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06W

0引言

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論文

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高校的實踐教學則是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普及,大學生早已不是過去意義上的象牙塔內的天之驕子,社會對於大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若仍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將很難成為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的人才。可以説,實踐能力強弱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專業技能及未來的就業,因而實踐教學水平也成為了高等學校競爭力的一個指標。因此,加強學校的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部於2012年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文件),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要切實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觀念,着力構建長效機制,要着力加強實踐育人隊伍建設;積極發揮學生主動性;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加強考核管理;加強研究交流。大學生所受到的專業實踐教育不僅要依靠校內的實踐教學,而且必須與社會緊密對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使學生深入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單位去,讓學生了解社會對他們專業能力的需求,在實踐中進一步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在實踐的基礎上去創新,唯有如此才能使實踐教學的質量得到保證。因此,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社會實踐基地是一個由高校與實踐單位基於一定的合同協議,旨在促進高校、學生與實踐單位共同發展,融教學、科研、生產、育人於一體的綜合功能體,是在充分研究和把握大學生社會實踐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依據一定的模式建立的,使學生能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參與專業實踐,從而提高其專業能力的、長期穩定的場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作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辦出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社會實踐基地是順利開展學生實踐活動的基本保證,沒有穩定、合適的基地,社會實踐活動將難以收到實效。對於普通高等學校的環境科學專業而言,其實踐教學又有專業特殊性,有必要對其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意義和內涵

環境科學是一門非常綜合而複雜的學科,是典型的跨學科領域專業,除了本專業的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管理、環境工程等明顯的專業領域之外,還涉及到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高新技術、污染治理、環境修復、景觀建設等許多方面,其特點是理論和工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緊密結合,因此環境專業的人才需要具有很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以及系統整體優化的觀念。環境類人才的就業也具有多元化特點,如果該專業的學生只注重理論學習,所涉及的實踐領域不足、實踐能力低下,將導致他們陷入競爭優勢不足的窘境。事實上,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對口單位類型很多,應該包括管理類單位如各級環保局;專業類單位如各級監測中心站、環評單位、清潔生產諮詢部門等;科研類單位如各級環科院等;工程類單位如污水處理場、固廢填埋場等;還應包括各類工廠的環境監測部門,各類與環保相關的公司,如環保儀器生產、銷售、污染檢測與治理、環保工程等單位,甚至還可包括各種自然保護區、景觀設計與管理部門等等,從政府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到各種環境保護、環境修復、環境諮詢公司等應有盡有。高校的環境科學專業應儘量建立門類齊全的實踐基地,滿足不同年級、不同興趣方向的學生的專業實踐需要。建立完善的社會實踐基地是環境科學專業深化教育改革,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需要。開展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內容與方式,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專業領域的理解,在實踐中掌握環境專業相關技能,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其實踐和創新能力。完善的實踐基地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適應社會,適應競爭。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讓學生直接參加環境管理、監測、生產等實際工作的現場培訓,是強化專業知識、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綜合性教學環節,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紐帶。另外,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也加大了行政、事業、企業單位參與高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專業的工作環境,使學生學到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他們直接體驗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及工作崗位特點,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其見識,有助於學生就業後順利地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為他們未來的就業和深造提供更多機會。實踐基地的良好運行也能夠保證向實踐基地單位輸送符合其要求的合格專業人才。因此,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促進了學校與社會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改善了新模式下的實踐教學條件,有效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2環境科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實踐基地的建設對於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舉足輕重,但目前實踐基地建設發展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如存在着與教學結合不緊密、科技含量不高、持續時間較短、只重視表面效應、忽略實際效果、計劃性不強、資金匱乏等一系列問題,具體涉及到環境科學專業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實踐基地建設及其相關工作未能受到足夠重視

雖然實踐教學有其現實的、深遠的意義,但在目前的`高校工作中並未受到應有的、足夠的重視。高校普遍存在重視科研而相對來講忽視教學、尤其是忽視實踐教學的問題。當前社會對於高校的排名非常注重科研指標,而對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反映不足。這樣的客觀實際導致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工作未從根本上受到重視,雖然各學校有時候大張旗鼓地倡導實踐,但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在多數情況下處在似有若無的狀態,其發展沒有得到有力地推動。

2.2專業實踐基地的數量和類型不足

高校實踐教學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且高校教師與社會脱節的現象普遍存在,學校與社會相關單位間聯繫和溝通缺乏渠道,導致環境科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的種類和數量難以滿足專業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只是包括了環保局和監測站這樣的行政、事業單位,而這些單位在學生未來的就業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小。更有甚者有些學校可能只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如專業評估)臨時拼湊一些實踐基地單位,事實上這些基地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並未發揮真正的作用和效能。

2.3高校與實踐基地單位之間聯繫的持續性差

高校與校外實踐基地單位之間持續的、良好的關係取決於彼此之間能真正地在人才培養、工作實踐等方面實現互惠,彼此互助,解決生產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不應該單向性地要求實踐基地單位為其提供培養學生的便利,而不考慮為其提供應有的支持。這些支持包括後備人才支撐、人員培訓、解決某些實踐當中遇到的問題等。只有真正地互惠才能使實踐基地單位願意為高校提供學生實踐平台,使協議具備真正的效能,唯有如此雙方的合作才能可持續地發展下去。但目前有些實踐基地的建設存在走過場的問題,實踐基地協議簽訂之後,高校與實踐基地單位之間缺乏後續的溝通,高校不能從實踐基地單位的角度為其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實踐基地單位往往將接受學生實踐看做是負擔和累贅,導致實踐基地可持續性發展的後勁不足。

3關於環境科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對策

我國提出了建設人才強國的發展戰略,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沒有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就無從進行;而沒有合適的、穩定的基地,社會實踐活動也難以收到實效[1]。推進教育改革,培養卓越人才,是擺在我國教育界、企業界、科技界面前的重要課題。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歐洲一體化以後,歐洲高校加強了與企業界的合作,促進人才培養;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也都把產學合作作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環境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非常有必要針對現存的環境科學實踐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採取相應的對策。

3.1從社會和學校層面重視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

高校的環境科學專業必須面向社會開展各類崗位的實踐培訓,主動適應社會對環境科學專業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各類環境專業人才。只有從學校層面對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從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人才的角度出發,才能形成一種工作發展導向,改善實踐教育的欠缺,才能真正給予學生足夠的專業訓練,以滿足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需求。應從學校的層面提出明確的培養目標定位,深化改革,使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滿足綜合型實踐的需要。社會上的相關專業單位也應該從自身發展和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角度,積極參與到實踐基地單位建設工作中來,樂於為學生的實踐提供機會,這也是充分體現其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表現。

3.2建立實踐基地運行效果的管理機制

任何一個體系要良性運行,完善的管理機制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科學、規範的運行機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實踐基地順利運行的重要保障。建立成熟的評估指標體系,對高等學校的實習、實踐工作進行系統的評估,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組織與管理、學生的實踐過程及效果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果實踐教學結束後,學生僅僅交一個實踐報告了事,是不能充分反映學生參加實踐的效果的。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經常與學生溝通,在實踐環節結束後開展大學生各類學科技能競賽活動,及時促使學生總結、回顧、加強、昇華自己在實踐中所學的技能,學校相關部門及時總結和發現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與不足,實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評價實踐效果。學校根據實踐效果與基地單位進行溝通和反饋、調整,保證實踐基地效能的充分發揮。

3.3建立針對教師的實踐教學獎勵和評價機制

校外實踐基地作用的充分發揮,離不開專業教師的積極參與。而專業教師忙於沉重的教學負擔,忙於壓力重重的科研考核,往往在實踐教學方面無所作為。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職責,而教師在這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應該重視激勵教師重視實踐教學,並適當減輕教師其他方面的壓力。建議效仿高校設立的各種獎勵以激勵教師的科研工作機制,對於為基地建設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做出貢獻的教師予以獎勵,並將該工作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中。教師的成果應該體現在多方面,應包括科研、教學、實踐,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激發教師建設專業實踐基地和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保障學校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這些舉措對於學校的發展無疑也是非常有利的。

3.4採取有效措施保證校外實踐基地的穩定

目前高校的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普遍沒有完整的規劃和長遠計劃,使基地應有的作用和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甚至名存實亡。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發揮長久的效能才可以實現育人的目標。如何保證校外實踐基地的長久穩定?一般而言,高校和實踐基地單位之間應建立起產學雙方共同參與、優勢互補的共進共贏機制,高校可以接受實踐基地有關人員的進修、培訓;協助實習基地做好科研項目的申報工作,幫助實踐基地解決產品開發和生產技術上的一些難題。在活動方式上,注意“走出去”與“請進來”的結合。高校可吸收實踐基地單位中經驗豐富的專家到學校開展案例型和實踐型教學,選派教師到實踐基地單位鍛鍊,積累實踐經驗,並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開展相關科研工作等,做到雙方都突出自己的優勢,取彼所長,補己所短,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和實踐基地單位之間的關係“變一頭熱為兩頭熱,變單相思為兩廂情願”。雙方共同努力形成高校和實踐基地單位之間雙向受益的局面,高校通過實踐基地提高培養學生的質量,同時關注實踐基地的切實需要,為其提供科研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學生的實踐過程,實踐基地還可以發現所需的人才,為己所用,實現高校向基地單位輸送合格員工的目的。若要實現實踐基地的穩定,還需要使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緊密結合高校的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使實踐基地的各項工作能促進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發展,使教師在該項活動中也能提高自身的科研等方面的能力,這無疑可以使更多的教師樂於參與到實踐基地的工作中來。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應有效參與進來,共同努力使其良性運行,保證實踐基地在人才培養、教師成長、學校和實踐基地單位的發展等方面都發揮積極的作用。總之,環境科學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充分認識並採取積極的對策才能使該項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