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贛南民間吹打樂探析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46W

摘要:本文就流行於贛南地區的吹打樂的結構與社會功能以及吹打樂的樂器組合與演奏形式進行分析和研究。

贛南民間吹打樂探析論文

關鍵詞:贛南民間吹打;結構與社會功能;樂器組合與演奏形式

江西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在江西的文化中,音樂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江西的民族民間器樂樂種中的吹打樂在全省廣為流傳,是江西民間器樂曲的的主體部分。江西的吹打樂有11個樂種:鬧台、十番、九腔、串堂吹打、三星鼓、花草鑼鼓、花鑼鼓、得勝鼓、玩喜、公婆吹、贛路牌子。這些樂種不僅分佈地域不同,樂曲結構、表現形式亦不同,社會功用則既有同又有異。其中流行於贛南的主要有鬧台、十番、九腔、公婆吹、贛路牌子。

一、流行於贛南的吹打樂的結構與社會功能

鬧台:流行於贛北、贛東北、贛中和贛南,尤以贛南為盛。樂曲結構為套曲,大多比較龐大,由兩支以上至十餘支曲牌(或民歌小調)組合而成,吹與打併重。曲牌的選用級數量相對比較自由,樂曲常以散板開始,曲中速度變化大。鬧台的用途非常廣泛,其中大部分用於婚嫁、鬧洞房、祝壽、上樑、迎神、接譜、鬧龍燈等民俗活動中的喜慶場合,如贛州《鬧台》、南康《龍燈攘台》等;一部分紅白喜事兼用,如贛州《鬧年圖》、於都《大小鬧》、贛縣《老事喜》、 《園林好》等;還有極少數專用於喪事,如興國《山坡羊》。

十番:流行於贛北、贛東北、贛中以及贛南部分地區。樂曲結構亦為套曲。曲牌的組合相對較為固定。它有兩種套曲結構形式:一種是像鬧台一樣,樂曲由眾多不同的曲牌(或民歌小調)組合而成,如遂川《十番》等;另一種是由一支單曲的反覆變奏而成,一般共奏十遍,故為“十番”,每遍之間,往往通過穿插一些鑼鼓樂而進行銜接。十番的樂曲不像鬧台那樣以散板開始,曲中速度變化也不大。十番僅用於各種民俗活動中的喜慶場合(如逢年過節)和燈綵(如耍龍燈)活動。

九腔:流行於吉安和贛州兩地的一些市、縣。樂曲結構為套曲,全曲有9支固定的曲牌,並且曲牌的先後排列順序相對固定。曲牌名與中國傳統的南北曲牌名完全相同。按流行地的不同,民間有“吉安九腔”(流行於吉安、泰和、吉水等地)、“贛路九腔”(流行於贛縣、南康、大餘等地)、“湖南九腔”(流行於昔日有祁劇演出活動的贛南的一些市、縣)之稱。其前兩者一直活躍於民間,後者已基本消失了。九腔多用於民間各種喜慶活動場合,有時也用於喪事的開場。

公婆吹:流行於贛南東部的石城、瑞金、會昌、於都等縣市。它以使用兩支音高不同的嗩吶演奏(即“公吹”與“婆吹”),加上打擊樂的密切配合而彰顯其特色。演奏中兩支嗩吶高低呼應,錯落有致,頗富藝術感染力。贛南是江西客家人的集居地。基於特定的生活習俗和語言各方面的原因,客家人將自己的審美情趣滲透到各種藝術形式中。就民間吹打樂方面來説,客家人把北方民間音樂如北方民間鼓吹樂的一些風格特點及其重視技巧性的悠長融於贛南當地土著民間吹打樂之中,使贛南吹打樂有了與眾不同的、特色鮮明的客家音樂特徵。有的公婆吹樂曲,如瑞金《反指調》,吸收了黃河流域漢族民歌曲調高亢、音域寬廣、旋律跌宕起伏的特點,使之形成了自己獨居的特色。公婆吹的樂曲結構為單支曲牌,樂曲都比較長,有數百小節,大多旋律優美,曲調中有較多的變化。公婆吹一般用於婚慶喜事。贛路牌子:流行於江西省全省各地。樂曲結構以單支曲牌(或民歌小調),大多比較短小。贛路牌子的用途非常廣泛,凡是傳統的民間節日以及迎神、廟會、祭祀、壽慶、婚娶、喪葬等民俗行節令和儀式等,都可以演奏這些樂曲。在樂曲的具體使用中,民間一般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做法,即:所有用於紅喜事的樂曲,都可以用於白喜事,但用於白喜事的樂曲卻不能用於紅喜事。除了用於上述各種民俗活動外,演奏贛路牌子也是人們自娛自樂的一個活動。

二、流行於贛南的.吹打樂的樂器組合與演奏形式

吹打樂少則數人,多則十幾人或數十人。樂器組合的多少,根據用途的需要和民間班社有演奏人員的實力情況而決定,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大打大吹:使用樂器較多,一般有吹管樂器類的大嗩吶2支、小嗩吶1支、大號1支或2支,打擊樂樂器類的堂鼓1只、板鼓1只兼操板一副、大鑼一面、小鑼一面、雲鑼一面、馬鑼一面、大鈸一副、小鈸一副等,一般為12人左右,如果再加上一些二胡、中胡、三絃、揚琴等拉絃樂器和彈撥樂器,以及笛子、管子等吹管樂器,最多可達20餘人。

大打大吹可坐奏也可行奏。均用於較大場面的婚喪喜慶、祭祀廟會等民俗活動以及宗教儀式。用於坐奏時一般以堂鼓或板鼓為中心,或圍着一張方桌(俗稱八仙桌)而坐,或一字排開,或排成2-3行。用於行奏時減去一些拉絃樂器和彈撥樂器,以大號為先導,緊接着是堂鼓、大鑼、小鑼、鈸等打擊樂器,大嗩吶、小嗩吶等緊隨其後。

大吹小打:使用的樂器不太多,有時只有兩支大嗩吶或者一支大嗩吶一支小嗩吶、加一隻扁鼓或小堂鼓或板鼓、一面大鑼與一副鈸及一面小鑼,公5人。有時也只有兩支大嗩吶加一隻扁鼓的三人組合。如公婆吹中的部分樂曲。大吹小打一般為行奏,或用於場面不大的壽筵等民事活動坐奏。

小吹小打 只用一支小嗩吶或加一支笛子或加兩把二胡,加以小堂鼓、木梆、小鑼、鐃、鈸、大鑼各一。以坐奏為主。如十番中的《十八番》等。

只吹不打:即:單吹,只有一支或兩支大嗩吶或小嗩吶的清吹,不用打擊樂。如贛路牌子中的《小開門》、《正宮調》《哭腔》等。

小吹小打和只吹不打用於紅白喜事等民俗活動。一般紅事多用小嗩吶,氣氛熱烈歡快,白事多用大嗩吶,氣氛凝重悲涼。源遠流長的贛南吹打音樂始終與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習慣、風俗、風情息息相關,經過一代又一代樂人們的不斷積累、豐富、發展,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十分豐厚而又極其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儘管歷史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人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變化,但豐富多彩的民間器樂演奏活動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象,任然極其廣泛而深入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人類面對更加美好的未來時,逾會領略到它的歷史價值。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江西卷》,中國ISBN中心2006年出版13 -44頁.

2.方良,周虹,鍾善金,《贛南客家民間吹打樂考察》[J].《中國音樂》2004年第三期95頁.