欣賞、自愛”的真實含義;三年級“我與人”主題,在運動場上開展兩人一組背對背夾氣球快跑比賽,體驗“團結、協作”;五年級教師結合“我與地”主題組織學生到萬科房地產研發中心參觀、學做解説員,瞭解建築物的構造,學會在高科技環境下的生存;六年級學生到機器人基地,感受現代化的無窮魅力,學會“探索、溝通”,進一步增進對“我與天”主題的感悟。比如課前三件事―“擺桌椅、備用品、整衣服”,既是教師們品德教學時機多元的'表現,更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一種常態。

目前,我們正在思考如何將視野擴大,將兒童的整體社會生活納入品德課程,貫通與兒童整體社會生活的關係,為兒童反思、整理自己的生活提供專門的時機與引導,拓寬學生的生命寬度。

(2)強調實踐,突破知識侷限

行勝於言,心領神會不如身體力行。變知識的品德為實踐的品德,教師在教學目標上由知不知、懂不懂,調整為會不會、做不做,在教學過程上由記一記、説一説,調整為學一學、試一試。

為了讓學生面對災難時學會逃生,我們安排了消防安全演練,警報器響起,正在上課的教師、學生有序離開教室,按照指定路線“逃離”事發現場,教師、學生甚至還親自拿起滅火器,實地演練,將“火”撲滅。生活中常發生突發事件,面對受傷的同學、突然休克的夥伴,教師、學生應掌握基本的包紮以及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從護士對人體模型的人工呼吸示範,到教師、學生的實操演練,這些真實可感的實踐讓學生掌握了簡單的自理自護能力。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它包括學習性的實踐,人際交往的實踐,社會公益性的實踐,自立自理的實踐等。我們以“校徽”“校歌”“校訓”“荔香園”“足跡園”“園中緣”為主題設計了一套雅正卡,若同學們日常行為習慣良好,能做到如主動問好、午餐光盤、撿起紙屑、幫扶同伴……往往會獲贈一張雅正卡。集雅正卡,看誰的多,看誰的成套,是一種時尚,是一種文明。這就是我們品德課程的評價。

(3)強調活動,突破説教侷限

教師嘗試用無痕的活動來代替有形的説教,把時間留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學生,把自由留給學生。這種以活動為主的課堂,包括模擬活動、情境再現活動、課本劇表演活動、參觀訪問活動、資料調查和校內外的實踐等活動。

為了讓學生懂得團結合作的意義,三年級的教師把全級學生拉到體育館,將每個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裏利用現有的材料(紙、訂書機、膠紙),合作做“跳繩”,最後用做好的“大繩”讓全組人跳起來。整個過程,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剪紙條,有的把紙條訂在一起,有的弄膠紙……直至最後取得成功。臨下課時,教師問大家本節課有什麼收穫,孩子們爭先恐後發言,但都指向一個感悟―團結力量大!整節課,教師沒有説教,只有簡單的活動佈置和小結,而學生的紀律意識、合作意識卻在不經意中迅速提升。“我與人”主題滲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創新思維目標自然達成。

正如魯潔教授所言:“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即本課程所要學習的道德規範、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它們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們憑空構架、製造出來的,它們都是出於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松山湖中心小學的品德課程重建也不是神喻,更不是憑空構架、製造出來的,它是出於教育生活的需要摸索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