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教學道德素質的培養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5W

摘要:語文是一門富含德育因素的人文學科,對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積極地把對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貫穿於語文教學過程之中,以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語文教學道德素質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培養

隨着現代教育的不斷髮展,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學校如何推進青少年學生德育工作的創新,是我們一直關注和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青少年道德素質的培養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著名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作為一個教師,只要把功課教好還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關心學生健康成長。”《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堅持教文育人,充分挖掘課文德育內涵和美學情趣,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淨化,品格得到提升,從而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使之成為身心健全的人。

一.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之中。”德育向來是中小學教育工作中常常抓不懈的環節,語文課教學尤其在小學階段佔據着學生們大量的時間,在語文課上逐漸滲透德育教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説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時每刻都應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語文老師更應依據語文課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教育主渠道作用,時時進行德育的滲透和影響工作,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基礎教育階段是正確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關鍵階段,中小學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做人,然後再去做事,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就在於培養一個完整無缺的人;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具備德育觀念,隨時要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點

寓德育於語文教學中,是語文課的一大特點。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最基本的語文素養,還要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這是語文學科的性質與地位決定的,是社會、國家賦與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如何發揮語文課程的薰陶、感染作用,充分利用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呢?關鍵點在於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主旋律、主產品。德育僅僅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也絕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正確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才不至於喧賓奪主、流於形式。這就要求語文教師除了要正確把握好教材,找準德育切入點;還要認真研究教材,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兩者之間的關係,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也就是説,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歸納文章主題的程式,篇篇俱到。語文教學中的德育適時滲透,花時不宜過多,要點到為止,不能影響語文教學。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關鍵,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動自己、震撼自己的語言文字,從中加深體會,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塑造學生。通過突出文章中的閃光點,使學生髮現其光輝,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確或精神的可貴,讓他們把這些精神的種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這一課時,教師除了要教學作者是如何選擇材料來體現、突出中朝兩國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產國際主義情誼的,還要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的同時來感受這種情誼的可貴。

三.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性

語文是基礎性工具學科。語言文字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具有強烈的思想性,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和兼顧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質教育,是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然而,語文教學畢竟應該以語文教育為主,我們不能因為強調德育而沖淡了語文教育的本色和主體。在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種滲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現。既然是滲透。就要運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性原則,要講究藝術性操作方法。在陶冶學生情操,昇華情感,淨化心靈,潛移默化地使學生逐步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人格、心理方面,語文學科在眾學科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學科優勢。因為語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強,其中藴含着豐富的倫理道德,典型的事例、震人心絃的藝術形象、美麗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動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極好材料。語文課處處滲透着德育因子。學習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幸福觀;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治學品質;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戰鬥精神;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豐富的人文倫理道德觀。再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浪漫情調中表現出詩人李白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感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生飄泊潦倒,但始終關心祖國命運、人民疾苦的杜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愛國人士朱自清等,他們的優秀精神品質,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通過對他們事蹟的講述,學生自會在心中有敬仰、追慕之情,老師誠摯的歌頌與讚美也會在學生心中定下航標,自然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四.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德育歷來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世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怎樣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嚴峻的現實擺在每個教師的面前,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由於語文課程資源包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而我們的語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的課文組成,這些課文的內容極為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空間小到細菌微生物,無所不有,真可謂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課文中不僅知識豐富,大部分的課文都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深刻的理解,體現了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藴含着極為豐富的人文資源。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理應讓德育的扁舟起航在語文課堂。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在語文教學中開展道德教育有以下幾點優勢,一、課文中高大豐滿的人物形象和動人的故事情節是德育滲透的好教材;二、課文中描繪的深遠的意境,極易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三、歷史故事中雄辯的論證和縝密的説明不僅使學生語文水平得到提高,更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挖掘教材的人文內涵和現實生活的聯繫,是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關鍵。

總之,語文教師只有善於捕捉和創造各種時機,將德育從課前到課內再到課外,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才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説教,從而很好地促進語文知識的學習,使語文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齊頭並進。要真正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教材編排體系,着眼於把思想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活動中去,將品德培養與語文知識訓練有機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時期青少年道德行為養成教育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