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閲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研究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88W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下面是關於小學語文閲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研究的內容,歡迎閲讀!

小學語文閲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研究

【摘 要】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其中,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有將兩者相結合,即讀寫結合,才能加強學生對閲讀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對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關係的一個有力論證,由此可見讀寫結合的重要性。希望在有理有據的論述中,能夠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閲讀教學;寫作能力

閲讀教學對於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和學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在閲讀和寫作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仍然得不到提高,或者説收效甚微。為什麼閲讀與寫作這麼難教?為什麼閲讀與寫作這麼難學?基於這樣的疑問,懷着提高學生閲讀能力和習作水平的願望,本文根據自身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能夠有效實現將閲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相結合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以此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

通常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帶着這樣的目標去閲讀:瞭解文本結構;掌握寫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情感……正是這樣一個個合理的目標,使閲讀教學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那麼,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又會制定怎樣的目標去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做到“以寫促讀”呢?在小學生閲讀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當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更好的表達人物的情感。通過這樣的目標的制定,回饋到閲讀教學中,使得學生在閲讀過程中,更有目的性,提高閲讀教學的效率,也能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多讀課文,精讀課文

在寫作中,學會應用一些技巧,懂得含蓄的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也會將這種心理帶入到閲讀的過程中。懂得這種創作技巧之後,往往在閲讀的過程中,懂得去進一步思考閲讀文本中藴含的深刻情感與主題。那麼如何才能體會到這種深刻情感呢?我想可以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來概括。閲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我們要在默讀,速讀,精讀的過程中去品味作者的深層情感。小學生的作文雖然寫的都比較簡單直白,但是如果要真正讀懂作文,讀透他們的內心也需要教師去多讀。因此,在作文評價過程中可以設置讓學生互批作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了解到作文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東西,要想深入瞭解,就需要去多讀,多思。有了這樣的一個閲讀的好習慣,學生的閲讀與寫作能力都會得到較大的提升。

三、延伸課外閲讀

除了對於課內閲讀的用處之外,讀寫結合的策略應用在課外閲讀部分,同樣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小學生課外用於閲讀的.時間往往是比較悠閒的,即使有時間看課外的讀物也是一目十行,那麼怎樣在快速瀏覽的過程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呢?就要和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手段聯繫起來了。記敍文是小學生習作中最常見的形式,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閲讀過程中抓住記敍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那麼在閲讀課外記敍文如報紙上刊登的事的時候,即使一目十行,也能夠快速準確的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對於其他文體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作文中得到了鞏固,延伸到課外閲讀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及時、有針對性的練習

(一)讀後感

小學語文教材中不乏有許多聯繫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課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教師在教授課文時要抓住這一契機,以學生為主體,共同探索其中藴含情感,進而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並指導學生把心中所想通過讀後感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如學習《城市之肺》這篇課文時,環境污染、霧霾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同樣息息相關,因而教師就不用愁沒有素材,結合當下人們重點關注的環保話題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通過讀後感把自己想法表述出來,既鍛鍊了寫作,又加深了學生對於環保重要性的理解。

(二)與課本上的作文單元相配合

何為及時?就是本章節學的是記敍文那麼這周的作文練習儘可能的是寫記敍文。學的是説明文,就讓他們學寫説明文。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為例,第七組都是記敍文形式的短篇小説,那麼這周我們的作文就讓學生來寫記敍文,這能最大程度上讓學生學以致用。何為有針對性?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説:第一,學生練習的針對性,第二,教師批改作文要有針對性。還是以記敍文中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為例,如果學生在這次的作文練習中很好的完成了這一任務,就應當給他一個適當的高分,讓他自己知道自己原來和現在得分有差距的原因,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活用微寫作

微寫作是一種形式靈活、題材多樣,短小精悍、不求篇幅完整,但求主題明確的寫作訓練方式。那如何將微寫作應用於語文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例如,在一節語文課堂上,教師在教授《XX》一文時,“假如你是主人公,當你瞭解到老太太的真實身份時,你想對她説些什麼,請綜合運用語言、神態等描寫。”要求學生根據這些材料寫出不超過140字的想法,並且將學生寫出的這些內容做一個評比。通過對文本的分析解讀,並結合學生自己的瞭解,學生會快速的寫出140字的內容。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二者雖各有自己的教學任務,但同時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將讀與寫相結合有其存在的意義和積極作用。要想更好地運用這一模式,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繼續探索,更需要社會上少些急功近利的風氣,要切實為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服務。

參考文獻:

[1] 宋小云,龔海,汪鳳,陳德鵬.努力提高小學語文閲讀教學的實效性初探[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 2008(S1).

[2] 王增豔.基於新課程背景的小學語文閲讀教學改革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